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爸爸去哪了:二戰義大利海軍永遠的痛

2022-01-01 巔峰戰艦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皇家海軍就曾經醞釀過一次空襲敵人軍港的作戰計劃。起因就是英國人於1917年6月研製成功了第一型魚雷轟炸機——「杜鵑」,該機可以攜帶一枚450公斤重的457毫米魚雷,從空中對敵艦進行魚雷攻擊。當時貝蒂計劃用幾百架「杜鵑」對錨地裡的德國公海艦隊發動大規模空襲,只可惜這一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一戰便結束了。「審判行動」

轉眼間到了1940年,整個歐洲又捲入了戰火。隨著德軍節節勝利,義大利為了採摘勝利果實,按耐不住於6月10日正式參戰,向周邊發起了一系列擴張攻勢。

面對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咄咄逼人的進攻,英國地中海艦隊在「提斯洛角海戰」取得小勝之後,準備再狠狠教訓一次義大利人。坎寧安決定使用當年貝蒂的作戰計劃,只是把對象換成了義大利海軍的塔蘭託基地。

當時坎寧安手中堪用的航母只有一艘「光輝」號,他不得不從被炸傷的「鷹」號航母上調來5架「劍魚」式魚雷機,又從岸上基地調來1架「劍魚」,這才裝滿了「光輝」號。11月11日晚上(好日子啊!),22架「劍魚」、14架「大鷗」和4架「海上鬥士」戰鬥機從「光輝」號上起飛,分為兩個波次朝義大利塔蘭託海軍基地飛去。

雖然塔蘭託對英國人的空襲嚴陣以待,可由於義大利空軍戰鬥機遲遲未能出現,高射炮竭盡全力也沒能阻止英國飛機的肆虐。最終義大利海軍1艘戰列艦被擊沉、2艘戰列艦被重創、岸上油庫被摧毀,而英國人卻只損失了2架「劍魚」。殘餘的義大利艦隊不得不倉惶北撤,主動退出了地中海戰場。

英國「劍魚」機群

在空襲塔蘭託的行動中,英國人只出動了22架「劍魚」式魚雷機就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劍魚」這種雙翼機最大平飛速度只有225公裡/小時,其性能在二戰初期就已遠遠落後於那個時代,別說碰到義大利空軍最先進的MC戰鬥機,哪怕是CR42雙翼戰鬥機(最大平飛速度441公裡/小時)都能把「劍魚」打成空中燃燒的火雞。可是直到英國人的第二攻擊波離開,義大利人都沒等來自己的空中支援。

義大利CR42戰鬥機機群

照大家的慣性思維,義大利早在1922年就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排名全世界前5強。1940年的義大利海軍擁有4艘戰列艦、7艘重巡、12艘輕巡、123艘驅逐艦、110潛艇,怎麼也算是地中海「一霸」,卻被規模比自己小的英國地中海艦隊頻頻吊打。造成這種局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義大利海軍存在嚴重的短腿——沒有海軍航空兵,不但沒有航空母艦,甚至連一個陸基飛行中隊都沒有。義大利海軍這種與時代脫節的原因還要從1922年說起。

義大利空軍的建立

在一戰之前,歐洲的權力平衡掌握在英法德俄四國手裡,義大利在歐洲只是一個打醬油的邊緣角色。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在利誘下也加入了戰爭,哪想到卻損失慘重。雖然戰後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分贓,但同戰爭中的損失相比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導致經濟破產、社會動蕩。這種情況就為墨索裡尼「向羅馬進軍」創造了機會,在1922年成為義大利總理,開始了獨裁統治。

在墨索裡尼「向羅馬進軍」的隊伍中,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制空權》的作者杜黑。杜黑當時是義大利陸軍航空兵少將,他鼓吹的「空軍制勝論」簡單來說,就是以後單靠地面部隊進攻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一個國家必須得有獨立的空軍,而且空軍應該排在第一位,陸、海軍都得淪為空軍的支援。

早在1919年墨索裡尼組織黑衫軍時,他就嘗到了一個完全法西斯化軍事組織的甜頭,會在政治上獲得很多好處。在他眼中,陸軍和海軍早就存在,軍隊裡各種傳統勢力錯綜複雜,在政治上遠沒有自己親手組建的軍隊可靠。杜黑的理論馬上引起了墨索裡尼的共鳴,於是他在奪得政權之後,任命杜黑為義大利航空部部長,並在1923年成立了獨立的空軍,隨後陸海軍被要求停止一切航空活動。

