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體30年後, 這些軍方絕密地圖還在影響世界

2021-12-25 文化縱橫
2001 年 9—10 月,美國準備入侵阿富汗時,軍事規劃者意識到他們缺少一些關鍵的東西:攻擊對象的詳細現代地圖。最初,他們手上最好的地圖是根據 20 世紀 50 年代末的空中勘測數據繪製的。當然,他們也有衛星圖像,但缺乏基本細節。製圖師託姆·凱伊當時是國家情報測繪局的承包商,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很快,凱伊和同事們開始利用蘇聯在 20 世紀 80 年代佔領阿富汗期間繪製的軍事地圖。凱伊說:「我們之所以依賴蘇聯的地圖,是因為它非常詳細,和當地人知道的情況完全一致。蘇聯的地圖明確標出了學校、醫院、清真寺和其他地標的位置,所有信息對於在陌生土地上尋找方位的部隊來說無比珍貴。

這張 1982 年的蘇聯地圖顯示了阿富汗喀布爾周圍的地區。美國遭受「9·11 恐怖襲擊事件」後,軍方使用這類地圖策劃了入侵阿富汗的行動蘇聯對地圖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凱伊熱衷於在山口尋找標記,上面註明了冰融期和可航行期。水井是乾旱地區的一個重要標記,在衛星圖像上幾乎看不到,但蘇聯的地圖上標明了水井的位置、水的鹹度以及是否可以安全飲用。當然,蘇聯也繪製了冷戰時期對手的地圖。其中美國城市的地圖尤為詳盡,甚至包括一些美國自己的地圖上都沒有的軍事設施的位置。歐洲地圖也是一樣。事實上,這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測繪項目之一。


五角大樓、美國國會大廈、白宮,以及華盛頓特區的其他地標,都可以在 1975 年的蘇聯軍事地圖上看到,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秘密繪製地圖項目之一

從 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蘇聯以七個不同比例繪製了世界地圖,這個系列的世界地圖,包括 1100 個區塊(每一塊的面積和美國面積較小的州差不多大),以及細節詳盡的城市地圖(甚至可以看到交通站點和各個建築物的輪廓)。參加製圖的工作人員不計其數,包括測量師、製圖師,可能還有間諜。最終,他們完成了幾十萬張地圖。這些地圖大多是保密資料,僅限軍方使用。在鐵幕之下,大多數人都無法獲得精確的地圖——相反可能獲得錯誤的地圖。政府甚至故意歪曲面向公眾出版的地圖,隨機變換地標使導航失效,並隱匿任何可能有利於敵人的細節信息,以防地圖落入敵手。目前,關於這一蘇聯秘密軍事項目的已知信息都出自 2017 年出版的《紅色地圖集》,其作者是來自英國的地圖愛好者約翰·戴維斯和來自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地理學家亞歷山大·肯特。

1980 年蘇聯繪製的聖地牙哥地圖(上圖)中海軍訓練中心和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營的建築物(深綠色)比 1978 年美國地質勘探局繪製的同一區域地圖(頂部圖)要詳盡

戴維斯和肯特認為,蘇聯的地圖相當於最初的維基百科,記錄了所有蘇聯知道的地方。不同於美英兩國軍事和情報機構在冷戰期間繪製的地圖,蘇聯不側重於戰略利益的部分。蘇聯地圖確實包含了大量戰略信息,包括公路狀況和橋梁承載能力,但也記錄了一些看似無關的信息:某個區域房屋的建造材料,周圍森林中的樹木種類等。


