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8年9月19日,我率薩摩亞政商代表團赴天津參加天津達沃斯論壇暨中薩投資合作交流會。代表團成員名單中,一長串薩摩亞名字後面,是我們熟悉的中國姓氏CHUANG (張)、LEE (李)、CHEN (陳)和LEUNG(梁)等,我很好奇,閒聊中得知,在薩摩亞,竟然有幾千人是薩摩亞華裔,因此,一直想探尋薩摩亞華裔之由來。
2018年9月19日,作者(後排右7)與薩摩亞代表團在天津召開的中國瑞能-薩摩亞政商代表團投資合作交流會後合影留念
2019年10月,借赴薩摩亞參加由中國商務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之機,探訪了薩摩亞FALEMATA'AGA博物館和當地的薩摩亞華裔,初步找到了一些薩摩亞華裔的官方記錄和口述歷史。」
薩摩亞FALEMATA'AGA博物館
2019年10月4日,薩摩亞FALEMATA'AGA
博物館內專門陳設華人勞工歷史的展室
根據薩摩亞博物館臉書報導:目前居住在薩摩亞的薩摩亞華裔多數是薩摩亞西南部島國的商人、勞工和店主,薩摩亞至少有3萬人是薩摩亞華裔,儘管他們在官方人口普查中被列為薩摩亞族裔。全世界約有25%的薩摩亞人擁有中國血統。在薩摩亞的幾乎所有薩摩亞華裔都居住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市區,鄰近的美屬薩摩亞也有一小部分薩摩亞華裔。
01
最初的華人到達薩摩亞
中國人定居薩摩亞的歷史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以下是第一批自由移民到薩摩亞的華人故事:
阿蘇(Ah Sue) 是最早的中國自由定居者之一, 他是一個廚師,盒子製造者和商店所有者。他的兒子後來成為《Samoanische Zeitung》的出版人和編輯,那是阿皮亞當時的德英雙語周報。
當時的另一個中國自由定居者是來自福建的阿青(Ah Ching) , 他十幾歲時就作為一艘小型貿易帆船的船員離開了中國南海。在海上漂泊十年後,阿青決定定居薩摩亞。他娶了薩摩亞馬諾諾酋長的女兒Faatupu Leiataualetaua Leota,他們有10個孩子。起初,他在創業時遇到了困難,但後來成了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有3個獨立的商店和一個麵包店,並開始擁有很多包括瓦伊羅亞10英畝的土地。
另一位隨第一波華人移民來到薩摩亞的華人自由定居者阿慕(Ah Mu),他是1875年左右來的。他很小的時候就被英國水手「收養」了,他們的船隻停靠在一個叫「中國」的碼頭,他厭倦了與英國海軍航行,決定在薩摩亞定居。他娶了薩摩亞女孩兒,並開始他的推車和運輸生意,隨後業務擴展到其它領域,比如修理車輪,釘馬蹄鐵,奶場,還有福特汽車經銷等。
阿慕在將耶穌基督教會帶到薩摩亞起了重要作用,他是薩摩亞第一個華人摩門教徒。據說他提供土地,阿青提供資金,給教會使用。目前,摩門教會在Pesega擁有一大塊土地,這裡有教堂、學校、公寓和運動場等。阿穆的一個孫子(M.阿慕)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曾在法國服役,阿穆的一些後代用「Rivers」作為他們的姓氏。在法國比塞加有一所著名的私立小學叫「阿慕書院」,就是以這位著名的早期中國定居者命名。阿穆著名的後代之一漢斯·喬·基爾閣下是一位成功的前內閣大臣。
第一批移民薩摩亞的自由華人移民
1880年,馬裡託亞頒布了一項禁令,禁止華人後裔在薩摩亞定居。1899年,西薩摩亞被德國統治四年後,殖民總督威廉·索爾夫(Wilhelm Solf)解除了馬裡託阿的禁令。
02
大批華人勞工被僱傭進入薩摩亞
1900年,薩摩亞成為德國殖民地。由於薩摩亞有廣袤的農田和木材資源,薩摩亞原住民不善勞作,從1903年起,德國公司從中國的廣東等地僱傭勞力,稱「契約工」,運往薩摩亞。
中國勞工從中國到達薩摩亞
中國勞工到達薩摩亞
中國勞工的身份證明
中國勞工在接受德國工頭訓話
中國勞工正在幹體力活
中國勞工正在幹體力活
1903-1934年,中國勞工到達薩摩亞的記錄
據薩摩亞FALEMATA'AGA博物館記載,1903年-1934年間,共有6984名中國勞工被運往薩摩亞,幹各種苦力。中國勞工被嚴格管理,如果有任何懈怠和試圖逃跑者,則被施行嚴厲的工作懲罰和殘酷的體罰,甚至被送進監獄。中國勞工多為中國已婚男子,到達薩摩亞後,白人不容許他們娶薩摩亞女子,只有白人才可以娶薩摩亞女子。如果中國勞工與薩摩亞女子交往,則面臨被遣返和懲罰。
當時,白人將薩摩亞人種分為幾個階層:白人最高,白人(特別是德國人)與薩摩亞混血次之,薩摩亞貴族次之,薩摩亞次之,中國人最低。有些中國勞工偷偷娶了薩摩亞女子,他們只得逃亡。後來政策鬆動,這些華人生存下來,他們與薩摩亞妻子生的孩子也得以僥倖存活。
中國勞工與其薩摩亞華裔混血兒子
1931年,薩摩亞被紐西蘭接管,政府發布一項禁令,禁止中國男性以任何理由與薩摩亞女性交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中國在薩摩亞只剩下295人,他們要麼娶了薩摩亞妻子,要麼未婚。大部分中國勞工返回中國,少部分中國勞工與薩摩亞妻子結婚後與家人留在薩摩亞。
03
薩摩亞華裔從尷尬到竊喜
