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校、鄧志強
王建波
空降兵某師偵察營班長,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毛宇航攝
這是一場「兵王」之間的激烈較量。
6月中旬,鄂中腹地,空降兵某部年度優秀士兵保送入學選拔考核就要開始,空氣頓時繃緊。「誰準備好了,就打報告上!」在戰術四會教學課目考核中,主考官打破常規,隨機安排上場次序。「我來!」中士王建波在對手和考官的目光中,第一個走上考場。
他做完一整套戰術四會教學講解,考官豎起大拇指,「內容串詞連貫簡潔,戰術動作乾淨利落,優秀!」
真正的勇者,就是要面對強敵敢亮劍。那是2015年6月,「神鷹-2015」中國白俄羅斯空降兵聯訓輕武器射擊場。就在聯訓開始前1小時,主辦方臨時通知,輕武器統一使用AK-47。練過槍的人都知道,熟練掌握一種輕武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至少需要幾天時間。1個小時便走上射擊場,成績很難出彩。只見王建波處亂不驚,率先進入狀況。槍枝分解結合、體驗射擊校槍……等他一套流程緊張走完,聯訓的哨音也吹響了。
「5發全部命中靶心!」首次使用陌生武器進行特種射擊,王建波便打出了滿分!白方特種部隊指揮員讚嘆不已:「我們一個星期的課目,你1個小時就能掌握,了不起!」
敢亮劍的底氣,源自永不服輸的堅持。進入聯訓中方集訓隊之初,由於訓練強度大,受腰肌、十字韌帶、半月板等多處傷病影響,王建波的成績一度墊底。「傷痛擊不倒勇者!」他憋足了氣,堅持「一早兩晚」:早起半小時跑步、晚睡半小時加強力量、晚收操半小時回顧課目。集訓結束,王建波的成績排名從第43名攀升至第4名,獨攬5個單項第一。
其實,從穿上軍裝那一刻起,王建波便在心底種下了這份堅持。2009年冬天,新兵連組織集體觀看《衝出亞馬遜》,影片中兩位中國特種兵挑戰極限、為國爭光的感人情節在王建波腦海裡揮之不去。「當兵就當特種兵!像電影裡的主角一樣,用硬實力為祖國爭光。」這是當初王建波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新兵下連,王建波跟隨部隊遠赴雲南進行基地化實戰化訓練。由於訓練強度過大,再加上水土不服,王建波一度身體衰弱。「這點傷痛都克服不了,還談什麼夢想?!」他卯足了勁訓練。短短兩個月下來,王建波甩掉了25斤肉,磨爛了5雙鞋。
2012年3月,下士第一年的他以絕對優勢入選空軍「獵人」集訓隊。3個月的殘酷集訓,武裝泅渡,審俘訓練、山地攀登,每一項內容都是極限考驗。王建波雖經歷艱辛,但在考核中由於經驗不足,遺憾地與「優秀獵人」的稱號失之交臂。他在日記中寫道:「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只有征服和前進才是硬道理。」
新一期「獵人」集訓組隊,他再次報名參加。戰友們不解地問:「那麼苦的經歷,有過一次就足夠,為何再去?」他回答:「那裡還有我想挑戰的夢想。」這一次,他憑藉優異表現,獲得空軍「優秀獵人」稱號,並戴上了代表「兵王」的勳章。
當兵7年來,偵察兵比武、獵人集訓、出國聯演聯訓,任務錘鍊一個連著一個,不曾間斷。如今,王建波即將開始一段新徵程。對於他來說,這不過又是一次挑戰。他說:「徵程無限,追夢不止。」
文 | 方聰、馮凱
劉志禹
空降兵某特種作戰團班長,榮立三等功2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方聰攝
小平頭,黑臉龐,話不多,是劉志禹給人的第一印象。別看他貌不驚人,卻是空降兵部隊響噹噹的「金牌獵人」。
獵人訓練起源於委內瑞拉,目的是造就最具戰鬥力、最兇猛、最有頭腦的戰士。作為空降兵的「獵人」,不僅要有天上能飛、地面能打、水中能潛的作戰技能,而且必須精通遠程奔襲、敵後偵察、滲透破壞等特種作戰技巧。能從「獵人」集訓隊順利畢業的官兵,都是大家欽佩的「兵王」。
「說出來你也許不信,我這『金牌獵人』的稱號還是靠戰友的激勵得來的。」每次聽別人稱讚自己,劉志禹總會謙虛一笑,說這都是戰友李興的功勞。
剛到特戰團不久,劉志禹的副班長李興從「獵人」集訓隊畢業,帶回一枚「獵人」勳章。「冰水洗禮」「魔鬼地獄周」「極限反擊」……每天,他都纏著班副講這些只有在電視上才看過的訓練,聽得如痴如醉,仿佛身臨其境。
一次,劉志禹趁班副不在,偷偷戴著「獵人」勳章照鏡子。「你想要勳章麼,有本事就超過我。」李興恰巧回來碰上了。「報告副班長,我以後一定要像你一樣,當個『兵王』。」劉志禹瞬間漲紅了臉。
2014年5月,兩年一屆的空軍「獵人」集訓在皖東某訓練基地拉開帷幕,各路好手紛紛報名參加,劉志禹也遞交了申請書。「這裡沒有同情和眼淚,只有汗水與鮮血,只有昨天才是最輕鬆的日子!」報到第一天,集訓隊教導員姜海的「歡迎辭」,就讓所有集訓隊員真實感受到了隨時會被淘汰的緊張氣氛。