紫紅色線條表示1983 年蘇聯地圖中顯示的德國的柏林圍牆

蘇聯人尤其注重基礎設施,如交通運輸網、電網和工廠——所有這些都在地圖上一一註明,並附有極其詳細的描述。

蘇聯訓練海報利用軍事地圖上專用超清符號描繪了所代表的物體

關於蘇聯軍方是如何製作這些地圖的,人們知之甚少,蘇聯似乎利用了所有能獲得的資料。例如,他們可以獲得美國地質勘探局繪製的地形圖。但戴維斯表示,蘇聯並不僅僅是複製這些地圖。他花了十年的時間把同時期的蘇聯地圖和公開出版的地圖之間的細微差別做了記錄。蘇聯地圖通常包含一些美國或英國繪製的當代地圖上沒有的細節。蘇聯1980 年繪製的聖地牙哥地圖(第 87 頁)比美國地質勘探局 1979 年出版的聖地牙哥地圖更詳細地顯示了科羅納多島海軍航空站和其他軍事設施。蘇聯於 1962 年發射了第一顆偵察衛星,地圖增加的細節可能就來自衛星拍攝的圖像。但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在不被人發覺的情況下獲得其他細節信息。某份報告顯示,蘇聯利用駐瑞典的蘇聯大使館的外交官搜集詳細信息,以此來完善瑞典地圖,他們喜歡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附近野餐,與當地建築工人攀談。1982 年,蘇聯人曾在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海灘上與當地人聊天,據說套出了瑞典防禦雷區的有關信息——談話被潛伏在附近的瑞典反情報特工無意中聽到,然後這名蘇聯間諜被驅逐出境。對經歷過冷戰的人來說,看到自己周圍的景色出現在潛在敵人的地圖上,或熟悉的地標以陌生的西裡爾字母形式顯示,都令人不寒而慄。然而,蘇聯地圖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即使按現代標準來看,這些地圖的製作也相當精良。戴維斯說:「我對地圖製作人員的敬畏仍是油然而生的。」20 世紀 90 年代,在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圖開始在市場上被公開售賣。各電信和石油公司是忠實客戶,它們購買了蘇聯繪製的中亞、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地區的地圖,因為這是當時最詳盡的版本。一些在偏遠地區工作的援助組織和科學家也用上了這些地圖。至於西方國家是如何獲得這些地圖的,這是一個敏感話題,從未被正式解密。

本文節選自《透視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美國士兵繳獲了數千張日本繪製的秘密軍事地圖以及用來印刷的圖版,並送回美國保管。這些地圖涵蓋了亞洲大部分地區,除了當地地形之外,有些地圖專門描繪了交通系統,還有些著重記錄了當地種族和流行病情況。日軍稱這些地圖為外邦圖。對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寶貴的情報來源,不僅能掌握戰敗的日本的情況,也能了解蘇聯。

這張 1947 年的日本軍事地圖顯示了朝鮮首都平壤的周邊城市岐陽美國陸軍地圖局認為不能將如此寶貴的戰略資源全部放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可能被核武器摧毀,因此,地圖被全國各地的幾十個圖書館和機構分別保管。但這些圖紙在那裡放了幾十年,幾乎被人遺忘。2008 年左右,一位名叫謝美裕的史丹福大學畢業生聽到一些傳聞:在學校智庫機構胡佛研究所裡藏有一批神秘的亞洲舊地圖,於是她開始打探這件事。在現代地圖和衛星圖像上,許多相關的考古遺蹟並無顯示,它們要麼隨著時間推移而消殞,要麼掩埋在工業化進程之中。謝美裕推想,那些舊地圖上可能會留有一些重要線索。最後經過一番調查,她來到斯坦福地球科學圖書館一間陰暗的地下室,裡面有許多抽屜。謝美裕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想要一探究竟。她成功找到了史丹福大學館藏的日本軍事地圖,這些地圖早在幾年前就從胡佛研究所灰塵遍布的閣樓搬到了這間地下室。經查證,史丹福大學共存有 8000 張亞洲舊地圖。