這個薩摩亞華裔女子從紐西蘭返回薩摩亞,準備接待中國遊客,她家裡擺放著她曾祖父的照片。她說因為他是中國勞工,她及其他薩摩亞華裔作為這種特殊結合的後代,一直很尷尬地存在於薩摩亞社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些薩摩亞華裔對於他們的身份逐漸從尷尬轉向竊喜。他們可以利用與中國的特殊家庭關係與中國做生意,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聯繫到中國資源。
這位薩摩亞華裔女子,曾祖父就是當年中國勞工之一
也許是廣東人強大的商業基因,加之其與廣東的家庭和社會聯繫,第一批華人勞工被解除僱傭後留在當地的薩摩亞華裔大多經商,他們的後代也繼承了他們的基因和商業聯繫,目前活躍在薩摩亞的商界中。
04
主要薩摩亞華裔的故事
故事1. 薩摩亞前大法官Tuatagaloa Aumua Ming Leung Wai先生(自述):
「我的曾祖父梁偉來自中國廣東省江門臺山市大唐縣四九鎮,他出生於1886年10月12日。他在24歲左右離開中國來到薩摩亞,當時他剛剛結婚一周。到薩摩亞後,他被分配了作為奧斯卡·蒂梅醫生的助手。他娶了薩摩亞女孩兒萊洛菲·奧·阿莫阿·盧法利阿利·法倫納提·塞吉(Lealofi-o-Amoa Luafalealii Falenaoti Segi)。他設法避免了被遣返,留在了薩摩亞。
契約解除後,他開始幹各種各樣的生意,比如洗衣店、屠宰場、種植園、農場、餐館和計程車。他的長子明(Ming, 我的祖父),1918年2月9日出生於薩摩亞的薩薩艾(Saasaai)他8歲的時候(1926年)被送回中國接受教育。
我曾祖父的第一任妻子把明當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後來,明娶了一位來自中國廣東江門臺山港北村的中國女孩兒,她名叫洪哈娜(Hung Hana, 我的祖母)。
薩摩亞前大法官Tuatagaloa aumua Ming Leung Wai
1937-1945年間,中國經歷了8年抗日戰爭,在此期間,明和哈娜的四個兒子死亡。我的哈娜奶奶曾經告訴過我,他們會躲在灌木叢裡以躲避日本士兵,找不到食物,他們就以吃草為生。我的父親Bee Leung Wai在當時中國的惡劣環境下,僥倖活下來了。
明和哈娜帶著Bee於1950年離開中國,乘船經澳大利亞雪梨來到薩摩亞。費用是我曾祖父寄給他們的,但早先我曾祖父寄給明的錢,明從未收到過。到薩摩亞後,Bee娶了我母親Taituuga Kuinivia Aumua,我娶了菲蒂·富馬野·維託(Fiti Fuimaono L. Vito),我們有四個兒子。」
故事2:薩摩亞華裔首富陳茂先生(Mr. Chan Mow)
陳茂先生於1934年來到薩摩亞,最初在紐西蘭軍隊裡當廚師,契約解除後,他開了第一家華人餐廳,後開始在廣東和薩摩亞直接做貿易生意。
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成為薩摩亞首富。在薩摩亞,陳茂的名字家喻戶曉。陳茂先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傾力為華人謀福利。
薩摩亞華裔首富陳茂(Chan Mow)
在慶祝其69歲生日宴會中
陳茂夫妻與部分家庭成員
1950年成立,陳茂公司(Chan Mow Co. Ltd.)成立, 1976年正式經營進出口業務。目前是薩摩亞最大的商業貿易公司。經營進出口批發和零售業務。資本800萬塔拉(折合約人民幣1200萬元),資產1億塔拉(折合約人民幣2.4億元),成為大洋洲生活消費品經銷商市場發展的領頭羊。(數據來自2015年11月26日百度百科)
陳茂公司外景(位於薩摩亞首都阿皮亞市中心街角)
陳茂(左二)及家人在陳茂公司成立69周年慶典上
作為愛國華僑,陳茂先生還時刻關心祖國的發展變化,1975年中薩建交之初,陳茂先生率旅薩華人代表團回國訪問,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為表彰陳茂先生卓越的商業成就和對薩摩亞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薩摩亞政府於1993年授予陳茂先生榮譽勳章。1997年,享年89歲的陳茂先生去世時,薩摩亞政府給予其隆重的國葬禮遇。
陳茂先生的薩摩亞妻子洛特女士(Lotte Wong See) 也是薩摩亞華裔,與陳茂先生幾十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如今近95歲高齡的她仍然精神矍鑠,心系陳茂家族事業的發展,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
2016年3月12日,駐薩摩亞大使王雪峰應邀出席
薩摩亞著名僑領陳茂先生遺孀洛特女士90壽辰慶典
陳茂先生的女兒之一西瓦瑞娜女士(Mrs. Siverina Toomata) 是現任薩摩亞駐華大使特裡先生(H.E. Mr. Tapusalaia Terry Toomata)的夫人。她曾和我講起她父親陳茂和他們中國與薩摩亞家庭的故事,"chifan, chifan" (吃飯,吃飯)是陳茂在家裡經常講的話,帶有可以旋轉的圓形玻璃的大圓桌是薩摩亞僅有的,陳茂與其薩摩亞妻子共育有11個子女,2個夭折,其9個子女大多從事商業和與中國的友好交往的工作。
2020年12月12日,作者(左二)與陳茂先生的女兒-西瓦瑞娜女士(右一)薩摩亞駐華大使特裡先生(右二)和夫人在廣州的中太論壇會後合影
05
華人移民薩摩亞的四個階段
