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的「兵王」這樣煉成!

2021-02-15 空軍新聞

文 | 郭校、鄧志強


王建波

空降兵某師偵察營班長,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毛宇航攝

  這是一場「兵王」之間的激烈較量。

  6月中旬,鄂中腹地,空降兵某部年度優秀士兵保送入學選拔考核就要開始,空氣頓時繃緊。「誰準備好了,就打報告上!」在戰術四會教學課目考核中,主考官打破常規,隨機安排上場次序。「我來!」中士王建波在對手和考官的目光中,第一個走上考場。

  他做完一整套戰術四會教學講解,考官豎起大拇指,「內容串詞連貫簡潔,戰術動作乾淨利落,優秀!」


  真正的勇者,就是要面對強敵敢亮劍。那是2015年6月,「神鷹-2015」中國白俄羅斯空降兵聯訓輕武器射擊場。就在聯訓開始前1小時,主辦方臨時通知,輕武器統一使用AK-47。練過槍的人都知道,熟練掌握一種輕武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至少需要幾天時間。1個小時便走上射擊場,成績很難出彩。只見王建波處亂不驚,率先進入狀況。槍枝分解結合、體驗射擊校槍……等他一套流程緊張走完,聯訓的哨音也吹響了。

  「5發全部命中靶心!」首次使用陌生武器進行特種射擊,王建波便打出了滿分!白方特種部隊指揮員讚嘆不已:「我們一個星期的課目,你1個小時就能掌握,了不起!」


  敢亮劍的底氣,源自永不服輸的堅持。進入聯訓中方集訓隊之初,由於訓練強度大,受腰肌、十字韌帶、半月板等多處傷病影響,王建波的成績一度墊底。「傷痛擊不倒勇者!」他憋足了氣,堅持「一早兩晚」:早起半小時跑步、晚睡半小時加強力量、晚收操半小時回顧課目。集訓結束,王建波的成績排名從第43名攀升至第4名,獨攬5個單項第一。

  其實,從穿上軍裝那一刻起,王建波便在心底種下了這份堅持。2009年冬天,新兵連組織集體觀看《衝出亞馬遜》,影片中兩位中國特種兵挑戰極限、為國爭光的感人情節在王建波腦海裡揮之不去。「當兵就當特種兵!像電影裡的主角一樣,用硬實力為祖國爭光。」這是當初王建波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新兵下連,王建波跟隨部隊遠赴雲南進行基地化實戰化訓練。由於訓練強度過大,再加上水土不服,王建波一度身體衰弱。「這點傷痛都克服不了,還談什麼夢想?!」他卯足了勁訓練。短短兩個月下來,王建波甩掉了25斤肉,磨爛了5雙鞋。


  2012年3月,下士第一年的他以絕對優勢入選空軍「獵人」集訓隊。3個月的殘酷集訓,武裝泅渡,審俘訓練、山地攀登,每一項內容都是極限考驗。王建波雖經歷艱辛,但在考核中由於經驗不足,遺憾地與「優秀獵人」的稱號失之交臂。他在日記中寫道:「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只有征服和前進才是硬道理。」

  新一期「獵人」集訓組隊,他再次報名參加。戰友們不解地問:「那麼苦的經歷,有過一次就足夠,為何再去?」他回答:「那裡還有我想挑戰的夢想。」這一次,他憑藉優異表現,獲得空軍「優秀獵人」稱號,並戴上了代表「兵王」的勳章。

  當兵7年來,偵察兵比武、獵人集訓、出國聯演聯訓,任務錘鍊一個連著一個,不曾間斷。如今,王建波即將開始一段新徵程。對於他來說,這不過又是一次挑戰。他說:「徵程無限,追夢不止。」

文 | 方聰、馮凱


劉志禹

空降兵某特種作戰團班長,榮立三等功2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方聰攝

  小平頭,黑臉龐,話不多,是劉志禹給人的第一印象。別看他貌不驚人,卻是空降兵部隊響噹噹的「金牌獵人」。

  獵人訓練起源於委內瑞拉,目的是造就最具戰鬥力、最兇猛、最有頭腦的戰士。作為空降兵的「獵人」,不僅要有天上能飛、地面能打、水中能潛的作戰技能,而且必須精通遠程奔襲、敵後偵察、滲透破壞等特種作戰技巧。能從「獵人」集訓隊順利畢業的官兵,都是大家欽佩的「兵王」。


