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個1.18的第一個實驗快照,究竟更新了什麼內容?
1.18建築高度的變化
首先,必定更新的是:主世界建築高度範圍,總高度提升至了384格,最低為Y=-64,最高為Y=319。當初《我的世界》之所以把洞穴與山崖一分為二,1.17和1.18兩個版本,其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建築高度的變化,帶來了無比巨大的代碼量的更新。幾乎主世界所有的結構、生物的生成代碼都需要重新曆遍一次。
而這項工作如此複雜在此前,是Mojang所沒有預料到的。
1.18新的山地!(5大山脈體系)
在1.17最初的快照更新中,雖然建築高度擴增到了320格內,山地雖然也全方位地做了地形重寫,但生成類型並未做詳細劃分,到了1.18全新的山地地形將會分為五種:
草甸 (Meadow);最高處為Y=140,也是整個山脈中,唯一不會被雪覆蓋的維度。
林地(Grove);最高處為Y=140,積雪針葉林、雲杉等均會在此生成。
雪坡(Snowy Slopes);最高處為Y=160;雪塊、細雪、山羊等會生成在這樣的山地中;
崇山峻岭(Lofty Peaks);最高處為Y=170;比雪坡更加的陡峭;
白雪皚皚的山峰(Snowcapped Peaks);最高處為Y=170,會被被冰、浮冰、雪和雪塊所覆蓋。
1.18大型礦脈(Ore Vein)
這是在《我的世界》1.18-exp1新加入的結構,由礦石和巖石構成的罕見蛇形結構,生成於主世界的地下。但大型礦脈的存在,也不要高興地太早。
目前大型礦脈僅有鐵礦脈與銅礦脈兩種,目前來說並沒有鑽石礦的礦脈。鐵礦脈在主世界Y=0以下的區域伴隨凝灰巖生成;銅礦脈在主世界Y=0以上的區域伴隨花崗巖生成。粗鐵塊和粗銅塊也有機率在對應的大型礦脈中生成。
所以當你挖礦時,遇見花崗巖或者凝灰巖時,你需要額外的注意,或許這裡就是大型礦脈。
1.18刷怪規則的變化!
在1.18的第一個測試快照中,怪物(敵對生物)只有在亮度為0時才會生成。所以這意味著,無論是何種光源,只要可以點亮都可以用來防止刷怪麼?
亮度小於等於7可以刷怪,這是《我的世界》自2010年的Indev版本就定下的規矩。而這個規則一保守就是11年之久。如今1.18毫無徵兆的修改,著實有些猝不及防。由於目前只是測試快照,未來這個刷怪規則是否變化,靜待新版本的到來。
1.18洞穴、結構、群系生成的變化:
芝士洞穴、意面洞穴、麵條洞穴、三種洞穴重新加入。此外含水層、地下湖泊、裂隙、溶洞和繁茂洞穴等也都實裝到了《我的世界》的1.18-exp1,山脈、洞穴和洞口變得更加的一體化。
立體群系誕生;目前的1.18-exp1已經出現了立體群系,即群系不再完全以此前的邏輯來生成,在1.18中它會隨著地形和海拔的變化,生成出一種獨立於生物群系的景色。例如,山地上同樣會出現森林和沙漠。
所有礦石生成的高度被重新分配,以前的挖礦邏輯或許不再適用新的版本。物品諸如潛聲傳感器、收納袋的回歸;
與此同時,Minecraft基巖版1.17.10也同時發布,實驗性玩法中,世界高度現在上限為320個方塊,最低為-64個方塊。
未來更新規劃:我們按照目前Mojang放出的消息,《我的世界》1.18的正式快照將會在9月份開始陸續發布,而1.18的正式版將會在年底發布。所以由數據包到快照的變化,為了測試快照的穩定性,預計在9月份到來之前這種實驗性快照後面還會繼續放出。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點擊下面的連結,查看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