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槳設計中的機槳匹配問題

2021-02-15 imarine


假設有一條船的螺旋槳處於終結設計階段,主機功率已經定下來了,那麼我們怎樣來選擇螺旋槳的設計點呢?是選擇主機的額定工況嗎?

假設船舶以等速直線航行,航速為V,此時,螺旋槳以設計轉速、主機以設計工況功率運行,船機槳匹配良好。在某一時刻,由於風浪增加,或者船體汙底導致船體的阻力增加了,航速必然下降,螺旋槳進速係數J減小。從敞水圖譜可看到,螺旋槳的推力係數Kt會增加,Kq會增加,假設在航速V1時達到新的平衡,此時,V1<V, Kt1>Kt, Kq1>kq, 螺旋槳的推力等於船體阻力,但螺旋槳的扭矩要大於設計點的扭矩,這就要求主機供給的扭矩Q1要大於原設計時的扭矩Q,如果主機的扭矩不能增加,螺旋槳就顯得過重,處於重載狀態,就必然要減小螺旋槳的轉速,或者減小螺旋槳的螺距。主機的運行功率小於設計的工作功率。

假設船舶吃水減小處於輕載狀態,船體阻力減小引起船舶航速增加,V2>V, 螺旋槳的進速係數J增加,則推力係數Kt2和扭矩係數Kq2減小,主機的運行扭矩小於設計時的扭矩,如果主機不能增加轉速則螺旋槳處於輕載狀態,主機運行功率小於設計功率。

船舶的運行狀態是多變的,只有剛造好的新船在試航時是處於運行的設計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船舶是處於非設計工況點運行的,所以在螺旋槳的設計時就要考慮實際運行情況以消除偏差。從以上分析可發現如果船舶無論是否以何種工況運行,螺旋槳都不能把設計點放在主機的100%MCR功率上,因為,如果是以航速做為考核目標,則在船體阻力增加時,螺旋槳扭矩增加,會引起主機平均熱負荷增加,導致汽缸蓋、排氣閥、氣缸等損裂,嚴重時會導致活塞環磨損嚴重而漏氣,如果主機無法增加額外的扭矩以克服螺旋槳增加的扭矩,主機只能降速運行,主機的功率無法全部發揮。當船舶輕載航行時,螺旋槳扭矩減小,主機無法增加轉速來提高扭矩,主機的功率也不能全部發揮,造成主機的功率的浪費。

考慮到主機的燃油經濟性和螺旋槳的效率,同常會把螺旋槳的設計點放在主機80-90% MCR功率處,因為在此區域主機的燃燒和燃油消耗是出於最佳狀態,當船體的阻力增加時,主機有功率儲備增加扭矩,當然,在船舶輕載狀態下,主機還是要浪費功率的。

最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電力推進船舶,原動機是電機,原動機由變頻器驅動,優點是具有恆扭矩運行的能力,這就提供原動機超速運行的可能,不像柴油機那樣受熱負荷的影響,此時可以把設計點放在電機的額定功率上,下圖所示為南方某船廠建造的電力推進船舶,該船就把螺旋槳的設計點放在馬達103%rpm所對應的槳轉速上。


從圖上可以看出,在額定設計工況時,馬達超速運行,變頻器以恆功率運行的方式驅動螺旋槳,當由於船體汙底或風浪天時,則馬達運行點以恆功率的模式向左平移至100%功率和100%轉速的額定功率點。我們可以看到,此時馬達依然可以保持額定的功率運行,沒有因為船體阻力的增加而浪費馬達的功率。當船體阻力進一步增加時,馬達由於扭矩的限制不能保持100%功率運行,只能降功率運行直至系柱拖力的運行曲線上。經分析可知,如果螺旋槳的設計點放在100%功率100%轉速時,螺旋槳只能運行在圖所示的由系柱拖力曲線,馬達功率限制曲線和自由航行所包圍的一個封閉區間1內,在大部分的時間內,馬達只能降功率運行。而如果吧螺旋槳的設計點放在100%功率103%轉速時,馬達可多出一個運行區間即如圖所示的由103%轉速和100%轉速所包圍的恆功率的運行區2間,馬達充分的發揮了功率,沒有浪費功率。

對於柴油機,則通常會把設計點放在85%額定功率上,在實際運行時由於船舶汙底的影響,螺旋槳扭矩增加則主機依舊有一定的功率儲備來克服增加的扭矩,這也要求在選擇主機的階段必須提高主機的初選功率,在設計階段才能有功率儲備。比如,在終結設計階段求得主機需要提供850KW,那麼主機選型時即要求主機的額定功率需要1000KW 左右。