  「說出來你也許不信,我這『金牌獵人』的稱號還是靠戰友的激勵得來的。」每次聽別人稱讚自己,劉志禹總會謙虛一笑,說這都是戰友李興的功勞。

  剛到特戰團不久,劉志禹的副班長李興從「獵人」集訓隊畢業,帶回一枚「獵人」勳章。「冰水洗禮」「魔鬼地獄周」「極限反擊」……每天,他都纏著班副講這些只有在電視上才看過的訓練,聽得如痴如醉,仿佛身臨其境。

  一次,劉志禹趁班副不在,偷偷戴著「獵人」勳章照鏡子。「你想要勳章麼,有本事就超過我。」李興恰巧回來碰上了。「報告副班長,我以後一定要像你一樣,當個『兵王』。」劉志禹瞬間漲紅了臉。


  2014年5月,兩年一屆的空軍「獵人」集訓在皖東某訓練基地拉開帷幕,各路好手紛紛報名參加,劉志禹也遞交了申請書。「這裡沒有同情和眼淚,只有汗水與鮮血,只有昨天才是最輕鬆的日子!」報到第一天,集訓隊教導員姜海的「歡迎辭」,就讓所有集訓隊員真實感受到了隨時會被淘汰的緊張氣氛。

  「獵人」集訓的訓練強度超常。「魔鬼地獄周」期間,隊員們每天要連續進行負重行軍、扛圓木、推車等極限訓練,卻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那次行軍中,疲憊不堪的劉志禹居然走著走著睡著了,一頭倒在亂石溝裡,身上多處磕傷。

  「打個報告退出,你就可以躺在床上睡!」教練員大吼道。

  「不,我絕不放棄!」劉志禹倔強地爬起來,繼續疾行。憑著這股狠勁,他闖過殘酷的「地獄周」。

  左眉上那道深深的疤痕,最讓劉志禹刻骨銘心。那是在第二階段綜合演練中,劉志禹和隊友們要在3天兩夜時間內負重山地行軍120公裡,穿插完成隱蔽滲透、敵後偵察、破襲目標、衛生救護等23個訓練課目,磨練絕處逢生的野戰生存技能。

  一次夜間穿越叢林,由於光線不足,劉志禹的額頭被堅硬的樹枝劃開一條長達3公分的傷口,血流不止。夜色中,小組隊員只能藉助戰術手電的微光,用雙氧水對他的傷口進行簡單消毒和包紮。為了不發出叫聲暴露行蹤,劉志禹咬住木棍,強忍著疼痛,直至處理完畢。走出叢林時,他頭上的紗布早已被鮮血浸透。


  在3個月的魔鬼訓練中,劉志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極有可能拿下「金牌」獵人的稱號。最後一項考核課目是十公裡武裝奔襲,此時11號隊員王海賓跟劉志禹的總分相差無幾,然而直到最後3公裡,劉志禹還落在王海賓的身後,眼看奪取金牌的希望就要落空。

  勝利就在眼前,豈能讓它溜走?劉志禹突然爆發出巨大能量,之前像灌滿鉛的雙腿似乎也沒那麼重了,他迎頭追上,最終以微弱的優勢第一個衝過終點。事後回想,他說:「那一刻,我仿佛感到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到我身體,那就是我對勝利的渴望。」

  一次次突破極限,一次次勇爭第一,劉志禹最終獲得了該期空軍「獵人」集訓總成績第一名,榮獲「獵人」勳章和象徵第一的金牌。


  「班長,我拿到『獵人』勳章了,也拿到金牌了!」劉志禹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了戰友李興。電話裡,兩個鐵血男兒喜極而泣。

  一路走來,榮譽等身。同年戰友中,劉志禹第一個參加「獵人」集訓,第一個當上班長,第一個榮立三等功……如今,以優異成績參加完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考核的劉志禹,正躊躇滿志地迎接人生中下一個挑戰。

文 | 孫澤賓、趙大瀚


彭科源

空降兵某步兵團班長,榮立三等功2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吳永飛攝

  大別山腹地,草叢深處,潛伏著一名身著吉利服的戰士。靜謐的空氣中,只能隱約聽到他勻稱的呼吸和電臺微弱的噪聲……

  「行動!」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眼微閉、迅速判定風速、風向,計算修偏、屏息、瞄準、擊發……400米外,只聽槍響靶落,「敵首」應聲而亡。執行狙殺任務的中士叫彭科源,戰友們都說他是一把令敵膽寒的尖刀。


