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坦克:一輛抵五輛,這是二戰中最出色的中型坦克,沒有之一

2021-02-10 模型島

 

五號坦克黑豹是二戰中納粹德國所製造的中型坦克,從1943年服役以來,一直被評為二戰中最出色的坦克。時至今日,仍是近代戰鬥車輛戰鬥力的評價標準。

 

在德蘇戰爭中,由於德國坦克在性能上無法對抗T-34而引起的衝擊,在調查評估其優點後,黑豹因此而生。

如果把額外安裝的火炮和車身前方的傾斜裝甲排除在外的話,黑豹是德國最常見的坦克設計。

雖然重量比預計的有所增加,但是安裝了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可承受連續行進2000公裡的負荷。

承載系統採用交錯式路輪扭力杆設計,可說是二戰中德軍設計最佳的坦克。也是因為如此設計,在蘇聯戰場的冬天時常發生路輪凍結,讓坦克無法動彈。

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更是在每個震臂中添上兩隻扭力棒作為懸吊系統的另外部分。在帶來優異越野性能的同時承受著十分昂貴的造價且頗費時日。

大型斜甲則採用了均質鋼板,經過焊接和鎖扣後變得更為堅固。整個裝甲只留有兩個開孔,風別提供給機槍手和駕駛使用。炮塔也為傾斜式裝甲,炮盾達到120毫米厚度。兩側更加上5毫米厚的裙邊,以保護坦克不受磁性地雷和反坦克步槍的損害。

主炮為75毫米火炮,雖然不算是大口徑火炮,但是其特長的炮管有了平直的彈道以提高精準度,在1000米內能貫穿140毫米厚的裝甲,令黑豹成為了戰場上的大殺器。

弧形炮盾下半部可能會導致炮彈反射擊穿駕駛艙頂,所以在後來的改型上採用了新的加厚下部「平下巴」設計。

▲平下巴式炮盾

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戰役是他第一次參與大規模作戰。在初期,履帶和懸吊系統時常受損,引擎因為過熱而發生火災,很多黑豹因此不能作戰。經過此役後德軍改進了一些機械問題,但最易損壞的傳動球形承軸始終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壽命。

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第後,近乎一半駐紮在法國的德軍坦克都是黑豹。

到了突出部之役時,黑豹被裝配成猶如美軍M10自行反坦克炮的樣子。在一些大規模行動中,也會連同偽裝成美國兵進行矇混作戰。

戰後的1947年,法國第503戰鬥坦克團和第501裝甲團都有裝備使用黑豹,並給出了一份名為《黑豹,1947》的報告,總結了法軍對使用黑豹坦克的觀察結論和建議:

炮塔轉動機構強度不足;當黑豹處於超過20°的斜坡時,即無法轉動炮塔,也無法保持炮塔的固定。

事實上在越野時無法射擊。

二戰時的戰鬥經驗,謝爾曼坦克在面對黑豹時經常能夠首先開火。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黑豹坦克炮塔服伺機構的限制。

坦克炮升降比較簡易;用於輔助操作重量巨大的坦克炮的壓縮氮氣伺服機構失去壓力時,操作坦克炮就會非常困難。

使用7具潛望鏡的車長指揮塔,具有非常好的360°周視野。車長的炮隊鏡具有很大的放大倍數。

炮長僅有一部能夠清晰觀察到3000米距離的炮瞄鏡,沒有大視野的觀察潛望鏡。這導致車長指示目標後,炮長需要大約20-40秒才能射擊。

使用PzGr 40鎢芯次口徑穿甲彈與PzGr 39全口徑穿甲彈。以及高爆榴彈。沒有裝備空心裝藥破甲彈。

懸掛機構穩定性好,可以安全地向側面射擊。

履帶和行走機構壽命達到2000-3000km。

發動機平均壽命是1000km。

主減速器平均壽命150km,是最薄弱的性能環節。

能夠原地轉向。

油路容易洩露汽油,排氣口與散熱器容易失火。

主炮精度高,射程遠。

模型作者

唧唧歪歪

作品《鋼輪豹G》

後臺回復「精選」可以得到更多~

好吧,拖延症晚期的編輯君終於後知後覺想起這周還得送書。。。


別走。。這次將要送出的是《二戰坦克模型塗裝識別指南》

英文原版作者:米格(Mig Jimenez)