這張圖取自京城地圖上的一個局部細節,京城是 1926—1945 年日本人侵佔朝鮮半島期間對現今首爾的稱呼。左邊的白色部分是一大片公共區域,原本是一座 14 世紀的宮殿大阪的一位退休教授小林茂是研究外邦地圖繪製的權威專家,他稱日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 1870 年左右就開始繪製這些地圖。當時日本國內正處於動蕩時期。在世界其他地方,歐洲各國正忙於瓜分非洲。日本領導人認為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成為殖民國家,要麼成為被殖民國家。而他們不願淪為別國的殖民地,於是帝國主義在日本萌生了。起初,日本軍方複製了從鄰國搜集到的所有地圖。但官員們很快意識到地圖需要更加詳細,於是他們開始派出隊伍去勘測中國和朝鮮半島的海岸線,後來還擴展到內陸地區。意料之中,日方測量人員在其他國家並不受歡迎。據小林說,1895 年,憤怒的朝鮮人殺害了日本勘測隊的多名助手(日本在 1910 年侵佔了朝鮮半島,一直統治到二戰結束)。自 1913 年起,日本開始派遣秘密勘測小組潛入中國。這些人假扮成行商,暗中繪製地圖,隨身只攜帶一個指南針,依靠步數來推算距離。日本的製圖複製傳統由來已久,他們常常從敵人手中搜羅來地圖,並添加上自己的注釋,比如在這張日本的蘇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地圖上還可以看到西裡爾文字。當然,其他國家也一樣,美軍也會使用在衝繩等戰役中繳獲的日本地圖。

這張 1938 年的蘇聯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地圖直接取自蘇聯地圖。日方添加注釋描述了航線和其他交通信息,包括橋梁類型的標註

除了其他國家的地形圖外,日軍還製作了詳細的航空圖、城市地圖等,顯示了在不同社區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左頁上圖)。這些地圖中包含了對許多特徵的詳細描述,可能具有重要戰略價值,例如適合船隻登陸的海岸線或武器製造工廠的位置。外邦圖所覆蓋的地區北至美國阿拉斯加和俄國西伯利亞,西至印度和馬達加斯加,南達澳大利亞。沒有人清楚具體的地圖數量,因為日本軍方對製圖步驟嚴格保密,並下令在二戰美軍逼近之時銷毀這些地圖。許多倖存下來的地圖顯然是日本製圖師的功勞,他們為了製圖鞠躬盡瘁,寧願看到它們被敵人收走,也不願服從命令摧毀自己的作品。外邦圖已經失去了戰略價值,但小林茂和謝美裕等研究人員仍然認為這些地圖是亞洲歷史的一個獨特記錄。謝美裕現在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歷史學家,正在尋找地圖中古代文明的線索;小林茂試圖利用這些地圖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森林砍伐和其他環境退化現象。這兩人都希望:這些為了軍事目的而製作的地圖能在和平年代用於知識研究,重獲新生。

《透視世界》/ National Geographic出品

噹噹限時65折(原價198元)


更多內容:《創造出兩個美國的選舉》《二戰中炮彈轟炸下的倫敦》...

