三星 Galaxy S8 / S8+ 評測:王者歸位

2022-01-07 科技圈V

在沒有「意外」的前提下,三星上一世代機型 S7 與 S7 Edge 獲得的高評價,一路接續到了各方面都相當強悍的 Note 7(沒別的意思,如果沒有電池問題的話,它真的是部相當不錯的產品,但意外嘛...),應該一整路都始終能保持自己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無法撼動的強勢地位,結果因為種種的狀況,導致三星今年打頭陣的首款旗艦手機,必須背負著異常龐大的壓力,要能全力贖回品牌以及消費者的信心。

所以我們就見到了上圖這兩部,必須超越去年 S7「穩中求勝」概念的新機 Galaxy S8 與 S8+ 的誕生。相對於前幾代 Galaxy 機型用 Edge 雙曲面屏幕贏得的消費者眼光,這次三星搭配用上了超高佔比的「無邊際屏幕」,讓 S8 一看過去很輕易地就能以這兩個特徵找到這部旗艦。而除了藏身在音量鈕下方的 AI 助理 Bixby 外,三星還帶來了可讓 S8 與 Note 系列比拼生產力的 DeX 移動工作站,通過簡單的連接實現手機秒變桌機的使用情境。

從各種角度來看,都感覺得到三星這次不僅不想搞砸,而且是想更上層樓的強烈企圖。至於到底 S8 與 S8+ 是否真能給人滿意的表現,就請閱讀我們的完整評測報告深入了解吧。

硬體設計

S8 與 S8+ 的設計語言很好理解,但卻很難用相機拍出它的美。基本上它就是一支拿掉了筆、並且將手機與屏幕都變得更高、佔比變得超猛的 Note 7(謎之聲:額... 說好不提的)。手機側面採用平整融入邊框曲線的曲面屏幕玻璃,並且將中框改為亮面漆面覆蓋,讓整體手感獲得了更進一步提升。在高屏幕佔比 + 機身變長的變化下所得到的好處,是在與前代接近的寬度下可獲得更大(其實是高)的屏幕範圍。

S8 與 S8+ 分別在保持差不多的尺寸的同時,都由前代的 5.1 寸與 5.5 寸 S-AMOLED 增大來到了 5.8 寸與 6.2 寸。原本一直以來在小尺寸屏幕上沒見到曲面屏幕,也加入了 S8(嚴格來講這次算大屏幕?),讓全系列產品都擁有這樣的規格。

這樣 18.5:9 高屏幕佔比的規格 LG G6 也不是沒有提前端出來,不過通過前後曲面玻璃漂亮的收邊,說真的,S8 與 S8+ 真的是會讓人一拿 / 一看就上癮的手機。至於,更「高」的屏幕有什麼好處?小編直接拿 S8 與 S7 對照比較時,發現單從視頻觀賞時的情境而言,S8 在看 16:9 視頻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圖、S7(上)與 S8(下)觀看視頻對照(注意 YouTube 水印 XD)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觀看這種 16:9 視頻時,S8 的左右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黑邊。整體面積雖然有大一些,但跟 S7 沒有太大的差異。此時雖然原廠會主動跳出裁切至全屏幕的選項,但視頻上下就會被切到了(點我看範例截圖,下方字幕都被裁到了啊)。加上 S8 還是沒有提供立體雙喇叭的規格,所以單就個人的感覺,是認為 S8 的觀賞視頻體驗還是有改進之處。不過看更寬比例的視頻爽度就會直線上升了就是了。

圖、S7(左)與 S8(右)輸入文字時顯示範圍比較。不過,一旦放直,S8 的「視界」就跟 S7 拉開距離了 -- 雖然很想講「大大地」拉開距離,不過就我們的比較之下,由於底部始終還是得要放著系統按鈕海苔條的關係,所以以聊天功能來講,大概就是增高了一兩行字這樣的高度而已(當然,如果能讓系統進入沉浸模式就能更為拉大,但基本上鍵盤一彈出來就一定會有系統按鈕)。