「獵人」集訓的訓練強度超常。「魔鬼地獄周」期間,隊員們每天要連續進行負重行軍、扛圓木、推車等極限訓練,卻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那次行軍中,疲憊不堪的劉志禹居然走著走著睡著了,一頭倒在亂石溝裡,身上多處磕傷。
「打個報告退出,你就可以躺在床上睡!」教練員大吼道。
「不,我絕不放棄!」劉志禹倔強地爬起來,繼續疾行。憑著這股狠勁,他闖過殘酷的「地獄周」。
左眉上那道深深的疤痕,最讓劉志禹刻骨銘心。那是在第二階段綜合演練中,劉志禹和隊友們要在3天兩夜時間內負重山地行軍120公裡,穿插完成隱蔽滲透、敵後偵察、破襲目標、衛生救護等23個訓練課目,磨練絕處逢生的野戰生存技能。
一次夜間穿越叢林,由於光線不足,劉志禹的額頭被堅硬的樹枝劃開一條長達3公分的傷口,血流不止。夜色中,小組隊員只能藉助戰術手電的微光,用雙氧水對他的傷口進行簡單消毒和包紮。為了不發出叫聲暴露行蹤,劉志禹咬住木棍,強忍著疼痛,直至處理完畢。走出叢林時,他頭上的紗布早已被鮮血浸透。
在3個月的魔鬼訓練中,劉志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極有可能拿下「金牌」獵人的稱號。最後一項考核課目是十公裡武裝奔襲,此時11號隊員王海賓跟劉志禹的總分相差無幾,然而直到最後3公裡,劉志禹還落在王海賓的身後,眼看奪取金牌的希望就要落空。
勝利就在眼前,豈能讓它溜走?劉志禹突然爆發出巨大能量,之前像灌滿鉛的雙腿似乎也沒那麼重了,他迎頭追上,最終以微弱的優勢第一個衝過終點。事後回想,他說:「那一刻,我仿佛感到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到我身體,那就是我對勝利的渴望。」
一次次突破極限,一次次勇爭第一,劉志禹最終獲得了該期空軍「獵人」集訓總成績第一名,榮獲「獵人」勳章和象徵第一的金牌。
「班長,我拿到『獵人』勳章了,也拿到金牌了!」劉志禹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了戰友李興。電話裡,兩個鐵血男兒喜極而泣。
一路走來,榮譽等身。同年戰友中,劉志禹第一個參加「獵人」集訓,第一個當上班長,第一個榮立三等功……如今,以優異成績參加完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考核的劉志禹,正躊躇滿志地迎接人生中下一個挑戰。
文 | 孫澤賓、趙大瀚
彭科源
空降兵某步兵團班長,榮立三等功2次。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吳永飛攝
大別山腹地,草叢深處,潛伏著一名身著吉利服的戰士。靜謐的空氣中,只能隱約聽到他勻稱的呼吸和電臺微弱的噪聲……
「行動!」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眼微閉、迅速判定風速、風向,計算修偏、屏息、瞄準、擊發……400米外,只聽槍響靶落,「敵首」應聲而亡。執行狙殺任務的中士叫彭科源,戰友們都說他是一把令敵膽寒的尖刀。
一槍絕殺的本領,源自近乎苛刻的千錘百鍊。
2012年9月,還是列兵的彭科源進入空降兵「百人百天強化集訓隊」。憑藉先天的射擊天賦,他逐漸嶄露頭角。
2014年5月,空降兵部隊舉行「百項課目比武競賽」的消息傳出,因為雲集了在「礪刃-2013」全軍特種兵比武中摘金奪銀的高手,讓狙擊手課目尤其引人關注。從小就有狙擊手夢的彭科源躍躍欲試。然而,彭科源面臨兩難:一是所在團常年擔負新兵承訓任務,從未涉獵狙擊步槍的有關訓練;二是連隊根本沒有配發狙擊步槍。
「給我一把狙擊步槍,我給團裡拿個金牌!」初生牛犢不怕虎,彭科源找到時任團參謀長李強立下軍令狀。沒過幾天,李參謀長真從兄弟單位借來一把狙擊步槍。沒有教員,彭科源就自己琢磨。據槍、測距、瞄準、擊發,他一個一個環節攻關。
兩個月後,比武如約而至。放眼望去,現場參加比武的選手除了彭科源,都是8年兵齡以上的老兵,更不乏特種作戰專業的狙擊高手。「憑實力說話,這次看我的!」彭科源毫不畏懼。
在第一輪的預賽中,彭科源打出了9發全中的好成績,與其他3人並列第一。比賽轉入第二輪,蔚藍的天空霎時烏雲密布,現場風向極不穩定,還伴著綿綿細雨,400米開外的靶標開始變得模糊並輕微晃動。這樣的氣象條件,對狙擊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彭科源第三個上場。只見他臥在泥濘的靶臺上,右臉緩慢貼緊槍膛,深吸一口氣……雨越下越大,遠處的靶標越來越模糊,所有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一分鐘,兩分鐘……氣氛緊張得快讓人窒息。「砰!」一聲槍聲劃破寂靜的山谷,彈頭如離弦之箭刺穿靶標。緊接著第二槍、第三槍……不到一分鐘,又是9發全中!
