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陸軍無人機發展綜述

2021-02-16 戰略前沿技術

本文轉載自問空天(ID:Astronautics_SN)

作者:趙曉宏

以色列是僅次於美國的無人機技術發達國家。那麼,該國有哪些無人機型號?其無人機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以色列的無人機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對國內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進一步增強了無人機的研發力量,由此開始,以色列逐步向無人機發展強國邁進。近些年來,隨著以色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色列已經成為世界無人機研發和製造的佼佼者,其地位僅次於美國,在世界無人機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色列無人機發展歷程

1973年,在「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對埃及和敘利亞陸軍的聯合攻擊毫無防備,此次戰爭以色列獲得了一個重要經驗,即加強情報能力。自此,以色列的情報部門開始強化,這便促成了其無人機系統的研發,以消除毫無防備遭受類似此種襲擊發生的可能性。同年,塔迪蘭(Tadiran)公司的「猛犬」(Mastiff)無人機完成首飛。

1975年,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公司)收到了國防部的作戰需求:以色列國防軍想擁有一隻「天空之眼」,它能夠「看見」山頭上或視線以外的情況,能夠提供實時精確信息。同時要求,這類無人機至少能夠持續飛行50小時,並且能夠攜載10kg的有效載荷,且航程為30~50km。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內,該公司就完成了技術演示試驗,其小型戰術遠程操控無人機「偵察兵」(Scout)在1976年研製成功。

1979年,新型「偵察兵」無人機第一次參加在黎巴嫩南部舉行的大型演習行動。

1981年,在黎巴嫩南部舉行的「馬拉松跑」(Marathon Run)行動中,「偵察兵」無人機首次進行作戰試驗與鑑定。

1982年,「偵察兵」無人機參與了在黎巴嫩南部的代號為「加利利『和平』行動」(Operation「Peace for Galilee」),支援以色列國防軍的地面和空中作戰。該無人機為以色列空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時戰場和目標圖像,使其噴氣式戰鬥機能夠在超越飛行員視線範圍的距離上打擊目標。

1983~1987年期間,「偵察兵」無人機所贏得的讚譽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促成了以色列和華盛頓之間的合作。合作的結果就是「偵察兵」無人機的一款增強型戰術無人機型號——「先鋒」(Pioneer)無人機的誕生。此外,根據瑞士的設計要求,IAI公司也為瑞士成功研製了「徘徊者」(Ranger)無人機。

塔迪蘭「猛犬」無人機,是以色列早期研製的無人機

展會上展出的兩架「偵察兵」無人機

1987年,IAI公司設計研發了一款命名為「大鳥」(Big Bird)的無人機系統。

1994年,「蒼鷺」無人機首次參加了黎巴嫩南部的作戰任務,為以色列國防軍北方司令部提供支援。

2007年,以色列國防軍為其無人機中隊採購「蒼鷺」無人機。

2014年,為應對美國市場,以色列兩家公司Sky Sapience公司與斯塔克宇航公司(IAI公司的北美子公司)籤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斯塔克宇航公司吸納並引進了「懸停燈」(Hoverlite)系留式空中懸停無人機系統。

2015年,IAI公司與Sky Sapience公司籤署了一份合同,研發、銷售和生產新型系留式懸停無人機系統。

以色列無人機主要型號

「偵察兵」無人機

「偵察兵」無人機系統是由IAI公司開發的小型戰術遠程操控無人機,其機體採用雙尾撐(機身兩側後部各設有2片機翼,2片機翼之間設有支撐杆)、螺旋槳推進器後置的結構。「偵察兵」無人機主要搭載攝像機等裝置,其用途包括實時戰場偵察監視、目標識別、火力校射和損傷評估等。

該無人機於1977年進入服役,並擔負了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主力無人機的角色。該無人機能夠為以色列部隊提供信息,在與敵軍的行動中先發制人。這些新興小型戰術無人機為以色列軍隊帶來巨大戰果。在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動」中,通過「偵察兵」無人機,以色列國防軍引導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戰役來對付部署在黎巴嫩的敘利亞防空飛彈系統。

