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亮2款新武器可完爆臺軍 6月是臺海關鍵期

2021-02-28 新浪軍事

  解放軍24日和25日在浙江舟山黃大洋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島內關注。有臺媒認為,儘管演習面積比之前臺海實彈演習略小,但由於近日解放軍動作頻頻,也讓外界解讀為針對「臺獨」的意味濃厚。接下來6月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將搬入新館,大陸也將舉辦「海峽論壇」進一步公布惠臺措施,兩岸關係將進入關鍵階段。

  「警告意味濃厚」

  針對解放軍舟山軍演,臺「國防部」官員倪邦臣24日稱,大陸此次劃設的禁航區範圍,與2016年和2017年劃設的範圍差不多,由此推測實彈射擊規模、模式與以往相當。「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稱,禁航區面積約為50平方公裡,範圍不大,「國軍對相關動態皆周密掌握」。《中國時報》25日稱,儘管舟山軍演範圍不如此前的臺海演習,但最近解放軍南海海上閱兵後,18日起在福建泉州外海演習,加上轟—6等軍機連續3天繞臺巡航,「頻頻大秀肌肉,讓舟山實彈軍演仍舊難脫劍指臺灣的意味」。文章說,大陸官媒拋出遼寧艦戰鬥群22日在東海進行實兵對抗訓練的消息,更增添警告氛圍。

  《聯合報》注意到,解放軍兩款新型武器裝備通過官媒接連曝光,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高調亮劍」。其中一款為解放軍空軍新型戰機殲-10C,與臺灣空軍所裝備的「幻影」2000、F-16及自研的「經國」號戰機相比,具有壓倒性優勢。另一款武器為東風-26彈道飛彈,它在2015年還只屬於試驗性服役,經過兩年試用,已經完全具備了戰鬥力,是解放軍第二種具備打擊水面大型艦船能力的飛彈。該報同時援引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的話稱,大陸公布兩款武器應該不是專門為震懾臺灣或美國。

  比對陳水扁溫和?

  25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記者會上表示,解放軍一系列軍演發出的信號是清晰明確的;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我們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25日撰文稱,可以預見,只要「行政院長」賴清德持續拋出放肆言論,解放軍軍演戰鬥群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靠近臺灣。他提醒賴清德應該知道兩件事:一是在臺灣屬於全體中國人這件事上,美國絕對沒有能力與大陸為敵,因為美國的付出是有限的,但大陸的付出將是無限的,直到完成兩岸統一民族復興的使命;二是北京的軍事演習不是虛張聲勢的恫嚇,而是具體計劃的反覆演練,即一定有一個統一後快速建立政治和社會秩序的方案,其主要對象必然是「臺獨」的施政者、「臺獨」教育的主導者以及「臺獨」宣傳者。

  聯合新聞網25日稱,如果和民進黨上一次執政時相比,大陸現在要溫和一些。文章回顧稱,2000年陳水扁就職前,就傳出大陸軍機出海頻率增加,一度飛越「海峽中線」的消息。陳就職後的第五天,解放軍在泉州灣至深滬灣附近海域進行了為期7天的火炮射擊;當年10月,又同時在四個地方進行「世紀大演兵」。2002年春天,解放軍再度在東南沿海展開號稱10萬人參加、為期長達半年的演習,課目主要是聯合登陸作戰。接著2003年和2004年,解放軍都在東山島演習,其中2004年演習傳出假想目標是對澎湖進行兩棲登陸作戰。

  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稱,2000年陳水扁勝選,對北京而言的確造成一定的心理衝擊;如今民進黨二度執政,北京已有與其打交道的經驗。不過,隨著蔡英文當局不斷推動「去中國化」,加上川普政府頻打「臺灣牌」,大陸對蔡當局施加的壓力將會逐漸增加。

  6月是臺海局勢關鍵期

  即將到來的6月被不少媒體認為是臺海關係的關鍵期。臺灣《旺報》25日稱,6月臺海局勢詭譎多變,一方面大陸將舉辦第十屆「海峽論壇」,是中共十九大、全國兩會後的首場兩岸大規模交流活動,大陸將有新一波惠臺措施;另一方面,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新館將落成,美國派何種層級官員來臺以及美海軍陸戰隊是否進駐,勢必將牽動中美臺三方關係,「民進黨政府如無法理性面對,6月之後恐將是兩岸關係更惡化的開端」。

