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5G移動通信在3~5GHz頻段使用規劃

2021-02-23 高速射頻百花潭

近日,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簡稱「5G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取得重大進展。為適應和促進5G系統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結合我國頻率使用的實際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5G系統在3000-5000MHz頻段(中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我國成為國際上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內頻率使用規劃的國家。

規劃明確了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規定5G系統使用上述工作頻段,不得對同頻段或鄰頻段內依法開展的射電天文業務及其他無線電業務產生有害幹擾;同時規定,自發布之日起,不再受理和審批新申請3400-42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內的地面固定業務頻率、3400-3700MHz頻段內的空間無線電臺業務頻率和3400-3600MHz頻段內的空間無線電臺測控頻率的使用許可。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將負責受理和審批上述工作頻段內5G系統的頻率使用許可,相關許可方案、設備射頻技術指標和臺站管理規定另行制定和發布。

   

5G系統是我國實施「網絡強國」「製造強國」戰略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更是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地。頻率資源是研發、部署5G系統最關鍵的基礎資源,根據技術和應用特點及電波傳播特性,5G系統需要高(24GHz以上毫米波頻段)、中(3000-6000MHz頻段)、低(3000MHz以下頻段)不同頻段的工作頻率,以滿足覆蓋、容量、連接數密度等多項關鍵性能指標的要求。本次發布的中頻段5G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綜合考慮了國際國內各方面因素,統籌兼顧國防、衛星通信、科學研究等部門和行業的用頻需求,依法保護現有用戶用頻權益,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是我國5G系統先期部署的主要頻段。

   

為保證規劃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工業和信息化部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修訂和國際電聯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相關議題的準備工作,全面梳理了相關頻段國內外的規劃和使用現狀,跟蹤研究全球主要國家或組織的5G系統頻譜策略。根據頻譜需求預測、電磁兼容和共存技術分析結論,經各方協調、科學分析論證、專家諮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最終形成了正式的頻率使用規劃方案,並向社會主動公開發布。

   

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的頻率使用規劃,將對我國5G系統技術研發、試驗和標準等制定以及產業鏈成熟起到重要先導作用。後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為5G系統的應用和發展規劃調整出包含高頻段(毫米波)、低頻段在內的更多的頻率資源。

方正證券認為:5G不僅給人帶來的是更快的網絡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資費,而且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預計三大運營商4G累計投資5600億左右,是3G的2.5倍,5G全覆蓋預計累計投資2.3萬億左右,投資規模是4G的4倍。運營商花費更多的時間培育市場需求,資本開支方面的投資也就呈現出更加平緩,周期更加長,全覆蓋將是一個長期目標。

按照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4G成熟網絡預測,目前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4G基站數超過380萬,累計投資超過5700億,建設周期5-6年左右。判斷未來5G初期完成30%熱點區域連續性覆蓋,整體投資大概為7000億左右,但是由於盈利模式受限,其投資周期預計將長達10年。

投資機會方面,手機天線:數量增多,小型化及封裝難度增大,關注相關手機天線封裝廠商。相關標的信維通信、碩貝德、傑盛康和崑山耀登 。

射頻電子器件:射頻前端數量增多,單價提升(採用GaN或者GaAs等新材料,成本提升)。相關標的:麥捷科技、三安光電、國民技術、晶方科技、華天科技等。

射頻連接器:數量增加,價格方面向上依然沒有彈性。相關標的:東吳通信、金信諾等。

基帶晶片:隨著基站數量而增加,手機基帶晶片很難上升,數字晶片設計方面比較成熟,初期價格偏貴。華為、中興微電子、大唐電信、展訊等。

基站天線:數量增多,但是未來小基站或者有源天線增多,考驗傳統天線廠商的集成能力,產業話語權向設備廠商轉移。相關標的:金信通信、通宇通訊等。

接入網設備:基站數量增加,上遊成本加大導致價格上升,無線設備是4G的1.5-2倍左右。相關標的:華為、中興通訊。

光通信設備及器件:核心網預計未來會全面轉向虛擬化和切片化,網絡改造初期投資會加大,同時由於數據流量增加光器件和光通信設備商持續受益。相關標的:華為、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光迅科技、昂納科技、新易盛等。

專注於射頻微波/高頻高速技術,是該專業領域最大的技術交流和信息分享平臺。由資深射頻專家、興森科技射頻實驗室主任、《ADS2008/2011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實例》《HFSS射頻仿真設計實例大全》主編徐興福創建。該號70000關注,13000+人加群(博士2000+)。微信群包括眾多單位總經理、總工、主任、研發總監、教授、千人計劃、長江學者、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集合全球華人射頻精英。

