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南沙太平島西鄰越南,東接菲律賓,南倚馬來西亞、汶萊、北續中沙、西沙群島,距離臺灣約1600公裡。全島長1420公尺、寬402公尺,面積約0.51平方公裡,島形狹長,是南沙群島最大的自然島嶼。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軍太平艦自日軍接收而以該艦命名「太平島」
臺灣總統馬英九昨天前往太平島,他在返臺後的記者會上強調,他長期倡議南中國海和平,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避免太平島的地位被降格,當地絕對是島嶼,而非巖礁,未來不排除在太平島舉行國際會議,或在國際會議後共同參訪太平島。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託納(Mark Toner)前天對馬英九登島表示,馬完全有權利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清楚表明其立場,但「我們就是不認同這項特定行動」;美方敦促臺灣和各聲索國降低緊張,而非採取可能升高緊張的行動,「我們視此舉只會升高緊張,而非我們想看到的降溫」。
這是馬英九就任總統近八年來,美國首度以「升高緊張」批評馬的作為。但馬英九昨晚在松山軍用機場舉行的中外記者會上回應說,去年5月他提出南(中國)海和平倡議時,美國還表示讚許(appreciate),此行「我又不是去叫囂」,他不認為會導致區域緊張。
他指出,臺灣與美國的目標是一致的,只是處理方法有些不同,他會透過溝通把差距縮短,自己這幾年一直努力促進區域和平,「實在看不出他們要抗議什麼?」
馬英九在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海巡署長王崇儀及陳長文等國際法學專家陪同下,於昨天清晨6時搭專機前往太平島,在島上停留三個小時,晚上6時返臺舉行中外記者會。
馬英九表示,他去太平島的目的,除了是在農曆春節年前慰勞駐島人員外,早在去年5月宣布「南海和平倡議」後,他就想去太平島,此行公布路徑圖,以太平島作為南海和平倡議的起點之一,並將太平島設定為和平島、減碳島、生態島,最重要的是嚴正澄清太平島是島嶼,而非巖礁。
馬英九提及南中國海諸島的歷史溯及西漢時期即已發現命名,最晚在清朝康熙年間已正式納入海防體系,且早在1978年,英國皇家海軍檔案《中國海航行指南》中就提到太平島有中國漁民及淡水水井。
在回答媒體提問為何臺灣使用的地圖及立場與中國大陸接近時,馬英九表示,中華民國在1947年出版南中國海諸島的地圖時,大陸政府尚未出現,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大陸政府的主張可以說繼承國民政府的主張,自然是一致的,只是大陸的南中國海諸島地圖從11段線變成9段線,所以還是有些差別。
他說,兩岸有太多共同的歷史和血緣,再過一周就要過年了,「難道過年互道恭喜也是親共?」
臺灣親綠的政論節目言之鑿鑿,指馬英九去年底在新加坡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談及南中國海問題,因此馬在卸任前不顧美國反對、越南抗議,執意前往太平島,意在為第二次「習馬會」鋪路。
馬英九在記者會被詢及此事時說,這種說法的想像力令人嘆為觀止,此時登上太平島的時機很重要,就是為了不要讓太平島被降格,與中國大陸一點關係也沒有,與習近平更沒有關係。
他強調,菲律賓在2013年以大陸為被告,向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庭提出南中國海仲裁案,和臺灣有重大關係,臺灣卻未受邀參加,也未被徵詢意見,聽說仲裁法庭正在起草判決書了,他希望藉由登島行動,外界更能夠了解太平島的實情,它既是自然形成之島,也有淡水、植物等符合島嶼的條件,而非片面地被菲律賓律師扭曲的說法給欺騙了。
對於行前總統府曾邀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派人隨行,卻被民進黨以尊重體制為由拒絕,馬英九表示,當初發出邀請也是尊重製度,因為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在選後第二天即赴美國,他注意到吳與美國談到南中國海問題,「很意外他們卻不願派人來參與這複雜、棘手、但很重要的問題」。
馬英九對民進黨既不參與登島,卻在背後批評的做法很不屑,他說,無論是哪一黨都不應扯後腿,國家處境艱難,大家應一致對外,「自己的領土自己保,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華春瑩:兩岸中國人 都有責任維護中華民族祖產
對於馬英九登上太平島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兩岸中國人都有責任維護中華民族祖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