「黑豹」無人機

「黑豹」(Panther)無人機是一款可垂直起降的長航時無人機,全電力驅動。該無人機採用獨特的傾斜旋轉翼推進系統,能夠攜載其本身質量1/3的有效載荷。

迷你型「黑豹」無人機質量12kg,能夠持續2小時支援特種作戰任務。體型較大的「黑豹」無人機質量65kg,可攜載更重的載荷,持續飛行時間為8小時。

近期,IAI公司與韓國Hankuk Carbon公司合作研發出了67kg級的「黑豹」垂直起降無人機——前置發動機型「黑豹」無人機,簡稱PE「黑豹」(PE Panther)。PE「黑豹」無人機由汽油-電力混合推進系統驅動。該無人機通過採用不同的動力源,優化了垂直起降性能和巡航性能,這種混合推進系統提高了「黑豹」無人機的有效載荷質量和飛行續航能力。

「統治者」XP無人機

航空防務系統公司的「統治者」XP(Dominator XP)無人機起源於鑽石飛機(Diamond Aircraft)製造公司研製的配有DA42雙聯發動機的民用飛機。飛機上的民用系統被移除,代之以情報收集、預警系統和遠程作業系統。該無人機飛行高度約為8 230m,能夠攜載300kg的有效載荷、專業化的傳感器和攝像機,續航時間能夠達到28小時。

「蒼鷺」無人機

2012年新加坡航空展展出的「黑豹」無人機

準備起飛的「統治者「XP無人機

「蒼鷺」(Heron)無人機系統是首批可提供海上一體化作戰任務能力的無人機系統之一。該無人機攜載的有效載荷包括雷達、ESM(定向)、COMINT(通信)以及光電載荷。「蒼鷺」無人機能夠從陸上基地起飛,利用衛星數據鏈加入海上任務部隊或遠離海岸幾百公裡進行巡邏。支援艦船一旦出現,「蒼鷺」就可受控加入作戰任務。在任務快結束時,岸基控制站可再次接管控制「蒼鷺」,引導其返回陸地。

IAI公司「蒼鷺」無人機家族的最新成員是「超級蒼鷺」(Super Heron)無人機,是「蒼鷺」-1無人機系統的加強版,擁有更大的體積和容量,能夠在4個翼下攜載高達1000磅(約453.6kg)的有效載荷。與原始的設計不同,「超級蒼鷺」能夠利用重型燃料(如柴油)發動機進行驅動,能夠按照任務要求擁有更高的飛行高度、更持久的任務能力和更快的飛行速度。

「赫爾墨斯」450無人機

「赫爾墨斯」(Hermes)450無人機又稱為「競技神」450無人機,由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研發,用於滿足地面部隊的情報需求。該無人機的典型任務包括:實時偵察、監視與目標定位、為炮兵校射、通信中繼、對海域監視以及戰鬥毀傷評估等。

「赫爾墨斯」450無人機機身長6.1m、翼展10.5m,攜載的最大任務載荷量為150kg,最大起飛質量為450kg,最高升限5 500m,最大平飛速度175km/ h,活動半徑200km,續航時間為20小時。

「赫爾墨斯」450無人機也研發了很多新的型號。2007年巴黎國際航展上,埃爾比特系統公司公布了其「赫爾墨斯」900無人機。「赫爾墨斯」900無人機擁有一套更為高級的自動起降系統,使無人機可在相對不夠平滑的跑道上起降,且無人機的升限更高,負載也採用模塊化配置,易於更換,此外還能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使用,這也就意味著它的飛行控制系統能適應各種複雜的飛行環境。

「雲雀」無人機家族

「雲雀」(Skylark)無人機是以色列的小型無人機家族,由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研製,目前主要有3個新型號:「雲雀」3、「雲雀」I-LE以及「雲雀」I-LEX。

「雲雀」3無人機 「雲雀」3無人機翼展為4.8m,最大起飛重量45kg,最大升限約為4572m,非常適用於旅、師級部隊「隔山」偵察、反叛亂和部隊防護任務,以及一系列的民事應用,諸如邊境海岸線的安保和反恐等。

