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機有必要訓練「Trump」科目嗎?飛行員如何處置不尋常特情

2021-12-27 資深機長陳建國

左一陳蓓蓓左二何方為首航大陸747機長和副駕駛

飛行圈今天邀請了老朋友,華航首航美女陳蓓蓓機長,談起了關於兩岸模擬機訓練是不是都有模擬機疊加組合拳:

那麼模擬機的疊加科目訓練有沒有意義呢?

「Trump」科目值得訓練嗎?

像很多海外華人把雪梨叫做「雪梨」一樣,Trump 海外有很多人叫「床破」或者「窗破」:川航「窗破」了,事件正在調查中,具體原因期待官方公布,有人提出,「窗破」該不該作為訓練和考核項目?

支持者說:既然發生了「窗破」,飛機就應該有發生這種問題的可能,那麼疊加組合的故障就是可能的,所以模擬機訓練應該作為一個訓練甚至檢查項目。

反對者認為:這種小概率事件,作為了解性內容和模擬機演示內容就可以了,作為訓練是有些浪費資源,作為考核項目更是矯枉過正了。

因為今天「窗破」了,昨天還有美西南的發動機破了打到機身,機身也破了,需不需要也設計一個科目?

還有前天美國「Aloha」航空飛機機艙飛沒了,要不要也重演一次?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對這些問題,該有什麼樣的原則和方法,怎麼去看待這些問題?我們看看飛機製造商這麼說?

超出範圍的故障處置原則

在波音FCTM非正常機動章節中有一節,專門講述超出NNC(非正常檢查單)處置。

超出非正常檢查表範圍的情況

在遇到極其少見的超出波音推薦的NNC範圍的事件時,這些事件可能由於異常事件而發生:如空中相撞,炸彈爆炸或其他重大故障。這些可能需要機組完成多個NNC,根據需要使用幾個不同NNC的項目以應對當時的情況,或者是面對很少或可能沒有具體的指導,除了只能依靠機組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經驗。因為這些情況很少見,所以不實際或不可能創建相對應的NNC以涵蓋所有事件。

下面的指導可以幫助機組在空中遇到這類情況時,採取正確的措施。這些指導都是一些「業界共識」,機組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取何種措施才能以最安全的方式完成飛行。

感謝喆哥和帥哥輔助翻譯

其中包括:

Basic Aerodynamics and Systems Knowledge(基本的空氣動力和系統知識)

Flight Path Control(飛行航徑控制)

Directional Control During Landing Ground Roll(著陸時方向控制)

Checklists with Memory Steps(有記憶項目的檢查單)

Communications(通信)

Damage Assessment and Airplane Handling Evaluation(受損評估和飛機操縱能力評估)

Landing Airport(著陸機場)

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再拗述,大家可以看看FCTM。

飛行員有哪些終極策略?參考:飛行員的終極策略

筆者的話

飛行圈為什麼一直鼓勵大家多讀書,多學習,因為很多知識需要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業界共識,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廣泛的學習和閱讀來實現。

靠模擬機科目不可能重演所有的事故和空難,所以對於「窗破」的科目,筆者以為:了解一下就好,切不可顧此失彼,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畢竟大部分事故都是日常運行的時候的問題,不是極端少見的組合拳。這些是筆者認為的模擬機訓練的誤區。

沒事多看點書吧!飛行圈這麼多手冊,你看多幾本?