  一槍絕殺的本領,源自近乎苛刻的千錘百鍊。

  2012年9月,還是列兵的彭科源進入空降兵「百人百天強化集訓隊」。憑藉先天的射擊天賦,他逐漸嶄露頭角。

  2014年5月,空降兵部隊舉行「百項課目比武競賽」的消息傳出,因為雲集了在「礪刃-2013」全軍特種兵比武中摘金奪銀的高手,讓狙擊手課目尤其引人關注。從小就有狙擊手夢的彭科源躍躍欲試。然而,彭科源面臨兩難:一是所在團常年擔負新兵承訓任務,從未涉獵狙擊步槍的有關訓練;二是連隊根本沒有配發狙擊步槍。

  「給我一把狙擊步槍,我給團裡拿個金牌!」初生牛犢不怕虎,彭科源找到時任團參謀長李強立下軍令狀。沒過幾天,李參謀長真從兄弟單位借來一把狙擊步槍。沒有教員,彭科源就自己琢磨。據槍、測距、瞄準、擊發,他一個一個環節攻關。


  兩個月後,比武如約而至。放眼望去,現場參加比武的選手除了彭科源,都是8年兵齡以上的老兵,更不乏特種作戰專業的狙擊高手。「憑實力說話,這次看我的!」彭科源毫不畏懼。

  在第一輪的預賽中,彭科源打出了9發全中的好成績,與其他3人並列第一。比賽轉入第二輪,蔚藍的天空霎時烏雲密布,現場風向極不穩定,還伴著綿綿細雨,400米開外的靶標開始變得模糊並輕微晃動。這樣的氣象條件,對狙擊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彭科源第三個上場。只見他臥在泥濘的靶臺上,右臉緩慢貼緊槍膛,深吸一口氣……雨越下越大,遠處的靶標越來越模糊,所有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一分鐘,兩分鐘……氣氛緊張得快讓人窒息。「砰!」一聲槍聲劃破寂靜的山谷,彈頭如離弦之箭刺穿靶標。緊接著第二槍、第三槍……不到一分鐘,又是9發全中!

  彭科源為團裡奪得歷史上首枚狙擊手金牌。他說:「打仗不選天氣,戰爭不分天候,只有在惡劣的條件下磨鍊摔打自己,才能讓自己離『能打仗、打勝仗』更近一步。」


  如今,彭科源因表現優異被保送入學。「人生宛如一場狙擊,只有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頭,方可笑到最後。」說這話時,他嘴角上揚,眼眸中充滿了自信。

文 | 蔣龍、楊安梁

馬冠兵

空降兵某機械化團六連班長,榮立二等功一次,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夏澎攝

  拂曉,一彎新月,幾點星光。

  兩架直升機載著偵察分隊直插「敵」縱深腹地,短短幾分鐘,前方就頻傳捷報:突破4道防線,摧毀多個裝甲目標。令人意外的是,擔負「斬首」任務的偵察尖兵馬冠兵,一年前還是一名戰車炮手。


  時間撥回到一年前,「金鷹-2015」國際偵察兵比武尖子選拔在空降兵部隊悄然展開,一心想當偵察尖兵的馬冠兵主動報名參加。在強手雲集的集訓隊中,炮手出身、體型偏胖的馬冠兵一開始並不被看好。

  「按方位角行進,其他偵察專業的隊員不用練習,2個小時就能完成,而馬冠兵5個小時過去了,還在叢林中轉圈。」集訓班長於金強向隊長史建強大倒苦水。

  全隊組織第一次摸底考核。馬冠兵不出意料地成了「吊車尾」。「你不適合幹偵察兵,還是退出吧。」史隊長找他談心。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肯吃苦,就能當尖兵。」馬冠兵軟磨硬泡,不肯放棄。隊裡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再墊底就走人。

  為了儘快追趕上其他隊員,馬冠兵自我加壓。5.5公裡的偵察兵小道,有陸地、水上、半空障礙,牽引橫越、M形雲梯等課目對臂力要求非常大,他就利用休息時間,進行負重單雙槓、舉千斤錘訓練,常常練得吃飯拿筷子手顫抖;武裝泅渡,別人遊500米,他就負重10公斤遊1000米;負重30公斤滲透行軍,他雙腳磨出8個血泡,磨掉3個指甲,每走一步都鑽心地疼,但他堅持一瘸一拐地走到終點。