「雲雀」3在原有型號基礎上具有更廣泛的一系列系統增強能力,包括超過100km的廣域偵察距離、可達6個小時的續航時間以及質量達10kg的載荷能力。

該無人機安裝了具有低噪聲的電力發動機。為了支持互操作能力,「雲雀」3採用了先進技術並能識別發現埃爾比特系統公司其他型號的無人機。此外,通過共同的地面控制站,兩架「雲雀」3無人機能夠同時受委派執行相同的任務,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兩種渠道捕獲同一目標。通過兩架「雲雀」3無人機的交替使用,為地面部隊有效地拓展了執行任務的續航時間。

「雲雀」I-LE 「雲雀」I-LE迷你無人機翼展約2m,質量6.4kg,起飛質量為7.5kg,航程超過15km,且能夠攜載重達1.1kg的有效載荷。該無人機能夠通過吊繩或手持發射,飛行高度可達到4 700m,作用距離在20~40km之間,續航時間為3小時,機上安裝有熱成像設備,可滿足夜間任務需要。

該可攜式微型無人機能夠放在帆布背包裡攜帶。其動力系統採用的是無刷永磁電機,使其運作起來噪聲很小,避免被敵人發現。該無人機是一種戰術可攜式無人機系統,從起飛到回收都具有高自主性,能簡單有效地進行隱蔽作戰。

執行任務中的「蒼鷺」無人機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購買的、由以色列研製的「赫爾墨斯」450無人機

每套系統包括3架無人機,2個先進的U-STAMP靜態監視和瞄準系統、通信系統以及1個小型地面站,整套系統可裝入兩個背包內,無人機能夠全自主(預編程)飛行。

「雲雀」I-LE微型無人機是實施可攜式「隔山」預警最受歡迎的選擇方案,許多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墨西哥、波蘭以及瑞典)都將該無人機用於戰場或裝備特種部隊。

「雲雀」I-LEX 「雲雀」I-LEX是埃爾比特系統公司「雲雀」迷你無人機家族的新一代系統,該系統仍由電力驅動,適用於「隔山」偵察、反叛亂、部隊防護任務以及民事應用,包括周邊安全、邊境和海岸線預警、反恐以及各類執法任務。

「雲雀」I-LEX是以色列國防軍標配的應急部隊無人機系統,已累計完成了成千上萬次的行動。

「鳥眼」400微型無人機 IAI公司研發的「鳥眼」(Bird Eye)400微型無人機,機長0.8m,翼展2m,質量4kg,能夠攜載1.2kg的有效載荷,最大起飛質量為5.2kg。該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可達到97km/h,續航時間為90分鐘,飛行高度達457m,作戰區域範圍20km。

該無人機主翼後掠,且翼尖帶有傾向下的小翼,動力裝置為電池驅動的電動馬達及螺旋槳推進器。機身搭載的光電傳感器組集中在機身下的穩定旋塔內,無人機採用彈簧彈射方式起飛,機體頂部有4個著陸支架,著陸時機體翻轉靠頂部著陸支架與地面摩擦減速。整套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分解後可由兩人背攜,發射時可在幾十分鐘內完成組裝。無人機的控制系統高度自動化,起飛、途中巡航以及完成任務後返回都無需過多幹預。

「鳥眼」400無人機主要用於預警、偵察、損傷評估和城市作戰。該無人機帶有照相機,可提供最佳覆蓋、高清晰、穩定的圖像捕捉。它還帶有彩色TV/IR載荷,提供實時晝/夜圖像數據,以保障執行全天候城市作戰和「隔山」情報任務。該無人機用於支援步兵營和特種作戰部隊。體型較大的「鳥眼」650Ds無人機能進行車載發射,可持續工作近24個小時,為旅一級部隊提供建制內情報、預警和偵察能力。

系留式無人機平臺 其他正在研製的無人機平臺包括系留式平臺,比如ETOP(ElectricalTehered Observation Platform,電子系留觀測平臺)以及由Sky Sapience公司研發的Hovermast系留式無人機平臺。Hovermast平臺能夠攜帶6kg載荷升至約46m的高度,較大型的ETOP無人機平臺能夠將180kg的載荷升至約152m的高度。

