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軍兵臨深圳河,為什麼不收回香港?

2021-02-28 她改變了蘇聯

在解放戰爭期間,受困於國民黨的海上封鎖和解放軍海上力量極端貧弱,北方解放區的海運長期以來都是依賴漁船帆船夾帶、使用外國船隻乃至動用旅大蘇軍艦艇護航+解放軍/解放區船隻掛蘇聯國旗搞各解放區內部運輸和對蘇、對朝乃至美佔南朝鮮的對外貿易的。

解放戰爭期間,旅大蘇軍區為解放軍奪取東北、發展軍工生產、維繫渤海航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到了南方地區這一套就不好使了,在1949年解放軍攻克南方一系列大城市,掌控南方主要江河水道與海運港口後,國民黨空軍隨即瘋狂出擊,不僅襲擊大城市,還特別注重摧毀解放區江海運輸船隻:……浙江臨海各地之船舶,海軍總部應立即派遣艦艇作有計劃有步驟之行動,前往搜捕,押至定海集中管理。至對省境內通海之各江,如錢塘江、甬江、靈江(即臨海通海門)、甌江、飛雲江,海軍不能深入者,對停泊與行動之船隻,應派空軍加以轟炸掃射,徹底毀滅。每日拂曉以後,黃昏以前,各江均需派遣飛機一架,前往巡察搜索,務期徹底斷絕匪之水上交通。——1949年8月26日, 蔣公手令

1950年2月6日國民黨空軍派出B-24戰略轟炸機轟炸上海,殺害上海市民542人,致傷836人。並摧毀大批工廠、電廠、居民區。此時解放軍幾乎無法給國民黨空軍造成任何威脅,蔣介石的空中殺手可以在中國大陸肆意橫行,除了作戰飛機,甚至連國民黨的運輸機和教練機也仗著新生的共和國有空無防門戶洞開,頻頻出動轟炸掃射,甚至以襲擊大陸公共汽車、攻擊漁船客船、掃射大陸百姓取樂。而在蘇聯志願空軍參戰擊落大批蔣記賊機,並幫助解放軍建立空軍和防空部隊後,國民黨對大陸的絞殺戰又開始以打擊沿海海運為主,僅在1949年6月到12月期間,國民黨就擊沉大陸商船20餘艘,漁船200多艘。緊接著國民黨海軍得到美國的大力幫扶與支持,更是頻繁襲擊新中國海船乃至和新中國進行商貿往來的外國船隻。國民黨海軍不僅襲擊大陸船隻,甚至連出入大陸港口的「洋大人」——英國的船隻都不放過——在50年代初國民黨海軍就在長江口外襲擊和截留了英國貨輪「安琪色施」號、「摩勒」號、「隆美」號、「濟南」號、「和生」號。這使英國不得不派軍艦為商船護航。一次,英國護航艦隊的4艘驅逐艦護送商船行至長江口,突然遭到國民黨海軍3艘「太」字號驅逐艦的攔截,英方急忙將附近一艘巡洋艦和一艘護衛艦調來增援。

太字號系列之「太平」號驅逐艦,原美國「埃瓦茨」(Evarts)級護航驅逐艦「德克爾」(Decker)號面對全副武裝,高度戒備的英國海軍,國民黨海軍縱使來勢兇猛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雙方在海上僵持了3天之久,「自由世界」的「盟邦」之間差點在「紅色中國」的家門口上演一次大規模海戰。連老牌海軍帝國大嚶的船都敢劫,氣焰囂張的國民黨匪徒劫持海軍貧弱的各社會主義國家的船隻就更是手到擒來,例如1953年10月,波蘭油船「普拉卡」被蔣記海盜劫持, 波蘭人民共和國銷往新中國的大批物資被掠不說,連船的名字也被改為「賀蘭」號,編入了國民黨海軍。1954年5月,波蘭人民共和國貨輪「哥特瓦爾德」號滿載民德製造的自行車駛往中國,國民黨海軍迅速出動跳幫劫持並押至高雄港。該船被改名為「天竺」號編入國民黨海軍。而船上運載的自行車由民主德國製造,造型獨特、堅固耐用,因而國民黨匪幫十分喜歡這批自行車,索性將其分配給蔣記盜匪的家屬使用。幾十年後,在金門、馬祖仍然可以看到這些德國自行車的影子。1954年6月23日,一艘滿載航空汽油的蘇聯油船在途經臺灣海峽時也被國民黨海軍劫持,隨船的40名蘇聯海員也被綁架,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陶普斯號」事件。

而「陶普斯號」事件引發美蘇艦隊在臺海的大規模對峙後,恐怕cos加勒比海盜玩脫成三戰的美國要求臺灣立刻放船放人。但此時的海島大亨蔣介石倒是很硬氣,過了幾年才把蘇聯船員分3批釋放,船也沒還;盡顯蔣家梟雄本色(大噓)。