手感部分,因為手機主要只是變長了,所以兩者單手操控的手感都與前代接近。S8+ 基本上誤觸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改了曲面屏幕的 S8 更是好操控。

正面屏幕僅存的一點點上緣空間,三星塞進了顆具備自動對焦機能的 8MP 相機,一旁還有 Note 7 上首度推出的虹膜辨識器。虹膜辨識在大多有對到的情況下都相當迅速,甚至只睜單眼也可以進入桌面,也因此,小編在評測期間也漸漸忘記了背後的那個令人很擔心誤按主鏡頭的指紋辨識器。

這次 S8 在 Home 鍵的玻璃位置加入了類似 iPhone 的 3D Touch 感壓按鈕,只要手機在開機的狀態下,用力朝大概底部中央的那個位置用力按,即可喚醒屏幕。這裡如果有在菜單裡開啟「以首頁按鈕解鎖」選項的話,是可以直接進入虹膜辨識的判讀狀態。至於那個這次新增的臉部辨識功能,坦白講,雖然很快速但安全性還是較差的,所以我們並不是太喜歡使用。

小編也發現,如果你有啟動 Always-on Display(簡稱:AOD)功能的話,是可以通過雙點輕觸底部的虛擬 Home 鍵點亮屏幕的。所以後來自己的用法大多是想要開啟屏幕看看通知,就用輕輕觸碰的雙擊喚醒;想要直接解鎖用手機的話就是用力按下虛擬 Home 鍵以虹膜解鎖手機。

另外,我們也用縮時攝影的方式確認了這個 Home 鍵,其實是會在一定時間稍稍改變位置的(上圖),所以當初有點擔心會烙印的問題,官方是有考量到的,理應不用太擔心會有太明顯的烙印問題。但畢竟 AOD 還是會長時間點亮相關元件,所以還要等真正長期使用才會知道是否會有狀況。至於為什麼雙擊 Home 鍵啟動相機的功能不能在這個虛擬按鈕上續存,反而要改成雙按電源鈕,這就不得而知了(其實可以的吧?)。

如果你是先前 Galaxy 手機的使用者的話,應該也很容易發現手機的左側音量鈕下方居然多了一顆按鈕。這顆按鈕,就是用來叫出三星新的 AI 助理 Bixby 的專屬功能按鈕。是說,其實在原本的設計之下,如果長按這顆按鈕的話是可以召喚語音功能的,不過因為這方面的功能在推出時臨時延遲,加上都還是採用英文語係為主,也因此實用性暫時來講應該還是稍低的。更多的功能介紹我們在後面幾段會獨立給各位專門的試用介紹,在此就先跳過一下。

底部的部分,即便改成了正反插都可以的 USB-C,三星也還是為一般耳機的使用者提供了 3.5mm 的耳機孔,並且在這樣開放式接口的狀態下依然提供了 IP68 的防水防塵規格(對現代的手機而言這算家常便飯了?)。

這次的測試視頻中,我們的美國同事還直接泡在酒裡面一飲而盡,所以基本上這樣的規格在一般的使用情境下絕對是沒有太多問題的,即便是下雨也可以盡情地使用 -- 反而是淋雨的你要小心著涼。

硬體規格部分,S8 系列在美國搭載的是高通新的 S835 處理器,臺灣這邊則是三星自家的 Exynos 8895,撇除 6GB RAM 的皇帝版,我們測試的都是搭載了 4GB RAM 與 64GB ROM(可擴展記憶卡)的一般版本。然後三星同時在 S8 接納了新的 Bluetooth 5.0,帶來了可以雙連無線耳機的有趣使用方式。

來到令三星極度極度小心的電池的部分。S8 與 S8+ 分別搭載了 3,000mAh 與 3,500mAh 的不可更換電池,前者相對於去年的 S7 基本沒改變;後者則是小了 100mAh,由此可見他們的確是在實際增加電量的部分轉趨保守了些 -- 這並非壞事,而且原本的續航就已經不賴了,至於實際表現如何,就請再往後續幾段我們的續航測試來解答囉。

