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母機動部隊:發展歷程と戰術研究(No.04)

2022-01-04 崎峻戰史

在漸減作戰中,無論是機動航空部隊,還是決戰夜戰部隊,航空母艦的作戰始終是從屬於艦隊炮戰,航母部隊是作為主力艦的輔助力量存在的,並不是作為與戰列艦部隊並列的獨立部隊,單獨實施作戰。航空戰隊在大多數情況都是依附於其他艦隊進行作戰,即使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機動航空部隊其作戰目的也不過是壓制敵航空兵力,為主力決戰創造有利條件。航空母艦真正成為海戰的主角在於組建以航母為作戰主體,能夠獨立實施主要作戰行動,摧毀敵艦隊的大型航母艦隊,而日本海軍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在世界上率先組建了這樣一支艦隊--以第1航空艦隊為中心的機動部隊。該艦隊集中了三個航空戰隊的6艘大中型航空母艦,並配有一支包括戰列艦、巡洋艦在內的護航力量,作為日本海軍的突擊力量實施了戰爭初期的主要攻擊行動,並取得了輝煌勝利。這樣一支艦隊的組建不僅需要性能優秀的航母、艦載機,素質過硬的飛行員和指揮官,更重要的是在用兵思想上的轉變,因此在講述航母機動部隊的組建時,追述一下日本海軍內部航空主兵論思想的產生、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 上圖是1937年5月11日準備從「加賀」號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群,隨著日本航母數量的增加、艦載機性能的提升和飛行員素質的提高,日本海軍內部獨立實施航空作戰的呼聲日益高漲。

日本海軍中最早提出以航空兵作為主要作戰力量的人就是本文開頭提及的中島知久平海軍大尉,他在1914年提交了否定大艦巨炮和力主發展航空兵的報告,不過當時戰列艦的地位正如日中天,航空技術也不夠成熟,因此他的報告過於超前了,但可以視為日後航空主兵論的源頭。中島從海軍退役後,創辦了中島飛機公司,同時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在1918年進一步指出,日本海軍必須立即拋棄「大艦巨炮主義」,改為實行以較為經濟、威力可望超出戰列艦的海軍航空兵為重點的海軍建設方針。在隨後二十年間,他的中島飛機公司逐漸發展成為實力雄厚的新興財閥和陸海軍作戰飛機的主要供應商,是從海軍外部推動航空主兵思想的重要力量。繼中島知久平之後,日本海軍在總結一戰的經驗時也有人提出要重視海軍航空兵建設。海軍軍令部參謀大關鷹呂海軍少佐在1919年6月起草的歐美戰場航空考察報告中指出:「充分發揮航空兵的威力,或者獨立對敵陸海軍實施直接攻擊,或者通過奪取制空權來控制陸地和海洋,這將是現代作戰發展的必然趨勢,海上和陸地作戰的勝負將主要決定於空中力量的勝負」。在此,大關已經提出了制空權先於制海權的思想。

■ 上圖是日本最早的航空論者--中島知久平。

(未完,由於微信小程序被暫停使用,需要閱讀本書的朋友請加入我們的V+專屬會員可免費閱讀以下內容)

崎峻從2002年起從事世界軍事歷史題材雜誌及書籍的編輯,創辦過《火力時代》、《閃電戰》、《戰艦》和《軍人志》等特色軍史雜誌,崎峻戰史,秉持堅定信念,臻求精品極致,品牌積澱深厚,作品特色鮮明,三大精品軍刊,經典佳作回顧,軍迷暢讀盛宴。每周更新3-5篇,不見不散!加入V+專屬會員,免費閱讀經典文章。

如何閱讀:微博搜索崎峻戰史--主頁--V+訂閱--專欄;或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

