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很多小夥伴在搶到一顆5900X之後,都會去看一看X570主板,畢竟其在AMD的定位是要比B550主板高一些。
但說實在話,B550主板和X570主板的區別很小,僅僅在處理器和南橋的連接通道上有那麼一點點小區別,一個是PCIe3.0,一個是PCIe4.0。這點區別絲毫不會影響到性能,也對絕大多數玩家裝機使用產生不了任何影響,僅僅是在極限情況下,主板的拓展能力會有些許差異,也僅僅於此了。
因此,小夥伴們根據售價和主板的用料、細節等方面的表現來選擇主板就好,不必拘泥於X570還是B550。
但話又說回來了,很多小夥伴還是比較信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套理論的,如果售價接近、配置、定位、外觀相差不大,很多用戶還是傾向於選擇一塊X570主板,就比如蘑菇的這個朋友。
預算不高,但是想要一塊X570主板,那麼,一塊高性價比的X570主板,肯定就是他的最佳選擇。悄咪咪的說一句,朋友的入手價格貌似不到一千大,性價比很高。
二、微星MAG X570 TOMAHAWK WIFI戰斧飛彈主板 開箱
▼主板的包裝還是很熟悉的,一個大盒子。
▼盒子中間印著戰斧飛彈,下面是主板的型號。
▼包裝背面,介紹了主板的各種信息,散熱、供電、用料、拓展等等。
▼主板的包裝很不錯,主板放在防靜電袋中,側面有紙質的卡扣壓著。
▼將盒子裡的配件全部拿出來,除了天線之外,還有兩根SATA線。
三、微星MAG X570 TOMAHAWK WIFI戰斧飛彈主板 外觀
▼主板的外觀非常漂亮,雖然微星這塊X570主板的定位不高,但是主板正面覆蓋了大量的金屬件,金屬件的表面都有黑灰色塗層,看起來很漂亮。
▼特別是主板的散熱部分,覆蓋有體積巨大的散熱片,左側那一整塊,都是金屬的被動散熱片,非常誇張。
▼主板的供電部分,簡單看看,規模也是很可觀的,電感、電容的數量均不少,看著就很踏實。
▼左上角的CPU輔助供電插槽,8+4的配置。
▼右側有兩個燈效接口,一個5V三針ARGB,一個12V四針RGB。旁邊還有兩個風扇插座,一個用於風扇供電,一個用於水泵供電。
▼內存插槽部分,四條,上下卡扣設計,日常拆裝內存很方便。
▼旁邊是主板的24Pin供電插座,插座上面有微星當家的EZ Debug燈,告訴我們主板的一些狀態,方便快速排故。
▼供電插座的下面,一個前置Type-C的插座。
▼主板的下半部分,覆蓋有大量的金屬散熱件。兩個M2插槽部分,均有金屬散熱件覆蓋,主PCIe插槽部分,也有金屬加強件包裹。
▼南橋部分的散熱覆蓋件的體積巨大,搭配有一個主動散熱的風扇。另外,這個風扇的位置相對比較靠下,日常使用完全不會有被顯卡擋住的問題。並且這個風扇支持低溫停轉功能,在南橋溫度不高的時候可以停轉,降低整機運行噪音。
▼南橋的左下角,有兩個USB3.0的前置插座,拓展性不錯,搭配高端機箱也不會有拓展性的問題。
▼主板的左側,音頻部分,有物理屏蔽設計,旁邊還有一圈的金色音頻電容。
▼主板的左下角,還能看到一個4針12V的RGB燈效插座。雖然X570戰斧飛彈這塊主板的定位不高,但是其下部依然配有4個機箱風扇插座,很良心。
▼右側除了USB2.0接口之外,還有一個三針5V的ARGB燈效插座。
▼主板的IO接口部分,USB2.0、3.0、3.1均有,2.5G有線、2.4G無線網絡接口,以及音頻接口。
▼主板的背面,相對而言就簡單了一些。
四、微星MAG X570 TOMAHAWK WIFI戰斧飛彈主板 拆解
▼主板的外觀挺漂亮的,初看也很不錯,想要詳細的了解細緻的用料,還需要簡單的拆解一下。