整體而言,三星這次的手機工藝可說是接近無可挑剃得好,唯一要講的缺點,也許就是底部那偏離中心的 USB-C 接口了吧(也稍微刮手了點)。不過除此之外,當今能夠將前後玻璃融入中框的工藝做得如此無縫且優雅的廠商,三星真的算是這方面的王者。抱歉啦,蘋果、HTC 與其他手機廠,畢竟這方面他們真的有相當出眾之處,更別說他們也是歷經了數代的經驗累積才能有這樣的成果,這的確不簡單。

顯示與音效

雖然傳出了偏紅的問題,但這次 S8 與 S8+ 依舊保持著相當贊的顯示表現。他們的 Super AMOLED 在進入了 18.5:9 比例世代之後,無論在色彩表現與動態範圍上(畢竟有 HDR 認證)都十分優秀。配合內建的影像增強功能,更是可以讓視頻的播放表現更為討喜。

如同前面硬體篇所提到的,這個三星稱之為無邊際屏幕的 18.5:9 屏幕,在播放大多 16:9 的視頻之下左右會顯示黑邊,甚至用 YouTube app 看視頻的時候,還發現軟體浮水印會被壓在黑邊之上,感覺有點有趣 -- 這裡有個好處是 FB Messenger 的聊天大頭視窗收起時,其實是剛好收在黑邊的,就反而不會遮到屏幕(就像這樣)。

無論是 S8 或是 S8+,這次的屏幕最高解析度皆為 2,960 x 1,440,不過三星在預設值之下都會將其調整至 Full HD+ 的 2,220 x 1,080。所以如果想要享有最高畫質,則是必須進入顯示選項中將解析度拉到最高。

當然,如果你很想省電的話,也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HD+ 囉,不過個人認為這樣的調整對續航的幫助並沒有太大。加上除了原廠的閃電快充之外,S8 也都還是具備無線充電的規格,「補血」手段還算多啦,所以倒不如多多享受它所能給你的旗艦級觀賞享受比較實在些。

這次三星也改進了 Always-on Display 的顯示功能,除了底部的通知可以雙點啟動外,亦可雙點時鐘叫出 AOD 的小工具來使用 -- 這裡可以直接看到日曆行程與音樂控制項。雖說只有底部喇叭輸出有點遺憾(至少滿大聲的),不過三星這次主打的配備包括了直接附送的 AKG,雖說我們的借測機裡沒附上,不過理論上真的要好好享受一下 S8 所帶來的影音體驗,直接掛上這款耳機應該是不會讓你太失望的囉。

軟體界面

S8 與 S8+ 直接預載了 Android 7.0 Nougat 的系統,但還是可以在手機的各個角落看到 TouchWiz 的蹤影。還帶來了橫跨桌面、鎖定畫面與 AOD 的美麗 Infinity 效果桌布。讓你彷佛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片銀河,還會隨著手機動態流動 -- 評測期間雖然一直很想換自己喜歡的桌布,但每次要換的時候都會跳出是否要關閉此效果的提示,結果就是一直沒換(XD)。

這次系統有一個滿大的變革,就是三星將應用抽屜按鈕給預設隱藏了起來,改成直接在桌面上下滑動叫出。而且如果你想要把 App 抓到桌面,則是除了原本的長按之外,還需要將應用程式給拉到上下緣才會跳至桌面讓你擺放。說真的這樣的操作方式一開始真的不太習慣,不過久了之後會覺得這樣的設計也還不賴。

Samsung 最近也為長按 App 的操作新增了菜單的功能,所以就算 App 在桌面之上也可以直接長按叫出菜單來進行解除安裝或休眠等功能。是說,如果你真的無法接受這樣的改變的話,也是可以在桌面的選項中把應用抽屜按鈕給改回來囉。這次同樣可以改變的,還有三星萬年不變的系統按鈕的順序(畢竟變成虛擬的了嘛),亦可依造自己心情改變底色。

是說,預設狀態下用觸控按這三個按鈕預設是沒有震動的,用力按下 Home 鍵才會有震動。說真的,習慣了一些手機只要按到系統按鈕就會給予震動的回饋,再回到 S8 上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有點空虛的感覺。其實 S7 一直以來按系統按鈕都有震動,就不知道為何新世代的旗艦機會要預設關閉。不過,在系統的「音效與震動」選項中可以開啟「震動回饋」的,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感謝讀者 Kuru Lung 的信息提供)。