作為墨索裡尼的「親兒子」,義大利空軍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徹底的法西斯化,成為官富子弟和投機分子平步青雲的階梯,他們紛紛參加空軍,混個一年半載就會得到提拔重用,就連墨索裡尼的兒子都進入空軍鍍過金。當這些出身於空軍的法西斯分子們成為權貴後,義大利空軍的話語權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兩個互惠互利的群體。因此陸海空三軍在墨索裡尼那裡爭奪資源時,陸軍和海軍受到了很大的壓制,當時空軍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用轟炸機就可以決定未來戰爭的勝負,交戰雙方的陸軍和海軍無須動用一槍一彈。」

MC205戰鬥機

到二戰爆發前,義大利的航空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能生產偵察機、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水上飛機等各種飛機,而且性能並不差。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MC205戰鬥機,該機的性能同德國Bf109相當,可以同英國的噴火戰鬥機相抗衡,在蘇德戰場更是創造了15:88的戰績。此外BR20轟炸機也算當時一流的中型轟炸機,出口到了很多國家,甚至包括日本。

海軍的態度

義大利海軍並沒放棄對航空力量的追求,但在內部卻沒形成統一的意見,而是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航母派,他們認為應該效仿英、美、日等國海軍,打造一支可以和空軍分庭抗衡的大型艦隊航空兵,1927年改造的水上飛機母艦「朱塞佩米拉利亞」號(可以搭載20架水上飛機),就是這一派大膽的嘗試。

另外一派是傳統大炮巨艦派,這派認為海軍核心力量還是戰列艦,沒必要浪費資源去建設海軍航空兵,真到需要的時候,去向空軍求(跪)援(舔),劃撥十幾二十個飛行中隊交給海軍調遣就足矣,畢竟散落在地中海的島嶼都可以建設成陸基海軍航空兵基地,完全可以為海軍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傘。

大炮巨艦派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義大利是個狹長的半島國家,亞平寧半島像只腳伸進了地中海澡盆,還有西西里島、撒丁島兩個這一海域最大的島嶼護衛在半島周圍。在一戰前後,義大利又從愛琴海到亞得裡亞海得到了一系列島嶼,例如1911年意土戰爭佔領的多德卡尼斯群島和羅得島,1923年從希臘手中搶來了科孚島等等。假如將這些島嶼全部建上機場和設施,空軍就可以控制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區,把義大利打造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海軍這種不統一的思想是義大利空軍喜聞樂見的,大炮巨艦派的理論更是與空軍的思想不謀而合,海軍根本不需要航母,甚至連陸基飛機都用不著,海軍能做的空軍只會做的更好。所以空軍就向墨索裡尼做出了信誓旦旦的保證:「空軍會在地中海上為海軍提供隨時隨地的空中掩護和支援,海軍只需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行」。

於是在空軍的左右下,義大利海軍加大了戰列艦的建設,除了對「加富爾」級、「多裡亞」級戰列艦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還新建了4「維內託」級戰列艦,耗盡了本來就不算多的資源。

永遠的痛

義大利空軍和海軍之間雖然存在隔閡,但是在戰爭期間並非老死不相往來,空軍也努力想做到隨時隨地提供空中支援,卻總是「死了孩子來了奶——遲來的愛」,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三條原罪:

第一,由於空軍和海軍之間的隔閡,雙方在戰前很少進行協同演練,導致戰時海軍提出的作戰方案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到實戰配合時卻出了問題,遠沒有計劃的那麼美好。

第二,兩大軍種之間並沒建立一個統一的指揮協調機構,不同的指揮系統使協同作戰往往成為一個笑話,最後就是各打各的、各自為戰。

第三,義大利空軍建設始終是基於杜黑的轟炸制勝論,執迷於戰略轟炸和獨立空戰,可以說從來沒有站在海軍的立場考慮過問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直到戰爭進入高潮時,空軍才發現自己既沒有魚雷轟戰機,也沒有航空魚雷。

馬塔潘角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航母

於是乎,義大利海空軍之間的配合在塔蘭託被襲擊後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1941年3月28日爆發的馬塔潘角海戰中,義大利海軍艦隊又遭到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的羞辱,1艘戰列艦被重創,3艘重巡和2艘驅逐艦被擊沉,3000名官兵葬身海底。而前來支援的空軍居然29日才到達戰場,沒有海軍航空兵成為義大利海軍永遠的痛。