  半年時間裡,15名隊員因傷退出、20名隊員淘汰出局,但馬冠兵硬是挺住了。最後一次考核,馬冠兵膝蓋積水的舊傷復發,他就偷偷地用繃帶緊固,疼痛難忍就把毛巾放在嘴裡咬住。短短6個月,他掌握了別人3年才能學完的偵察課目。2015年6月,馬冠兵以集訓隊第六名的成績入選出國比武的大名單。

  29日上午9時,「金鷹-2015」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在哈薩克斯坦拉開帷幕,來自美國、俄羅斯等特種部隊的強勁對手匯聚一堂,為榮譽而戰。

  進行山地30公裡滲透行軍這個公認的競賽最艱苦課目時,時至正午,哈薩克斯坦熱得像火爐。剛走出10公裡,隊員們就喝完了僅有的一點補給水,體力就像飆汗一樣飛逝。


  20公裡、25公裡、28公裡……由於消耗過大,地形複雜,馬冠兵體力消耗到極點,身體出現強烈的抽搐,但他強忍不適,意識裡只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就算倒下,也要倒在終點!」在衝過終點線那一刻,他突然暈倒。醒來後,他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們拿第一了吧?」

  經過5天4夜的比拼,馬冠兵和隊友們不負眾望,摘得「金鷹-2015」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外國參賽隊第一名,用能打硬仗、敢打惡仗的本領捍衛了中國軍人的榮耀。


  如今,馬冠兵步入軍校,但這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個鐵血硬漢說,「穿上戰鬥裝具,我要續寫新的逆襲!」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 kj81cn@163.com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感覺不錯請點讚,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攝影作者:餘紅春、夏澎、 吳永飛、方聰、毛宇航