▼主板正面的金屬散熱件還挺多的,但是拆解很簡單,很輕鬆的就可以全部取下。
▼這塊主板的覆蓋件都非常的簡單直接,全金屬的,並未看到有塑料材質。
▼全部的金屬散熱件的重量在585g,很紮實。
▼並且其中供電部分左側的一塊散熱覆蓋件,重量就在308g左右,非常給力。
▼拆掉主板上所有的覆蓋件之後,可以看到主板上有漂亮的裝飾性塗裝。
▼左上角依然是熟悉的8+4Pin的CPU輔助供電,旁邊有一顆電感、一顆電容。
▼供電電路的兩側,也可以看到高壓側的濾波電容。
▼在輔助供電插座的旁邊,可以看到供電的核心元件,PWM控制器,絲印ISL69247,輸出6+2相控制信號。
▼左側的供電Mos是清一色的DrMos,絲印ISL99360,最大穩定輸出電流為60A,左側有10相。
▼上側的供電Mos同樣也是清一色的DrMos,絲印ISL99360,最大穩定輸出60A,數量有四顆,總共是14顆。
▼翻到主板的背面可以看到倍相器,左側5顆,上側一顆。
▼倍相器絲印17AF,應該是ISL6617A,可以把一相PWM控制信號倍相成兩相,供後面的DrMos使用。
▼上側部分也有一顆倍相器,總共是六顆。那麼,微星這塊X570戰斧飛彈的供電就是,Vcore有12相,6+6倍相設計,Vsoc供電兩相,總共是14相供電。
▼但是微星宣傳說自己是12+2+1相供電,剩下的1相供電在M2插槽的旁邊。
▼電感使用的是微星的第三代鈦金電感,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低壓側的濾波電容,同樣是尼吉康的,用料不錯。
▼處理器旁邊有風扇插座,有獨立的驅動IC晶片。
▼內存供電為1相,上下橋設計,但是是兩上兩下,也是挺不錯的了。
▼旁邊就是四個EZ Debug指示燈,簡單明了的告訴我們開不了機的問題出在哪。
▼在下面是前置的Type-C接口插座,後側是供電的電路,左下是主控晶片,Ti的HD3SS3220。
▼主板CPU插座的左下角,有一顆主板BIOS存儲晶片,32MB的。
▼主板的左上角還有一顆up7537B8晶片,用於USB供電。
▼下面就是一些信號橋接和供電晶片,給主板後面的USB接口等提供供電和信號。
▼USB接口後面,有一顆P13EQX信號中繼晶片。
▼再往下還能看到一顆小螃蟹,RTL8125B,2.5G乙太網主控晶片。
▼主板的左下角是音頻部分,音頻部分除了整體和主板有物理分割之外,主控晶片還使用金屬屏蔽罩罩起來了,屏蔽效果一流。
▼左下角的X570晶片,長得就跟一個小處理器一樣,頂部有導熱墊。
▼上部是供電部分,貌似有兩相。
▼PCIe插槽下面,也能看到一個小晶片,右上角還有一個晶振,應該是用於PCIe4.0的。
▼第二個M2插槽旁邊,還能看到一個單片機晶片,絲印NUC126NE4AE,ARM架構的,應該是用於主板的燈效。
▼USB3.0的前置插座附近,都有供電電路,細節不錯。
▼旁邊還有一顆GL850G晶片,USB2.0的HUB晶片。
▼左側還有一顆GD75232,串口晶片。
▼主板背面,各種焊點,看起來非常工整。
▼左側部分還能看到LED燈珠,用於提供主板的RGB燈效。
▼右側能看到清晰主板音頻部分物理分割線,保證音質。
▼主板的PCB層數,6層,用料很棒。
五、微星MAG X570 TOMAHAWK WIFI戰斧飛彈主板 裝機
▼主板的安裝就非常簡單了,先把處理器、固態、內存等裝到主板上。
▼內存使用的是扎達克的SPARK,8G*2 3600MHz,內存的外觀非常漂亮。
▼接著將主板塞進機箱,機箱是安鈦克的冰鑽P120。
▼順手再把水冷、IO接口等線材插好。