相關焦點

  • 義大利空軍海軍內訌
    點藍色字體關注「聯盟衛星通訊社」2020年10月28日,義大利空軍與義大利海軍內訌,2個軍種因
  • 二戰義大利海軍:艦隊實力令人望而生畏,但海戰戰績卻乏善可陳
    二戰時期,義大利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的第五大海軍強國,擁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義大利海軍艦隊,是以戰列艦、7艘特蘭託級、扎拉級和波爾薩諾級在內的重巡洋艦為主,雷擊艦和護航艦為輔;儘管在戰爭初期時,義大利海軍活動頻繁,曾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卻乏善可陳。
  • 軍事趣聞 | 二戰五件大蠢事!義大利海軍雄踞榜首!
    這類可怕的事件多次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據資料顯示,二戰期間盟軍的誤傷率也比較高。可見,真實的戰場上有非常多的軍人還沒成忠魂就成了「冤魂」。巴爾博元帥意軍將本國元帥擊斃伊塔洛·巴爾博是義大利著名的空軍將領,他被認為是墨索裡尼的指定接班人和私交好友。他很早就信奉法西斯主義,1922年曾領導黑衫黨民兵向羅馬進軍,成了墨索裡尼領導下的四人核心之一。
  • 【場景】四兩撥千斤 - 二戰中義大利海軍最大戰績居然是這樣獲得的!
    義大利海軍雖然在二戰中沒有太好看的戰績,但是直接說義大利海軍是窩囊廢未免有點事後諸葛亮。戰爭爆發時的義大利海軍看起來家大業大,但是缺少兩樣當時海軍最重要的裝備,航母和雷達。人家的主業是給德國人護航,你說拿那幾條維內託去和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大國英國死磕,也沒太大的必要。維內託級戰列艦,小編最喜愛的戰列艦之一
  • 二戰時期,為何德國和義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看完總算明白了
    ,為何德國和義大利都看不上日本的裝備?  整來整去整出一個廢物機槍。    日本研發的各種擲彈筒、以及92式步兵炮估計在歐洲就跟玩具一樣,在歐洲流行的永遠是膀大腰圓的榴彈炮。  說亞洲戰場是一戰水平,絲毫不誇張,你看日本人拿的主戰武器就是一戰前研發的。  日本的海空裝備,也有值得德國人學習的地方  二戰時日本海軍妥妥的世界前三,像義大利的地中海艦隊,那都是個啥!
  • 二戰中法國海軍跑哪去了?不僅被德國打,還被英國滿世界追著打
    在戰爭中,強大的法國海軍還沒有施展拳腳就接到了一紙停戰協定。德軍攻陷法國後,這支強大的艦隊去哪兒了?它為什麼又與昔日盟友英國皇家海軍兵戎相見?三十年代法國的對手德國和義大利,開始大力擴充海軍,一點點地突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試探著英國與法國的底線。法國艦隊司令達爾朗將軍預見到了德意兩國的野心。誰會是地中海的老大,已經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加上遠東的日本日益擴大海軍規模,這對法國的亞洲殖民地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海軍擴張和現代化改造被達爾朗提上日程。
  • 最後知道投降真相的義大利海軍:眼淚流下來,「白旗」舉起來
    德軍當然不會放過此時實力仍然可觀的義大利皇家海軍,但是跟一塌糊塗的陸軍和空軍相比,義大利海軍沒有讓德軍佔到太大的便宜,大部分主力艦隊成功投入了盟軍旗下。那麼為什麼海軍就能成功投降了,空軍和陸軍就不行?戰績不佳的義大利海軍又是怎麼樣施展這一操作的呢?
  • 義大利維內託級戰列艦「維內託」號戰列艦,義大利海軍之最後榮光
    她成為自1916年以來,義大利建成的第1艘戰列艦。同年5月1日,「維內託」號正式加入義大利海軍現役。此時距義大利正式加入戰爭只有40天的時間。此及別型號戰列艦是義大利,二戰前期最新設計建造的最大級別戰列艦。 在1932年開始德法兩國海軍的軍事武備競賽中,義大利海軍明顯感覺自己的戰艦噸位上和更新武備程度上要明顯落後於德法兩國,義大利軍艦陳舊感,讓原本就一絲不苟的義大利人感覺明顯的落差感。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說到義大利二戰時期是海軍,可謂是當時世界前六水準也是德軍歐洲作戰中唯一個擁有強大海軍力量的盟友,1943年以前說到西線戰區的海軍對抗,義大利海軍是唯一個可以跟英國打大規模決定性海戰的國家
  • 二戰時期發生的五件大蠢事!嗯……沒錯,義大利海軍雄踞榜首
    這類可怕的事件多次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據資料顯示,二戰期間盟軍的誤傷率也比較高。可見,真實的戰場上有非常多的軍人還沒成忠魂就成了「冤魂」。意軍將本國元帥擊斃伊塔洛·巴爾博是義大利著名的空軍將領,他被認為是墨索裡尼的指定接班人和私交好友。
  • 義大利的「七豪傑」,失意的重巡,二戰前後義大利條約型重巡洋艦
