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雷德利」到AMPV——美國陸軍步兵戰車的現在與未來-1

2022-01-09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T-15——又一個「阿瑪塔衝擊」

美國陸軍期望的新產品誕生了。2016年12月15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英國BAE公司約克工廠新研製的多用途裝甲車(AMPV)試製一號車亮相!

多用途裝甲車,英文全稱為ArmoredMulti-Purpose Vehicle,縮寫為AMPV。這種戰鬥全重達到了30噸級的裝甲車輛,用來替代只有10噸級的、服役達60年的「老兵」——M113裝甲輸送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陸軍的重裝部隊——裝甲旅戰鬥隊至今還裝備有137輛M113系列裝甲輸送車。這有點不太相稱。AMPV開始裝備美國陸軍之後,將首先為裝甲旅戰鬥隊換裝。加上其他戰鬥隊的需求,以及訓練用的需要,美軍至少需要裝備2 907輛AMPV。這是一種龐大的裝備更新計劃。

AMPV是繼「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之後美軍又一種重要的裝甲戰車。「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於2002年開始裝備美軍,如今已經裝備了大約4 500輛,成為美軍「斯特賴克」旅戰鬥隊的戰鬥核心,並且有了「M1126裝甲輸送車」這樣的正式命名。而AMPV尚處於研製階段,因而暫時命名為XM1283裝甲輸送車。然而,「斯特賴克」裝甲車也好,AMPV也好,都不是「另起爐灶」的全新產品,「斯特賴克」裝甲車是在原有的LAVⅢ輪式裝甲車的基礎上升級改造、研製成功的;而AMPV則是以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為底盤、升級改造的的產品。有人形象地說:「AMPV是無炮塔的『布雷德利』A3型」,還是很貼切的。可以說,「斯特賴克」裝甲車,就是一種中型的輪式裝甲車;而AMPV則是重型的、履帶式的裝甲輸送車。

AMPV的開發計劃,並不像從零開始的FCS(未來作戰系統)計劃那樣。後者在10年間耗費了幾十億美元,最終不得不取消項目,不了了之。AMPV項目的進展,可以說是「非常順利」。2014年12月23日,美國陸軍與BAE系統公司籤訂了AMPV的開發與研製計劃,確定於兩年後拿出試製樣車。結果,真的在兩年後拿出了第一輛試製樣車。隨後,又試製出29輛試製車用於試驗。2020年將開始低速生產。到目前為止的研製總經費為10.3億美元,加上大約3 000輛的採購經費,達到了102.3億美元。平均一輛AMPV的單價為307萬美元。

的確,AMPV可以算作是M2「布雷德利」戰車的派生型,並不是一種全新的戰鬥車輛,不能裝上全新的武器系統。但是,作為M113的後繼車型,AMPV的生存力高、可靠性強,可以有效地提高旅戰鬥隊的作戰能力。從這一點來說,它就是一種極其有用的實用兵器。其實,美國陸軍的裝甲旅戰鬥隊的主力兵器,包括M1主戰坦克、M2步兵戰車、M109自行榴彈炮等,大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新產品列裝的AMPV,還是值得期待的。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作為競爭對手的俄羅斯陸軍裝備的現狀吧!其中,便是人們常說的「阿瑪塔衝擊」。這個「阿瑪塔衝擊」,不僅包括T-14「艦隊」主戰坦克的衝擊,也包括T-15「艦隊」重型步兵戰車的衝擊。因為T-14和T-15都是以「阿瑪塔」命名的,所以T-15重型步兵戰車的衝擊,可以說是又一個「阿瑪塔衝擊」。這裡面有兩條理由。第一,如果美軍現裝備的M2A3步兵戰車和T-15步兵戰車一對一地相PK,M2A3很難覓得勝機。第二,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後繼車型的開發,三次上馬,三次下馬,美國陸軍高級軍官感慨地說:「不知道新上臺的川普總統能不能察覺到這一點」。

讓我們看一看俄羅斯T-15「艦隊」步兵戰車到底有多厲害吧!

