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賀歲檔票房驚人,轉眼間就飆到56億,果然過年期間大家都是靠看電影度日的呢~不過在一大波令人眼花繚亂的喜劇片中,二更君卻對《紅海行動》這股清流情有獨鍾。這部超燃超過癮的動作軍事片,在硝煙四起的賀歲檔孤膽英雄般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硬仗,靠口碑逆襲成了票房黑馬。不少人看完電影紛紛表示:如果拍電影就是要燒錢,那就應該燒成這樣~
《紅海行動》讓人感動的方式很高級,影片幾乎真實還原了戰爭場景,炮火連天,血肉橫飛,沒有刻意煽動情緒,很宏大卻也很克制。它不像好萊塢大片那樣彰顯無所不能的個人英雄主義,卻靠著那份有血有肉的「真實」打動了我們的心。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 葉門撤僑」,2015年中國海軍以閃電速度,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從爆發戰亂的葉門共和國,撤走了500多名中國公民以及200餘名各國僑民。中國海軍帶你回家,成為國人永遠的驕傲。
在《紅海行動》中,導演林超賢指揮的是一支蛟龍突擊隊,這個8人小隊的任務,就是捨命闖入最危險的地方,把中國同胞從戰火紛飛中救出來帶回家。而這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一支海軍特種部隊,有著「海上蛟龍,水下劍魚,陸地猛虎,空中雄鷹」的美譽,堪稱尖刀中的尖刀。
我們和電影的主創深入聊了聊拍攝背後的一些故事,發現這是一部沒有兒女情長,也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大放光彩的電影,而是關乎國家,關乎集體,關乎人道主義,雄性荷爾蒙爆棚的戰爭電影。
導演林超賢:真正的戰役,沒有兒戲。為了保證影片的寫實,演員都被往「死」裡整。
《紅海行動》沒有落入主角光環的俗套,避開了無所不能的開掛劇情,讓觀眾信服電影裡打出的每一發子彈。影片投資高達5億,其中2億用在軍事裝備上。片中武裝全部真槍實彈,涉及槍枝40-50款,動用子彈3萬多發,整個劇組在非洲實景拍攝長達4個月,集結了1200名群演。《紅海行動》中還出現了至今中國電影史上最貴的道具——「臨沂」號飛彈護衛艦。第一次站在我們的軍艦上面,林超賢感慨:「你真的有一種強大的感覺。」
杜江: 蛟龍隊副隊長徐宏。這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電影,時刻強調集體的力量。
蛟龍小隊的每個成員各有特點,沒有多出眾,但每個人都是英雄。爆破手、狙擊手、觀察員、機槍手各執其責,卻不鋒芒畢露,他們互相借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就像豆瓣裡有人評論的那樣,真的英雄應該像《紅海行動》這樣,有人死,有人狂,有人怵,有人愛吃糖。
海清:戰地記者夏楠。你需要的是,敢於走進真相的人。
用海清的話來說自己犧牲最大了,破相,差點被炸死,可能成片遠沒有現場那麼驚心動魄,「拍攝中的戰火、炮彈都是真的,每次導演喊卡,都有種撿到一條命的慶幸感覺 」。可是對隻身犯險的「夏楠」來說,總有什麼事,比生命更重要。她手無寸鐵卻敢深入恐怖組織,只為拯救那些無辜的平民。
黃景瑜:狙擊手顧順。有點小高傲,有點壞,每一場我都很帥。
為了追求電影的質感,導演拒絕了一切棚拍,所有爆破、動作戲都是實拍。「我們為了真正展現海軍風採,進行了超過800分鐘的軍姿和120小時的槍械訓練,每天還堅持進行200分鐘的體能訓練。」
《紅海行動》動作戲份很滿,高潮不斷,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只有20分鐘的文戲,幾乎沒給我們留下吃爆米花的時間。簡單的「一顆糖」讓我們意識到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士,也如同你我一般,只是凡人肉身,有人生還,也有傷亡。我們心疼那些視死如歸的戰士和遭受戰火的無辜平民,也被「勇者無懼 ,強者無敵」的精神所震撼。
無論是槍林彈雨之間的激烈交鋒,還是戰場上的血肉橫飛,導演統統沒有迴避。你可能會覺得血腥害怕,然而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會害怕,知疼痛,但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義無反顧地站在最前端,中國軍人不好戰,亦不畏戰。沒有誰是銅牆鐵壁,但當危險來臨,他們用真心熱血,為你我擋住子彈。
愛國從來都不是口號,而是你我心裡時常湧起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是軍人堅毅無畏的眼光,是無論何時何地,中國軍人帶你回家的底氣。
這樣霸氣的好片子看一部少一部,我們要感謝導演,也感謝這個時代,更要向中國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