駱蔚曦 胡平 譯

定價:89.00元

出版時間:2016.7

目錄

第一章 1945年德軍坦克塗裝

一、德軍裝甲模友的至寶

二、德軍坦克塗裝識別指南

三、設計圖紙上的坦克塗裝識別指南

四、二戰德軍坦克精品展示

第二章 1936 —1945年蘇軍坦克塗裝

一、蘇聯坦克工業的萌芽

二、蘇軍坦克塗裝識別指南

1.輕型坦克

2.中型坦克

3.重型坦克

4.輕型車輛、履帶式車輛和運兵車

5.蘇軍引入的外國車輛

三、二戰蘇軍坦克實景賞析

預覽

方法還是老方法,規矩還是老規矩▼

本篇留言點讚數第一者即可獲得

注意事項:

統計截止日期為2016年9月2日22:00:00

中獎用戶請主動聯繫(後臺消息即可),兩日內未聯繫則順延至下次活動

核實身份後,補全郵費即發貨

還有兩本書即將送出,得獎者不可重複

至於是哪天再送嘛~ 敬請關注~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至朋友圈

也別忘記訂閱我們的微信號

「模型島」moxdao

閱讀原文 查看往期

 

相關焦點

  • PzKpfw-V中型坦克(黑豹坦克)
    它採用了新式55°傾斜裝甲和長身管L/70 Kwk42 75mm主炮,是二戰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首次投入實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爭後期,與IV號坦克是並列主力。
  • 二戰德國中型裝甲王者「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也叫豹式坦克五號中型坦克,前型四號坦克,次型虎式重型坦克,作為應對T34危機而生產出的主流坦克,究竟有什麼武功能讓他能成為二戰中型坦克中王者級別的呢
  • T34坦克為何能成為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而蘇聯最知名的怕是T34坦克,為什麼T34坦克會成為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第一點我想就是傾斜裝甲,蘇聯的這款坦克採用了傾斜裝甲這一先進技術,這一技術大大地減低了敵方炮彈的命中率,對方的坦克炮打在傾斜裝甲上會一定機率變成跳彈,加大了生存概率。  第二點則是更強的火力,比之蘇軍之前一代坦克T26來說火炮口徑大了一倍,比之同類型的德國坦克,口徑大了1MM。
  • 二戰德國最好的中型坦克——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又或者翻譯為黑豹坦克,最初的名稱為豹式五號坦克,後來於1944
  • Le Panther:二戰後法軍的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國在二戰時期使用的主力中型坦克之一,其70倍口徑的7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甚至和同時期的虎式坦克主炮相當,側面裝甲雖然相對薄弱,但是正面裝甲足以抵禦二戰時期中型和輕型坦克炮的打擊。    實際上,同盟國軍隊對這種坦克的評價也不錯。蘇軍甚至將一些繳獲的黑豹坦克編入自己部隊作戰,並編寫了俄語的坦克操縱手冊。
  • 有圖有真相:T-34坦克裝「黑豹」負重輪?蘇軍維修部隊神來之筆
    這是二戰期間蘇軍T-34/76中型坦克作戰時拍攝的照片,請注意,這輛坦克似乎安裝了兩個不同的負重輪。
  • 二戰最強的中型坦克T-44
    早在T-34中型坦克研製成功之後,1941年國防委員會就決定在T-34原先的基礎上在裝甲防護和動力方面進行加強。但由於「巴巴羅薩」計劃突然發動,改進計劃都被打亂了,一些成功的研發用在了T-44中型坦克的研製上面。
  • 圖說:SU-85坦克殲擊車 源自T-34中型坦克 臨危受命阻擋德軍鐵蹄
    到了1943年上半年,前線蘇軍開始報告,表示蘇聯坦克已經失去了對敵方裝甲車輛的質量優勢。這與德國新型的「虎」式重型坦克沒有太多關係,因為它們的裝備數量很少,在戰鬥中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蘇軍當時將SU-85組成中型自行火炮團。根據1943年的編制,一個團有四個營,每個營四輛SU-85,指揮排有一輛T-34坦克和一輛BA-64裝甲車。
  • 二戰結束後,那些完好的德國「虎」式和黑豹等坦克都去哪兒了?
    「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是二戰中德軍圖騰一般的存在,即便是到了二戰末期也擁有很大的戰場優勢,盟軍隊伍一直都不敢小覷了這些德軍裝甲部隊裡的猛獸
  • 二戰蘇聯中型坦克代表作「T-34坦克」!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師米哈伊爾·伊裡奇·科什金設計的中型坦克,蘇聯一共生產了T-34系列坦克84070輛,為蘇聯二戰時期生產最多的坦克,T-34坦克帶有傾斜裝甲的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及革命性的影響