這些無人機平臺能懸停在空中好幾個小時或好幾天。這些無人機系統採用先進的飛行控制和穩定裝置,能夠保持精確位置並隨風力進行修正。

以色列無人機發展特點

以色列無人機走過幾十年,其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注重實際,發展方向切合本國國情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空軍駕駛有人戰機在蘇式現代防空系統面前損失慘重,直接促使了以色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快啟動無人機的研發。到1980年代初,以色列已經裝備了「猛犬」、「偵察兵」等多種無人機。1982年6月,與敘利亞在黎巴嫩南部貝卡谷地的戰役中,以色列軍隊全面使用無人機偵察、提供情報。戰鬥結束後,敘利亞的19個防空飛彈連全部損失,以色列軍隊卻毫無損失。無人機在戰鬥中的突出表現,充分展現了其優勢和潛力,從而奠定了其在以色列軍隊裝備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以色列並沒有一味地向美國看齊,而是注重實際和實用性,完全根據以色列本國的需求來確定。

「雲雀」無人機已形成一個家族,其最新型號是「雲雀」3、「雲雀」I-LE、「雲雀」I-LEX。圖為早期產品「雲雀」2無人機

「鳥眼」400無人機。其主翼後掠,著陸支架位於機體頂部,著陸時機體翻轉,靠著陸支架與地面摩擦減速

正在執行任務的Hovermaster 100系留平臺

強調創新性,突出裝備的優勢

以色列不是最早研發無人機的國家,但在研發和使用無人機方面卻成果豐碩,依靠的就是技術的創新性。在無人機研發中,以色列注重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材料技術和隱身技術,發展出能夠滿足不同軍事需求的無人機型號。以色列的無人機中既有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也有小型無人機和系留式無人機平臺。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研發技術難度大,但適用範圍廣,是無人機急需發展的高端產品,同時也是短線產品。小型無人機適合城市作戰,在反恐和反叛亂作戰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系留式無人機平臺是以色列近些年來新研發的無人機型號,採用先進的飛行技術,並配備有高端的有效載荷,將在實戰中發揮它們自身的優勢。

加強研發力度,使無人機裝備向系列化發展

以色列無人機型號具有系列化特徵,如「雲雀」小型無人機家族,除了早期的「雲雀」1、「雲雀」2以外,以色列還研發出了「雲雀」3、「雲雀」I-LE以及「雲雀」I-LEX。無人機的研發呈系列化發展,不僅在技術上節省了大量的研發時間,也在生產和製造小型無人機方面減輕了負擔。不僅如此,系列化無人機各型號由於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有效載荷和控制系統,它們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以色列還將研究觸角伸向了如何發揮無人機群(或無人機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方面,宣稱已經開發出了人工智慧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技術。無人機群所發揮的效能將遠遠高於單個無人機,這一成果用於實戰後,無疑將會把世界無人機熱潮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展會上展出的ETOP電子系留觀測平臺

結束語

當前,世界軍事進入快速發展變革時期,武器裝備的發展特點和趨勢越來越向尖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無人化成為武器裝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以色列是僅次於美國的無人機技術發達國家,無論是技術開發還是作戰運用方面,均成果顯著,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無人機發展之路。在無人機研發方面,以色列這種注重創新性、實用性和系統性的特點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在無人機領域不斷創新發展的典範。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 網際網路+ |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 預警機 | 運輸機 | 戰鬥機 | 六代機 |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 潛航器 |

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站 |反衛星

領先國家:俄羅斯 | 英國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

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

專家專: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 易本勝 |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 |

