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70年來,每個中國人的家中,都會有一件或幾件珍貴的老物件,它們承載著歷史的珍貴瞬間,見證著時代的飛速發展。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聯合江蘇省檔案館共同推出融媒互動報導《人民的珍藏》,帶大家看看老百姓家中那些飽含歷史滄桑,記錄江蘇輝煌的珍藏。
今天我們要看的這件藏品是一架飛機模型,它是江蘇民航飛速發展的見證者,也是江蘇民航史上的一塊裡程碑。
賈玉斌,東航一位資深的老機長,他的安全飛行距離,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00多圈。
從賈機長剛剛參加工作到現在,就一直在收集不同的飛機模型。而這次他推薦的,是這架福克100。
1993年,賈玉斌從部隊轉業,進入剛剛成立的東航江蘇有限公司。公司當年從荷蘭引進了5架福克100客機,這也是當時江蘇最先進的客機機型。
「我在部隊飛的是轟炸機。福克100是我進入民航以後,第一次執飛的機型。」賈玉斌回憶,「福克公司送了一些模型過來,我們每個執飛的機長每人發了一臺。」
在他看來,福克100機艙的環境很好,設計也比較先進,剛開始讓他不太適應,與以前相比跨度很大。
「當初駕駛福克100,我就是從這條跑道起飛,第一班是飛廣州。後面承載著一百多名旅客的生命安全,感覺責任比較重大。」
上世紀90年代初,對於普通市民來說,乘坐飛機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那個時候機票比較貴,一個航線稍微長一點的要一兩千塊錢一張票,老百姓的月收入大概在五六百的樣子。」賈玉斌說。
當時的東方航空公司江蘇有限公司,每天也只有5個民航班次。旅客從候機樓出來,可以直接走到飛機上,上客基本沒有擺渡車,也沒有廊橋。候機大廳很小,就是個平房,每天的旅客也就是幾百人。
「福克100飛了5年,公司就置換成了空客A320系列,江蘇的航空事業發展還是相當快的。」賈玉斌說。
「硬體設施上面,機場雙跑道,候機樓也很大,現在地鐵都可以通到機場。當初就二十幾個機長,現在有五六百號人了。飛機的型號,先進的程度也是比較靠前的,我們的機齡時間有的都是很短的,好多都是新飛機。」賈玉斌說。執飛民航客機26年,安全飛行23000小時,54歲的賈玉斌,親身見證了江蘇民航的飛速發展。
福克100飛機模型,賈玉斌收藏了26年,還有6年他就要退休了。
「現在我們南京有這麼好的市場,從南京出港的國際航線會越來越多,江蘇民航的將來還要靠年輕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賈玉斌說。
從1949年的三十幾架小飛機起步,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江蘇民航的發展也是凌雲而上,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9個民航機場,差不多平均每1萬平方公裡就有一個機場,這樣的密度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
曾幾何時,
坐飛機出行是很多人的夢想,
如今只要你有時間,
隨時都可以乘飛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江蘇民航,正在騰飛!
轉載請註明來源 江蘇新聞(微信號:jstvjsxw)
詳細報導請關注 江蘇衛視《新聞眼》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 關瑋瑋 査金 謝自強 賈威
編輯 / 桃桃 責編 / 藍妹妹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