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號,美國和日本的兩臺巨型機器人幹了一架,看現場視頻,哥還有點小激動呢,從小幻想的機器人大戰終於成真,這裡有一小段視頻,體驗一把鋼鐵對戰的爽。
這是一場充滿中二少年氣息的戰鬥,雙方在哥看來都是傻不愣登的科技宅。其中的紅色機器人是日本水道橋重工製作的倉田號,看著是不是很眼熟?
設計者不愧是島國人民,隨處可見高達、神龍鬥士、福音戰士的影子。(回想哥看過的動畫片,真為現在的孩子感到可惜,熊出沒看多了,張口就是東北味。)
最有意思的是,這款機器人還是公開售賣的,也不貴,折合人民幣800多萬的樣子。作為售賣品,它的功能很花哨,跟美國人大老粗的風格不一樣,光看內部就知道人家充滿了科幻風。
納尼幾哇,我們要的就是溫柔美,於是這臺機器配備了眾多站在科技前沿的功能設計,極大提高了它在戰鬥中的拉風吸睛率。比如人家美國的機器人能裝大炮的地方絕不會空擺著,但日本的宅男很細膩,機器人的右手五根手指都是可以活動的,很花哨,當然沒啥用。
倉田號機器人還可以用手機操控,同時裝備自動瞄準系統,搭配兩管加特林機關槍,能在一分鐘內射擊6000發BB彈。
最令哥get不到點的是這臺機甲安裝了表情控制功能,只要武器發射的是微笑表情。
絕對的484傻設計!
跟日本人委婉細膩科技範的東西比起來,美帝的中二大兄弟們,彪悍的不是一星半點。2015年6月,國外視頻網站上出現一則挑戰視頻,美國MegaBots機器人團隊的的兩個哥們約戰倉田號。這兩貨說,我有一臺機器人,你們在日本也有一臺,那能幹點啥呢?我們打一架吧。
還說,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所以我們在機器人上安裝了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槍。
果然是大槍,履帶上裝兩門炮,很唬人,一邊是巨大的模塊化空氣大炮,一邊是多管火箭炮。
且說發起挑戰的二位,一個叫Matt,一個叫Gui,都是機器人發燒友,平時沒事就聚在一起搗鼓機器人,還真折騰出一臺,取名叫Mark1,腦袋大脖子粗,頭重腳輕像夥夫,賣相實在太差。
後來經過改裝,他們發明了Mark2版本,順眼很多了,於是就帶著機器人四處拉風,成天突突突突各種油桶、汽車。為了讓自己的機甲成為天下機器第一人,射物品已經不足以體現機器人酷炫的本質。他們發現,這個星球上就兩臺巨型機器人,來吧,日本的宅男們,我們打一打,定個名分。於是就有了2015年的那場約架。日本方面回應也很乾脆。
島國科技宅的內心是樂呵的:以為在鐵軲轆上安一堆廢鐵就能當機器人?不要太搞笑好不好?
打就打,不過日本團隊提出,遠程互射沒什麼意思,反正又不能用真炮彈,那就近身格鬥定勝負吧。這下尷尬了,美國兄弟發現他們的機器人根本不經撞,更別說近身格鬥了。
有點傻眼,於是這場約架從發帖之日起,就成了嘴炮幹仗,吵了兩年沒結果。這段時間美國兄弟一直在四處尋找資金,還真找到了幾位科技公司的大佬。幾位CEO對這場胡鬧挺感興趣,有錢的出錢,幫助他們升級機器人到第三代。這兩個兄弟也在極盡各種破壞之能事,打算給機甲裝配超強鑽頭。
還嘗試過雙刀出鞘,搭配一首「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一定非常合適。
最後他們選擇了電鋸與高能炮的組合,近戰遠戰應該無敵了吧。
寶貝,亮個相吧,全優化機身,重心降低難推倒,偶爾玩個漂移。
配備大火力空氣炮,閒來無事就拿二代機器人練練手。
18號對決的時刻,整個過程可以說相當精彩了。美國隊首先出場的是二代機「鋼鐵榮耀」,可能明知勝算不大,但做到投石問路也是好的。
結果,美國機甲當頭就是一炮,結果沒打中,一個回合,反被日本機甲一個重拳打翻,算是一招ko.
最後美國三代機一登場雙方就陷入了激戰,也是老套路,當頭一炮,打散了日本機甲用來掩護的汽油桶。
日本機甲則派出了無人飛機觀測敵情,結果被美國隊一巴掌拍爛。
兩方纏鬥在一起後,美帝駕著炮筒子猛轟日本機甲的腹部,而且還把炮筒改成鐵錘,一個勁的猛砸。
中場暫停經過修繕後繼續,日本機甲機關槍發射彩蛋,企圖覆蓋對方的玻璃窗。
美帝中二青年則直接拽過一旁的鐵架,組成無敵風火輪,擋住鋪面而來的彈雨。
兩臺機甲繼續纏頭,關鍵時刻,美帝三代機鋼鋸旋轉。倉田號靈活的機甲手指變成碎片,倉田號眼瞅著整條鐵臂也要被美帝三代機卸下來,方才認輸作罷。
美帝中二少年成功取勝,看著他們的熱鬧,真希望有一天中國的巨型機器人也能參戰。
其實,先前這對中二美帝小夥在中國參加的展覽時,也曾跟中國的一臺機甲約戰,那臺機甲名叫「大聖」,雙方也定了要打一場,不過目前看,大聖號貌似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參加戰鬥的道路還挺遠。
不過,機甲對戰,中國要是出選手,哥發自肺腑的推薦挖掘機,既能做到大鏟蓋頂,還能做到死亡迴旋,再加裝幾臺大炮加特林,妥妥全無敵。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有機子就不缺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