所以從以上分析可知,螺旋槳的設計點不能放在原動機的額定工況點,要麼要有一定的功率裕度,要麼要有一定的轉速裕度。

長按二維碼獲取更多船舶知識


相關焦點

  • 最完美的豪華郵輪螺旋槳設計
    圖:五葉、大側斜、定距、槳葉螺栓式槳葉安裝雙槳能夠有效降低船舶運行過程中的噪音和振動。豪華郵輪恐怕是當前船舶行業中螺旋槳設計要求最為嚴格的。此類船舶選用了五葉大側斜螺旋槳,以滿足整船在噪音、振動和推進效率方面的苛刻要求。由於船上設有音樂廳,在艉部螺旋槳正上方還設有全玻璃幕牆休閒場所,因此我們的工作需要在聚光燈下與Meyer Turku Oy船廠密切合作。我們必須更進一步讓螺旋槳與船舶及運營完美匹配才能實現我們的承諾。」 要深入理解流體動力學對螺旋槳設計的影響,就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歷史數據比對。
  • 無人機螺旋槳的基礎知識
    FPV機一般採用結構簡單的雙葉槳。在穿越機使用上,螺旋槳直徑受到限制時,採用增加槳葉數目的方法使螺旋槳與電機獲得良好的配合。這個下一貼套路篇將詳細說。3.3實度(σ)槳葉面積與螺旋槳旋轉面積(πR2)的比值。它的影響與槳葉數目的影響相似。隨實度增加拉力係數和功率係數增大。但這個實度不是越大越好,這是根據轉速和空速決定的。實度越大迎風面積也會越大,氣流粘性會使效率下降。
  • 科普 | 螺旋槳知識知多少
    相同轉速(V)下,螺旋槳不同半徑位置的線速度(ωr)不同,導致氣流的方向角(θ)不同,為了使每個葉素都能在有利迎角(α)下工作,所以槳葉角不是一個固定值,典型的槳葉角分布如圖所示。為了滿足不同速度的飛行,可以將螺旋槳設計成可變槳距的螺旋槳。在變距機構的控制下,根據飛機的飛行速度的變化,改變螺旋槳的螺距,提高螺旋槳的效率。
  • S-97發動機排氣對尾部螺旋槳的影響
    所謂「發動機排氣」對尾推螺旋槳的影響,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發動機排出氣體與尾部推進螺旋槳之間的「氣動幹擾」問題,雖然聽起來很清晰,但是這個問題卻比想像中要來的複雜一些。從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在S-97的方案設計中,尾部推進螺旋槳其實是該機最重要的關鍵氣動部件之一,為了提高這一關鍵氣動部件的氣動性能,勢必要對影響其氣動性能的因素進行分析。
  • 共軸反轉螺旋槳野獸——韋斯特蘭「飛龍」艦載戰鬥機
    韋斯特蘭研究了幾種方案,其中最有前景的是一種下單翼設計,發動機被安裝在機鼻或機身中部,驅動一副共軸反轉螺旋槳。英國空軍為新機指定了羅羅研製中的3500馬力「鷹」活塞發動機,海軍部採納了下單翼方案,具有傳統布局、前置發動機和「駝峰」機背外形,為飛行員提供良好的全方位視野。
  • 飛機螺旋槳加工技術視頻展示和知識大全
    從第一架飛機誕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幾乎所有的飛機都是螺旋槳飛機。在現代飛機中除超音速飛機和高亞音速幹線客機外,螺旋槳飛機仍佔有重要地位。支線客機和大部分通用航空中使用的飛機的共同特點是飛機重量和尺寸不大、飛行速度較小和高度較低,要求有良好的低速和起降性能。螺旋槳飛機能夠較好地適應這些要求。
  • 醜出天際,費爾雷「塘鵝」渦槳艦載機簡史
    「雙曼巴蛇」由兩臺並列安裝的「曼巴蛇」發動機組成,共同驅動一個共用減速器,然後帶動一副共軸反轉螺旋槳旋轉。這意味著Q型安裝ASM-3發動機後儘管看起來是一架單發飛機,但實際上能在巡航中關閉任意一個發動機單元並將一副螺旋槳設置為順槳狀態,從而大幅提高燃油效率,增加航程。此外共軸反轉螺旋槳還能消除傳統雙發螺旋槳飛機單發飛行時的拉力不對稱問題,單發故障時的著艦更安全。
  • 槳扇之子—Antonov An-70
    各位同志們大家好,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紹了安東諾夫設計的最大的飛機An-124和An-225。
  • 儘可能提高無人機的續航的設計原則是什麼——Xplorer mini開箱評測
    所有的東西都在這了,充電器電源、充電器底座、動力電池、4個備用槳固定螺絲、拆卸螺旋槳用的十字螺絲刀、槳保護器以及飛機本體「關節」,按下圓形按鈕後機臂可自由移動,轉到兩節機臂成一條直線時則有限位設計,此時放開按鈕機臂就鎖住了。
  • 「螺旋槳飛機」能飛多遠?
    不過也引發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螺旋槳飛機」一般能飛多遠呢?首先科普一個概念,普通人概念裡的「螺旋槳飛機」實際上有兩種。一種使用「渦槳發動機」,一種使用「活塞發動機」。通俗地說,渦槳發動機相當於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進氣口較粗。活塞發動機出現最早,技術簡單但維護方便,現在一般用於輕型飛機。渦槳飛機的經濟性很好,缺點是速度稍慢。在民航領域,渦槳支線飛機一般用來執飛客流量較小的航線。