T-15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達到了驚人的48噸,它與T-14「艦隊」主戰坦克用的是通用的底盤,這就是它也稱為T-15「艦隊」步兵戰車的道理。儘管T-15步兵戰車依然採用步兵戰車通常的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布置方案,但是,在車體前部正面採用了多組附加裝甲以及大傾角的楔形裝甲,使它的裝甲正面的防護力極強。基體裝甲+反應式裝甲+主動防護系統的三重防護系統,使得T-15步兵戰車不僅可以抵禦反坦克飛彈的攻擊,也能抵禦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而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武器,25毫米機關炮也好,「陶」2B反坦克飛彈也好,根本不能擊穿T-15步兵戰車的主裝甲。

乘員為3人,載員為9人,3名乘員的布置和T-14主戰坦克的乘員布置略有不同,T-15為駕駛員居左,車長居右,炮長在車長的後面;而T-14主戰坦克則為3名乘員並排布置;9名載員布置在載員艙,8名載員面對面而坐,另有一名載員(下車戰鬥的班長),單獨坐在駕駛員後部的座椅上。載員艙後部的尾門有很寬的坡道式平板,放下後,可以保證兩列載員同時上下車,加快了上下車的速度。

就武器系統的比較而言,T-15步兵戰車為遙控武器站,裝的是30毫米機關炮,無論是穿甲威力,還是最大射程,都超過M2戰車的25毫米機關炮。而T-15步兵戰車上的「短號」EM反坦克飛彈的威力和射程也遠遠超過M2步兵戰車的「陶」2B反坦克飛彈。更有甚者,據稱,俄羅斯軍方在不久的將來,將為T-15步兵戰車換裝為AU220M新型武器站,裝上70倍口徑的57毫米機關炮,最大射程可達12千米!對裝甲目標的最大射程也達到了5千米。裝上57毫米機關炮之後,M2系列步兵戰車和T-15步兵戰車PK時,更是無還手之力。

當然,實際交戰當中,並不是一種兵器一對一的對抗,而是交戰雙方指揮、偵察、戰術訓練、後勤保障等的全面較量。而兵器性能上的優劣,則是重要的物資基礎。就美軍的裝甲旅戰鬥隊(ABCT)而言,戰鬥的核心是M1A2主戰坦克和M2A3步兵戰車聯合編組,如果再加上新研製的AMPV新型裝甲車,其戰鬥力又該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本文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裝甲旅戰鬥隊的核心打擊力量——M1/M2編組

美國陸軍的裝甲旅戰鬥隊,是美陸軍中三類戰鬥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重型部隊。總兵力為4 743人,裝備有裝甲戰鬥車輛469輛和輪式支援車輛963輛,總計有1 432輛車輛。

諸兵種合成營(CombinedArms Battalion,縮寫為CAB),是裝甲旅戰鬥隊的戰鬥主力,編制有人員628人,其中:軍官48人,下士以下士兵580人;各種車輛136輛,其中M1A2主戰坦克29輛,M2/M3系列戰車36輛,M113系列裝甲車27輛,「悍馬」車32輛,各種卡車12輛。

諸兵種合成營的作戰核心是4個作戰連,即A機械化步兵連、B機械化步兵連、C坦克連、D坦克連。

機械化步兵連的編成為:兵力135人,其中軍官5人,下士以下士兵130人;主要作戰兵器為14輛M2A3步兵戰車(連部2輛;3個機械化步兵排,每排4輛)。

坦克連的編成為:兵力62人,其中軍官5人,下士以下士兵57人;主要作戰兵器為14輛M1A2主戰坦克(連部2輛;3個坦克排,每排4輛)。

無疑,4個作戰連的M1A2主戰坦克和M2A3步兵戰車配合作戰,便是諸兵種合成營的「拳頭」。4個連共裝備有28輛M1A2主戰坦克和28輛M2/M3系列步兵戰車,另加上營部的一輛M1A2主戰坦克作為指揮車,共有29輛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而營部有一輛M2A3步兵戰車作為作戰參謀車,再加上營部所屬的偵察排裝備的3輛M3A3騎兵戰車,以及火力支援排所屬的4輛M7火力支援車(採用M2A3步兵戰車為底盤),全營共有M2/M3系列戰車36輛。

此外,一個諸兵種合成營還有支援前方作戰的前方支援連,兵力為198人,各種輪式和履帶式車輛共78輛(主要是加油車和裝甲搶救車等)。諸兵種合成營還包括:偵察排、火力支援排、迫擊炮排、醫務排、通信班、掃雷班以及隨軍牧師等。可以說,一個諸兵種合成營就具有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

