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4晚|航天研學】製作固體火箭、組裝北鬥衛星接收器,見證「長五」發射「中國空間站」

2021-03-04 一家親子旅行 長春

航天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坊間總是充滿著這樣的討論。

這個探索遙遠空間的學問到底有什麼用?

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究竟有多大關係?

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航天呢?

航天科學知識對孩子的成長又有什麼幫助呢?

★ 孩子對宇宙和世界都有客觀的理解,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 有效開發孩子對空間想像能力、思維拓展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等;

★ 通過蘊藏其中的物理、化學、數學、科學等知識,培養學習興趣;

★ 探索宇宙讓我們和孩子保持「把眼光放遠」的態度,更有力的去成長;

★ 為孩子架起通往太空的科學橋梁,未來精英就從這裡誕生。

科技知識

學習宇宙知識、火箭發射原理、發展歷程以及結構、運載火箭工作流程與設計、北鬥應用、學習遙感相關基礎知識。

多元知識

感受一線科研人員航天奮鬥文化、深度體驗目睹火箭飛升的愛國榮譽感、學習中國航天發展史、航天STEAM課程等知識。

天文知識

了解天文基礎常識,探究標準天文觀測方法,系統專業的認識宇宙星空。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內部觀禮

親眼見證長徵五號發射天和核心艙

文昌航天發射場

是中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

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


本次研學我們將帶孩子走進基地內部

探秘發射場的工作流程和國家戰略部署

研究發射場的選址和布局設計

解答孩子關於航天的十萬個為什麼!

在現場體驗火箭發射升空的震撼


▲視頻為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現場實拍

感謝一家客人:GT_Kun

於2020年5月首飛

將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該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級

位居我國火箭首位、世界現役火箭前列


春節期間,空間站核心艙

大小組合段總裝和地面設備展開正在有序進行

飛控試驗隊也進入到緊張衝刺備戰階段

即將執行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

通過本次研學

孩子們將學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是如何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

導航和授時服務的

探秘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孩子們還將親手組裝北鬥衛星接收器

讓高科技產品在孩子手裡綻放魅力

帶著屬於我們的接收器

開展一場「尋寶遊戲」

根據你接收到的坐標尋找驚喜

發現與平時生活不一樣的美好

在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區裡

可以看到門口兩旁立著白色的巨型圓球

而在整個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區內

共有5個「大白球」

你知道這些大白球是做什麼的嗎?

它們有什麼秘密呢?

本次研學將走進三亞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

帶孩子們探秘全國數據中心的奧妙

通過講解高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哪些便利?

讓孩子產生國家自豪榮譽感

更加珍惜如今幸福的生活

我們將在育種中心的教室裡

帶孩子了解固體火箭燃料的

研發歷史及研發難點

對比固體燃料火箭和液體燃料火箭的區別

學習製作硝糖火箭並發射

體驗成為「航天工程師」的自豪感

走進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路鎮的

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

寶貝們將會在展示廳

和大棚種植區可以看到

多種類型的航天育種新品種

既有花卉又有果蔬


我們將自行採摘太空蔬菜

選擇挑選自己最愛吃的果蔬

進行品嘗試吃並形容其味道

接下來就讓我們大家一起期待

孩子們天馬行空、別具一格的

繪聲繪色的形容吧!


