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美臺「年度國防工業會議」曾經是雙方相當重要的一個軍事對話平臺,但由於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的「國防授權法」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深化了美臺軍事交流,所以雙方已不再將這一國防工業會議作為「高層對話」的主要平臺。
今年的會議沒有安排美國國務院官員致辭,但臺媒稱美國務院會派出有一定層級的代表與會。此外,主辦方官網透露的會議議程,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安全事務的代理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F. Helvey)會發表專題演說。
F-35隱形戰鬥機
在這次美臺「年度國防工業會議」一個重點就是商談購買F-35隱形戰鬥機。灣灣一直想買先進戰機,並傳出由於執意要採購F-35,而令華盛頓不快的消息。最主要的原因是,美方並不信任灣灣,擔心一旦將F-35賣給灣灣,就等於將隱形戰機的相關機密洩露給自己「最大的對手」。
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16日說,他認同臺灣國防預算不足的說法,但也認為,臺需要先進空中戰力抵禦威脅,如果美國不能提供F-35戰機給臺灣,應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韓儒伯認為,維持臺灣的安全需要戰力整合,這不只關乎臺灣要向美國買更多武器而已。在許多方面臺灣都處於資源缺乏的狀況,如果要美國提供臺灣想要的,臺灣國防預算就要編列充足。但他不願預判,華盛頓是否會拒絕臺灣提出F-35戰機的要求,但就算美國不能提供,也該告訴臺灣,美國能提供什麼。
蔡英文
看看這時間,再看看這成本,可能不少人會說——造出來又有什麼用?
2020年攻臺?
既然要花錢賣武器,當然要突出足夠的必要性。而在美臺那裡,炒作解放軍攻臺,就成了最好的藉口。
資料圖
易思安指出,若能在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就制止解放軍,那麼解放軍的軍事行動就不會進入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就是進入沿海灘頭,例如桃園、臺南、澎湖等地都可能成為目標,然後再進攻鄰近的城市。
為何會選擇從澎湖、桃園、臺南三地搶灘?根據美臺軍事專家的分析,解放軍為求迅速佔領臺灣,若控制澎湖,幾乎是掌控了整個臺灣海峽,若是從桃園登陸,桃園機場可說成了囊中之物,搶下灘頭堡後,直攻臺北盆地會比較容易。
如何破解解放軍的攻勢?易思安說出了重點,美國可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讓中國大陸不會進入第三階段的進攻」。他甚至指出,如果臺灣有美國軍艦協防,可以維持臺海和平。
說白了,這也是套路!
新格局已開啟?
近5年時間裡,解放軍的硬實力增長進入快車道,軟實力的提升也讓外界側目。因此,美國一些人越來越擔心,解放軍的軍事力量提升對臺灣安全帶來威脅。負責處理美臺事務的「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說,臺灣的「國防開支卻沒有跟上它的安全環境」,儘管美國對臺的安全承諾堅如盤石,但臺灣也必須為自己的安全防衛付出更多。
這話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讓灣灣多投入一些軍費,買美國人的武器。
M60A3主戰坦克
臺軍方計劃明年由「中山科學研究院」提升M60A3主戰坦克的性能,預計2019年完成戰術測評,2020年開始全面升級,號稱「能摧毀、打擊解放軍坦克的攻擊」。內容主要是將M60A3所用的105毫米炮換成120毫米炮,且要能貫穿解放軍主戰車700毫米的防護裝甲。
有臺軍官員形容,「升級後的M60A3,在某些性能上更勝美軍主力坦克M1A1」。聽上去是不是有點讓人笑掉大牙。所以有美專家建議,還是向美國購買二手的M1A1坦克更靠譜,一輛估計500萬元美金,以彌補戰力不足。
另外,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難以恢復對話。在這種情況下,莫健認為美國更需要不斷試圖讓臺方了解此事的急迫性。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表示,臺灣不僅面對北京日漸增強的軍事能力、這種看得見的「硬安全威脅」,讓他更為擔心的是北京運用各種力量與手段,對臺灣發起「軟安全威脅」,「不必發射任何子彈,但可以讓武力威脅的存在像一朵烏雲般漂浮在臺灣上空。」
資料圖
臺灣《聯合報》認為,臺灣問題與中美關係、區域安全、國際組織的連動性極高,劉結一熟悉國際組織、軍備控制、涉美事務,加上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由戴秉國、中國社科院臺研所長楊明傑出任,呈現北京越來越從國際格局處理兩岸關係的人事布局。
此外,在2016年底對臺灣進行了兩次戰略轟炸機繞飛後,北京在今年7月和8月大幅加快了行動節奏,至少進行了5次轟炸機的繞臺飛行,最近一次發生在8月12日。未來是否還會進行這類活動?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對這種前所未有的軍事力量「展示行動」,一個簡單解釋是,北京如今更頻繁地利用轟-6k遠程轟炸機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施壓,是因為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然而,這種觀點過於簡單化。
脅迫臺灣,可能是北京大戰略考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核心目標似乎是加強解放軍的常規戰略威懾力量。北京試圖提高人民解放軍空軍的能力,並表明北京將有能力、有決心也有信心在面對美國及其地區盟國時,捍衛自己的領土和主權主張,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優質公眾號,快快關注吧!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