飛行圈推薦的精品書籍:

航空信息手冊》---適合所有航空業內外了解航空知識和規則規章

《航空知識手冊》(存貨不多)---適合飛行基礎知識學習和加強

《風險管理手冊》---對飛行風險深層次的研究和理解

《精飛波音737之MRG》(已罄)《精飛空客320》(已罄)---輔助和理解QRH,模擬機飛行好幫手

《精通大飛機運行與性能》(只剩2冊)---熟悉日常航班運行和性能的知識

《精通波音737》(已罄)---對737知識的更進一步理解和提高

《疲勞風險管理》---對自身疲勞的認識和管理

怎麼購買飛行體驗券獲取以上手冊:飛行體驗券的使用方法

            

飛行保險向左                  精品手冊向右


相關焦點

  • B737NG飛機升降舵卡阻處置簡介
    可能很多人都有同感:不同地域的飛行員,他們偏好的模擬機訓練科目是不同的。 北方飛行員偏好大風亂流,極限側風加陣風再加30%顛簸,關閉指引「懟」著下滑點穩穩噹噹落地是好樣的。 南方的飛行員偏好低能見,邊緣天氣人工飛行死套指引一點不跑,100英尺猛抬頭看跑道巴巴適適落在大白點是上乘。
  • 飛行員王建東沉著處置空中特情榮立一等功
    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建東生死關頭臨危不懼成功處置低空特情榮立一等功解放軍報訊 特約記者範以書、記者李建文報導
  • 飛波音737模擬機,真機飛行80分鐘,超低價格,等你來....
    第二天在資深飛行員帶領下駕駛飛機衝向藍天。飛機為什麼會飛?飛機是如何轉彎的?為什麼飛機轉彎時會掉高度?為什麼飛機可以抬著頭降落?如何進行平直飛行?為什麼要練習平飛轉彎的技能?什麼叫標準轉彎?開飛機和開車有什麼不同?
  • 一等功臣王建東講述:37秒教科書式低空鳥擊特情處置如何發生?
    王建東是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一級飛行員,不久前,他所駕駛的戰機遭遇了一次因飛鳥撞機導致的重大特情,他用37秒處置了這起特情,被飛行專家稱為「教科書式的低空鳥擊特情處置案例」。戰機低空突遇險情,「聲音就像拿大鐵錘砸油桶」
  • 深入開展特情研究!他們勇闖飛行訓練「禁區」
    解放軍報訊 張鷹、靳元祿報導:近日,陸軍航空兵學院某旅組織飛行訓練。一架直升機從高空極速下降,距地面約30米時,突然一個「急剎車」,機頭高高仰起,爾後順勢接地滑跑一段距離穩穩著陸。這是他們開展特情研究,模擬直升機發動機空中停車後進行自轉著陸的場景。
  • 讓飛行模擬機圓你「機長夢」!
    平時說的飛行模擬機,正式名稱叫全動飛行模擬機(Full Flight Simulator),大約有兩層樓高,按照真實飛機1:1比例模擬仿真駕駛艙,安裝有真實的各類飛機儀表每一名飛行員駕駛真實飛機之前都需要在全動飛行模擬機上進行訓練。此外,世界民航組織規定,民航飛行員每六個月最少要復訓一次,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可以滿足飛行員訓練的全部要求,為飛行員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提供充分的培訓,最大限度確保飛行安全。此外,一些高危險性的試飛科目並不適合在真飛機上完成,比如飛行員如何在完全無動力的情況下滑翔到水面上著陸,類似這種情況就必須用模擬機來代替。
  • 咱們中國空軍的飛行員有多強?高空風擋玻璃碎裂,硬給開回去了!
    裝備多先進,這個是我們能看得到,起碼是我們能腦補出來的,但駕馭這些裝備的人,他們到底有多強呢?他們能把這些裝備的性能都發揮出來,甚至達到人與裝備的完美統一嗎?尤其是殲20隱身戰機這種必然顛覆人類空戰作戰法則的新型裝備,在咱們空軍飛行員的駕馭之下,戰鬥力到底會有多麼可怕呢?
  • 模擬機訓練時遇到過最恐怖的經歷是什麼?
    一票飛行學員訴說自己飛模擬機的恐怖經歷。。。那還是我初始改裝時,有一次飛模擬機響火警了,不是發動機火警,不是貨艙火警,是特麼模擬機訓練中心火警了,是真的火警了~我和小夥伴還尋思著我靠教員這齣的火警咋整啊?
  • 高等級飛行模擬機自主研製之路 | 戴樹嶺