全文收錄: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綜述】國際陸軍電子作戰部隊發展
    為適應電子戰轉型的需要,美軍近年來將電子戰裝備作為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加大了投入和更新換代,其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美陸軍著力推進車載、陸航、無人機等領域的電子戰裝備發展更新,並有明顯的集成化、網絡化、無人化等趨勢。
  • 2018年國外軍用無人機裝備及技術發展綜述
    轉自:戰術飛彈技術本文選自《戰術飛彈技術》2019年第2期作者:李磊,徐月,蔣琪,王彤摘要:回顧2018年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軍用無人機在新型號研製、已有型號的改型、機載系統技術和顛覆技術及新作戰概念應用等方面的發展,總結該年度軍用無人機呈現的特點
  • 2020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綜述
    世界陸軍裝備2020年的總體發展態勢是:炮兵裝備繼續朝遠程化、精確化發展,彰顯了遠程精確火力打擊在未來陸軍作戰中的重大作用;坦克裝甲車輛研新與改舊並舉的同時,機器人戰車發展受到高度重視,體現了未來戰爭的無人化發展趨勢;防空反導裝備繼續向深度一體化發展,尤其美軍防空反導能力即將實現全陸軍一體化和跨軍種融合化;陸航裝備研新與改舊同步發展,自研與外購併行推進,未來直升機將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 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發展綜述
    本文總結了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發展歷程;梳理了相關的關鍵技術,並對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總體設計方法和能源動力系統的發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最後,展望了該類無人機的發展趨勢,並對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預測。
  • 無人機測控通信自組網技術綜述
    首先從概念、分類、軍用產品、民用發展前景等方面概述無人機系統,然後綜述無人機測控自組網的技術現狀、移動模型、信道模型以及網絡架構,最後重點分析美軍及北約典型的機載數據鏈系統,為無人機測控組網系統設計提供參考。
  • 綜述推薦 | 面向無人機集群路徑規劃的智能優化算法綜述
    前  言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逐步朝著小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因其成本低、靈活性高、隱蔽性強, 被廣泛應用於戰場偵察、聯合攻擊、應急救援等行動, 已成為未來智能化、無人化作戰的重要手段之一[1–2].
  • 美國陸軍無人機作戰能力發展解析
    美國陸軍無人機在運用之初,主要通過快速搜集、處理、分發情報信息支援部隊作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美國陸軍無人機系統已經具備了偵察監視、目標捕捉、引導打擊、對地攻擊、通信中繼等多種能力,成為美國陸軍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美國陸軍擁有超過4000架各種型號的無人機,編制在陸軍的多個層級中,在戰場全縱深執行各種作戰任務,負責在聯合行動和在全譜軍事行動中支持陸軍作戰。
  • 2019年世界情報監視偵察裝備發展綜述
    空基情報偵察監視裝備與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分化,美俄等軍事強國重點發展無人系統並取得新突破,而傳統有人駕駛偵察機維持延壽、乏善可陳。美國XQ-58A「女武神」(Valkyrie)遠程高亞聲速無人機演示驗證機於3月5日完成首飛。
  • 臺灣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1964年7月的「東京灣事件」使臺灣基隆港作為美軍的任務基地,讓臺軍有了與美國無人機親密接觸的機會。臺灣早期接觸的美制無人機是M147B,可以有C-130掛載在機翼下發射1968年,美國海軍提出將「火蜂」靶機改裝成遙控反艦飛彈的計劃,不過被中途放棄,轉而全力發展「魚叉」飛彈。
  • 小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綜述和未來發展
    無人機集群作戰概念及關鍵技術分析[J]. 國防科技, 2013, 34(5): 37-43.NIU Y F, XIAO X J, KE G Y. Operation concept and key techniques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warms[J].
  • 2021年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綜述 |
