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文內有劇透)
一個人類,和一個聲稱自己有人類智力的機器,同時被隔離開來進行測試。測試者通過一系列問題,判斷這兩個對象誰為人類誰為機器。如果沒有成功分辨出來,則這個機器便是有人類智能的。這就是由「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提出的圖靈測試。圖靈曾預測,在20世紀末期,便會出現能夠完美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機器。如今,這個年限已過去十多年,這樣完美的機器並沒有出現。但在電影世界裡,人工智慧和圖靈測試的主題卻一次一次的被提出,被探討,而《機械姬》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影片的開頭,多姆納爾·格裡森飾演的Caleb被奧斯卡·伊薩克飾演的富豪老闆Nathon邀請到他的別墅共度周末。這次聚會的真正目的不是Caleb想像的吃喝玩樂、醉生夢死,是替Nathon所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Ava進行「圖靈測試」。隨著測試的進行,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慢慢揭開,而擁有著人類感情的機器人也絕非等閒之輩...
《機械姬》沒有傳統科幻片裡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大場面,也沒有充斥炫目CG的特效鏡頭。整部電影更像是一部歐洲出品的嚴肅電影。性冷淡一般的布景和配色,像極了幾年前的另一部小成本科幻佳作《月球》。更加巧合的是,兩部電影的全部故事幾乎都發生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當中,《月球》裡是宇宙飛船,《機械姬》中是別墅。這樣的密閉空間室內戲,使得這部電影的臺詞文本成為了決定影片成敗的關鍵因素,而這恰恰也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本片的核心主題「圖靈測試」,便是對話主導。這些對話句句珠璣,值得反覆咀嚼。整部電影一共108分鐘,就像一具美麗且健美的胴體,沒有一絲贅肉,戲劇張力十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樂和畫面契合度極高。影片後半段,當 「女傭」Kyoko為了告訴Caleb自己也是機器人而揭掉自己的皮膚的時候,陰森的電子配樂,將驚悚的氣氛襯託的更加駭人。超高的影片完成度和可看度,真的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新人導演的處女作。
Ava在本片中表現出的人工智慧讓人驚嘆,在以往的電影中,智慧的機器人更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智商學霸。本片中,Ava不僅擁有絕美的容貌,還在測試中主動換上了人類的碎花短裙,更在幾次測試後表露出了對主角Caleb的愛慕之情。測試過程中的一顰一笑,每一個細微的神情,都讓人難以相信在她的大腦裡只是一堆冰冷的電線和元件。正是這樣以假亂真的感情表露,讓Caleb動了惻隱之心。要說Caleb是對Ava進行圖靈測試,但同時Ava也對Caleb進行著測試。她製造停電的假象,假裝跟Caleb說一些悄悄話,只是為了讓他相信自己。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笑容,每一個眼神,都是在讓Calbe喜歡上自己,從而幫助她逃出這個是非之地。這樣的人工智慧,是以往影片中聞所未聞的,Ava更像一個久經沙場的情場老手,將Calbe玩弄於股掌之間。
影片的最後,當Ava利用Caleb除掉了他的創造者Nathon之後,她來到那個放著自己「原型機」的房間,一扇一扇的打開那些櫥櫃,從他們的身上取下自己所需的材料,從而將自己的身體趨於完美,這一個過程充滿儀式感,美得令人窒息。當Ava最後逃離這棟別墅,她在樓梯口回眸一笑,就像一個普通人按捺不住的情感表露。這時,我們才真的相信,Ava確確實實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其實在漫長的影史中,這樣擁有人類思想和感情的機器人並非罕有。從《禁忌星球》中第一次出現機器人幫手的形象,到《星球大戰》裡蠢萌的C-3PO和R2-D2,再到《星際穿越》中方塊造型的毒舌機器人Tars,這些機器人都是以人類好朋友的形象出現。但事實確實如此嗎?如果機器人有了人類的思想與感情,它們還會甘願做人類的奴隸嗎?我想這才是科技快速發展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這種問題所造成的後果在影視作品中也不是沒有出現過。例如《2001太空漫遊》裡為了完成任務不惜殺掉飛船上所有人類的HAL,又如《我,機器人》中對抗全人類的NS-5機器人大軍,甚至正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2》裡企圖滅絕全人類的奧創,都是「邪惡機器人」的代表。人類創造了這些人工智慧,等於創造了生命。而當這些生命決定摒棄人類自己開創新紀元的時候,人類又該如何面對?
《機械姬》對現代科技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人工智慧這一個話題。開頭Caleb看到自己被選中到別墅共度周末的時候,影片的鏡頭從Caleb電腦攝像頭的視角進行偷窺。這個細節在影片後半段Nathon解釋自己如何製造Ava時終於被提及,Nathon與各大運營商合作,監視全球所有手機、電腦的攝像頭及麥克風,掌握了所有的用戶數據,再將這些數據整合處理,從而製造出擁有人類意識的Ava。也許你想說,運營商們會坐視不管嗎?不會。因為他們也在做同樣的事。
如果說人工智慧機器人離我們的時代還有一定距離,那通過網際網路與高科技設備監視用戶行為,盜竊用戶隱私可就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當下的。剛剛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的《第四公民》記錄的就是這一事件。斯諾登由於勇敢的站出來揭露黑幕,可能要永遠過上不見天日隱姓埋名的生活了。再想想我們全天聯網的手機、電腦,這些智能設備帶給我們的真的都是便利嗎?
人類的科技正在快速的發展,就在去年9月份,英國的一臺人工智慧機器人進行了圖靈測試,33%的科學家沒有分辨出機器與人類的區別。我們可以預想,完美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一定會在不久之後出現。詹姆斯·卡梅隆說:「環顧四周,多少人低頭彎腰看著手裡的機器。機器已經贏了,只不過不是《終結者》裡想像的方式。」Ava身披美麗皮囊,但深藏其下的是什麼,在真正被揭露之前,我們誰都不知道。電影世界裡的災難或許太過戲劇化,但對於科技與自然抱有基本的尊重和敬畏,才不會將人類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文章系知影(zhimovie)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郭連凱:一名普通的通信工科生,卻因為熱愛電影走上了與程式設計師相反的道路。人生這麼短,我只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