  • 說一說螺槳風扇發動機
    螺槳風扇發動機由燃氣發生器和一副螺槳-風扇組成。螺槳-風扇由渦輪驅動,無涵道外殼,裝有減速器,從這些來看它有一點象螺旋槳;但是它的直徑比普通螺旋槳小,葉片數目也多,葉片又薄又寬,而且前緣後掠,這些又有些類似於風扇葉片。
  • 巴航工業有意研發新型渦槳飛機
    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巴航工業新渦槳飛機能否推出,但新飛機項目的一些細節正在浮現。巴航工業商用航空新任總裁兼執行長阿揚·梅耶爾(Arjan Meijer)對現在乃至未來10年,渦槳飛機的市場需求都非常看好。
  • 簡述多旋翼無人機總體設計思路
    1.4 槳尖距離支臂相鄰的兩副螺旋槳之間的氣動幹擾是多旋翼無人機的最大弊端。正對著自由來流的兩副螺旋槳彼此之間氣動幹擾最劇烈,作為多旋翼無人機的典型狀態,應計算其相互之間的氣動幹擾。槳尖間距評估,可以得出相鄰螺旋槳最佳的槳尖間距,以六旋翼無人機算例評估,最佳相鄰螺旋槳槳尖間距為0.2R。
  • 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飛機安-22
    安-22運輸機機身全長57.92米、翼展64.40米、高12.53米,相當於四五層樓的高度,機翼面積為345平方米,憑藉著巨大的體型,安-22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飛機。安-22運輸機的研製始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具體研製工作由安東諾夫設計局負責,這是一家在大型飛機設計領域擁有深厚底蘊的設計局。
  • 盤點全世界主要的螺旋槳製造廠商及產品(2)
    AEROSILA公司擁有一個綜合試驗室,可針對螺旋槳、發動機葉片、氣體調節器、複合材料槳葉及附件、輔助動力裝置、滾珠絲槓機械裝置等產品,進行強度、壽命、空氣動力、氣候和使用高度等方面的試驗。AEROSILA公司產品涵蓋了航空螺旋槳類和非航空螺旋槳類,其中航空螺旋槳產品級別分為:大於10000kgf、2500kgf和1500kgf。
  • 【獨家推薦】BEM/FEM耦合方法計算螺旋槳給不給力?
    螺旋槳的強度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當螺旋槳工作時,其產生的推力和旋轉阻力對槳葉具有彎曲和扭轉的作用;當螺旋槳在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引起槳葉彎曲和沿展向外拉伸的作用。若螺旋槳強度不足,可能使螺旋槳發生破損或斷裂現象,或因變形大而導致螺旋槳的水動力性能無法滿足設計要求。
  • 那就弄個AVAN槳freestyle下吧(公測中...)
    活動介紹近期,EMAX銀燕發布了專為FPV穿越機競技飛行設計的5寸槳葉 — AVAN系列螺旋槳,它是由著名穿越機槳葉設計師薩格·賽耶(RK5051設計者)親自操刀設計。AVAN系列螺旋槳分為AVAN-R競賽型三葉槳和AVAN-S競速型兩葉槳。這次我們準備將AVAN-R競賽型三葉槳兩包(每包裝有2對槳葉,四正四反),作為此次公測產品免費給到幸運的模友來進行評測。正如之前介紹中所說到的,AVAN-R槳葉進速比為.65,能最大化的延長穿越機的飛行時間,Prop Wash接近為0,油門反應迅速之快,轉彎將變得更加精準和順滑。
  • 螺旋槳飛機的運行原理
    飛機螺旋槳在發動機驅動下高速旋轉,從而產生拉力,牽拉飛機向前飛行。這是人們的常識。
  • 中國新一代客機,發動機來自加拿大:三軸渦槳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PW100最初是1976年開始設計的小功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早期型號的重量只有391公斤,功率1342千瓦。在經過多次放大後,PW150A型的重量提升到717公斤,長度從2057毫米加長到2423毫米,寬度從635毫米提高到767毫米,設計功率達到4847-5592千瓦。
  • 南京高精船用高效低噪聲4葉可調槳主推進設備試航成功
    高精船用集成供貨螺旋槳、軸系、軸系附件、艉軸管、液壓泵站、控制系統、軸帶發電機、消防系統、齒輪箱和側推器等設備。  乏燃料運輸船是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首艘INF3級乏燃料運輸專用船,該船的研製交付使用,標誌著我國已經具備乏燃料海運能力,成為為數不多的具備該項技術和能力的國家之一。乏燃料運輸船採用了雙機雙槳、雙舵機、雙獨立機艙的設計,提高了船舶動力系統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