本期編審:牛銳利

責任編輯:歐冠豪

相關焦點

  • 兵王和我
    有人說,最優秀的人和最差的人永遠不可能玩到一起,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永遠不能相交,我曾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直到我遇到了兵王。我們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沒想到,最後卻走到了一起。2016年12月9日,經過了新兵連三個月的魔鬼訓練,我終於被班長帶進了特種部隊,成為了別人眼中都羨慕的特種兵。
  • 「兵王」是怎樣煉成的?他們告訴你答案
    熱愛西部,播撒了忠誠的種子;紮根西部,軍營變成了第二故鄉;戍天西部,長成了兵王的樣子
  • 一名炊事兵的逆襲:「坦克兵王」是怎樣煉成的
    他是如何從一名炊事兵成長為「坦克兵王」的呢?當他如願以償地站到了坦克面前時,面對的是比戰友們更大的挑戰:第一次專業考試名次墊底,第一次單獨保障險些釀成事故。熱愛坦克並不必然意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坦克兵。
  • 蓬萊閣前 兵王來了
    八仙東遊懷絕技,兵王聚首展英姿。在「八仙過海」典故的發源地,標兵士官和家屬們心生感慨,留下了一段段美談。  「爸爸,這就是蓬萊閣呀,能看到神仙嗎?」8664部隊司令部特勤連班長秦彬小女兒的一句稚聲發問,引起了一陣歡笑聲。在導遊的引導下,大家走進景區,正門那座「人間蓬萊」的牌坊映入眼帘,迎面是滿山丹崖碧樹、紅牆翠瓦。蓬萊閣高踞山崖之上,恍若神話中的仙宮。
  • 《我是特種兵5》殺青,沒有他們二人,你還想看嗎
    劇中描述的是一個大學入伍的學生如何成長為「兵王」的故事,也表明了劇中的整個主題「如果祖國需要,特種兵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谷智鑫在出演《我是特種兵後》走紅,大家對他的演技也比較認同,在劇中他完美的將一個「菜鳥」成長到「兵王」的過程演繹出來,也將一個「兵王」的愛恨情仇展現給了大家。
  • 中國最強部隊,不是特警也不是特種兵,他們低調到只穿便衣
    然而大家或許想不到中國最強部隊,不是特警也不是特種兵,他們低調到只穿便衣。可以說只有最出色的特種兵才能被中國這支部隊邀請,而到了 中南海部隊之後還要學習新的技能,他們比特種兵和特警都厲害。而且只能穿著便以出現,而不是身著軍裝或者是警裝。
  • 精武先鋒│陳用橋——「兵王」教頭
    江雲就是其中一員,赴約旦參加「勇士競賽」國際特種兵比武奪得3個第一、1個第二的優異成績,首屆「巔峰」比武中取得3公裡武裝越野快速射擊第一名,先後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陳用橋入伍19年,當班長17年,他帶出的兵25人考上軍校或提幹,130人走上戰鬥班長崗位,37人在總隊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陳用橋打磨了一顆又一顆金牌的子彈,成了名副其實的「兵王」教頭。
  • 92天,新兵這樣煉成
  • 兵王李承俊:他又當了一次新兵【戰區精兵第58期】
    集訓隊裡,作為兵王的李承俊以一名新兵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名老兵的態度積極幫助他人,驕傲而不失謙遜的他,正在朝著做一名優秀的基層帶兵人目標而拼搏奮進!他們頭頂藍盔,奔赴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戰區精兵第57期】帥爆的飛行員!有擔當有技術有顏值,除了這些,更重要的是……【戰區精兵第56期】場面超級震撼!
  • 「我是特種兵」
    他現在是阿里雲新零售行業的小二,但舉手投足間就「暴露」特種兵的過往。 以前的他是「兵王」,一萬米武裝泅渡、百米精準射擊、高空傘降、12秒完成3層樓攀爬……無所不能。 現在的他是「單王」,破冰的首單、創紀錄的單個大單、連續籤單……還是無所不能。 「戰場」不同,熱血未涼。
  • 英雄是這樣煉成的,這可不只是傳說!
    如果說這些超級英雄都是虛構的那我現在要告訴你一個真實英雄煉成的故事~然而,就有這樣一隻久經戰場大象活躍在二戰的烽火硝煙中它的事跡直到今天仍被大家所銘記但英雄不是一開始就是英雄故事是這樣開始滴從前有一個膽小的大象連豬都害怕
  • 軍旅人生 | 兵王丁輝:「鐵甲雄風」向戰而行
    那時候,我就想衝在前面,給大家打個樣,做個表率,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老想著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丁輝深夜研讀坦克專業書籍,不斷提升自身理論水平(羅坤 攝)伴隨著裝備的升級換代,丁輝的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
  • "中國槍王"的神操作怎樣煉成的?
    他改寫特種部隊射擊他親自上陣當「人質」擁抱榮譽,承受挑戰他就是陳國韜日前,中國軍網八一電視播發了對陳國韜的專訪,揭秘「中國槍王」是如何煉成的。在畢業那年,適逢選拔國際偵察兵比武集訓隊員,陳國韜成功拿到集訓資格,邁出了他特種兵生涯的第一步。如今,作為全軍聞名的「特戰之王」,他的拿手絕活之一是射擊——一套完整的出槍動作,他竟然只需要0.6秒。
  • 再見,飛彈「兵王」!
    「假如部隊有需要我會隨時返回戰位」近日,入伍30年從一名農村放牛娃成長為火箭軍一級軍士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飛彈「兵王一名農村放牛娃通過軍營大熔爐的淬火歷練,最終成長為飛彈「兵王」,郭亞飛通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年輕的戰友們時刻牢記入伍初心。
  •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軍五大傳奇「兵王」
    「兵王」一個人堪比一支軍隊。一,二戰中使用最少兵力(7人)佔領一座城市。
  • 果敢特種兵 | 黑虎突擊隊 這就是傳說中的軍中老A
    2018年7月25日,果敢特種兵——黑虎突擊隊正式組建並授旗!許多人在觀摩了突擊隊員的演練後,由衷地感嘆到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鐵軍!是果敢的兵王!
  • 【中原精武標兵】天山兵王劉威
    從比武尖子到組訓教官,是個不小的「坎」。入伍10年,從士兵到軍官,從尖兵到兵王,劉威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軍旅,也在青春的汗水中實現了自身價值!
  • 中印特種部隊齊聚邊界,雙方衝突還沒爆發,印軍一特種兵便被炸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壹覽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兵王」面對面,立起新「標高」
    8月13日下午3時,空軍某訓練基地多功能會議室內響起熱烈掌聲,北部戰區空軍高級士官培訓班迎來兩位偶像級「兵王」——「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八一勳章」獲得者,火箭軍某部退休一級軍士長王忠心;黨的十八大代表、「推進空軍戰略轉型十大傑出人物」,北部戰區空軍某旅一級軍士長竇樹軍。
  • 練兵備戰,兵王提幹②丨李琦:選擇夢想,永不言棄!
    實現夢想:一名體育特長生的無悔選擇選擇夢想,兵王的人生伴隨的是永不言棄2012年,李琦在學校學習期間,因身體素質優異就作為體育特長生進行培訓鍛鍊,本是朝著體育運動方向發展的他,心中卻始終揣著一個許久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光榮的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