這次三星選擇在進階功能裡,提供可以在指紋辨識器上下滑動啟閉通知列的進階控制功能。而既然兩款大小的 S8 都搭載了曲面屏幕,曲面側邊功能欄自然也全系列產品都有搭載囉(只是小編真的好少用到啊)。

另外,Note 7 上的智能選取快速製成動畫的功能、遊戲啟動器還有安全文件夾等功能,也被帶到了 S8 之上。因應這次的 18.5:9 屏幕,三星在顯示設定裡加入了「全屏幕應用程式」的設定功能。其中列出了支持或不支持這樣屏幕規格的 App 列表,並且可以自行設定是否要開啟更長的全屏幕選項。

三星在按下多工按鈕的頁面上,也分別針對不同 App 在右上角提供了啟動全屏幕的按鈕。而且支持這種延伸屏幕的 App,是出乎意料的多,但在自己常用的 App 中也不是沒有遇過死當到不行的問題,而且無論是有無開啟全屏幕選項都還是會當(舉例,DJI app),所以如果如果購入了 S8,卻無法正常使用自己常用的 App 也別太意外,只能期待廠商能儘快更新來適應這樣的新規格了。

DeX 移動工作站

這次的評測中我們也花了幾天的時間試用了 DeX 移動工作站。先講結論,假若小編真的入手了 S8,真的會把這配件列入必買的購物清單之中。它,設置起來相當簡單,基本上就是線插一插就可以運作了。唯一比較麻煩之處,是它必須使用原廠的 USB 快充才可以驅動(Note 4 用的,最高 9V / 2A)。

小編試著用一般的充電器或移動電源來供電,基本上手機插上去是連充電都不顯示的,更別說是啟動屏幕來顯示了。在 DeX 插上 S8 之後,首次使用的話系統會詢問你是要做 DeX 的工作站,亦或是單純鏡射使用。這裡我們當然是希望能進入 DeX 來試試它的表現囉!說真的,一切的體驗就跟我們記者會所感受到的差不多,基本上支持 DeX 的 App 如 Chrome 與 Samsung Notes 等,都能提供可全屏幕或放大縮小屏幕的使用方式(甚至 Chrome 還可以開啟多視窗)。但也有滿多一般 App 是僅能用手機的長方尺寸開啟,並且僅能調整橫向或直向而已。

圖、既然是 USB-C,反過來當然也可以正常用囉

雖然在使用時不免會覺得,真要取代正常的桌機的話,可能還得要再挑過輸入法或者是匹配的移動應用,而且真的開起太多視窗也還是會可已感受到些許延遲。不過個人認為有了 DeX 之後,簡單的文書處理或是查找整理資料等,就都可以不用打開筆記本或電腦來使用了。更讓人期待未來會不會有筆記本的配件出現,配合 S8 的強大硬體規格與 DeX 的類桌機界面,感覺應該有機會會比華碩 PadFone 還要更為好用呢!

Hello Bixby

Google Now 已經不夠看,現在各廠似乎只要沒有掛上個自己 AI 助理,好像就脫離了潮流。三星最終在 S8 與 S8+ 上端出了自己的 Bixby 人工智慧助理。除了佔據了以往 Filpboard Briefing 簡報首頁左滑的位置外,在音量鈕的下方也新增了一個專用按鈕。姑且不論會不會誤認是電源鈕,也不管到底能不能將它自定為別的功能按鈕(我相信三星會極力抵抗的),但至少讓它能「收回」好像也沒這麼難吧?如果能帥氣的按一下叫出 Bixby,再按一下退回我想應該會更好才是。

Bixby 的功能相當多,除了目前還沒能夠玩到的語音功能外(就算有目前也是英語跟韓語優先提供),但據稱它的功能可以強大到不用觸控屏幕了,感覺還是很令人期待後續的更新。它也有類似 Google Now 的卡片式信息頁,提供你天氣、健康信息、建議 App、行程等功能。更酷的是,它還懂得用相機通過影像搜索來辨識你眼前的事物的細節,而這個功能就叫 Bixby Vision。

