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雄壯的蟹子
遼東半島盛產各種形狀的海蟹,但主要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梭子蟹:這種蟹體型長而尖,像織布的梭子,在水裡動作靈敏,速度極快,猶如鳥兒長途飛行那樣,成群結隊地跨海越洋,因此大連人稱梭子蟹為飛蟹。另一種是赤角紅,體型方圓,甲殼厚實,兩隻大蟹鉗甚至佔據體重一半以上,粗壯得都有點不合乎邏輯。由於赤角紅形象威武雄壯,又稱武士蟹。
大連位於遼東半島的尖端,整個城市像一條碩大的鯨魚,嵌進渤、黃兩海之中。城市北邊的渤海是女人般溫柔的海,輕風捲動的浪花猶如少女的百褶裙,摩挲著平坦綿軟的海灘,穀粒般金色的細沙在清澈的水波裡晶瑩閃光。所以夏家河子、黃龍尾和棋盤磨一帶的海灣,赤甲紅蟹子也長得細柔苗條;而城市東南面的黃海,則是終日咆哮不止的男子漢般的黃海,灘涂堅實而隆起,為此,棒槌島、老虎灘、燕窩嶺、黑石礁、龍王塘等沿岸,巖礁林立,參差錯落,像一排排勇士挽臂抱肩,抗擊太平洋湧來的萬鈞之力;為此赤甲紅就長得威武雄壯。
雄壯的赤角紅在水下張牙舞爪,傲然橫行,霸佔一方領地。不過,因為沒有梭子蟹靈巧,所以只能在海邊淺水區的暗礁裡爬動,當然就是我們海碰子的主要獵物。一般人看到赤甲紅張開兩隻大鉗,都有些怕,但對我們騰波踏浪的海碰子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赤角紅只要見到人,就立即張開大蟹鉗,猶如賽場上的拳擊手,怒氣衝衝地要與你一決高低。其實它是虛張聲勢,在水鏡裡細細觀察,就可以看到它兩隻火柴棒式的眼睛直直地豎著,正驚恐萬狀地瞪著你。不過,你要是伸手捉它,它就會猛地合攏兩隻鉗子夾你。然而,我們有手套的保護,反而利用它這種夾擊的動作,讓它夾住手套,來個順手牽羊。
別看這傢伙在水下死死地夾住你不松鉗子,可等你升出水面,它就慌了,特別是你一面踩水一面將它高舉在空中時,它以為這正是逃跑的機會,就刷地一下鬆開夾緊的蟹鉗,卻正好掉進漂浮在水面上的網兜裡。
捉梭子蟹就很難了,一般要等到交配季節。只有到了談情說愛的時候,平日裡動作靈敏,速度如飛的大公蟹就放鬆了警惕,只是忘乎所以地摟著身材嬌小的母蟹,如醉如痴地享受著愛情。這時,不管誰來捉拿,它也傻乎乎地不知道逃跑。更有趣的是,你一抓就是一公一母。這對可憐的新婚夫婦,直到被扔進網兜裡,還在愛的甜蜜中昏頭昏腦。
赤角紅肉香,梭子蟹肉鮮。特別是梭子蟹,因為經常長途跋涉,腿腳細瘦靈便,但主要划水的兩條腿,卻充滿彈性的肉質,只要拽下這兩條腿,整個蟹子的一大半肉就被拽出來。無論多麼肥大的蟹子,由於有堅硬的盔甲包裹,所以只給你「骨感」的表象。因此大連人形容某某人是屬蟹子的,就是表面看不出胖的人,「肉在裡面」。
挨餓年月時,只要退潮,就全民下海,大連城裡的男女老少,包括腿腳不靈的老頭老太太,也前赴後繼地奔向海灘。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件事:有個老太太領著五、六歲的小孫子來撈海菜,小孫子好奇,看到一個小礁石洞,就伸手去掏,沒想到裡面真就藏匿著一個赤角紅蟹子。看到有人的手指探進來,就猛地張開蟹鉗夾住了。小孫子尖叫一聲,從洞裡抽出手來,甩著手指拼命地蹦跳。
赤角紅蟹子有個本能,關鍵時刻可以犧牲它的腿腳,自動斷開,幾天之後就會再生出新的腿腳來。有時你會發現有的蟹子兩條腿長短不對稱,就是斷掉之後再生的腿,但很快就長到一樣長短了。所以礁洞裡的蟹子即將被拽出洞口時,就自動斷掉一隻蟹鉗。問題是失去母體的蟹鉗卻「堅守崗位」,始終牢牢地夾著小孫子的手指,任你怎麼拽怎麼掰,依然緊緊地夾住不掉,而且我們還不太敢用力,那樣小孫子更疼了。
折騰了好一陣子,蟹鉗還牢牢地夾著。小孫子恐懼極了,滿眼淚水,驚慌失措地說:「我明年上學怎麼辦呀!怎麼寫字呀!……」原來他以為這個蟹鉗從此永遠夾在手指上了,我們笑得幾乎幾乎喘不上氣來。這時那個老太太跑過來,也用手去拽那個可恨的蟹鉗。由於急切用力,小孫子疼得大聲叫喚起來。老太太並沒鬆手,只是愣了一下,突然把小孫子的手指含到嘴邊,用牙齒「嘎嚓」一下將蟹鉗咬碎。小孫子的手指解放了,但老太太的嘴唇卻被碎裂的蟹鉗刺破,溢出鮮紅的血珠珠來。老太太趕緊跑到水灣邊上,我們以為她是要用海水衝洗受傷的嘴,可沒想到她卻去衝洗那隻碎裂的蟹鉗,像撿到寶貝似的,小心翼翼地裝進衣袋裡。有人說:「碎成那樣的蟹鉗,裡面只有一點點肉呀!」老太太說:「一點點肉也是肉!」說完,用舌尖舔咂了一出血的嘴唇,然後領著小孫子又去撈海菜了。
後來我只要下水捉蟹子,就想到那個那個老太太,但更想到那個小孫子。再後來我講給五、六歲的女兒聽,女兒不但沒笑,還認定我是編笑話。她歪著小腦袋問我:「那個被蟹子夾手指的小朋友,不是和我一樣大嗎?決不會那麼傻!」我只得笑了,說那時我們餓得要命,所以就餓傻了……
(待續)
(歡迎轉發本公眾號所有文章)
(鄧剛所有小說、散文等作品在「喜瑪拉雅」播放,希望你收聽)
作者簡介:
現名鄧剛,原名馬全理。發表《曲裡拐彎》、《山狼海賊》、《絕對亢奮》、《迷人的海》等作品數百萬字,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本《站直嘍,別趴下》、《狂吻俄羅斯》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