    雖然義大利海軍的實力還沒有上升到能夠和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正面對抗的程度,但是其仍然擁有包括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在內的各種中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給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帶來了一定的作戰壓力。二戰時義大利海軍艦隊但是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海軍的裝備,大部分人的著眼點還是在未完工的「天鷹」號航空母艦或者是世界上第一艘被制導炸彈炸沉的「羅馬」號戰列艦上。
  • 你絕對不知道二戰中的「義大利」是這樣子的!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與法西斯作對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義大利要加入軸心國,我軍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因此,直到二戰最後義大利也沒有開發出高速戰鬥機……5.槍枝設計師為了保持戰場清潔,而發明了可以把彈殼塞回彈鼓的機槍……(義大利搖白旗:我愛環保!!)6.手榴彈品質極差,丟出去不知道會不會爆炸也不知道何時會爆炸,但就在放鬆警惕的時候也許就爆了……7.飛機上不裝無線電。8.義大利海軍為了創設潛水部隊,委託精密機械開發工廠製作防水手錶。
  • 奧匈帝國海軍哪去了?
    1915年5月,反覆無常的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奧匈帝國宣戰,隨後不久義大利連同英法海軍一起封鎖了奧特朗託海峽,這使得奧匈帝國海軍被限制在亞得裡亞海中無所事事
  • 義大利二戰糗事TOP榜
    今天咱就專門說說義大利人在二戰中的糗事。本人研究二戰收穫心得,除了二戰人物、戰略戰術等以外,還有個額外收穫,就是二戰中的糗事、囧事,今天咱專門說說意呆利同學的糗事。第十名:投降原因是打不開彈藥箱。在北非的一場戰役中,一支規模很小的英國坦克部隊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發起衝鋒。
  • 「哄搶」F-35B戰機,義大利海空軍掀起口水戰,其實積怨已久
    戰鬥機計劃是全部分配給義大利海軍,用於裝備在加富爾號航母和的裡雅斯特號兩棲攻擊艦上,客觀上來說依照這2艘艦艇的F-35B搭載量,30架的數量也就是剛剛夠用,然而令義大利海軍氣憤的,義大利空軍卻橫插一槓子。
  • 做個天下最好的爸爸
    我看來看去只有一個感覺:你們吶,too年輕!我們那代人的童年是花仙子、是一休哥、是健次郎、是小鹿純子、是阿鍾來啦、是啪啪啪啪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是有超級英雄有外星怪獸有機器人有大炮有時空穿越有美麗公主的《恐龍特急克塞號》。當時我們拿紙殼糊成紅色頭盔cos格吾,在平房圍成的狹窄院子裡四處亂竄,高喊著:「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
  • 爸爸去哪兒了?在馬裡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竟然是他……
    軍人家庭,孩子能從媽媽的懷裡到爸爸的懷裡就是幸福。這對常人易如反掌,對軍人卻很不容易。爸爸去哪兒啦?爸爸沒有去綜藝頻道演節目,而是去訓練、去加班、去維和、去救災、去戰場……天天想爸爸、夜夜盼爸爸,爸爸回來親爸爸,倘若爸爸一去不返,那就一輩子再也沒有爸爸,再也沒有機會當面喊一聲「爸爸」,有的只是骨灰盒、墓碑和流不盡的淚花。襲事件發生之後,聯繫到一名戰友詢問情況。
  • 頭上插羽毛領章非軍銜:不走尋常路的二戰義大利陸軍軍服
    那麼,根據英美陸軍的經驗,去觀察義大利陸軍的袖子怎麼樣?這才是正確的思路,1937年起,從軍銜在軍服袖子上的位置就能推測出對方是義大利士官和士兵。不過你按照這個思路去觀察義大利軍隊的軍官軍銜,怕是又要陷入迷茫——也許找個海軍軍人來識別它們才更恰當一些,但如果真找了個海軍軍官來幫忙,只怕他也認不全。義大利軍官的軍銜標誌在袖口上,這在其它國家幾乎是海軍特有的方式,就連樣式都和海軍差不多,但是又多了其它國家沒有的一些軍銜級別。
  • 獨挑大梁:二戰前期的皇家海軍管鼻燕戰鬥機傳奇
    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已經不可避免的深陷二戰泥潭。由於國家還未來得及轉入戰時狀態,軍用飛機的生產線和調配圈就成為了海軍與空軍的主要爭奪目標。當新式的颶風和噴火戰機都被優先派往空軍,海軍的航母艦載機部隊也迎來了外形詭異的管鼻燕式戰鬥機。你甚至會從外形判斷其是一款輕型轟炸機。
  • 義大利在二戰中主要負責搞笑,絕對不是段子!
    在歷史上的一戰、二戰時期義大利的呆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境地,簡直就像個笑話!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為,二戰中正是由於義大利拖後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政權的滅亡。因此,完全可以說:感謝上帝,二戰時讓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否則納粹鐵十字說不定真的會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