彭科源為團裡奪得歷史上首枚狙擊手金牌。他說:「打仗不選天氣,戰爭不分天候,只有在惡劣的條件下磨鍊摔打自己,才能讓自己離『能打仗、打勝仗』更近一步。」
如今,彭科源因表現優異被保送入學。「人生宛如一場狙擊,只有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頭,方可笑到最後。」說這話時,他嘴角上揚,眼眸中充滿了自信。
文 | 蔣龍、楊安梁
馬冠兵
空降兵某機械化團六連班長,榮立二等功一次,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2016年8月,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 夏澎攝
拂曉,一彎新月,幾點星光。
兩架直升機載著偵察分隊直插「敵」縱深腹地,短短幾分鐘,前方就頻傳捷報:突破4道防線,摧毀多個裝甲目標。令人意外的是,擔負「斬首」任務的偵察尖兵馬冠兵,一年前還是一名戰車炮手。
時間撥回到一年前,「金鷹-2015」國際偵察兵比武尖子選拔在空降兵部隊悄然展開,一心想當偵察尖兵的馬冠兵主動報名參加。在強手雲集的集訓隊中,炮手出身、體型偏胖的馬冠兵一開始並不被看好。
「按方位角行進,其他偵察專業的隊員不用練習,2個小時就能完成,而馬冠兵5個小時過去了,還在叢林中轉圈。」集訓班長於金強向隊長史建強大倒苦水。
全隊組織第一次摸底考核。馬冠兵不出意料地成了「吊車尾」。「你不適合幹偵察兵,還是退出吧。」史隊長找他談心。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肯吃苦,就能當尖兵。」馬冠兵軟磨硬泡,不肯放棄。隊裡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再墊底就走人。
為了儘快追趕上其他隊員,馬冠兵自我加壓。5.5公裡的偵察兵小道,有陸地、水上、半空障礙,牽引橫越、M形雲梯等課目對臂力要求非常大,他就利用休息時間,進行負重單雙槓、舉千斤錘訓練,常常練得吃飯拿筷子手顫抖;武裝泅渡,別人遊500米,他就負重10公斤遊1000米;負重30公斤滲透行軍,他雙腳磨出8個血泡,磨掉3個指甲,每走一步都鑽心地疼,但他堅持一瘸一拐地走到終點。
半年時間裡,15名隊員因傷退出、20名隊員淘汰出局,但馬冠兵硬是挺住了。最後一次考核,馬冠兵膝蓋積水的舊傷復發,他就偷偷地用繃帶緊固,疼痛難忍就把毛巾放在嘴裡咬住。短短6個月,他掌握了別人3年才能學完的偵察課目。2015年6月,馬冠兵以集訓隊第六名的成績入選出國比武的大名單。
29日上午9時,「金鷹-2015」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在哈薩克斯坦拉開帷幕,來自美國、俄羅斯等特種部隊的強勁對手匯聚一堂,為榮譽而戰。
進行山地30公裡滲透行軍這個公認的競賽最艱苦課目時,時至正午,哈薩克斯坦熱得像火爐。剛走出10公裡,隊員們就喝完了僅有的一點補給水,體力就像飆汗一樣飛逝。
20公裡、25公裡、28公裡……由於消耗過大,地形複雜,馬冠兵體力消耗到極點,身體出現強烈的抽搐,但他強忍不適,意識裡只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就算倒下,也要倒在終點!」在衝過終點線那一刻,他突然暈倒。醒來後,他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們拿第一了吧?」
經過5天4夜的比拼,馬冠兵和隊友們不負眾望,摘得「金鷹-2015」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外國參賽隊第一名,用能打硬仗、敢打惡仗的本領捍衛了中國軍人的榮耀。
如今,馬冠兵步入軍校,但這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個鐵血硬漢說,「穿上戰鬥裝具,我要續寫新的逆襲!」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 kj81cn@163.com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感覺不錯請點讚,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解放軍報
攝影作者:餘紅春、夏澎、 吳永飛、方聰、毛宇航
本期編審:牛銳利
責任編輯:歐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