本文為友情合作推廣,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化縱橫」觀點立場,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後,一座已從地圖上消失的小島,遺留著世界上最毒的生化武器
    更可怕的是,蘇聯解體後不久它就被倉皇棄置了,整座島嶼瀰漫著各種恐怖的生化武器,可能會成為比車諾比還恐怖的存在。20世紀70年代,一群蘇聯科學家坐著一艘科考船前往一座無人島進行考察。這座島嶼的名字叫做沃茲羅日尼亞島(Vozrozhdeniya Island),位於亞州中部的鹹海(Aral Sea)*地帶。登上小島不久後,科學家們就被複雜又陌生的地形繞暈了。
  • 于敏,一個被絕密了30年的名字
    原標題:新聞人物 于敏,一個被絕密了30年的名字 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起關鍵作用 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愛好歷史和古典文學 1988年,62歲的于敏從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的崗位上正式退了下來。 于敏雖然是一位大物理學家,但他最大的愛好竟然是中國歷史、古典文學和京劇。他從小就會背不少古詩詞。退休後,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個小時的時間來讀他喜歡的書。這些書包括《資治通鑑》、《史記》、《漢書》、《三國志》、《三國演義》、《紅樓夢》等。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社會對蘇聯評價的變遷及審思
    總體上說,評價日漸從感性認識進入理性認識層面,評價結果受俄羅斯社會經濟狀況影響,對社會輿論調查核心要素的認識也逐漸從抽象轉向具體。在對俄羅斯社會蘇聯評價變遷及規律的認識中,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優勢再次得到確證。 蘇聯解體後的30年來,俄羅斯社會輿論對「8·19」事件、蘇聯社會主義道路、蘇聯國家、蘇聯領導人、蘇聯解體等問題的評價呈現階段性變化特徵。
  • 30萬出賣了臺軍的絕密情報?
    「臺澎防衛作戰計劃」《固安作戰計劃》,對外出售以還負債,當時他在網上為這份作戰計劃標好的價格是「100萬」新臺幣,約合30萬人民幣。而「絕密計劃」銷售失敗的原因,還不是臺灣保密防諜機構多麼的勤勤懇懇,而是這份買家覺得,這份計劃的價值過低,並不值100萬新臺幣(約30萬人民幣)……
  • 世界核爆地圖,看了有點害怕!
    自從1945年7月16日,第一枚核彈在美國新墨西哥沙漠爆炸,人類的歷史就永遠改變了。76年來,全世界有超過兩千次核爆,分別來自於八個國家。為了更加直觀,網友Peter Atwood製作了一系列地圖,將每次爆炸標記為彩色光點,分別代表不同的國家從世界地圖來看,全球核試驗覆蓋了除南美和南極外的所有大陸。
  • 刀口評論 | 中美撞機十九年後爆出最大秘密 — 美軍EP-3內的「鐵皮衣」!
    2001年4月1日,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絕密洩密事件,伴隨著中美撞機事件而發生了。事後很多年,美國情報界內部一直在評價這次撞機事件給美國帶來的損失,有人甚至說中國隱瞞了事件的真相,因為美軍EP-3間諜飛機上絕密的「鐵皮衣」系統被中國破獲,不但讓中國類似的系統少花了30年的時間,也使美軍耗費天文數字的費用更換新系統,但是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 解體30年後,普京要締造一個新蘇聯?
    在世界諸大國中,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可能是我們最為陌生的,總統管哪塊,總理管哪塊,職能部門的上下承接關係如何,都顯得有點「隨機」。其實,這是因為從1991年獨立以來的俄羅斯,真就沒有一套非常嚴謹成型的政治體制,頂層架構相對模糊。
  • 蘇聯秘密地圖上的世界熟悉又陌生
    正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推出的專著《紅色地圖集》所展示的那樣,在東西方對峙的年代,蘇聯曾對全世界進行了詳盡的測繪;數十年後的今天,這些本屬機密的地圖依然散發著巨大的魅力,儘管它們承載的雄心早已消逝無蹤。史上最具雄心的製圖事業《紅色地圖集》收集的數百幅地圖不可能在書店買到。每張圖的右上角都印著紅色的俄語單詞「秘密」。
  • 克裡米亞前蘇聯絕密地下核潛艇基地
    原標題:克裡米亞前蘇聯絕密地下核潛艇基地   冷戰時期,蘇聯控制下的克裡米亞半島因其位於歐亞兩洲咽喉要脈而備受蘇聯軍方重視。在克裡米亞黑海沿岸的小鎮巴拉克拉瓦,一個絕密核潛艇基地在地下悄悄成形。
  • 絕密檔案揭秘:美國高空降落行動.與UFO有關?
    佐證1:盟軍在佔領德軍港口時,發現有30艘潛艇神秘失蹤。 佐證2:美軍的「高空降落」絕密行動。(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吃驚地發現:有54艘德國U型潛水艇和6000多名技術人員以及科學家,竟然從納粹的海軍中莫名其妙地失蹤。這些潛艇究竟去了哪裡,它們是否在秘密運送某些絕密的研究成果?美國軍方推測,納粹德國很可能在南極建立了秘密的基地,納粹德國的這些科學家和潛水艇極可能被秘密轉移到了南極。