主站編輯嘗試拿它來做為終極的購物工具,直接拿去超商到處照,然後再通過 Bixby 辨識出的內容想在亞馬遜線上直接購買。

不過實際測試之後,卻感覺它還是有些力有未逮。最好的情況下,它能辨識出「黑鞋」或「紅色背包」,但這樣的內容在亞馬遜上卻並不是這麼的有用。但如果直接拿來照標籤之類的就能辨識的不錯。是說,它的強處不僅止於此,我們也拿它來拍了拍紅酒的實際樣貌,此時 Bixby 就會告訴你這瓶酒的網絡評價分數與評論等內容。這功能也懂得通過 Pinterest 搜索圖片,所以當你看到靈感的時候其實也能以 Bixby Vision 來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產品或作品。它也能作為翻譯的用途來使用,這拿來翻譯書本中的文字還滿好用的,只要你將相機對準這些文字,界面就會在「圖像」之外,跳出一個新的「文字」選項,讓你直接點擊被辨識出的文字來翻譯成各國語言(包括中文唷)。這裡唯一的問題是,面對那種大封面或圖片較多的內容時,Bixby 有時會只當它是個圖片而不跳出文字的辨識按鈕,自然也沒得翻譯起囉。

必須說,在它運作的一切正常的時候,Bixby 的圖文翻譯功能真的很強大,我們非常期待這功能在更精進之後可以有更實用的表現。而就目前來看,由 Android 生態圈所打造的 AI 軍團,已經比起 Siri 要拉出更多自身優勢了,加上 Bixby 這麼深度地與系統的功能協作之下,這種隨手可得的 AI 便利性,相信在未來三星的系統之中將會更常見到才是。

相機實拍

S8 與 S7 系列的主相機都還是採用了 12MP 的感光元件,規格與實際上的差異並不很大,但在現有手機廠牌中都算數一數二厲害了。都能提供相當棒的對焦(畢竟是 Dual Pixel 對焦系統啊!)與色彩表現,並且搭載了在錄影與拍照都有很好表現的光學防抖系統。三星有特別強調這次 S8 在低光時的多影像疊合功能可以增進拍攝的效果,而就我們實際拍攝的感想是覺得,在配合 1.4µm 感光元件與 f/1.7 光圈之下,S8 已經比一般相機要能捕捉到更多細節了,加上疊合之後在低光環境下的確算可圈可點。前置相機的部分,這次 S8 搭載了廣角 f/1.7 的鏡頭,亦提供了很有意思的 AR 自拍道具效果。

S8 在拍照功能方面基本上與 Note 7 一致,上下掃屏幕可以切換自拍與主相機;左右滑動則是可以帶出濾鏡與模式選擇等。還將 A5 與 A7 新增的懸浮快門按鈕給加入系統之中,為原本就已經有很多拍攝手段的 Galaxy 手機帶來豐富的操作選擇。好奇 S8 的拍攝效果嗎?一起通過我們的圖集瞭解一下吧。

性能續航

簡而言之,無論是高通或是 Exynos 8895 的版本(看起來這次 S835 也很不錯?)的 S8 與 S8 Plus 都繳出了相當高規的跑分成績。重點是,這還是在皇帝版尚未登場的狀態之下,以 4GB RAM 的一般版本所跑出的成績(日後如果有機會使用到 6GB RAM 版本再來比較試試)。基本上這樣的表現要拿來玩一些 3D 遊戲都不是什麼問題的啦。