  香港中評社也說,臺海能否平靜,6月很關鍵。大陸近期採取的一系列動作既針對「臺獨」,也警告美國,「踩紅線必遭反擊,並須為後果負責」。

  臺灣民調:近八成島內民眾反對親人為「臺獨」而戰

  連日來,島內針對「臺獨」問題進行的各項民調層出不窮。不久前島內親綠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公布民調聲稱「至少有55%民眾願為『臺獨』上戰場,甚至有67.7%願為『反統一』而戰」。但近日,臺灣「東森新聞雲」發布的民調卻顯示,如果臺灣因「臺獨」而導致戰爭,只有23.6%的臺灣民眾願意自己上戰場,且有77%的民眾反對親人為「臺獨」而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6日報導稱,臺灣「東森新聞雲」在4月4日-17日通過網絡和電話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島內民眾希望「維持現狀」,其中,39.9%的民眾希望暫時「維持現狀」以後再說,希望永遠維持的有15%,急統和「急獨」的「基本教義派」都不到5%,「急獨」比例甚至還比急統還少1個百分點。

  此外,調查還顯示,若兩岸因「臺獨」爆發衝突,有70%以上的臺灣民眾表示不願意自己或親人上戰場,而願意自己上戰場的僅佔23.6%,願意讓親人上戰場的佔20.2%。

  對此,有島內網友在報導留言區分析稱,「(臺民眾)九成九不會去戰!去戰的,半成投降!其他的會逃兵!」「這些嘴巴鼓吹『臺獨』的政客、到時第一個落跑就是他們、最後只剩下可憐的支持者……為『臺獨』而戰!」

  此前島內親綠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發布民調正值解放軍在臺灣海峽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之後,臺灣知名作家王豐酸諷道,如此的敏感時機,(臺灣民主基金會)民調「放煙花」真是別有用心,若真如其所言,有超過55%願意上戰場,那麼臺灣「國防部」怎麼還愁募不到兵,直接通過民調機構向這些「愛臺青年」發出募兵邀請不就得了,保證募兵成果「年年達標加漲停板」。