相關焦點

  • 美國陸軍測試M2A4步兵戰車「布雷德利」終於迎來重大技術升級
    美國陸軍已經有數十年沒有研製新型步兵戰車來取代M2「布雷德利」,但這不意味著放棄對它的改進和升級。
  • 美軍計劃研製新一代步兵戰車 「布雷德利」的繼任者將是一款「鐵烏龜」?
    這份徵求建議書很可能會秘密發布,美國陸軍可能會存在敵人從徵求建議書中推測自身需求並對其進行針對的擔憂。美軍的下一代步兵戰車被稱為「待選擇載人戰鬥載具」(Optionally Manned Fighting Vehicle,OMFV),這款步兵戰車將取代美軍中目前服役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在未來陪同一個美軍步兵班進行作戰。
  • 美國陸軍在敘利亞部署M2A3步兵戰車
  • 陸軍戰車未來發展最新動向
    2018年12月,在美陸軍協會博覽會上,陸軍下一代戰車項目(NGCV)選型成為博覽會的焦點,該項目首要任務就是要尋找一款新的步兵戰車替換M2布雷德利戰車
  • 【美軍裝甲部隊核心成員】美制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是美國研製的一種步兵戰車,它以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種履帶式、中型戰鬥裝甲車輛,1980年定型並投產,1983
  • 美國M2步兵戰車魔改,40歲老兵兇猛不輸新銳!改進思路可借鑑
    據報導,近期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的美國陸軍作戰測試司令部(OTC)開始測試最新型的M2A4「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 「布雷德利騎兵戰車」的名字是搭載兵種決定的麼?
    在美軍兵器命名的序列裡,M2為步兵戰車,M3為騎兵戰車,都是以奧馬爾·布雷德利(O·Bradley)五星上將命名,統稱為M2/M3「布雷德利」戰車。騎兵戰車,本質上就是「裝甲偵察車」,只是因為一些歷史沿革、軍隊傳統,有了不同稱謂。坦克戰車出現的早期,軍隊編制還是以過去的步兵、炮兵、騎兵等為主,武器裝備也不免保留了這方面的色彩,比如有步兵坦克、巡洋坦克、騎兵坦克等。
  • 從海灣戰爭一戰成名到如今的灰頭土臉!淺談M2「布雷德利」步戰車
    美軍之所以敢這麼幹,除了內部一些伊拉克人的接應外,恐怕更多的是對自己這樣一支由主戰坦克和經過防護加強的步戰車所組成的能打、能突、能防、能撤裝甲突擊力量的高度信任。作為突擊群中僅次於主戰坦克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其實早在海灣戰爭中就已經聲名鵲起,美軍前國防部長對它的評價甚至一度超過了主戰坦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輛被譽為經典的美軍步戰車。
  • 王牌戰車積木化,魔域積木M2A2步兵戰車測評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布雷德利"系列戰車再度出現在伊拉克戰場,它隨美軍主戰坦克入侵伊拉克,並突入巴格達的"紅色警戒區",闖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再次揚威伊拉克。由於其優秀的觀瞄設備,本車在沙漠風暴行動和伊拉克戰爭中大顯身手,擊殺敵軍坦克數量甚至超過了M1坦克,為美軍立下一次次汗馬功勞。
  • 美國陸軍開始測試「M2戰車+IVAS」實戰效果,用AR武裝步兵戰車
    近期,美國陸軍宣布測試將 IVAS AR 頭顯和傳感器與 M2 布雷德利步兵裝甲戰車整合,以提升士兵在車輛中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
  • 賣到了全世界,只有生產國自己不願意用的步兵戰車,是悲劇還是幸運?
    那好,就先說生產國是誰吧——美國。那麼這輛步兵戰車是什麼呢?AIFV。原因其實也很簡單——AIFV在美國,應該算是第一種專業步兵戰車了。在AIFV之前,美國人僅裝備了M113裝甲運輸車。既然只是運輸車,其能夠負擔的任務也就只有把步兵運到戰場上而已,運輸車本身沒有炮塔,運兵艙也沒有射擊孔,步兵們無法從運兵艙裡向外射擊。
  • 【SQUAD】Squad裝甲部隊之M2「布雷德利」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是美國70年代研製的一種步兵戰車,它以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種履帶式、中型戰鬥裝甲車輛,是一種伴隨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可以獨立作戰,也可協同坦克作戰。1980年定型並投產,1983年裝備於美國陸軍。