Galaxy S8 性能對照

更驚人的是,S8 與 S8+ 的電量並沒有屏幕變大,加上電池容量持平甚至小減而退步,而且是 S835 跟 Exynos 8895 的版本都基本一致。3,000mAh 的 S8 的高通版本繳出了 13 小時又 27 分、Exynos 版則為 14 小時又 3 分;電量降到 3,500mAh 的 S8+ 則為 15 小時又 8 分(S835)與 14 小時 54 分(Exynos 8895)。喔對了,這個成績是跟主站編輯的綜合測試整理,交代一下我們這邊(Exynos 8895 版)的測試基準。首先,一開始我們就把系統調整到最高解析度,視頻測試的時候也將視頻佔滿整個屏幕,所以應該算是比較嚴苛一點的測試條件(畢竟 16:9 視頻放在 18.5:9 屏幕上左右可以留「黑」省電嘛)。

Galaxy S8+ 性能對照

從我們的標準續航測試中,可以看出這次三星總算將雙版本的能耗調整的較為接近了,跟其他對手包括 Pixel XL 與 Moto Z Force 相比也還是勝出;跟 Note 7 比則是夾在雙版本之間差距沒有很大(Note 7 的 Exynos 8890 續航算是障壁啊!)。整體來講,無論是什麼版本的 S8 或 S8+,性能都是當今高標了,所以如果你是對於手機性能非常講究的人,它應該不會讓你失望囉。而且其實在運行了很多跑分軟體之後,S8 的機身並不會有特別燙手的感覺,這點十分不錯。

競爭對手

2017 年才剛開始沒多久,而在這種比例的高屏幕佔比智慧型手機上,LG G6 算是最直接的少數對手了(宣傳散熱與高安全性等就滿針對了 XD)。雖說單純以性能等條件較量,應該佔不了上風,但來到了雙鏡頭之上,它的超廣角鏡頭的確在智慧型手機上是滿少見到的配置。

除此之外,如果會考慮到 G6 的話,應該也不能放過 Google Pixel 與 Pixel XL 的組合(畢竟都搭載同晶片嘛),他們都擁有相當棒的相機配置 -- 主站編輯甚至覺得可能勝過 S8 一些 -- 而且未來還可搶先獲得後續的 Android 更新,也是其天之 Google 驕子身份不凡之處。

至於 iPhone 7 與 iPhone 7 Plus... 說真的,就目前看來,S8 系列好像有點搶先用上了原本傳言很久的屏幕觸覺 Home 鍵(雖然感覺利用到的地方不太多啦),加上目前大部分傳聞的規格也直指新一代 iPhone 將會採用類似概念的屏幕看來,至少那個機身越做越長的笑話圖,也許在又可在今年的蘋果發布會拿出來笑一下了。

不過講起來蘋果也不是第一次被搶先用到規格了,當初華為也是在 Mate S搶先用上了類 3D Touch 的感壓屏幕,至於蘋果會把這些規格怎麼運用,那就是他們厲害之處了,也因此,也許會有某些人看到 S8 的表現會反而更期待 iPhone 了吧?

優缺分析

我們認為 Galaxy S8 / S8+ 的優勢有:

· 機身握感更好。

· 維持寬度之下,卻還能提高屏幕觀賞範圍。

· 系統界面更精緻。

· 高性能下,依然維持絕佳續航。

我們認為 Galaxy S8 / S8+ 可改進之處:

· Bixby 功能尚不完全。· 相機提升幅度較小。

· 指紋辨識位置略怪,放桌上大多都直接按密碼了...

· 不支持雙喇叭(屏幕都這麼適合看視頻了!)。

· 應用抽屜與次菜單的用法需較多時間習慣。

· 系統列佔比應該可調成更小或能選擇自動隱藏。

結論

從這次的 S8 與 S8+,感覺出來三星是希望離「當紅炸子雞」的紅與炸兩個字越遠越好。也因此,雖然我們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這次旗艦機的各種進步,但又同時能深刻體會他們的確也是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所以即便搭載了這麼搶眼的屏幕,但大多設計上還是走著 Note 7 承襲而來的基礎,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也不斷通過前期針對安全的宣傳來希望脫離前陣子的陰霾。事實上,雖然這一年還很久,不過就我們目前所見,只要沒有太大意外發生的話(你懂的),這次的 S8 與 S8+ 無庸置疑將會是最近最值得購買的旗艦機之一。好機無庸置疑,但,接下來就是靠時間對品質的驗證了。