相關焦點

  • 臺海局勢進5月關鍵期 臺灣人士:大陸極可能發起懲罰式軍事行動
    近日,臺媒述評「臺海局勢進入5月關鍵期」。臺媒提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開始第二個任期。「中時電子報」5月10日稱,臺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9日對媒體表示,他對下半年的兩岸關係憂心忡忡,他警告說,若民進黨不斷操弄「正名」議題,大陸極可能對臺有「懲罰式軍事行動」。蘇起提及,也許民進黨內部有人被選戰勝利衝昏頭,才會對兩岸情勢過於樂觀。
  • 臺媒:就是針對大陸的…
    (圖片來源:臺媒)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2015年12月公布了所謂對臺軍售項目,其中包括250枚Block1-92F人員攜行式(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臺軍官員今天(22日)聲稱,250枚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將從2018年起分批交運臺灣。
  • 大陸要對"臺獨"分子全球通緝?國臺辦回應
    大陸這兩款殺器讓臺軍最忌憚 6月是臺海關鍵期原標題:持續亮劍警告!解放軍舟山軍演亮兩款新式武器震懾「臺獨」[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解放軍24日和25日在浙江舟山黃大洋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島內關注。有臺媒認為,儘管演習面積比之前臺海實彈演習略小,但由於近日解放軍動作頻頻,也讓外界解讀為針對「臺獨」的意味濃厚。
  • 臺媒曝臺軍要換掉65輛重型機車,聲稱可反制解放軍「斬首戰」
    65輛重型機車全數汰換,採購新型的重型機車供「快速反應連」部隊運用,除了可有效發揮機動偵搜戰力之外,更可「反制」解放軍可能對臺北博愛特區(臺灣「總統府」所在地)發動的「斬首」戰威脅。臺媒報導截圖據報導,為強化臺北衛戍防衛戰力,臺防務部門在2018年1月核定將「憲兵勤務連警衛排」擴編,並賦予全新的任務,成為具有快速反應戰力的「憲兵快速反應連」。
  • 臺媒:殲16飛越臺海幾乎把臺軍IDF戰機按到地上摩擦
    自9月18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宣布解放軍在臺海有重大行動以來,解放軍海空兵力在臺灣海峽進行的戰備警巡和海空聯合演練行動牽動著臺灣方面的敏感神經,令島內高度緊張。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進入臺灣海峽空域巡航的解放軍軍機為殲-10、殲-11、殲-16等型號,殲-16戰鬥機還對臺軍IDF進行「包夾」。那麼,解放軍為什麼派出上述機型活動?殲-20為何沒有現身海峽?
  • 關注 | 大陸軍演前曝光新武器 臺媒:警告美國若介入,後果自負
    ▲臺軍F-16戰機(中時電子報)近期大陸接連軍演讓臺當局十分不淡定,解放軍4月18日在臺海實彈演習,更是引發島內輿論關注。4月16日,解放軍空軍又公布新型戰機殲-10C即日起開始擔負戰鬥任務。臺媒感嘆,這象徵解放軍空戰能力進一步提升,臺軍事專家號稱由於殲-10C服役,「臺空軍現有優勢將大幅降低」;而大陸刻意讓新型飛彈亮相,一方面也是警告美國若介入臺海,將付出更高代價。
  • 臺海「亞戰爭」,快把臺軍拖垮了?
    正在忙著「滅火」的臺軍聲稱兩件事情沒有必然聯繫,但是臺海「亞戰爭」顯然快把臺軍拖垮,他們的三大弱點已經暴露。據臺媒11月23日報導,自殺的36歲黃姓士官長主要負責地勤裝備維修,支持戰機、電源車及提供戰機維修保養裝備。
  • 臺軍剛要裝備新武器,就被軍事專家diss:基本沒用……
    日前,有臺媒報導稱,被臺軍寄予厚望的所謂「萬劍彈」將開始部署臺空軍。軍事專家認為,「萬劍彈」根本挽救不了臺灣,也無助於「臺獨」分子分裂祖國的企圖。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5日報導,8月2日下午,臺軍出動3架IDF戰機,掛載「萬劍彈」進行了驗證測試。據稱,掛載「萬劍彈」成功將海上目標區域多個標靶摧毀,證實具備作戰能力,將開始部署空軍。
  • 臺媒梳理:96年臺海危機以來 大陸「最嚴重軍事挑釁動作」發生在今年
    【大軍事消息】今年,大陸軍機和軍艦不斷繞臺,有臺媒在年底總結時直言「臺海今年很忙」。臺媒21日提及,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喀拉蚩相繼在8月和9月訪臺,解放軍戰機兩度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最近距臺灣新竹海岸線僅約37海裡(約合68.5公裡),「是繼1996年臺海危機、兩國論後,最嚴重的軍事挑釁動作」。
  • 臺媒:臺「憲兵」要換65輛新機車稱可「反制」解放軍「斬首」