如何續費:在大V的微博主頁找到「V+會員 訂閱」入口,點擊進入其V+頁即可看到【立即續費】按鈕。

iOS暫不能夠訂閱怎麼辦:請到電腦上登錄網頁版微博購買後可用手機進入閱讀,或用安卓版微博app購買。

······

掃下圖二維碼也可以進入V+會員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

相關焦點

  • 日本空母機動部隊:發展歷程と戰術研究(No.07)
    日本海軍航母機動部隊在戰爭初期,不僅在航母數量、艦載機性能、飛行員素質上佔有優勢,並且在戰前長期的訓練和作戰行動中總結、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航空戰術,在艦載機的實戰戰術方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這也是其連戰連捷的重要因素。在戰爭中期以後,隨著日本航母機動部隊在數量、質量上的優勢逐漸喪失,為了應對美國海軍的新型技術兵器和作戰方法,日本海軍更加重視戰術的改進,但最終仍難免落敗。
  • 淺談美軍輕型戰術輪車發展歷程
    ;為符合海外戰場軍用需求,即針對適合機動偵察、通信聯絡及配備輕型武器的戰術車輛進行研製。正因如此,為汰換服役多年的 M1114 型悍馬車,美軍開始研究取代悍馬車的新型車種,並要求在火力、防護與機動力之間必須取得平衡,美軍遂發展聯合輕型戰術輪車,意味著悍馬車即將逐步走入歷史,聯合輕型戰術輪車將成為美軍地面作戰的利器,增進美軍作戰效能。
  • 毀滅的航跡:日本帝國海軍の空母(上)
    在日語中,將「航空母艦」簡稱為「空母」,而漢語則簡稱為「航母」。     日本於1911年最早開始進行艦艇搭載作戰飛機的嘗試試驗,直到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日本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若宮」號在橫須賀船廠完成改裝。後於大正11年(1922年)12月4日,日本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艦隊空母「鳳翔」於橫須賀海軍工廠建成下水。
  • 《臺空軍全軍部隊研究》專題概要目錄(衛星影像分析)
    (原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駐地、FCK-1經國號輕型戰鬥機母基地之一 第二節 新竹空軍基地——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原第499戰術戰鬥機聯隊)駐地、法國幻影2000-5EI/5DI戰鬥機唯一母基地 第三節 清泉崗空軍基地——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原第427戰術戰鬥機聯隊)駐地、FCK-1經國號輕型戰鬥機母基地之一
  • 【長知識】國外無人戰鬥機發展歷程和趨勢
    本文主要闡述國外無人戰鬥機發展歷程及其發展趨勢。1 美國無人戰鬥機發展歷程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在無人機方面的研發費用高達30億美元,而且在這方面的研發費用逐年增加。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形成了戰略無人機、戰術無人機和無人戰鬥機多型號全方位的無人機部隊。
  • 日本海軍機動部隊的最強航母:翔鶴、瑞鶴大型航母
    ,作戰能力相比條約時代的航母有較大提升,是開戰時日本海軍性能最為優良的大型航母,號稱機動部隊的最理想航母。從珊瑚海歸來後,「翔鶴」 號於6月中旬進入吳工廠維修,而「瑞鶴」號一度出航前往支援在阿留申方向作戰的第2機動部隊。在中途島海戰中,日軍一舉喪失4艘主力空母,翔瑞雙鶴於7月間重編為第1航空戰隊,成為新的機動部隊第3艦隊的核心,作為機動部隊主力鏖戰於西南太平洋上。
  • 中國造艦「下餃子」,日本人的評論令人很意外啊....
    把反對日本的在野黨議員的年度經費扣下來,當作國防經費吧。3、kou日本だと2年に1隻がやっとかな?このクラスだともうちょいかかりそう。まあそれだけ作れば、金がかかる。人の育成、運航経費、整備費。さすがに空母建造計畫を見直したというニュースもちらほら。
  • 日本最大航母護衛艦「加賀」服役!日網友:標題像是新華社起的……
    高杉晉作 | 2017/03/22 13:59 護衛艦って、どころか見ても空母やん。什麼護衛艦,怎麼看也是航母啊。arya | 2017/03/22 13:43 空母じゃないよ。あくまでも護衛艦。不是航母哦。最多也就是護衛艦。
  • 小火箭 | 日本飛彈與航天工業發展簡史
    近幾年來,日本的飛彈與航天工業發展迅速。2012年,日本國會通過《獨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法》修正案,刪除了太空開發活動「限於和平目的」的規定。這為日本發射軍用衛星掃除了法律層面的障礙。對於日本來說,這顆衛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日本防衛省擁有的第一顆軍用通信衛星,徹底結束了之前日本防衛省需要借用民用通信衛星進行衛星軍事通信的歷史。通信和遙感衛星是衛星軍用和商用領域的兩個主要應用場景。仿佛是一夜之間,日本也擁有了較為完備的軍事與商業航天能力。本文,小火箭準備和大家一起,從1945年開始回顧,試著梳理一下日本飛彈與航天工業的發展歷程吧!