「陶普斯號」被劫持後,國民黨海軍為掩人耳目,將其重新粉刷後被命名為306「會稽」號說到這裡情況就很明了了——陸地上解放軍把刮民黨打的屁滾尿流,後來的島嶼戰鬥和海戰中受到《五四協定》蘇聯援助的人民海軍也常有勝跡。但新中國想要安安穩穩的喜迎四方來客、開外貿做海運,此時的刮民黨仗著美國軍援的大批軍艦飛機還是能把你噁心個透的。因而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想要恢復貿易、發展商業、爭取外匯。大陸進出口產品就得在香港走個中轉,憑藉港英船旗和英國海軍的保護來躲避國民黨海盜對大陸對外出口的劫掠就成了一種「必然」。

此外讓英國保留香港,也分化、動搖了此時美英蔣的「自由聯盟」,使得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利益和商業利益與新中國發展生產、促進貿易的現實需要部分綁定在了一起。從而進一步分化了美國領導的歐美資本主義集團,帶動了中國和一大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建立商業往來和外交關係。堪稱是「用小球帶動大球」(1971)和「三個世界理論」(1974)的重要實踐雛形。而緊鄰香港的廣州也在1957年辦起「廣交會」,充分利用廣州-香港的商業地位為新中國謀利益。

每日擠出些許閒暇時間進行原創已實屬不易,請各位多多支持理解支持。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她改變了蘇聯」(SheChangedSoviet)。