  • 升級重型步戰車!美軍最新M2A4步戰車,或成為ZBD-04B最強勁敵
    美國陸軍作戰測試司令部已經開始測試最新版本的"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2A4。M2A4"布雷德利"戰車,可見堆砌了大量附加裝甲M2"布萊德利"裝甲車是美國在197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種步兵戰車,它以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種履帶式、中型戰鬥裝甲車輛,是一種伴隨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可以獨立作戰,也可協同坦克作戰。1980年定型並投產,1983年裝備美國陸軍。
  • 忠實隨扈-美國步兵保姆車
    火器酷QQ群號:534553999火器酷交流微信號:huoqikucn美國「布萊德利」M2A3步兵戰車是M2/M3系列步兵戰車的最新改進車型,被稱為 「數位化的『布萊德利』戰車」。該型車戰鬥全重30.4t,乘員3人,載員7人。
  • 印度未來步兵戰車動畫演示
    近日,印度塔塔動力有限公司戰略工程部公布了一段印度國產未來步兵戰車(FICV)動畫演示視頻。塔塔FICV動畫演示視頻顯示,該履帶式步兵戰車長7.1米,寬3米,高2.6米,全重18.3噸。採用前置式發動機布局,發動機為風冷式渦輪增壓柴油機,額定功率600~750馬力,單位功率36馬力/噸。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不過,V-150戰鬥全重不到10噸,乘員3人,載員2人,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為此,臺灣陸軍的"陸軍戰甲發展中心」於1988年開始了新型裝甲車的研製工作。到1992~1993年,共完成了2輛樣車。隨即定名為"CM31六輪甲車",即CM31型6×6輪式裝甲車。
  • 盤點世界,十大先進型號的履帶式步兵戰車
    它是由PSM公司在2002到2014年研發的一款,履帶式步兵戰車,這款戰車雖然外觀看著小巧,但是車內的電子系統非常先進,戰車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中,都能以最高效率的完成任務,它受到大量德軍士兵的信賴。它是以色列陸軍當中的一款主力步兵戰車,它是以梅卡瓦坦克的地盤改進而來,該戰車的防禦性甚至超過了坦克,而且重量達到了60多噸,它配備12.7mm口徑的通用機槍,也有不同型號配備30mm口徑的機關炮,不得不佩服以色列人的思維和智商
  • 下一代戰車將實現「2實+1虛」乘員組!
    MET-D,M2布雷德利戰車,經過改裝,可以攜帶無人駕駛汽車的遙控站科夫曼近日告訴媒體,野戰測試和計算機模型已經使陸軍確信,未來的裝甲車只能由2名乘員並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進行戰鬥,而不是傳統的3名或更多。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陸軍在17日發布的下一代戰車徵求建議書草案中,要求可選載人戰鬥車(OMFV)由2名士兵組成乘員。
  • 未來裝甲戰車如何發展? 專家解析美俄坦克
    選擇遙控操作時,步兵通過可攜式控制器遙控比如可攜式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作戰靈活度較高;選擇無人自主操作則對人工智慧技術與信息數據技術提出很高要求,為了達到作戰需求,相關技術還需進一步完善。目前英國的「黑騎士」、美國的「粗齒鋸」、俄羅斯的「旋風」以及俄軍的「天王星-9」無人戰車都是無人坦克技術的集成者,在實際測試中都表現出不凡的作戰能力。     坦克的科技量會越來越高。
  • 美國陸軍全介紹
    2006年12月,接替新關的下屆陸軍參謀長彼得·斯庫梅克以「包含了現代化、模組轉換、現役與預備役單位間的重新平衡,以及一個可以持久作戰的新世代」一句話,概括了這次美國陸軍轉型的內容。 美國國民警衛隊是各美國各州政府指揮的武裝力量。在1903年民兵法令之前,陸軍國民警衛隊官兵原本只受本州政府調遣,當他們經美國陸軍徵召時則再轉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