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至5日,由歐盟委員會(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設項目)支持的第三屆LeNS可持續設計國際會議在米蘭(義大利)、北京(中國)、班加羅爾(印度)、開普敦(南非)、墨西哥城(墨西哥)和庫裡提巴(巴西)等五大洲六個國家會場同時舉辦。
這次會議跨越了全球13個時區,只有在北京時間20:30至22:00,才可以做到全球同步的主旨會議直播。
北京時間4月3日20點30分,來自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的Carlo Vezzoli教授主持了開幕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劉新教授代表中國會場致大會開幕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教授作為中國區唯一主旨講演人,發表了題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價值:演進的觀念和實踐》的主題報告,從歷史的維度闡釋了設計價值的變遷,強調設計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的作用。
魯曉波教授代表中國區進行主旨演講
本屆會議的主題是「為所有人的可持續設計」(Designing Sustainability for All),其本身就是一次踐行可持續設計理念的盛舉。參會者無論身處全球哪一個會場,都可以採用遠程音視頻方式,同步參與其他五個分會場的學術講演和討論,這將極大減少長途旅行所產生的碳排放,同時還能夠聚集更多的現場參與者。
會議國際直播與交流場景
為期三天的會議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會場)有260餘位來自高校、企業、研究機構的嘉賓參會,舉辦了14場主題講演,進行了33場論文口頭報告,展出了論文以及國際學生獲獎作品。
中國會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場景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曉波教授、方曉風教授、劉新教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婁永琪教授,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張凌浩教授,湖南大學張軍副教授、歐靜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呂傑鋒教授、韓少華副教授,廣州美術學院李健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李宇軒副教授,廣東工業大學胡飛教授、張立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學覃京燕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高炳學教授、李洪海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邱越副教授,北京服裝學院何頌飛副教授,以及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Håkan Edeholt教授等專家學者參會並針對可持續設計研究、教學與實踐發表了精彩紛呈的講演。
LeNS項目中國協調人劉新教授(左)、張軍副教授(右)
論壇環節
4月5日21點30分,會議閉幕。在印度會場代表宣讀了《LeNS宣言》後,6個國際會場的與會嘉賓們在《宣言》上簽名並相互見證。
中國會場的與會嘉賓在LeNS宣言上簽名
《LeNS宣言》呼籲建立一個世界範圍內知識開源與共享的可持續設計社區,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社會風尚,並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參與其中,以設計的專業力量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
LeNs宣言籤名版
在可持續觀念的推動下,設計日益成為了價值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和引領者,全球性的分享與協作為此提供了助力。LeNS可持續設計國際學習網絡項目(th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Network of networks on Sustainability),由歐盟委員會(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設項目)支持,作為一種分享學習模式,人們可以在LeNS平臺上下載開放共享的資源,但同時也需要尊重作者的智慧財產權,其目標是促進新一代設計師和設計教育工作者,有能力為全方位向可持續社會轉型做出貢獻。
包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內,全球共有36所大學參與LeNS項目,聚焦 「可持續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和「分布式經濟」,以有效應對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和諧的需求,實現經濟繁榮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國會場參會人員合影
圖文編輯/羅雪輝 小禾
視覺設計/楊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