根據薩摩亞前大法官Tuatagaloa aumua Ming Leung Wai的說法,他把華人移民薩摩亞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1840 - 90年代):中國自由移民;
第二時期(20世紀至30年代):中國勞工(契約工);
第三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在薩摩亞與中國人有血緣關係的純血統中國人;
第四時期(2000年至今):在薩摩亞有親屬關係的純血統中國人和在薩摩亞沒有親屬關係的純血統中國人。
(關於四個時期的中國移民薩摩亞詳情,將稍後全文翻譯薩摩亞前大法官Tuatagaloa aumua Ming Leung Wai先生的一份口述歷史稿)
參考:
1. Presentation by Tuatagaloa Aumua Ming Leung Wai, Attorney-General of Samoa at the China and the Pacific: The View From Oceania Confer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moa, Apia, Samoa, 25th February 2015
2. 梁偉家庭團聚雜誌,薩摩亞(1999年7月),第4頁
3. 《亞洲在太平洋島嶼取代西方》,IPS出版物,南太平洋大學,蘇瓦,斐濟(2007),第32頁
4. 外交部網站駐薩摩亞大使王雪峰出席薩著名僑領陳茂先生遺孀洛特女士90壽辰慶典-20160315
5. www.thecoconettv.com: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amoa
6. https://samoaglobalnews.com
7. 德屬薩摩亞-維基百科
8. 部分圖片本人拍照,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基 本 信 息:
牛麗,女,漢族,1963年7月11日生,北京人。自2001-2008年常駐太平洋島國7年,並從事多年太平洋島國民間外交和經濟合作工作。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 海頤智庫執行主任兼秘書長。
主要工作經歷:
2001.5-2008.3 湯加國際日期變更線酒店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湯加國際日期變更線酒店(International DatelineHotel) 是中國-湯加政府合資合作的酒店,該酒店由湯加政府擔保,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批准,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援外優惠貸款,開展合資合作的酒店。
2009.6-2017.10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是外交部所屬的國際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Pacific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的中國成員單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是其專業委員會。
2017-至今 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Pacific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成立於2017年3月23日,是高端國際問題研究與國際產業合作智庫。太平洋研究中心的研究覆蓋太平洋區域政治、外交、投資、商貿、法律、語言、文化、旅遊、歷史等多個方面,尤以對南太平洋地區的研究為重點和特色。
2018.8-至今,海頤智庫執行主任兼秘書長
海頤智庫(Haiyi Institute)成立於2018年,是獨立的現代民間智庫,致力於全球問題、外交政策和國際經濟政策的研究,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國際合作的智力服務。
研究領域:
基於多年從事太平洋島國民間外交和經濟技術合作工作,側重太平洋島國之國際關係和經濟合作等研究。
聯繫方式和自媒體:
牛麗 Lucy Niu
單位郵箱:tpyyjzx@bfsu.edu.cn(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 haiyi_institute@sina.com(海頤智庫) 單位網頁:www.bfsu-rcps.com(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敬請關注更多《我的湯加故事》、《老牛聊南太》和《老牛雜談》、《老牛回憶》等系列文章,感謝支持
相關文獻延伸閱讀(研習人指引)
敬告:本公號友情提供相關書訊或書目索引連結,
以便愛書人前往第三方平臺選購
精選推薦
掃碼關注,即可獲取最新入群二維碼
目前已有2.26萬語言文學、國別區域
研習者關注↑↑↑本公眾號,
歡迎加入我們,交流分享,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