    一是美空軍大力發展下一代多用途無人機。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在2月發布下一代察打無人機概念圖,突出隱身性能。美空軍在3月發布「下一代多用途無人機」(MQ-Next)項目信息徵詢書,在傳統ISR和對地打擊能力基礎上增加對空防禦能力要求。二是多國繼續重視升級改進偵察/察打一體無人機。
  • 無人機集群任務規劃方法研究綜述
    隨後受分布式系統發展的影響,任務規劃理論得到快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關鍵成果包括典型的0-1規劃模型[6]、圖論模型[7]、負載平衡模型[8]。20世紀80年代後,分布式智能任務規劃方法開始出現,該類算法對數學模型的依賴很小,借鑑生物習性,逐步形成一類優化方法。無人機具有低成本、無人員傷亡、操作方便簡單、靈活可靠等優點,近年來發展迅速,各式各樣的無人機層出不窮。
  • 2020年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綜述
    英國空軍在7月披露了「暴風」戰鬥機三維模型和LANCA無人機設計概念。另外,瑞典正在規劃下一代戰鬥機發展,具體發展路線和方案未定。俄羅斯蘇-57戰鬥機成功完成與蘇-35戰鬥機協同攻擊任務試驗,實現了對蘇-35戰鬥機編隊的指揮和控制。美空軍F-35A戰鬥機以一架U-2偵察機作為「空中通信節點」傳輸共享數據,進一步驗證了F-35的先進機載傳感器和網絡中心能力。
  • 2019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綜述
    2019年度,國外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的主要動向是:美陸軍遠程精確火力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並計劃組建機器人戰車營;俄陸軍完成「撒手鐧」裝備——「伊斯坎德爾」-M1飛彈系統的交付列裝;歐洲和周邊國家陸軍武器裝備建設亮點紛呈。
  • 系統綜述|火星探測陸空協同無人系統的研究發展分析
    火星車行駛環境研究綜述[J]. 載人航天. 2019, 25(2):256-264.11. 王曉巖, 劉建軍, 張吳明,等. 行星無人探測車地形重構技術綜述[J]. 天文研究與技術, 2016, 13(4):464-472.12. 馬超, 劉衛, 滿劍鋒, 等. 火星車雙向抽展式轉移坡道展開原理及特性分析[J].
  • 在以色列蜂群巡飛彈面前,伊朗百萬陸軍只是肉靶子:人多也沒用
    在無人機進入大眾視線以後,戰場上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戰術和模式,例如現在大家經常說到的蜂群式作戰,這種作戰模式的特點就是利用大量低成本的無人平臺對敵人發起進攻,它在花銷上要低於那些造價頗高的大傢伙,但是量很多而且覆蓋面也非常廣,在戰場上有奇效。
  • 2020年世界電子戰裝備發展綜述
    期間,俄羅斯空軍部署在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克拉蘇哈」-4電子戰系統阻止了從武裝分子控制的伊德利布省發射的無人機。「克拉蘇哈」-4電子戰系統接管了對無人機的控制並終止了其控制系統。「克拉蘇哈」-4為車載系統,不僅能夠幹擾雷達,而且還可以控制無人機的信道,作用距離可達300公裡。
  • 2020年國外航空裝備與技術發展綜述
    這一年,主要國家大力開展下一代戰鬥機、先進無人機、機載武器等航空武器裝備與技術研發,推進凸顯網、雲、數字、智能等特徵的體系建設發展,航空裝備更新換代和技術發展朝著2030年及之後實現重大變革的願景快速邁進,並取得重要突破。美俄將新型遠程轟炸機作為空基戰略威懾能力的重要組成,並積極推動發展。
  • 7家技術領先的以色列無人機公司
    (ID:zhongyichuangxin)軍用無人機作為現代空中軍事力量中的一員,具有無人員傷亡、使用限制少、隱蔽性好、效費比高等特點,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以以色列空軍在今年使用無人機襲擊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也體現了無人機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用無人機出口國的以色列,在商用無人機方面同樣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以色列,有越來越多的商用無人機公司誕生,它們的側重點從運送披薩到檢測工業環境,來滿足差異化的使用訴求。下面,將為你介紹其中技術最為領先、發展最為迅猛的7家無人機公司。1.
  • 臺海未來的無人交鋒——淺談臺灣無人機的發展
    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無人機項目成為了一個突破口,在無人機相關的通信技術、飛行以及武器控制系統等領域的發展,也都是發展先進武器的技術基礎,同時也不需要戰鬥機、主戰坦克那樣需要複雜的綜合性的技術集成,所以,臺灣對於無人機的發展尤為重視,目前臺灣依靠島內的電子產業,無人機的總體水平還是處於中遊的位置,主要的用途是戰術偵察、戰場與海岸監控、電子幹擾和誘餌,但是其發展的潛力卻不能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