孩子們再通過自己的雙手

種植嫁接屬於自己的太空植物

將嫁接好的植物可以帶回家

半個世紀以來

中國航天事業不斷騰飛

如果想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除了文昌航天發射場外

一定也要來文昌這個地方學習喲!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

位於文昌航天發射場入口處

是集航天科普、愛國主義教育、航天科技體驗

航天文化展示和航天發射場參觀等

內容的綜合性航天主題體驗展館


我們將系統學習

我國航天發展史以及航天員的訓練

並進行航天員訓練器材體驗


#師資配比

根據孩子人數

師生比達到1:5的高標準配比

保證課程效果和安全

課程老師、生活老師、後勤人員分工明確

隨時隨地解決任何問題

#安全用車

車輛保證狀況良好

檢驗合格,保證每人一座

並配備能使用的安全帶

每個座位均含高額保險

司機至少有

5年以上駕齡,有責任心

營員均購買高額保險

配備醫療急救箱、常規藥品和急救藥品

專門的後勤工作車以備緊急需要

所有導師均為青少年成長指導師

經過專業培訓和安全培訓

每天活動前對孩子

進行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


*全天時間將根據火箭發射時間安排

酒店集合,前往文昌航天科普館,車程中致歡迎詞並介紹隨行教師。

系統學習我國航天發展史以及航天員的訓練和我國航天系列工程,進行航天員訓練器材體驗,並用午餐;   

到達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參觀發射,在火箭發射內場見證火箭發射升空;


晚餐,餐後返回酒店分房休息 

08:30-09:00 集合前往航天育種中心   

 

09:00-12:00 進行航天育種相關課程,進行採摘,體驗種植和嫁接;

12:00-13:30  午餐    

14:00-16:30  乘車前往北鬥科普研究基地    

16:30-18:00  入住酒店休息

18:00-19:00  晚餐    

19:00-21:00  餐後觀星課程

07:30-09:00 叫早起床,酒店用早餐併集合

09:10-09:50 參觀北鬥衛星科普研學中心  

10:00-12:00 進行北鬥系列衛星的學習,親手組裝北鬥衛星接收器的製作    

12:00-13:00 用午餐    

13:00-15:30 進行北鬥定位尋寶活動    

15:30-16:30 前往衛星遙感基地三亞站  

16:30-18:30 參觀衛星遙感基地三亞站

18:30-19:30 用晚餐,歡送晚宴    

19:30—— 返回酒店,辦理入住並休息    

07:30-09:00 叫早起床,酒店用早餐併集合09:00-11:00 天劍計劃系列課程,學習我國固體火箭的發展歷程,發展難點並親手組裝發射自己的固體火箭 
註:本行程時間和環節將由帶隊導師按照活動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如行程安排順序和時間有微調,敬請您理解。

1、活動全程,涉及到國防建設問題與軍事基地,不得私自拍照。

2、航天發射具有技術、天氣等不可控因素,具體發射時間根據軍方基地最終時間為準。如遇到延遲24小時內發射的情況,則後續活動順延,如遇到延遲24小時以上發射的情況,則後續活動會有調整或取消。報名則視為可以接受這一條款。

3、由於火箭發射前警戒級別非常高,我們需要提前2-4小時進入基地觀看平臺,請做好等待準備。

4、進入軍方基地需要政審,報名後工作人員會聯繫您索取個人信息用於政審。

5、活動僅限持有大陸居民身份證的學生報名,需持出發地7日核酸證明。


活動時間:4月28日-5月2日

招募年齡:5歲以上親子家庭

招募條件:僅限持有大陸身份證人員

活動費用:6999元/人(大小同價)

費用包含:

1、行程所列住宿費用

2、行程內所含項目用車費用,含專業接送大巴

3、行程內所列餐食(4早8正)

4、隨行帶隊人員、專家講座費用

5、基地門票、保險費用

6、物資配備,營員服及其它相應物資

費用不包含:

1、全國往返海口大交通(飛機、高鐵等)

2、酒店單房差、酒店個人消費

3、自由活動期間的用車服務等個人消費

報名必讀:

1、戶外活動因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活動內容進行調整,保持總量不變,報名即視為認可;
2、家長必須確保孩子身體狀況無異樣的情況下參加戶外活動,如有隱瞞或不聽勸告的情況後果自負。
3、戶外活動存在一定風險,請告知孩子一定注意傾聽安全須知,遵守活動規則。
4、活動中所拍攝的照片均可用於後期宣傳使用,報名即視為認可、報名繳費成功後本聲明自動生效並表明你接受本聲明。
請認真閱讀並遵守本條款內容,以上作為強制性要求,已報名者視為默認

