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資訊112】二戰日軍製作之中國地圖

2021-02-24 後宮地圖三千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二戰日軍製作之中國地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臺灣「中國地圖學會」監事 許哲明

1947年9月國防部測量局第二處製作的《接收日製圖版目錄》,系日本二戰戰敗投降後我國製圖機構從「南京接收」、「美軍移交」、「曹謨校長帶回」、「興安艦運回」等方面所接收到的各式日制之圖版,如表1所示。據此統計,南京接收4,722面、美軍移交2,164面、曹謨校長帶回525面、興安艦運回9,666面,總計17,077面。此目錄計分為27項,其中並未含日制臺灣圖資。

表1 接收日製圖版統計概況表 (1947)

依《接收日製圖版目錄》之說明,當年接收的日製圖版,由南京廠(即製圖廠,1949年東遷臺灣臺中)接收的計15項,北平廠(即製圖第一廠)接收的計3項,武漢接收的計1項,京漢各有接收的計2項,京平各有接收的計3項,京平漢各有接收的計2項,測量局收1項(存黃家塘);而1949年中華民國測繪機構遷臺後,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401廠所存的日製圖資(現已移交中研院人社中心代管)還有多少呢?依2018年之檢整,紙圖計約7,690幅。

日本大坂大學小林茂教授《外邦図——帝國日本のアジア地図》(2011) 一書中指出日本測繪的外國地圖係為「戰爭和殖民地統治的工具」,「從陸軍軍官偵察測量到越境航空攝影」,書中描述從明治時期日本侵略朝鮮開始,到中日戰爭爆發,直至太平洋戰爭(即二戰)結束,全面概述日軍各個時期的軍事測繪簡史。小林茂指出日軍早在1872年(明治5年)即已對中國進行軍事偵察並繪製中國地圖,而真正有計劃對中國地區的測繪,還是甲午戰爭 (1894) 時的事,1895年至1897年陸地測量部 (1888–1945) 臨時測圖部已對遼東半島和臺灣進行測繪。

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日軍得以公開對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進行軍事測繪。同時,英、美、法、俄等國聯軍也趁機完成了戰場1/50,000地形圖的測繪。事件結束後清政府籤訂《辛丑條約》,也允許日本以護僑、護路名義成立「清國駐屯軍」,1912年4月(明治45年)改稱「支那駐屯軍」。

1908年,日軍參謀本部決議統一對華測繪1/100,000地圖,首要目標是繪製中國十萬分一的實測兵要地圖,取代靠資料編纂而成的舊地圖;自此,除特殊地區外,日軍在華測繪基本上都採用了此比例尺;1921至1923年,日軍陸地測量部根據民國圖或自行測量成果等繪製的《外邦十萬分一圖》就達九百餘幅,至1926年已經完成預定作戰地域的基本測繪。圖1是日制《假制十萬分一圖》(表1之第19項),系日軍臨時測圖部於1909年(明治42年)測圖,陸地測量部於1912年(大正元年)增補改版,參謀本部於1917年發行的臨時版地圖(假製版,矩形圖幅46x36cm)。圖2是日制《民國圖縮制十萬分一圖》(表1之第13項),系日軍北支那方面軍參謀部測量班於1941年(昭和16年)利用我國五萬分一地形圖直接縮小調製;圖幅1°x40',圖內繪有方格網(日軍稱方眼)。

圖1 日制《北支那十萬分一圖徐州一號_徐州》(1917)

圖2 日制《民國圖縮制十萬分一圖_天津》(1941)

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一年間 (1895–1945),在測繪工作上系列入其"本土"規劃範疇,先後測繪發行1/20,000〜1/500,000等比例尺的各類地圖,如表2。這些圖資在《接收日製圖版目錄》中,並沒有列入。

表2 日治時期臺灣地形圖繪製概況表

      好啦,本期【地理資訊】就到這裡,如果你有哪些想在本平臺推送的地圖、想了解的地方,歡迎私信推薦我們~(有獎勵哦)

【轉發獲福袋】轉發公眾號任意一篇文章,即可憑轉發截圖獲得地圖資源福袋一份(多轉多得),一堆高清地圖、pdf圖冊等你來領哦。

      整合全球地圖資源、分享全網地圖資訊,歡迎關注後宮地圖三千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第一時間獲取推送。

 