本文來源 Engadget ,作者 Ross Wang

更多精彩評測

聯想 Yoga Book 評測(Windows 版)

Moto Z、Z Play 評測:孤膽英雄

ZUK Edge 評測:一「面」之長

終極視聽大PK,華為Mate9對比中興天機7 MAX

小米 MIX 深度試玩體驗

價位競爭優勢明顯,華為暢享6S上手詳評

相關焦點

  • 6988 元起的 三星 Note 8 達到你的預期了嗎?
    三星在昨天公布了 Note 8 國行的價格,64GB  6988元;128GB  7388元;256GB  7988元。
  • 三星Galaxy A9s人工智慧體系評測:這個Bixby管家有點酷
    【機鋒評測】自三星
  • 三星S8/S8 Plus精確尺寸曝光:屏佔比要逆天的節奏
    長寬厚屏幕S7 Edge150.9mm72.6mm7.7mm5.5寸S8 Plus152.38mm78.51mm7.94mm約6.3寸S8 Plus相比S7 Edge三星這樣做可能是為兼容自家的Gear VR頭戴設備。畢竟Gear VR需要和手機連接在一起使用,而它使用的是傳統micro USB接口。之前還有傳聞三星會在S8上搭載4K屏幕,這樣可使手機觀看體驗更加出色,尤其是與VR設備的搭配使用上。目前即使是三星Note7所搭載的頂級AMOLED 2K屏幕,人用肉眼也依然能看到像素點。不過此消息後來遭到了三星的否認。
  • 華為正式宣布Mate 10:怒懟三星Note 8;三星Galaxy Note 8發布:後置雙攝像頭
    與此同時,華為還發起了#beyondthegalaxy(超越銀河系)的話題,對三星對標的意味十分明顯。三星Galaxy Note 8發布:後置雙攝像頭北京時間8月23日晚,三星在紐約發布Note系列最新產品——三星Galaxy Note 8。
  • 國行三星S8評測:夜拍出眾 安全中詮釋驚豔
    而從最新消息來看,三星將會在5月18日召開國內新品發布會,國內用戶4月27日就可以在國內預定到國行Galaxy S8,至5月18日發布,該機將會同步發售而今天,我們提前拿到了這款手機,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這款手機的具體表現,網易手機今天就為大家帶來該機的詳細評測。
  • 溫潤手感如美玉 三星全新Galaxy A5評測
    而現在,三星旗艦機型的設計來到了定位中端的2016版三星Galaxy A5 身上,與它的第一次見面甚至讓我誤以為它是三星的又一款旗艦力作。那麼相隔一年之久的全新三星2016版Galaxy A5 能否完成一次脫胎換骨的提升呢?下面我們就開始進入全面評測。
  • 三星 Galaxy S8 Plus 雙卡版今現身三星印度官網
    隨著此前公布的 3 月 29 日的發布時間逐漸臨近,關於三星的下代旗艦新品 Galaxy S8 和 S8 Plus 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 三星終於有256G存儲!Galaxy Note 8再曝
    三星Galaxy Note 8就在8月23日於美國紐約發布,新機皇的外觀已經洩露了很多很多次了。
  • 三星終於知道Note 7爆炸真相!震驚的同時對S8的消息下達「封殺令」!
    ,不僅Note7停產停售,導致三星品牌也受到了極大打擊和損失,現在蘋果成為了贏家。  但上市之前三星應該是經過一系列檢測的,為什麼這個隱患和設計沒有被發現?有人猜測三星研發周期太短設計倉促,基於應對競爭對手才導致冒險上市的,但這一說法並沒有特別有力的證據,只是根據結果推斷。而另一方面,三星最後的殺手鐧——明年的旗艦s8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 三星Galaxy Tab A7評測:電池續航特別強勁的中檔平板電腦
    三星Galaxy Tab A7的三圍尺寸為9.8 x 6.2 x 0.3英寸,重量為1磅,它的機身厚度與亞馬遜Fire HD 8(0.4英寸,0.8磅)和聯想Smart Tab M10 Plus(0.3英寸,0.6磅)相似,但是較它更重。