    臺灣《自由時報》5月1日援引臺軍高層官員說法稱,負責保護臺當局領導人的臺軍「憲兵指揮部」提出2021年度多項軍事裝備採購規劃,其中一項是將現有的65輛重型機車全數汰換,採購新型的重型機車供「快速反應連」部隊運用,除了可有效發揮機動偵搜戰力之外,更可「反制」解放軍可能對臺北博愛特區(臺灣「總統府」所在地)發動的「斬首」戰威脅。
  • 臺海|「今年很忙!」 2020年臺海軍情大盤點
    臺媒認為,此次美軍艦過臺灣海峽系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後首次。2月9日、10日,解放軍殲-11、空警-500和轟-6等軍機連續兩天飛過所謂的「海峽中線」進行遠海長訓,震懾「臺獨勢力」。2月12日,美國空軍一架MC-130J特種作戰運輸機曾沿臺灣海峽,由北向南飛行。此外,兩架美軍B-52轟炸機,亦在當天沿臺灣東部空域由北向南飛行。
  • 臺軍康定艦跟蹤遼寧艦被解放軍廣播點名?又是臺媒瞎編的
    在《聯合晚報》這篇報導中,專家認為,對方最可能獲知臺方信息的渠道,應該是海上的大陸漁船。情報戰向來不讓對方得知虛實,這次解放軍直接亮出底牌,可能是為了心理戰,除了威嚇效果,更利用臺灣社會近年氛圍,製造仇軍宣傳。曾任臺灣海軍司令部情報處長的退役中將蘭寧利指出,「共軍最有可能的消息來源,是在海上作業的大陸漁船。」因為對岸當局早就訓練漁民,協助擔任耳目。
  • 臺軍「天駒部隊」進駐「臺海第一線」,不自量力,自我壯膽!
    臺空軍IDF戰機據環球時報國內援引臺媒4月29日的報導消息,臺空軍將裝備有IDF戰機的「天駒部隊」部署在澎湖馬公基地。據臺空軍稱,配備了 「天劍Ⅱ」型空對空飛彈的該型飛機可以在4到5分鐘內完成緊急起飛。
  • 臺灣「沱江艦」亮相 臺媒稱可奇襲大陸航母
    臺灣「沱江艦」亮相 臺媒稱可奇襲大陸航母   臺媒稱,由臺灣自行設計的首艘「穿浪型雙船體」隱身飛彈巡邏艦,14日在宜蘭蘇澳舉行命名典禮,由臺軍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命名為「沱江軍艦」。
  • 頭條 | 臺軍「以槍對炮」回應大陸軍演
    臺媒稱,解放軍4月18日在泉州近海進行包含岸炮射擊項目的臺海軍演,而為響應解放軍行動,臺軍於4月17日提前一步在金門跟馬祖進行輕兵器射擊操演
  • 臺北上空戰機轟鳴,臺媒:大陸罕見表態,無異於「攤牌」
    綜合多家臺媒報導,24日一大早,約莫6:30至7:00間,臺北市上空傳來震耳欲聾聲響,上班族目擊「幻象」戰鬥機在上空掠過,音爆聲引發關注,另有臺空軍救護隊與直升機也編隊飛入臺北市中心。當天,親綠媒體「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等紛紛開始炒作「戰機高速掠過臺北市區上空」一事,驚呼「打仗了嗎?」「解放軍打過來了?」
  • 臺海會擦槍走火嗎?大陸回應引爆輿論!臺軍這個動作暴露心虛了
    據《海峽導報》消息,臺媒報導稱,為「避免擦槍走火」,臺當局防務部門特別針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兩度進行了「補充規定」與「增修訂」。據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因為解放軍軍機頻繁飛赴臺灣空域,臺灣防務部門2020年已特別針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兩度進行了「補充規定」與「增修訂」。
  • 臺軍「憲兵」被曝要更換65輛摩託車,聲稱可「反制」解放軍「斬首」
    【環球網軍事報導】臺灣《自由時報》5月1日援引臺軍高層官員說法稱,負責保護臺當局領導人的臺軍「憲兵指揮部」提出2021年度多項軍事裝備採購規劃,其中一項是將現有的65輛重型機車(摩託車)全數汰換,採購新型的重型機車供「快速反應連」部隊運用,除了可有效發揮機動偵搜戰力之外,更可「反制」解放軍可能對臺北博愛特區(臺灣「總統府」所在地)發動的「斬首」戰威脅。
  • 臺媒曝:臺軍禁止飛行員對解放軍戰機開第一槍,否則法辦
    臺媒稱,去年3月31日解放軍軍機飛越臺方所謂「海峽中線」後,根據蔡英文指令,臺防務部門立即修改「臺軍經常戰備突發狀況細則」,將從距臺灣本島12海裡空域到「海峽中線」劃為「攔截區」。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也曾表示,在不升高軍事衝突的原則下,只要解放軍戰機越過中線,臺軍都會依據行動準則處置。
  • 臺軍派出軍機偵搜大陸潛艇 我國防部打開天窗說亮話
    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臺海局勢依然不見降溫,甚至還出現了繼續升溫的趨勢。1月23日,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逼近臺灣省西南部海域,同時美軍還出動了電子偵察機以及P-3C/P-8A反潛機等。與此同時,解放軍艦機也出現在臺西南海空域執行戰備巡航任務,這裡儼然成了中美兩軍的演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