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天津一危險品倉庫爆炸事件一時間成為各大主流媒體關注的重點,再次引爆「安全問題」思考。在製冷行業,同樣也存在存放危險品倉庫的冷庫。今天製冷快報記者將和大家分享製冷系統中氨製冷相關內容。由於氨製冷劑合成工藝成熟,製取容易,價格低廉,製冷係數高,放熱係數大,相同溫度及相同製冷量時,氨壓縮機尺寸最小,氨是目前全球範圍大型製冷系統中採用的最廣泛的冷媒,氨製冷冷庫在全球範圍內都佔據了半壁江山。
但是由於氨製冷劑易燃、有毒,遇水後對鋅、銅、青銅合金(磷青銅除外)有腐蝕作用、有刺鼻氣味。當空氣中氨的濃度達到16%—23%以後,一遇明火,立即就會引發爆炸。所以一旦液氨洩露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現在很多人談起氨就會「色變」,氨的安全問題到底如何破?
破除疑雲 設計好的氨製冷系統很安全
據製冷快報記者了解,氨製冷劑是我國冷凍方面使用最早的一種製冷劑,在國內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廣泛使用,歷史也有一、兩百年了,它的安裝操作、安全規範都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體系。現在在很多大型工廠、建築、冷庫當中都在使用氨製冷劑,如果操作得當,完全按照規則走,根本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很大一部分的引起爆炸的原因是源自操作不得當。
氨製冷系統操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從記者了解的資料顯示,凡是與危險化學品相關的操作崗位都是應該要通過專業的危化品培訓。但是從現狀來看,通過培訓的工作人員很少。比如說,在從此天津爆炸中一名倖存的員工就表示,自己沒有經過危險化學品知識培訓。氨屬於危險化學物品,因此同樣和氨有接觸的工作崗位也必須通過專業的知識培訓,來降低冷庫發展爆炸等不安全行為的危險。具體在氨系統的操作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一) 具有安全意識 工人要持證上崗
所有與氨製冷系統沾邊的都必須具有安全的意識,大家萬眾一心才能夠將禍患杜絕。具有安全意識後,要培養其責任心和專業的技能操作水平。我國液氨製冷還未能實現全自動化運行,還要人工進行操作的背景下。要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規程,並嚴格遵守執行。所有凍安工均須持證上崗,確保安全操作。在系統的維護和操作過程中,必須聘請一筆熟練的技術員工。可靠的員工讓系統的安全性提升。
(二)安全裝置要配備到位
製冷系統的安全運轉除了依靠過硬的安裝技術外,安全裝置也是必不可少。在製冷系統中須安裝足夠的氨壓力表、安全閥、液面計、溫度計等,這樣能夠有效且足夠的安全裝置能夠準確監視系統運行工況(如壓力、溫度等),以便及時察覺製冷系統有無異常,並能在出現系統超壓等異常情況時及時動作,避免發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計必須進行定期校驗,確保其在有效期內。
另外,製冷設備上需安裝壓力繼電器、壓差繼電器。監視凍結站內氨氣濃度的氨氣濃度檢測儀,可在空氣中氨氣濃度超過規定含量時及時報警。針對氨氣濃度比重比空氣小的特點,洩漏的氨氣易積聚於凍結站頂部,在凍結站屋頂處開設通風口。凍結站內應設有局扇,其排風能力要求每小時將室內空氣更換不少於8次。而且在室內室外都應裝設按扭開關,配備事故電源,在緊急情況下能確保局扇工作。車間的門應向外開,並最少留有兩個進出口,以保證安全。凍結站應配備帶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膠靴、管夾、氧氣呼吸器等防護用具,妥善放置在機房進口的專用箱內,要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確保使用。專用箱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強行打開凍結站須配備足夠數量的二氧化碳或乾粉或「1211」等滅火器材,已備撲滅油火、製冷劑火和電火。
(三)具體操作細節要到位
新安裝的製冷系統,必須經過耐壓試驗、檢漏、排汙、抽真空,當確認系統無洩漏時,方可充灌製冷劑。向容器內充灌製冷劑時,閥門開啟操作應緩慢進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壞。製冷系統中,存有液態製冷劑的管道設備,嚴禁同時將兩端閥門關閉。為避免氨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發生爆炸,在凍結站和輔助設備間不能有明火,冬季嚴禁用明火取暖。檢修設備和管道時,在製冷劑未抽空或未置換完全與大氣接通的情況下,嚴禁拆卸設備進行焊接作業。
編後語:安全問題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在氨製冷領域還是在其他的領域。希望相關的部門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讓危險化學物品在我們的身邊變得不那麼可怕。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製冷快報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