  • 蘇聯地圖裡的隱秘世界,蘇軍曾經的測繪技術有多強!
    所以,蘇聯軍方也繪製了不少中蘇、中蒙邊境地區的戰術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註等高線、地貌、植被,以及黑龍江等界河的水文情況。蘇聯地圖中的黑龍江沿岸地區左側是中國,右側是現今的俄羅斯(圖:maps.vlasenko.net)▼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圖通過各種渠道流向西方國家。
  • 殺手衛星爆炸解體,幕後黑手基本確定,俄專家:中國也要小心
    隨後,美國出動相應的探測設備進行偵查後確認,有著「殺手衛星」之稱的「宇宙2491」衛星發生爆炸並解體。美國軍事專家分析稱,「宇宙2491」衛星是俄羅斯「NIVELIR」衛星項目的重要成員,作為一款連美國都十分忌憚的對地觀測衛星,「宇宙2491」除了擔任監測任務之外,還具備偵查周邊衛星的能力,甚至有可能裝有反衛星武器。
  • 俄羅斯:告別蘇聯30年
    但是,俄羅斯國內在2021年發生這些變化卻沒有發生在「後蘇聯空間」。所謂「後蘇聯空間」,是指蘇聯解體後除去波羅的海三國之外的其他12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在這些國家發生的變化與俄羅斯國內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也令俄羅斯焦頭爛額,澤連斯基政府拒絕遵守2015年達成的旨在解決頓巴斯地區衝突的明斯克協議。塔利班重新接管阿富汗政權在中亞各國引起普遍擔憂,而俄羅斯也沒能很好幫助這些國家解除擔憂,僅僅是敷衍地表態稱,阿富汗重新伊斯蘭化也許不會在中亞地區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後蘇聯空間」發生的這些變化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裡會給俄羅斯以及它的鄰國們帶來深遠影響。
  • 改變世界的幾張地圖
    4、瓦爾德賽米勒世界地圖(Waldseemuller) 1507年:在瓦爾德賽米勒世界地圖上,「美洲」首次以獨立洲的命名形式出現。7、北美洲的紅線地圖(1782年-1783年):這張地圖被英國外交官用於協調結束美國獨立戰爭。
  • 《漫威:絕密檔案》現貨發售,馬上開啟你的拯救世界行動
    不過之前的《漫威:絕密檔案》一直都是預售版本,這也導致了很多粉絲在入手後,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才終於拿到,而現在,《漫威:絕密檔案》再度來襲,並且此次發售為現貨直發版本,免去了大家在預售時焦急的等待,可以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
  • 南斯拉夫解體出一國,存在14年後,再次解體成3國
    在世界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國家解體的事件,如奧匈帝國解體,蘇聯解體,西印度洋聯邦解體等,都是一個國家分裂成好多個國家。
  • ~疑為絕密黑科技?
    據《中時電子報》介紹,TR-3B飛行器被認為是美軍開發的一項絕密技術,雖然尚未得到美國方面確認,但如果屬實的話,目前已知的隱形戰機都將成為「科技小兒科」。因為TR-3B飛行器被認為是人類自行製造的UFO,圍繞駕駛艙的是一種被稱為「磁場中斷器」的等離子加速環,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 蘇丹軍方發動政變,執政近30年總統被捕
    2013年已有先例,當時安全部隊對民眾的鎮壓導致200人死亡。總統巴希爾7日曾召集緊急會議,討論國內政治事態的最新發展動向。據德新社(DPA)報導,接近巴希爾的消息人士稱,總統在就相關局勢的具體保障達成協議後,曾考慮「B計劃」,即向軍方移交權力。目擊者對德新社表示,蘇丹軍方在總指揮部增設了參謀長聯席辦公室,用於保護示威者免受警察和安全部隊的傷害。
  • 30年過去了,這一幕,依然發人深省!
    一個昔日威風凜凜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塌,讓全世界錯愕不已。美國,也由此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時至今日,關於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各國學術界爭論不休,但美國策動的顏色革命之破壞作用,卻已是普遍共識。連美國人自己,都對此毫不避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旗下的「政治學家」拉裡·戴爾蒙德曾毫不掩飾地說,美國和西方國家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推行「人權」和「民主化」,就是要改變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
  • 在絕密基地拍色情片,英國核潛艇女軍官真敢幹!
    真是世界之大,無奇怪不有!英國核潛艇女軍官與情人在絕密基地拍攝大量色情片,高層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