本人又名蔣夢珊,感謝各位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必敗之地和必勝之地,駐港英軍和駐港解放軍防守香港的不同境地
    香港與深圳市以深圳河為界,西起深圳河入海口,東至沙頭角河入海口,長約36千米,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相當複雜,打鼓嶺有一長寬各約3千米的耕地,打鼓嶺以東6千米地段為後迭山,主峰高490.7米,山高坡陡,1947年後縮減為1個步兵旅、1個野戰炮兵團和1個飛機中隊,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在香港也有艦隻,1949年5月,英國軍方估計解放軍可能在1949年10月前動用4萬人水陸合擊香港,駐港英軍決定在10月前完成防衛部署,需要投入2個作戰師,1個師和1個坦克團部署在粵港邊境,兩個步兵旅、1個工兵團和1個炮兵團部署在新界與九龍,剩餘兵力留在香港島,並準備了1個營預備,主要目標是守住為香港島供水的新界地區,英軍只能在新界北部與解放軍決戰
  • 同樣被割讓,為什麼香港、澳門可以收回,海參崴卻遲遲沒有動靜?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開始陸續收回近代被各帝國主義佔領的國家領土。香港、澳門等,陸續回歸祖國的懷抱。然而,對於在160年前被清朝弄丟的海參崴,中國卻沒能從俄羅斯手中拿回來,這是為什麼?首先是條約問題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政府與其籤訂條約。沙俄趁火打劫,也逼迫清政府籤訂《中俄北京條約》。
  • 中國為何不讓軍隊收拾香港暴徒?
    中國在香港回歸問題上態度強硬,英國人又想出一個壞主意,他們拿出了一份方案,大概意思就是中國只需要「名義上收回」就行了,允許中國在香港懸掛特區旗幟,算是給中國一個面子和臺階下,但實際上不收回,繼續由英國代管,且中國也不能駐軍。這份方案徹底的惹惱了中國,鄧主席十分嚴肅地直接回絕,並表示:「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如果不駐軍就等於是沒有收回。
  • 回望來時,展望未來:香港,2021年3月30日重新啟航
    比如2021年3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全票通過新修訂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一個完整的新中國,怎麼能少的了香港?1949年10月,解放軍解放廣州。兵臨深圳界河邊,前面就是香港,卻停止了腳步。 為什麼? 用毛澤東的話說,「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需要採取另一種較靈活的方式去解決,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
  • 解放軍從深圳進入香港輪換現場視頻來了!
    視頻據央視新聞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29日)凌晨開始,組織進駐香港以來第22次輪換行動。(29日)上午,輪換行動完成。
  • 同為不平等條約,為何香港能收回,海參崴卻不行?
    同為不平等條約,為何香港能收回,海參崴卻不行?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趁著其國內大亂。1918年-1920年,協約國以種種原因開始派兵對蘇俄進行武裝幹預,其中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也跟著湊熱鬧,派兵進駐海參崴。目的很簡單,想要從俄國人手中將海參崴給重新奪回來。
  • 見證強軍之路|解放軍進駐香港
    時至今日,54歲的譚善愛依然對交接儀式的畫面記憶猶新,甚至對地上標記站位的黑點也忘不了。「二十多年過去了,再回頭來看,我感到很自豪,因為現場的發揮比訓練還要好!」譚善愛說,當時現場氣氛一烘託,每個人的雞皮疙瘩都是豎起來的,他用「完美」來形容當時的場景。
  • 香港回歸談判始末
    直到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等國籤訂協議,才將條約中的一些不平等內容廢除。    《南京條約》原件之一由英國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則由中華民國外交部寄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 我國能收回香港,為何西班牙收不回直布羅陀?為何不武力奪回呢?
    很多國家獨立,很多領土被收回,最典型的是我國在1997年收回了香港。但是西班牙的直布羅陀到現在還在英國手裡,為何我國能收回香港,而西班牙無法收回直布羅陀呢?為什麼不武力直接奪回來?我們知道直布羅陀海峽那是連結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主要航道,也是全世界最為繁忙的航道之一。
  • 香港駐軍,為何寸步不能讓?
    周南曾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身份就香港問題與英國代表團進行談判,他回憶說當時小平同志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最後做了這樣的決策: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定要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續租,而且過去兩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所謂永久割讓的九龍、香港(島),也要同時收回。
  • 在香港駐軍這一條為何寸步不能讓?
    周南曾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身份就香港問題與英國代表團進行談判,他回憶說當時小平同志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最後做了這樣的決策: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定要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續租,而且過去兩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所謂永久割讓的九龍、香港(島),也要同時收回。
  • 在香港駐軍這一條,為何寸步不能讓?
    周南曾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身份就香港問題與英國代表團進行談判,他回憶說當時小平同志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最後做了這樣的決策: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定要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續租,而且過去兩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所謂永久割讓的九龍、香港(島),也要同時收回。
  • 解放軍進駐香港,是誰的堅持?
    傑弗裡·豪毫不掩飾自己反對駐軍的立場,聲稱:「中國有責任保衛香港,但不見得非駐軍不可」,「只是遇到外部危險時,才由中央政府派兵去香港」。鄧公當即表示不贊同,他說:「一九九七年後,我們派一支小部隊去香港。這不僅象徵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對香港來說,更大的好處是一個穩定的因素。」鄧公的話再次表達了對駐軍問題的堅決態度。
  • 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中英雙方軍事力量大交接
    1841 年 1月 26日 , 英國皇家琉磺號 」 軍艦在香港登陸 , 英海軍陸戰隊在艦長拜爾金率領下 , 不費 一槍 一彈就登上了香港 。原來 , 駐港清守軍早在數日前接到命令 , 提前撤離了防地 。從此英國 的米字旗 , 從嚴格意義上說 , 首先是英國皇家海軍軍旗開始在香港島 、 新界和九龍半島的上空飄 蕩 。駐港英軍是英國三軍派駐香港的軍事力量 。
  • 1967年香港邊界中英衝突--解放軍擊斃英軍42人
    1967年,正好是內地「文革」的第二年。對全國人民發號施令的是「無產階級司令部」,統一全國人民思想和傳達信息的權威報刊是《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誌(當時統稱「兩報一刊」)。當時的情況是,正在港英當局鎮壓左派工人的時候,「兩報一刊」不斷發表消息和評論,在輿論導向的影響下,全國人民紛紛舉行集會和遊行示威,聲討港英當局的暴行。
  • 祖國與香港100個瞬間丨解放軍駐港部隊進駐,履行香港防務職責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橙新聞》推出「祖國與香港100個瞬間」專題,回顧國家發展歷程中與香港有關的100個重要事件。八十年代初,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舉行會談,駐軍問題一直成為爭議焦點。
  • 都是領土割讓,為何香港可以回歸,被沙俄侵佔的領土卻很難收回?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落敗,被迫與英國籤訂了《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島,中國開始逐步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列強還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與清政府籤訂了眾多不平等條約,中國不僅損失了很多權益,還丟失了很多領土。其中沙俄侵佔的領土最多,為150多萬平方公裡。
  • 1949年2月3日,解放軍入城,北平和平解放
    隨著遼瀋戰役(1948.9.12~11.2)淮海戰役(1948.11.6~1949.1.10)、平津戰役(1948.11.29~1949.1.31
  • 深圳特區拓荒牛登上解放軍報頭條
    深圳拓荒史研究會薦讀:2021年5月18日,解放軍報8版在頭條版面刊登了一篇《深圳特區拓荒牛》的文章,並在網頁PC端、手機客戶端同步登載。此篇文章為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功勳會長段亞兵執筆,描述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特區建設的歷史淵源以及兩萬基建工程兵的卓絕奮鬥。報紙中間最醒目的照片,則是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理事馬樹華所攝作品。
  • 重提往事,英國強租香港為什麼是99年?
    條約中的香港島即如今的香港本島,因為當時英國看上了香港擁有著天然深水港的獨特優勢,可做為武力入侵的跳板。之後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英天津條約》又將九龍司割讓給英國,即如今的九龍半島。注意,以上兩份條約中,香港與九龍司都是割讓給英國的,也就是說它們將永遠歸屬於英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