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也就是7月7日,是川普撕毀伊核協議之後,伊朗給美國「最後通牒」中的最後期限,在此日之後,伊朗也將解除伊核協議中的限制,大規模生產放射性元素鈽。
由於鈽相對於傳統核彈中的鈾更容易獲取,且臨界質量小於鈾,適合用作戰術核武器,因此伊朗此舉也被視為對川普的極限施壓的反制,畢竟一旦戰術原子彈被大規模的量產,將對全球的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而就在美伊的相互極限施壓到了一個關鍵賽點的時候,千餘年來致力於「攪屎」的英國也沒有忘記來湊熱鬧。
前天凌晨,在直布羅陀海峽,英國的海軍直升機和幾艘巡邏艇突襲並控制了一艘兩百萬桶級的伊朗油輪,瞬間引爆了英國和伊朗的外交火藥桶,伊朗連夜召集英國大使,革命衛隊和眾多高層更是揚言要扣英國油輪作為報復。
可以說,一場賽點前的突發事件,直接多方試圖緩和的美伊衝突再一次引爆。
說起啦,如果說川普將「交易的藝術」玩得爐火純青,那麼英國佬真心是將「攪屎的藝術」玩得登峰造極。
這半個月來,從香港到伊朗,英國佬幾個小成本的動作,就將幾個區域的熱度瞬間沸騰,也把安理會的其他「四常」們攪得天翻地覆。
而且,作為一個優秀的攪屎棍,攪得亂不算啥,真正得高手是攪玩之後,還能讓別人說一句「真香」。
英國此舉政治上不僅迅速激化了美伊之間得衝突,將美國死死得釘在了中東脫不開身,將大阪G20上緩和的美俄關係又搞得惡化了,而且,經濟上還可以將此作為籌碼,在接下來的脫歐談判以及未來的伊核談判中搶佔先機。
更重要的是地緣上,由於脫歐,英國和西班牙在直布羅陀主權問題突然激化,英國此舉又可以藉此向美國交一份投名狀,利用美爹來反制歐盟,確保直布羅陀這個大西洋和地中海樞紐的控制權。
哎,這種能在國際上玩出「一石N鳥」布局的,沒點悠久的歷史真心不行。
所以呢,如果看懂了英國人的布局,那麼我們就會知道,面對這個超級玩家,「新手村」出來的伊朗,大概率是要掉鏈子了。
因為伊朗的油輪被扣,類似於中國90年代被扣的銀河號事件,這種國家主權被羞辱之後,除了那些姿勢水平極高的政治家之外,很少有人能控制住國內的洶湧民意以及軍方中的鷹派。
所以幾乎可以確定,伊朗國內原本還在膠著中的國內政治,將以鷹派佔據優勢告終,明天伊朗將肯定兌現之前的「最後通牒」,解除伊核協議中鈾濃縮的限制,甚至大概率動作將超出市場的預期,對沙特和以色列等美國盟友製造威脅。
可是,對沙特和以色列的威脅有用嗎?
目前積極在背後刺激伊朗的人,其實就是美沙以三國中的「3B黨」,美國的博爾頓、沙特的本.薩勒曼以及以及以色列的比比.內塔尼亞胡。
因此伊朗普通的威脅根本沒啥意義,沙特和以色列的領導人就在坐等著伊朗的威脅,而看到了威脅的博爾頓,怕是要開心得仰天長嘯了..
而伊朗的鷹派佔據優勢,又將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之前伊朗是鴿派佔據優勢,主打的牌,並不是沙特和以色列等中東國家,而是以法德為代表的歐盟國家。
因為歐巴馬當年主導的伊核談判中,歐洲各國從石油到產業拿了大量的利益,因此,川普上臺之後的對伊施壓中,歐洲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在努力維繫著脆弱的伊核協議。
但是,伊朗實際上這幾年應對川普,不過是國內的鴿派們一直試圖通過利益均沾的歐盟各國來「調停」。頗似當年日本侵華之前,老蔣面對日本鷹派的極限施壓,寄希望於在中國有著巨大利益的歐洲各國能夠對日本施壓。
但是,即將脫歐的英國人搞了這麼一出,直接讓伊朗的鷹派們把屎盆子都扣在了歐盟的頭上,認為歐洲人不可信。
尤其是英國還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這位攪屎棍是在「堅決落實」歐盟對敘制裁措施,依此扣押的伊朗油輪,更令法德兩國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而且,隨著伊朗的鷹派將逐漸佔據主導權,以及英國率先「叛逃」,法德等歐洲國家面對伊朗的核武「極限施壓」,大概率會轉移壓力把皮球踢給川普,並放棄成本巨大的遊說美國,以避免在脫歐、美歐貿易談判等一系列問題中,造成難以彌補的交易損失。
嗯,博爾頓之前又是油輪爆炸又是原型機千裡送人頭都沒有搞定的事兒,被英國佬一個小動作,就超計劃完成了
就像英劇《yes prime minister》裡面,一心為民謀福利的首相總被官僚們利用那樣,原本川普對伊朗的策略,只是想通過威脅,來換取點談判籌碼,可是他的極限施壓,反而在大量高端政治玩家的交換之下,成為了這一場國際政治布局中的一環。
此刻,用手機正在推特上碼字的川普,看著朝核問題越來越好,而伊核問題越來越棘手,說不定會覺得還是在東亞打交道比較舒服。
而同樣,未來伊朗的命運,已經不能指望西方各國了,也許,唯一能夠扭轉局勢的,只有那些能夠做到一手託兩家,讓川普和伊朗直接交易的國家了。
不過,這個選擇題,似乎並不太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