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相當於5.5架A380客機的總和,甲板面積相當於3.5個標準的足球場,最高地方接近26層大樓的高度。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滬東中華研發製造了當今貨櫃船領域最先進的綁紮橋,型式多達21種。最大堆箱層數高達24層,相當於22樓的高度,堪稱海上「巨無霸」。
該船集一人橋樓、無人機艙、抗橫傾自動平衡、全船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自動檢測報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安保化自動控制系統於一身,可抗10級風力,僅需26名船員即可輕鬆駕馭。按照當前世界先進設計標準,航行中可抗10級風力。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航線特點,該船在經過多吃水、多航速的線型優化後,配合高效節能裝置,從而達到最優的營運經濟性。為減少環境汙染、避免生態破壞,該船採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裝機功率最大的WinGD低速雙燃料發動機W12X92DF,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LNG來提供動力。
「達飛雅克•薩德」號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級別的貨櫃船,還是首個引入雙燃料動力系統的超大型貨櫃船,滿足全球最嚴格的排放標準,被稱為引領航運業未來發展的裡程碑式項目。船上採用GTT MARK Ⅲ薄膜式燃料艙,可裝載超過18000方LNG燃料,,為船舶提供 「綠色動力」。為彰顯這一全球重大創新,船體採用特殊塗裝,其「LNG POWERED」標識顯著區別於其他船舶。
該船採用薄膜式燃料艙,艙內無法像常規燃料艙一樣做結構加強,LNG艙注滿後艙壁變形會引起相鄰貨倉的貨櫃吊裝困難。設計團隊經過多輪討論,最終創新設計了新型的貨櫃導軌,保證任何裝載情況下的貨櫃正常吊裝。貨櫃船貨艙火災事件時有發生,目前常規的滅火方式有時並不能有效控制火情,在各方充分探討下,設計團隊在原有常規的CO2和噴淋滅火方式基礎上,開發出了新型貨艙灌水滅火系統,新增一套滅火系統,為船舶的正常營運保駕護航。
滬東中華是船舶行業唯一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企業、國內唯一的大型LNG海上儲運裝備製造商。建造這樣一座堪稱「超級工程」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艙,在國內唯有滬東中華能夠勝任。該型圍護系統不鏽鋼波紋板的焊接長度達9公裡,焊接中不能有一個漏點。在該型圍護系統次屏蔽密性試驗中,滬東中華做到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零漏點」,建造質量受到船東方高度讚譽。
航行中,安全可靠的燃氣供給系統全面工作,將LNG輸出、氣化、調壓,提供給主機和發電機燃燒獲得充沛動能。18600立方米LNG轉化為動力,可確保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航行20000多海裡,輕鬆覆蓋一次歐洲到遠東的往返航程,接近於沿赤道繞行地球一圈。在超大型貨櫃船上使用LNG為主燃料的雙燃料動力系統,在全球是首創,其最大優勢是能滿足全球最嚴格排放標準,與傳統燃油貨櫃船相比,可減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正是其出色的綠色環保、高效節能。這艘海上「巨無霸」已成為世界各大班輪公司爭相訂造的「新寵」。
2017年9月19日,中國船舶集團與法國達飛輪船籤署9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建造合同。「達飛雅克•薩德」號是該項目首制船,還有8艘姊妹船分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和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建。
法國達飛輪船將該船視為「旗艦」,並以集團創始人的名字命名,稱讚該船優質交付開創了國際造船新紀元,是中法雙方友誼長存、合作共進的生動展現。在「達飛雅克•薩德」號建造過程中,遇上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作為船東與船廠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中船貿易協助船廠與船東進行相關洽談、修改相關協議,並協商調整生產計劃,全力保障了船廠與船東之間的溝通協調,為確保該項目順利推進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滬東中華造船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良表示:今天是一個載入造船史冊的日子。這艘船舶自籤訂合同以來,一直吸引著國際航運界、造船界關注的目光,產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代表了目前造船業的最高水準和發展趨勢。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們實現了從「中國製造」到 「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
不久的將來,這艘閃耀著中國「智」造光芒的巨輪將馳騁重洋大海,展現中國高端海洋裝備製造的非凡成就,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作為繁榮貿易的使者,續寫國際友好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