      喜歡就關注並轉發啦~

相關焦點

  • 【地理資訊121】從歷史地圖中看桃園八塊機場之演進概況 (1944-2001)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從歷史地圖中看桃園八塊機場之演進概況 (1944-2001)
  • 【地理資訊125】日製《高雄要塞近傍地形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日製《高雄要塞近傍地形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鉤沉 二戰日軍機密地圖大爆料,隱藏信息被挖掘
    這張日本地圖描繪了朝鮮平壤附近地區。供圖:史丹福大學經公眾號「 國家地理中文網暨華夏地理」(微信號:NationalGeographicCN)授權轉載。二戰末期,隨著美軍佔領日本,這些地圖也落入了美軍之手。他們繳獲了數千幅日本的機密軍用地圖和用來印刷的圖版,並運回美國妥善保管。 這些地圖涵蓋了亞洲大部分地區,上面的信息遠不止各處地形這麼簡單,其中還包括關於氣候、交通系統和當地民眾的詳細記錄。這些信息在制定入侵和佔領計劃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其中的一些信息是由深入敵後的間諜所收集提供的。
  • 隱藏在二戰日軍機密地圖裡的亞洲史
    這張日本地圖描繪了朝鮮平壤附近地區。        二戰末期,隨著美軍佔領日本,這些地圖也落入了美軍之手。
  • 【地理資訊131】二十萬分一臺灣省兵要地誌圖概析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二十萬分一臺灣省兵要地誌圖概析,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地理資訊116】早期朝鮮半島《五萬分一地形圖》之概觀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早期朝鮮半島《五萬分一地形圖》之概觀,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地理資訊】第六十七期·反映南海U形海疆線的《南洋群島新地圖》
    大家好,我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反映南海U形海疆線的〈南洋群島新地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地理資訊105】大陸地區十萬分一民國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大陸地區十萬分一民國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中國古地圖目錄之宋朝地圖
    ,是中國現存最早帶有方格網的地圖。魯國之圖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217×112cm 石刻 該圖以平面圖的形式表示了古魯國都城全貌及其附近地理形勢,突出表示了「古魯城」城垣遺址與城門,城內外的孔廟、香壇、孔府、闕裡、孔林以及泗河、沂水等要素
  • 【地理資訊140】陽明山計畫「疏開仔」原鄉的六百分一地形圖
    臺灣「中國地圖學會」常務理事 許哲明1954
  • 【地理資訊141】霧社-銅門道(能高越嶺古道)兵要地誌圖
    臺灣「中國地圖學會」常務理事 許哲明「霧社-銅門道兵要地誌圖」(調繪稿)是以日製《
  • 豎版世界地圖,改變全球地理格局:美國在中國北面
    在等待發言的一個小時裡,他臨時修改PPT,將演講內容改為《「北半球版世界地圖」的軍事意義》。「方案嚴重忽略了北冰洋的重要性」,郝曉光在專家報告後第一個提問,「美國在中國的北面,而不是東面」。在郝曉光看來,北鬥二代覆蓋範圍的決策,主要依據傳統橫版世界地圖展現的中美地理位置。在橫版地圖上,中美兩國位於太平洋兩岸,連接兩國的最短線路要跨越太平洋。但事實上,兩國之間的最短線路是橫穿北極。
  • 【地圖收藏418】了解新中國的一個窗口——《中國大陸省別地圖》賞析漫記
    日前我從「日本古本屋」購得一本較為罕見的《中國大陸省別地圖》,它的面世就是在上述背景之下,為及時了解中國大陸的地理人文現狀的迫切要求,以專供政府機構或政界人士閱讀使用而出版發行的。相當於國內出版的「內部用圖」之類的地圖。
  • 【地圖收藏573】甲午戰爭後的一幅「大日本新領地臺灣島」地圖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結束,根據《馬關條約》之規定,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雖然遼東半島在俄、德、法三國幹涉下歸還中國,但臺灣這個極具戰略價值和擁有豐富資源的美麗島嶼卻從此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半個世紀之久。對於日本來說,獲得了垂涎已久的臺灣島,整個國家,從上到下,無一不是欣喜若狂的。一時間,有關於這個「大日本帝國新領地「的各種地圖也紛紛出版發行,極大地滿足了其國民的自豪感和全社會自下而上不斷膨脹的勃勃野心。
  • 古地圖 | 歷史研究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地圖
    無論是古地圖、歷史地圖還是當代地圖,往往都能夠在歷史研究中發揮某種作用。古舊地圖本身就是研究對象,當代人繪製的歷史地圖(如譚圖)為我們提供古今地理參考,當代地形圖、衛星圖則在歷史地理、軍事地理研究裡功莫大焉。
  • 我的臺灣行:中國地圖見人心,從兩張地圖看出中國心
    過年期間,我去臺北旅遊了一番,一下車便買了幾張臺灣出版的中國全地圖,才發現大陸地圖和臺灣地圖的巨大差別!而且,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地圖中海南省、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的地理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得更為清晰明了。
  • HGIS第三彈:Web地圖服務-歷史地理信息化的外掛
    瓦片地圖金字塔模型可用來模擬網絡地圖呈現的過程,從瓦片金字塔的底層到頂層,解析度越來越低,但表示的地理範圍不變。二、利用Web地圖服務加載數據——以民國實測地圖為例  Land Survey Maps of China(中國實測地圖)是一個提供19世紀末20世紀初數位化中國實測地圖的地圖資料庫。該資料庫由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MPIWG)在日本出版社「科學書院」、中國臺灣「中研院」的支持下聯合上交大歷史系共同創建。
  • 當年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數量等方面,日本都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並且日本在歷史上還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很多文化習慣都是從我國傳到日本的,也是靠著我國的保護,日本才得以生存下來。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俗話說,將才不打無準備之仗,其實日本之所以敢如此有恃無恐,是和他們手裡的秘密武器有關的,那就是日軍手裡的中國地圖。
  • 一帶一路:鼓浪嶼 古地圖之華美
    本篇呈現了早期西方針對鼓浪嶼所製作之珍貴的古地圖,涵蓋17世紀至20世紀中期,從知名製圖師至軍隊官方所製作之各個鼓浪嶼相關地圖,不僅呈現出當時西方世界對於亞洲大陸的地域認知,也顯現其對廈門海域一帶的重視。
  • 原來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一直是錯的!中國竟比印象中大那麼多..我的地理白學了
    在世界地圖上俄羅斯正好蓋在中國上面面積也碾壓中國國土每次看到都感覺無法呼吸但是健哥今天突然跟我說他看到了更準確的地圖其實俄羅斯根本沒比中國大那麼多俄羅斯大概1707萬平方公裡中國960萬平方公裡完全沒有地圖上顯示的4:1那麼恐怖哎呀,我突然覺得我被欺騙了好好的地理課上學的地圖怎麼能瞎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