    飛行模擬機根據使用情況,大概分成兩類:一類是在工程上使用的叫工程模擬機,可以支持飛機系統的設計、研製到試驗整個全過程,甚至現在已經發展到試飛、適航;另外一類是訓練模擬機,用於訓練飛行員。訓練模擬機裡分成三類,一類是FFS,全任務模擬機,分成ABCD四個等級;另一類是飛行訓練器,分1-6級;還有一類是CBT,這個一般就是一個純軟體,在計算機上訓練操作流程的。
  • 科目二模擬機要上多久?
    每天都有分享。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科目二模擬機要上多長時間並沒有明確規定,需看自身的工作能力。據駕校教練回復,模擬機一節課的時長一般為1.5鐘頭,上完5-8堂課上下,基本上就可以根據模擬機的考試,再而開展實車訓練。
  • 淺談模擬機常見襟翼科目
    每側襟翼各有一個位置傳感器(FLAP POS TRANSIMITTER),它是一個無刷式的,內部沒有止動,跟隨襟翼連續轉動的組件。它輸入給 FSEU 襟翼位置信號,然後 FSEU 輸出信號到襟翼位置指示器。襟翼位置 指示器有兩個獨立的指針,指針由各自的同步機構帶動轉動相應的角度, 從而指示出襟翼的確切位置。
  • 一段視頻刷屏背後的特情處置引人深思
    與這樣一場突發險情不期而遇,並在生死的縫隙中救下兩個人的生命,化險為夷的崔承亮在險情中掂量了實戰化訓練中「實」字沉甸甸的分量。一枚炸響的手榴彈,一幕被贊為「神級反應」的搶險,一次大流量的視頻傳播。凝視沙場,透視險情,刷屏背後的特情處置引人深思。
  • 會翻個底朝天嗎? - 飛行訓練科目筆記 | 空域篇 - 失速
    失速科目訓練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失速是航空器最危險的特情之一,不但失速本身極其危險,而且不正確的改出動作會導致失速發展成另外兩種更致命的險情。因此,飛行人員必須學會進入失速、識別失速、改出失速。我們如何在訓練中模擬真實情景中的失速呢?把所有情景分類組合後,飛行訓練的失速科目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無動力失速,適用於模擬著陸的拉平、平飄階段的失速,以及較大下滑角中飛越跑道頭之前就收光油門的情景。
  • 全軍唯一運-9女機長:「離地三尺,不分男女!」
    都有她振翅雲天的英姿今年「三八」婦女節前夕她榮獲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翱翔藍天,不分男女」 初春清晨,暖日晴風氤氳著巴蜀大地。陳金蘭率機組執行大航程遠海訓練任務。「離地三尺,不分男女!」面對記者的疑惑,陳金蘭劍眉一挑,爽朗地笑了。
  • 駐港部隊陸海空三軍聯合巡邏 新增科目讓人安全感大增
    為有效履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海上和空中防務,8月9日,駐香港部隊組織了代號為「海空巡18-42」的陸海空三軍聯合巡邏行動,檢驗海上和空中聯合編隊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 從飛行員到營參謀:一次不尋常的「機降突擊」
    從飛行員到營參謀:一次不尋常的「機降突擊」——第74集團軍某陸航旅直升機營參謀陳澤南的轉型之路■宋邦穩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通訊員 周天宇 許浩傑△某陸航旅各營開展實彈射擊訓練,營參謀成為籌劃營級訓練的主力。2年多前,陳澤南成為第74集團軍某陸航旅直升機營參謀。新崗位、新挑戰。
  • 快訊:模擬機,均瑤第【1】?
    此次航展,從主辦陣容、參展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數量,到展覽規模均超往屆,更有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成果首次與公眾見面,讓「中國元素」大放異彩。其中包括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由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並在2020年順利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D級鑑定的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