  • 三星Note 8輕評測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三星Note 8 終於發布了,它有可能會是2017年最強的旗艦機型之一,也有可能是唯一,畢竟手機的大部分硬體全都和三星家有關
  • 華為Mate 10/三星Note 8/iPhone 8P三旗艦橫評 拍照續航誰更強?
    三星Note 8的綠色偏翠,iPhone 8 Plus的畫面則有點過亮補償。從最終觀感上來看Note 8可能更討喜一些。2、微距三星Note 8依然保持夜拍之王的稱號,兩者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了。iPhone 8 Plus的夜拍相對差一些,霸王龍臉部的明暗細節有些缺失,頂部天花板也有較明顯的塗抹痕跡。我覺得這與三者不同的軟體算法有關,華為和三星都會提示多手持一段時間,從而彌補一些進光亮來提升暗部細節。8、泛焦夜拍
  • Galaxy S8,這可能是近年來唯一不能不買的三星手機
    這半年裡,三星除了痛定思痛提出了新的8項手機安全質檢項目外,還在17上半年度旗艦機Galaxy S系列上暗下苦功。因為市場(用戶和股東)已經沒辦法接受缺失兩個季度以上三星沒有與競爭對手匹敵的旗艦機型的事實,一旦三星仍然無法在17年第一季度裡拿出讓人信服的旗艦機種,那樣對這個品牌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 最值得擁有的大屏手機 三星NOTE3三網白菜價只要2799
    三星scL22-galaxy note3日版三網為採用5.7英寸FullHDSuperAMOLED顯示屏的超窄邊框大尺寸顯示屏機型,內建1,300萬主相機與200萬前相機,電池容量更超越n7100來到3,200mAh,並且採用可拆式電池設計,相較於同期高端機型競品,三星scL22-galaxy note3日版三網整體規格有過之而無不及。
  • 解救 Note 7,即將來臨的三星 Galaxy S8 有何值得期待?
    既然現實改變不了,我們就向前看,將在明年推出的三星 Galaxy S8 會是一款更好的機型,最關鍵是不會再爆炸,那麼到底其有多強大?下面就來感受下。三星 Galaxy S8 必然不可能會有任何爆炸的可能性,畢竟三星這樣的大企業,發生了如此嚴重的錯失,必然會竭盡全力修復,更換電池供應商的同時,採取更加嚴苛的品控措施防範未然。因此三星 Galaxy S8 上市後,大家可以放心購買和使用。
  • 在這買三星S8瞬間便宜「1200元」
    3月29日,三星正式全球首發了今年Galaxy系列的旗艦機--Galaxy S8/S8+,該系列產品憑藉出色的顏值、強悍的性能以及諸多黑科技加持
  • 三星Galaxy A52s 5G獲藍牙SIG認證:搭載驍龍778G SoC
    根據日前官方宣布的消息,三星Galaxy新品發布會定檔8月11日22:00,屆時三星將發布Galaxy「新一代驚豔之作」,包括備受矚目的GalaxyZ
  • 【行情】三星Galaxy S7 Edge和蘋果iPhone 6s Plus規格對比
    三星Galaxy S7 Edge和蘋果iPhone 6s Plus規格對比 在熱門旗艦機型中,最常被消費者拿來比較的是三星的Galaxy S系統和蘋果的iPhone系列,兩者的更新周期存在差異,殺手鐧功能和操作體驗也不相同,作為消費者,你會如何進行挑選哪?
  • iPhone X和三星Note 8居然都栽了 | 凰家評測
    而且還讓兩大旗艦iPhone X三星 Note 8都栽了?無線充電雖好可如今仍是有線的天下關於 iPhone X 和 三星Note 8 單獨的評測,我們都已經給各位老爺做過了。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一些細節並沒有詳細測試,例如充電效率以及耗電水平等等。
  • 旗艦對決 三星S9+詳細評測(下)
    Hello,大家好,我是大米又和大家見面啦~上一期S9+的詳細評測大米主要個大家講解了有關S9+的ID外觀以及驍龍845的性能,簡單來說就是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