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模量E及剪切模量G的本質

2021-02-18 機械小眾

彈性模量E及剪切模量G,反映的是該材料中原子的本性以及原子之間的鍵合力。最簡單的反映材料彈性模量大小的參數是該材料熔點的高低。因為熔點高低與原子間的結合力直接相關。通常,熔點越高的材料,其彈性模量也會越高。

另外,彈性模量對溫度變化很敏感,溫度升高,彈性模量降低。因為溫度升高,原子間的距離也變大,原子間的結合力就減弱了。從而導致E或者G數值跟著變小。

通常,直覺認為金屬材料的剛性(抗變形能力)隨著熱處理(淬火後)硬度的提高而提高,但是,這種直覺是錯誤的,材料的彈性模量主要取決於基體材料的性質,取決於結合鍵的本性和原子間的結合力,而對材料的成分和組織不敏感。當基體金屬一定時,不能通過合金化,熱處理,冷變形等方法來改變彈性模量,所以說它是一個對組織不敏感的性能指標,這是彈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點(金屬的彈性模量是一個結構不敏感的性能指標。

改變材料的成分和組織會對材料的強度(如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有顯著影響,但對材料的剛度影響不大。從大的範圍說,材料的彈性模量首先決定於結合鍵。因此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與熱處理並沒有很明顯的關係,只與材料本身的特性有關。

共價鍵結合的材料彈性模量最高,所以象金剛石,SiC,Si3N4陶瓷材料和碳纖維的複合材料有很高的彈性模量。而主要依靠分子鍵結合的高分子,由於鍵力弱其彈性模量最低。金屬鍵有較強的鍵力,材料容易塑性變形,其彈性模量適中,但由於各種金屬原子結合力的不同,也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鐵(鋼)的彈性模量為210GPa,是鋁(鋁合金)的三倍(EAl≈70GPa),而鎢的彈性模量又是鐵的兩倍(Ew≈70GPa)。

而高分子和陶瓷材料的彈性模量則對結構與組織很敏感,從而可以通過改變成分和改變生產工藝來提高彈性模量。

相關焦點

  • 淺析: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
    剪切模量G(Shear Modulus):剪切模量是指剪切應力與剪切應變之比。剪切模數G=剪切彈性模量G=切變彈性模量G 切變彈性模量G,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參數之一,與楊氏(壓縮、拉伸)彈性模量E、泊桑比ν並列為材料的三項基本物理特性參數,在材料力學、彈性力學中有廣泛的應用。
  • 彈性模量的物理學本質
    其中,曲線1表示引力隨兩者間距的變化規律,曲線2表示斥力的變化規律,曲線3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變化規律(疊加曲線1和2);作用能圖給出了兩原子形成的作用能(勢能)隨原子間距的變化規律。可見,當雙原子處於平衡位置時,勢能最低,兩原子最穩定;當原子被拉開或壓縮時,能量增加,一旦撤去外力,原子就要回到能量最小的平衡狀態,這一過程就是彈性變形的過程,又是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一個例子。
  • 楊氏模量與彈性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彈性階段拉伸狀態應力應變關係的(正應力)的物理量,彈性模量是描述彈性體(包括一維二維三維)在彈性階段應力應變關係的物理量。
  • 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七:彈性、彈性模量和剪切波傳播速度(二)​
    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七:彈性、彈性模量和剪切波傳播速度(一)下面的內容是上面文章的繼續:
  • 彈性模量及剛度關係
    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內,正應力和對應的正應變的比值。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總稱,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所以,「彈性模量」和「體積模量」是包含關係。
  • 彈性模量及剛度之間的關係!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總稱,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所以,「彈性模量」和「體積模量」是包含關係。
  • 材料的彈性模量(與上一節剛度有關)
    了解彈性模量與剛度的區別關係(1)彈性模量的定義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內,正應力和對應的正應變的比值。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總稱,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所以,「彈性模量」和「體積模量」是包含關係。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稱為「應力」)後,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除以應變。
  • 發現彈性模量
    此外,係數C 就是抗彎剛度EI,他把C 稱為「絕對彈性」,認為它與材料的彈性性能,以及梁的截面形狀有關(參考鐵木辛柯《材料力學史》)。很多學者提到,歐拉在172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提出了彈性模量的概念(缺文獻),可能只是有關這一概念的想法。但即便如此,歐拉相對於雅各布純粹討論微積分的應用,已經向力學邁進了一步,更重要的是指出了C 與材料彈性性能的相關性。
  • 模量入門基礎知識分享
    「模量」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標準量或指標。材料的「模量」一般前面要加說明語,如彈性模量、壓縮模量、剪切模量、截面模量等。這些都是與變形有關的一種指標。單位為Pa也就是帕斯卡。但是通常在工程的使用中,因各材料楊氏模量的量值都十分的大,所以常以百萬帕斯卡(MPa)或十億帕斯卡(GPa)作為其單位。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
  • 什麼叫彈性模具和波松比?常見材料彈性模量和波松比!
    式中Fn 表示一個被命名為n 的力(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力),比例係數E 成為彈性模量,也稱為楊氏模量,由於△l∕l。為純數,故彈性模量和應力具有相同的單位,彈性模量是描寫材料本身的物理量,由上式可知,應力大而應變小,則彈性模量較大;反之,彈性模量較小。
  • 什麼是材料的楊氏模量?它的定義與計算公式是什麼?
    楊氏模量 (E或Y)是固體在載荷下的剛度或對彈性變形的抵抗力的量度。
  • 剪切波彈性成像普及系列之九:「KPa」還是「m/s」?
    在日常工作中,剪切波彈性成像分析組織和病變時是選用彈性模量值好(單位是KPa)還是選用剪切波傳播速度(單位是m/s)更好呢?在上一講中已經提到,現在大部分的廠商提供的剪切波彈性成像系統能夠直接顯示彈性模量值和剪切波傳播速度值。
  • TPE,TPV和TPU,TPE四種彈性材料對比分析!
    TPEE的物理化學性能1、力學性能 通過對軟硬段比例的調節,TPEE的硬度可以從邵氏D32到D80變化,其彈性和強度介於橡膠和塑料之間。與其他熱塑性彈性體(TPE)相比,在低應變條件下,TPEE模量比相同硬度的其他TPE高。當以模量為重要的設計條件時,用TPEE可縮小製品的橫截面積,減少材料用量。
  • TPE、TPV和TPU、TPE四種彈性材料對比分析!
    與其他熱塑性彈性體(TPE)相比,在低應變條件下,TPEE模量比相同硬度的其他TPE高。當以模量為重要的設計條件時,用TPEE可縮小製品的橫截面積,減少材料用量。2、拉伸強度 與聚氨酯彈性體(TPU)相比,TPEE壓縮模量與拉伸模量要高得多,用相同硬度的TPEE和TPU製作同一零件,前者可以承受更大的負載。
  • 效應:Elasticity(彈性)
    在物理學中,彈性(希臘語ἐλαστός「可延展」)是物體抵抗變形影響或變形力的能力,當這種影響或力被消除時,它會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和形狀。當對實體物體施加足夠的力時,它們會變形。如果材料是彈性的,當這些力被消除時,物體將恢復到其初始形狀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