  • 二戰坦克大放送,你根本沒了解過,不是嗎.
    日本主戰坦克 | 二戰期間在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這就是「T-34衝擊」。T-34中型坦克突破芬蘭主要陣地戰鬥中,沒有一輛KV-1坦克被擊穿。KV重型坦克PzKpfw V/五號坦克/豹式/黑豹一直被評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出色的坦克。PzKpfw V/五號坦克/豹式/黑豹
  • 德國中型坦克巔峰之作,主戰坦克的先驅—豹式坦克
    ▲軍武正片預告《主戰坦克:豹之斑斕》豹式坦克(德語: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又或者翻譯為黑豹坦克,最初的名稱為豹式五號坦克,後來於1944年更名為豹式坦克,從1943年開始服役以來,一直被評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出色的坦克。
  • 4600碼外就能擊毀「黑豹」坦克:美國M36坦克殲擊車小傳
    ▲不愧為二戰期間最為優秀的德軍中型坦克——「黑豹」 該方案誕生出了一輛原型車,即裝備90MM炮的T53號樣車(將一座安裝了90MM炮的敞開式炮塔搭載到一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底盤上)。1942年8月,軍方同意立即生產500輛相關車輛,隨後又將訂單猛增至3500輛。不過,坦克殲擊車部隊卻持反對意見,認為T53的設計過於倉促。至於T53E1樣車,則更加糟糕。於是,整個生產合同便被取消了。
  • 黑豹坦克發展史:黑豹D型專題
    至於黑豹II和黑獵豹的內容,請見本文責任編輯「鍋爐房老王」之前撰寫的《末日未至:二戰德國黑豹II坦克專題》、《愁容之豹:黑獵豹坦克殲擊車生產過程之中的變化與改進》。下面的五視圖可以更直觀的說明最早期批次的黑豹D型的所有特徵。
  • 為什麼二戰德軍的虎式黑豹虎王坦克那麼重?
    德國在二戰中後期大規模裝備的坦克分別是虎式重型坦克,黑豹(豹式)中型坦克和虎王(虎II)重型坦克,這些型號不僅僅比德國之前的坦克型號要重,而且比盟軍蘇軍
  • 這就是中型坦克的正確用法
    二戰中德國著名的中型坦克,為對付蘇制T-34中型坦克而被研發出來,主炮是75mm KwK 42 L/70炮。1943年首次投入實戰,在戰爭後期與四號中型坦克成為德軍坦克的主力。換裝了50mm主炮的3號坦克,1942年為增強反坦克能力換裝了60倍徑的50mm主炮(50mm KwK 39 L/60),是二戰前期德國的主力坦克。
  • 二戰叱吒風雲的饅頭坦克——謝爾曼坦克
    它第一個大顯威風的地方是北非戰場。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對手望風披靡的德意聯軍坦克被擊毀二百餘輛(德軍當時與英軍坦克傷亡比例為1比4,也就是說英軍擊毀1輛德軍坦克需要付出4輛坦克為代價)。沙漠之狐隆美爾從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西亞登陸行動中,美國陸軍的M4坦克也緊隨登場,為將德意法西斯趕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貢獻。電影《狂怒》的結尾裡一輛謝爾曼坦克對陣一個德軍步兵營,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 二戰坦克解密:叱吒風雲,無敵「黑豹」逞兇阿登戰役
    401號「黑豹」獨自行駛著,撒在白雪上的月光勾勒出了這輛德國坦克的輪廓,實際上它已經衝到了第4連隊列的最前面。由於要保持無線電靜默,巴克曼無從知道這一點。巴克曼看到不遠處的路邊停著1輛坦克,他覺得那一定是弗瓦舍爾。但是剛才還在炮塔上探身的那個人迅速消失並關上了艙蓋,巴克曼立即察覺到情況不對,便下令炮長霍斯特.普根多夫瞄準並發炮。
  • 美軍的潘興坦克對虎式黑豹坦克:遲來的重坦仍有爭議
    3.謝爾曼坦克夠用論。M4謝爾曼坦克系列是當時美軍的主力坦克。有些軍官包括一些高級將領認為它足以抗衡德軍坦克。他們認為謝爾曼優於三號和四號坦克的早期型號,更何況在盟軍登陸諾曼第之後,遇到的許多德軍坦克甚至是德國在二戰初期繳獲的老式坦克,這更加支持了他們的看法。
  • T-34 vs 黑豹,坦克大戰,一觸即發!
    作為二戰中蘇軍的主力中型坦克,T-34為打敗德國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功勳戰車」的稱號是當之無愧!在以蘇德戰爭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T-34坦克可謂是功勳彪炳,永垂青史,是絕對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