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差評辦公室裡,人人都當起了 「 桌面清理大師 」。
倒也不是心血來潮,主要是大家的工位亂的,連每天來打掃的阿姨都看不下去,時不時會有 「 放在桌上的東西被阿姨當成垃圾處理掉 」 的慘劇。。。
鑑於已經有好幾位同事感受到了阿姨的 「 好心 」,實在沒辦法,大家只能被迫開始整理自己的工位。
大家不約而同地從最佔桌面空間的電腦開始入手。
原本編輯們桌面上的標配,是一臺主機機箱、一塊橫的主顯示屏再加上一塊豎的副屏。
為了節省出空間,大家紛紛把自己的電腦主機換成了筆記本或是小機箱,這樣一來不僅桌子變大了,工作起來也特別的清爽。
而從沒整理過桌面的小黑胖,乾脆整了臺 Mac,把原先的臺式主機給換下來了。
但這個辦法,對於他這種被不明生物入侵過的混沌桌面來說,似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話雖如此,小黑胖總算是把那臺陪伴了他 5 年的、比託尼工齡還大的主機給換掉了,光榮退休。
對沒錯,你們每天在公眾號上看到的文章,起碼超過一半都是在這臺電腦上碼出來的。。。
為了讓這臺 「 1 號主機 」 能在倉庫裡更好的吃灰,小黑胖和託尼準備打算給它清個灰。
要是你的電腦也時不時遇到死機、藍屏、風扇呼呼作響這些問題,又檢查不出原因的話,那就說明是時候開箱清灰了。
託尼把這次清灰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如果你也有給電腦清灰的需求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跟著一起做。
臺式主機清灰
俗話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別看電腦清灰這件事兒小,卻一點兒也馬虎不得,要是沒用對工具,某些地方還挺難清理乾淨的。
託尼在清理電腦之前,準備了以下這些工具👇
這些常見的工具都能在家裡也都找的到,像我們平時用的吸塵器,其實不光能清理地板,對付起主機機箱來簡直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準備完工具之後,首先我們先將主機的側板打開。
一般主機機箱側面的兩個螺絲可以直接就用手擰開,然後推一下側板就能打開了。
本來託尼抱著開五年陳釀的心情來打開這臺電腦,結果發現,裡面的 「 寶藏 」 好像沒那麼多,有些小失望。
在灰塵比較少的情況下,其實可以不用拆機箱裡的零件,我們只要抓住幾個關鍵的節點清理就可以了。
但在清理之前,託尼還是建議大家最好拿手機多拍幾張照片,萬一清理的時候碰掉了啥接口,也能知道該怎麼裝回去。
第一個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是主機的防塵網。
顧名思義啊,防塵網就是用來防止灰塵進入機箱的,所以這裡一般會積攢不少的陳年老灰。。。
對付這些灰塵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拿吸塵器招呼,立竿見影。
沒有吸塵器也沒關係,把防塵網拆下來清洗乾淨也是可以的,就是裝回去的時候務必注意晾乾。
第二個灰塵聚積點,是主機上的各種風扇。
機箱裡的風扇大致可以分為這三類,CPU 風冷散熱器、顯卡風扇以及機箱風扇。
由於風扇的葉片都是渦片狀的設計,所以清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這時候,棉籤就排上大用場了,直接將它伸入葉片之間,轉一下就能把灰轉出來。
而 CPU 散熱器的散熱片,棉籤可能沒法伸進去,這時候就要用氣吹來對付。
散熱片上的灰塵,要是遇到負隅頑抗的,用氣吹也沒辦法處理的話,託尼是建議把 CPU 散熱器從主機上拆下來水洗一下。
不過這裡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把散熱器整個都放到水龍頭下去衝,而是拆開單獨衝洗散熱片的部分。
正確示範 ▼
儘管水衝著風扇轉很好玩,但衝完之後,電機會有進水的風險,轉軸也有可能生鏽。
錯誤示範 ▼
對了,要是你的電腦有時候開不了機,並伴隨蜂鳴聲的話,大概率是內存上的金手指產生了氧化。
內存條的清理也很簡單,用橡皮去擦拭金屬片的部分,把他擦亮就好。
不過在插回內存條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聽到卡扣兩側 「 咔噠 」 的聲音,才算插好,不然可能是插反了或者是沒插緊。
剩下的就是一些好處理的落灰,拿紙巾或者幹抹布就能搞定。
在把看得見的灰塵清理完之後,用吸塵器把機箱內散落的灰塵清理一下,基本就齊活了。
接著我們來說說筆記本應該怎麼清灰。
相比較臺式機來說,筆記本的元器件更為精細,處理起來相對會麻煩一些,但大致流程還是一樣的。
如果你的筆記本是老款的話,首先我們需要將筆記本上的外置電池取下來。
然後把筆記本電腦的 D 面( 後蓋 )的螺絲給擰下來,按位置擺放好,以防遺漏。
這一步還是挺重要的,因為某些筆記本電腦的螺絲長短可能會有所區別,要是裝錯了的話,可能會擰不到底。
要是碰到 D 面找不到螺母的情況,那也有可能是廠家把螺絲給藏在腳墊下面了。
接著我們需要找一張硬的卡片,把後殼的卡扣給一點一點的撬開。
注意,做這一步的時候不能心急,一定要慢慢來,不然有很有可能把卡扣掰斷。。。
取下後蓋之後,就能看到筆記本內部的樣子了。
和臺式機一樣,還是先處理風扇的部分,先用氣吹把灰吹出來。
然後再用吸塵器把其他地方的灰塵吸乾淨。
再往深處的筆記本主板,託尼其實不是很建議拆開來清理。
一來,每臺筆記本的內部構造都不太一樣,要是不熟悉的話,拆的不小心很容易翻車。
二來,其實把後蓋掀開,將能看到的灰塵清理掉,不阻塞散熱,就已經完成了目的,沒必要再深入,增加風險。
除了內部,在筆記本上,還有一處最需要清潔的地方,那就是鍵盤。
筆記本鍵盤可是細菌、油漬、毛髮等髒東西聚集的好去處。
想像一下,你剛吃完外賣,還沒來得及洗手,朋友就問要不要開黑。
這種情況下能等麼?顯然是等不及的,剛啃完雞爪的油手必然直接往鍵盤上招呼。
久而久之,鍵盤就被盤的包漿了。。。
對於這種情況,託尼強烈推薦大家用一種叫 「 鍵盤清潔泥 」 的東西來清理。
這玩意兒和我們小時候玩的橡皮泥有點像,但要比它更粘乎,質地有點像糯米湯圓。
它能很輕鬆地把鍵盤縫隙裡的東西給粘出來,還能做到不殘留。
不過這玩意兒放的時間越久粘性就越差,沒剛買來這麼好用了。
總的來說,給電腦清灰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準備充足的話,用不了幾次,就會和掃地、擦桌子一樣熟練了。
其實不管是臺式機也好,筆記本也好,他們都是日常陪伴我們學習、辦公、娛樂的工具。
在使用的過程中,肯定需要保養、維護以及定期清理。
就像這臺陪伴了小黑胖五年的主機,儘管他嘴上沒說,可看機箱的乾淨程度,他自己應該是有在定期清理。
怪不得他每次文章都寫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