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臺,美國易主,上臺之前拜登就表示會把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尤其是在南海海域,在川普執政時期,美國就已經聯合其盟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在南海多次演習,頻刷存在感,並對中國在南海地區合理的軍事演練進行強烈指責和幹擾。這就好比強盜找上門了,主人拿個棍棒驅趕一下,強盜還不舒服了。強盜比主人還橫,恐怕這也是典型的美國邏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29日報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當日發表聲明稱,中國軍機過去一周在南海開展的軍事飛行,「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對位於該地區的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構成威脅,但此舉符合北京方面「不安定和侵略」的行為模式。照美國軍方的指責,美國當前已經將南海地區看作其「囊中之物」,並大有想在南海地區造勢之舉,這對於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的發展將有巨大的影響。
不過,對於美國海軍部的無端指責,其實大可不必理會,美國在國內疫情和經濟都面臨崩盤的情況下,還想出來滿世界充當國際警察,可能多少有點託大了。因為照美國目前的局勢來看,要想在南海建立自己的勢力,打壓其他國家,恐怕有點力不從心。
首先是拜登上臺後,將要解決川普留下的四大危機,其中無論是新冠疫情還是美國經濟的復甦問題,都是對拜登巨大的挑戰,因為即便是繼續上了兩款疫苗,美國當前的疫情也並沒有多大好轉。要命的是,新冠疫情的好否與美國經濟直接掛鈎,因為經濟有疫情影響,經濟根本無法全面重啟。美國要是解決不了國內疫情困擾,那麼經濟低迷將會一直持續,在亞洲戰略以經濟為主的情況下,美國現在的經濟情況恐怕難登大雅之堂。
其次就算是美國現在想要在南海地區建立軍事力量,刷新美國在此區域的存在感,山高皇帝遠的美國光靠自己難以實現預期理想。但要想靠盟友幫助的話,當前的情況也不允許。因為此前答應美國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的西方國家,在中國與歐洲談判完成中歐投資協定之後,這些因為疫情崩潰的西方國家,很大程度上不會為了美國利益而放棄復甦其國內經濟的機會。
而之前一直追隨美國在南海攪局的日本和澳大利亞,一個被疫情壓得抬不起頭來,連今年是否能順利舉行奧運會都說不清楚,而疫情如果不能有效抑制,菅義偉這個首相位置能坐多久也不好說;另一個被中方在出口貿易上加大懲罰後,如今國內經濟已經面臨崩盤,在各方壓力之下,莫裡森已經多次對華說軟話,哪裡還敢有行動。
還有印度,莫迪政府現在也是焦頭爛額,印度疫情糟糕程度僅次美國,農民示威鬧得像「國會騷亂」,中印對峙沒有轉機,經濟更是成了亞洲下滑最快的國家。反對黨已經多次示警莫迪了,這樣下去,總理位置恐怕不保。印度,也是自顧不暇了。
所以美國要想在南海造勢,還是得分清當前的國際局勢與該國的國內情況。而美國海軍司令部此次指責中國軍機在南海飛行一事,則體現了美國在國際上的霸權行為。在2020年,美國頻繁派出軍機進入南海上空,並且還對中國沿海進行抵近偵察,最近時不到100公裡,這就是正常的?顯然,美國將南海看成了美國的夏威夷,在中國軍方多次警告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依然置若罔聞。
當前,中美冷戰對峙已經形成,但不會像川普在任時期,有聯合盟友對中國圍追堵截的情況,因為新冠疫情的存在,對國際局勢的影響預期已經在大家的意料之外,現在疫情中的國家都迫切地想要復甦其國內經濟,已有多國表示不會在中美兩國之間選擇沾邊,不會理會美國的霸權主義,而美國的「老盟友」們如今也是自身難保,恐怕難以在印太地區與美國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