  • 中國國產航母下水評論續,印度看不上日本開始慌!
    比美國的海軍規模還要大,是日本海軍8倍的規模。和全世界鋪開的美國海軍不同,中國的海軍只會在西太平洋近海活動。在西太平洋海域中國海軍將會對美國海軍產生壓倒性的優勢。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打算咋地?43 :ID:eMmcQ5OO0.net[1/2]そうりゅう型1隻で、シナの空母艦隊を全滅させることできるからね。
  • 【防務技術】洛·馬公司遠程反艦飛彈(LRASM)發展歷程
    2015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遠程反艦飛彈」(LRASM)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不僅成功進行了第三次飛行試驗,還獲得了額外的研製資金。作為未來B-1B戰略轟炸機(以下簡稱B-1B轟炸機)的「殺手鐧」武器,其發展歷程值得關注。LRASM飛彈是基於美國空軍「聯合防區外空對地飛彈」(JASSM)的概念發展而來。隨著美軍作戰概念的不斷進化,以及美軍所謂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日趨嚴重,需要重點提升遠程打擊能力,JASSM項目不斷進化,最終形成了LRASM飛彈。
  •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PTU)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Police Tactical Unit,縮寫:PTU),簡稱機動部隊,由於部隊所佩帶的警帽是深藍色的「貝雷式」軟帽,因此別名又稱為
  • 日本航母2023年入役,但更要警惕的是這支日版「二炮」部隊
    具體來說,新版防衛大綱的重點繼續深化「聯合機動防能力」概念,在操作上提出了「多域聯合防衛能力」,即把太空戰、網絡戰、電磁戰等高新領域與傳統的海、空、陸領域全面整合,將關係到日本能否在未來軍事衝突中取得優勢。
  • 2020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研究
    該炮最大炮口初速960米/秒,高低射界0~+60°,方向射界±15°,發射火箭助推增程榴彈最大射程50千米。2020年8月,印國防部決定為陸軍採購6個團的「皮納卡I」214毫米多管火箭炮,共330門,計劃於2024年前完成交付,並將部署在北部和東部邊境地區,以進一步增強邊境地區陸軍部隊的作戰能力。另外,韓國2020年7成功試射「玄武-4」新型彈道飛彈,根據設計,該飛彈最大射程800千米,彈頭重2000千克。
  • 2019年世界情報監視偵察裝備發展研究
    ,旨在依靠衛星照相機的地理信息,並通過開發多光譜與多時相傳感器處理技術來疊加紅外和多光譜傳感器的數據,從而簡化情報分析人員的工作,降低數據融合的不確定性。美國XQ-58A「女武神」(Valkyrie)遠程高亞聲速無人機演示驗證機於3月5日完成首飛。
  • 【外媒摘要】「炸彈之母」VS「炸彈之父」
    上周四,美國朝伊斯蘭國位於阿富汗的基地丟擲稱為「炸彈之母」的GBU-43大型空爆炸彈,這是史上威力最強的非核彈,也是美軍首次在戰場上使用這種炸彈。被稱為「所有炸彈之母」、重22000磅的GBU-43炸彈是由MC-130飛機空投,目標是摧毀阿富汗境內IS的隧道和洞穴系統。大型空爆炸彈(GBU-43/B 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MOAB)是除了核彈外威力最強大的炸彈,每個MOAB的成本為1600萬美元。
  • 關於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歷程及其現代化計劃的研究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及其現代化計劃[J]. 導航定位學報, 2021, 9(5): 20-24.(CHEN Peng.Thedevelopment history and modernization plan of GLONASS[J].
  • 唐啟華:北洋外交研究評介
    歐美學界這種發展的歷程,或有可作為中國外交史研究借鏡的地方。事實上,近年來學界中革命史觀及民族主義的色彩已日漸淡化,近現代史中許多長期被抹黑扭曲的對象,已有重新評價的呼聲。近十多年來在大陸、臺灣與日本,都出現許多對北洋外交的新研究成果。研究群體逐漸成形,在研究水平、研究範式、使用一手史料、使用外國檔案等各項學術要求上,都有提升,並可望為近代外交史以及民國初年的歷史,提出新的理解角度。有鑑於此,筆者認為或有值得將「北洋外交」研究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做個評介的必要。以下就個人所知,分臺灣、大陸、日本、歐美四部分,介紹「北洋外交」的研究成果與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