▼顯卡使用影馳的RTX3060Ti金屬大師OC,顯卡的正面使用了全金屬的風扇罩,質感非常棒。
▼整機效果還是挺不錯的,銀白色的影馳金屬大師OC太抓眼球了。
▼顯卡的風扇罩是全鋁合金材質的,表面有打磨和倒角處理,整體的質感很棒。
▼顯卡頂部還能看到RTX和影馳的GALAX的字樣,顯卡的金屬背板部分還有彎折,可以一定程度的保護顯卡的散熱鰭片。
▼開機,一次點亮,整機的效果還是很漂亮的。
▼主板有兩個5V三針的ARGB燈效插座和兩個12V四針的RGB燈效插座,可以接很多有RGB燈效的設備。
▼水冷的冷頭部分,主板上的內存部分,都有幻彩的ARGB燈效。
▼另外主板的背面部分也是能看到一部分燈效的,還是挺不錯的。
六、微星MAG X570 TOMAHAWK WIFI戰斧飛彈主板 測試
▼整機配置,處理器是5900X,顯卡是RTX3060Ti,整機的配置還是非常不錯的。
▼簡單跑個分,整機得分164W,處理器88.4W,顯卡48.4W。
▼處理器是5900X,性能非常強勁,但是比較難搶。
▼簡單跑個測試,單核680、多核9781,性能很強,單核、多核都強。
▼簡單跑一下R23,單核1623、多核22273,表現很不錯。
▼內存直接開XMP,頻率就能上到3600MHz,很簡單。
▼跑一下讀寫測試,讀取寫入都能去到53000MB/s左右,延遲63ns左右,整體性能表現不錯。
▼跑一下3Dmark的FSE,物理得分36044,很強大。
▼TS模式也是一樣,CPU得分12700,這是蘑菇看過的最流暢的物理測試畫面。
▼另外,5900X還有一定的超頻能力,可以輕鬆拉到全核4.6GHz。
▼單核639、多核9964,多核差點破萬,單核性能降了一點。
▼再跑一邊R23,多核超過了23000,有點厲害。
▼最後是散熱測試,日常待機,處理器溫度32℃左右,還是很低的。
▼主板的左側供電溫度29.2℃,上側供電溫度31.5℃,室溫22℃左右。整體的供電溫度還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左側供電部分。
▼簡單的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模擬下輕度全核滿載的情況。處理器溫度74℃,功耗在170W左右。
▼主板的左側供電34℃,上側供電37.1℃,稍微用了那麼一點點力量。
▼跑一下單烤FPU測試,處理器核心溫度最高78℃,功耗176W。
▼主板左側供電37.1℃,上側供電40.5℃,溫度很低。
▼簡單超個頻,將5900X的全核拉到4.6GHz,單烤FPU測試,處理器溫度90℃,功耗200W左右。
▼處理器左側供電40.4℃,上側供電42.9℃,整體的溫度表現非常出色。供電的規格、散熱都挺棒的,可以輕鬆滿足5900X的供電需求,並且整體的供電溫度很低,不錯的一塊板子。
七、總結
微星這塊X570火箭炮主板還是非常不錯的,整體的性價比非常高。供電方面的用料很給力,12+2的供電配置,且均是60A的DrMos,電感和電容部分的用料也很棒。並且在供電散熱部分,左側和上側均有大面積的金屬散熱片覆蓋,在應付滿載200W左右的5900X的時候,供電部分的溫度表現非常優秀。
主板的拓展性方面的表現也很不錯,有前置的Type-C插座,還有兩個前置USB3.0插座。風扇接口、燈效接口均齊備,且數量不少,網絡方面有2.5G有線和2.4G無線,M2接口也有兩個,並且均有散熱片覆蓋,整體的表現很不錯。
不過,雖然主板的南橋部分的散熱風扇支持低溫停轉,但是轉起來的聲音還是挺明顯的。
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