 

退改制度:

※如活動未成團,將提前5天,為您發送未成團通知。

*如因自身原因出現退改情況,規則如下:

行前20天取消的,退還100%研學費用;

行前19-15天取消的,退還70%研學費用;

行前14-10天內取消的,退還40%研學費用;

行前9-6天內取消的,退還20%研學費用;

行前5天以內取消的,不退不換。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成就】四大衛星發射基地
    是利用長徵系列火箭發射大傾角、中低軌道的是利用長徵系列火箭發射大傾角、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的主要基地。(世界3大載人航天發射中心: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和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飛彈核武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 中國日本火箭技術誰更強?兩國現役火箭實力大比拼
    上個月日本使用其最強的運載的火箭H2B火箭往國際空間站發射了白鸛8號貨運飛船,我們以此出發點,全面的比較中日現役火箭的實力對比。大中型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的運力,很大程度決定了有效載荷如通信衛星、空間站和飛船的重量和大小。火箭的運力是火箭的主要競爭力之一,體現國家科技實力特別是航天水平的重要部分,意義十分重要,因此也成為各國競爭的重要高地之一。
  • 中國航天超級2020:十大成就盤點
    2020年12月6日,中國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從2013年4月26日發射高分一號至今,中國在7年內發射了十四個系列、二十餘顆衛星組成高分衛星網絡,它們分別分布在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相較於長徵五號,它採取一級半的「矮胖緊實」布局,採用更大的整流罩,重點服務於天宮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為2021年全面開啟天宮空間站建設創造了條件。神舟飛船是載人航天工程的功勳飛船,採用三艙式(推進艙、軌道艙和返回艙)構型。中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交大航天力量!
    畢業離校後,進入七機部一院(即現在的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工作,任 「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校友畢業以來,一直關注和關心母校發展。2016年9月15日晚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這將為我國建立太空站邁出奠基性的一步,是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壯舉。西安交大2016屆碩士畢業生崔金,作為最年輕的90後航天工程師之一,在此次重大任務中擔任數據處理工作。
  • 今年中國航天看點:空間站核心艙春季升空,天問一號5月著陸火星
    新華社 圖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航天捷報頻傳——長徵五號B、長徵八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驚豔亮相,嫦娥五號奔月取土任務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閃耀開通,「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中國航天強國建設邁出堅定步伐。新的一年裡,中國航天依然好戲連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近日表示,2021年將安排超過40次宇航發射任務。
  • 星球】5天4晚太空科技夏令營!成為一名「小小太空人」~
    課程時間:5天4夜課程地點:南方科技太空研究院,航空研學基地課程對象:7-12歲獨立過程中融入相應體驗元素,使課程充滿趣味;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方位的去感知、探索,寓學於樂;激發學生對航空航天科技的興趣,學習航天精神。我們將一起親臨太空艙、設計火星基地、製作發射火箭、3D列印建模、無人機編程與操作、全息投影製作、機器人任務挑戰.
  • 機車轉運籤名封見證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4月20日22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IGSO-1)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送入太空
  • 航天大國的必修課:中國「太空擺渡車」發射成功
    據長徵-3A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傑在兩會期間接受專訪時透露,長徵-3C/遠徵-1是在原本3級的長徵-3C火箭上面增加一級,從而變成4級火箭。4級火箭的主要任務是搭載可以直接入軌的衛星。  為節省燃料,以往的3級火箭只能將衛星送至轉移軌道,即3級火箭發射的軌道是橢圓的,衛星需要變軌為圓形軌道。
  • 2019年度國內外航天發射情況統計
    2019年,全球共發生5起發射失敗(伊朗2起,中國2起,歐洲1起)和1次部分失敗(俄羅斯),導致5個有效載荷報廢。對比2018年,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和印度發射次數均不同程度減少,而俄羅斯和紐西蘭則有所增加。目前中國在航天領域正在逐步趕超美俄,在某些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連續第二年保持了太空發射數量的世界紀錄:2018年進行了39次發射,超過美國的34次和俄羅斯的20次。
  • 北鬥三號發射緊急叫停後,長三乙火箭這7天經歷了什麼?
    6月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為期7天的緊急處置,長三乙火箭以完美表現為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發射畫上圓滿句號。從緊急叫停,到成功發射,長三乙這七天經歷了什麼?中國航天報記者給您慢慢講來……壓力數據異常!
  • 北鬥收官衛星宣布推遲風險解析:火箭燃料加注,進入不可逆程序
    執行北鬥收官衛星發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然而航天發射從來都是高風險任務,即便是在北鬥導航衛星100%發射成功率條件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各類技術風險。3.在臨發射前探明問題沒有進入點火後中止發射環節,表明中國航天面對危機挑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 16小時內三次發射:兩艘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電子火箭發射7顆衛星
    預計在12月19日,波音公司的Starliner載人飛船進行首次不載人試飛,與國際空間站對接7天。發射時間:2019年12月5日 17:29(UTC) 發射地點:卡納維拉爾角40號發射臺發射火箭:獵鷹九號B1059發射載荷:
  • 航天事業也能實惠又便宜?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第二次成功實施海上發射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先來說說海上的發射,首先,在低緯度地區發射,地球自轉線速度快,火箭的初速度大、省燃料,其實比在高緯度地區發射省錢的多。但是我國領土上低緯度地區的陸地面積不算多,所以海上平臺很好填補了這個缺點。
  • 長徵火箭飛出新紀錄
    現場視頻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李洪表示,長徵系列火箭是中國航天的絕對主力運載火箭,承擔了我國96.4%的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總質量佔我國發射總質量的99.2%。多年來,長徵火箭有力支撐了我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衛星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務成功實施,為推動相關領域發展,加快航天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 時隔24天,中國火箭發射失敗兩次,對我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時隔24天,也就是本月9日,搭載著印尼帕拉帕-N1通信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沒能成功入軌,星箭最終墜毀,成為我國今年的第二次火箭發射失利。那麼,這兩次發射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的影響呢?經過改進之後,長三乙的全長達到56.3米,起飛質量將近459噸,近地軌道的有效載荷為11.5噸,太陽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為7.1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為5.5噸。由於強大的運載能力,長三乙通常肩負著通信衛星的發射任務。
  • 月球基地丨中國空間站即將升空
    圖為中國空間站宣傳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空間站等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研製工作。目前,大小組合段總裝和地面設備展開正在有序進行。空間站核心艙發射場試驗隊出徵進場後連續奮戰,與此同時,飛控試驗隊也進入到緊張的衝刺備戰階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負責長徵二號F、長徵七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 SpaceX一箭143星破世界紀錄,其中兩顆是中國臺灣的「飛鼠衛星」和「玉山衛星」
    本次任務成功將143顆小型衛星發射升空,創造了世界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記錄。此前的記錄,是由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在2017年2月創造的一箭104星。此次發射任務十分順利,火箭發射、一級回收、星箭分離、衛星入軌均按計劃進行。23時00分,SpaceX獵鷹九號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SLC-40準時發射起飛。
  • 【寒假溫州】 航天工程計劃 | 揭秘火箭發射原理,製作水火箭,實現小小「航天夢」!
    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也激勵著中國新一代的青少年種下心中的航天夢,擁有不斷創造奇蹟的勇氣、信心和探索精神,孩子們心中的航天種子是否已經發芽了呢?
  • 陳輝 | 中國北鬥衛星遇到太空威脅了嗎?——美俄衛星相撞對中國在軌衛星安全剖析
    中國從「神舟五號」飛船發射以來,每次發射前,科研人員都要對空間環境做詳細分析,以確保飛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