1.僅射頻1-25群不重加

2.加群主驗證邀請加入

3.需註明單位崗位方向

相關焦點

  • 工信部發布5G頻譜規劃 中國首推中頻段5G商用
    11月15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於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
  • 領跑5G!如何看工信部確認5G初始頻段?
    5G頻段終於正名了!昨日,工信部發布了《公開徵求對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的意見》。擬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兩個頻段上部署5G。
  • 解析中國5G系統的中頻段頻率使用規劃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通知,正式發布了我國3000-5000MHz頻段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簡稱5G系統)頻率規劃,將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確定為5G系統工作頻段。
  • 承4G、啟5G,3.5GHz頻段漸成行業新熱點
    3.5GHz頻譜的開發利用將為美國移動通信產業提供150MHz的新增頻譜資源,推動移動寬帶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事實上,美國並不是首先將3.5GHz頻譜用於移動寬帶業務的國家。日本監管機構已於2014年底向NTT DOCOMO、KDDI和Softbank等三大日本運營商發放了3.5GHz頻段的使用許可,允許他們使用這一頻段,部署基於TD-LTE的移動寬帶系統。
  • Sub-6GHz頻段波——5G的低頻武器:無線通信技術概述(15k字)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工信部也已經公布我國5G中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明確了明確了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
  • 什麼是800MHz頻段?為什麼工信部對它「下手」了!
    -866MHz)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划進行調整。關於調整800MHz頻段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為進一步滿足社會對數字集群通信的需求,推動無線電新技術、新業務應用發展,有效提高頻率使用效率和效益,促進數字集群通信產業健康發展,經研究,現對806-821/851-866MHz頻段(以下簡稱800MHz頻段)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划進行調整。
  • 工信部官宣重磅!800MHz頻段調整方案曝光...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調整800MHz頻段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我國800MHz頻段(806
  • 《我和我的5G》| 5G頻譜篇
    無線通信最基礎的資源是頻譜,移動通信發展的動力來源於更好利用的無線電頻譜建立連接,以使更多設備可以同時訪問移動網際網路。電波屬於電磁波的一種,頻率資源也是有限的,為了避免幹擾和衝突,我們將電波這條「公路」劃分為不同的「車道」——頻段,劃分給不同的對象或用途,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移動通信之前主要使用的是用中頻~超高頻頻段。目前主流的4G LTE屬於超高頻或特高頻;我國LTE主要在1.8-2.6GHz的特高頻頻段。
  • Sub-6GHz網絡全面鋪開,中國為什麼還要發展5G毫米波?
    2020年3月,工信部就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到「適時發布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組織開展毫米波設備和性能測試,為5G毫米波技術商用做好儲備」。2021年4月30日,工信部又發布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該意見稿提出,到2023年,我國5G個人用戶普及率將超40%,用戶數超過5.6億。
  • 6GHz頻段對於5G到底有多重要?
    為此,GSMA呼籲各國政府將6GHz全頻段或者上半段作為授權頻譜使用。頻譜就是無線產業的氧氣,是極其稀缺的資源,也是推動無線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回顧過去,無論是採用授權頻譜的移動通信技術,還是採用非授權頻譜的Wi-Fi技術,為持續提升網絡容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流量需求,兩者的可用無線頻譜範圍都在不斷擴大。而今天對於爭奪6GHz這段「未開墾」的頻譜資源,GSMA為何發出如此強烈的呼籲?
  • SRMC觀點 | 亞太地區5G毫米波候選頻段最新動態
    2018年3月12-16日,亞太電信組織(APT)關於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第三次準備會(APG19-3)順利召開
  • 【衛星+5G】衛星通信與地面5G融合技術初探(一)
    在終端方面,華為於2018年2月發布了G商用晶片「Balong 5G01」,同時支持Sub6GHz(低頻)和mmWave(高頻),支持SA和NSA,可實現2.3Gbps的傳輸速率。高通推出的X50數據機主要面向28GHz,Intel推出的XMM 8060 則主要面向Sub6GHz。
  • 中國5G頻段劃分必須放棄抑強扶弱舊思維?
    「要不要把3.5G頻段給中國移動」?但是令人擔憂的是,按照此前網傳5G頻段分配版本,「網傳的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將分別獲得3.5GHz左右的各100MHz頻譜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6GHz附近的100MHz頻譜資源,明顯將讓中國的5G商用落地變得更加緩慢」。為何會變慢呢?海龍兄提到了兩點。一是3.5G頻段是全球最早商用的頻段,獲得了全球主要運營商的支持。
  • 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1.2 LEO通信特點LEO通信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覆蓋範圍廣。LEO覆蓋半徑數千米以上,大量LEO組成的星座可以實現全球無縫覆蓋。(2)容量大、海量接入。LEO通信採用Ka/V頻段或更高頻段,頻率資源相當豐富,可實現500Mbps以上大容量通信,可支持海量終端接入需求。(3)傳輸性能穩定。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在北鬥導航系統建設過程中,政府積極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星導航條例》立法進程,保障衛星導航產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並發布《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對衛星導航產業長期發展進行總體部署,提供國家宏觀政策指導。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各部委以及國內各個省市也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北鬥系統應用的政策文件和具體舉措。
  • 從美空軍解決手機通信挑戰看美軍移動通信發展史
    「試想在你最需要打電話的時候沒有信息覆蓋的感受。在南極,MUOS系統能夠驗證從沒有其它無線通信設備或電話能工作的地方打電話。」他稱目前系統有商業應用。「在民航飛行中,你無法使用手機,只能是飛行模式。但是有了MUOS,你可以隨時保持聯網狀態。」不只是手機通信,所有移動通信手段對於軍事通信都非常重要。
  • 你和無人機的合理溝通:無人機通信鏈路
    民用無人機系統一般使用點對點的雙向通信鏈路,也有部分無人機系統使用單向下傳鏈路。無人機通信鏈路,主要指用於無人機系統傳輸控制、無載荷通信、載荷通信三部分信息的無線電鏈路。根據 ITU-R M.2171 報告給出的定義,無人機系統通信鏈路是指控制和無載荷鏈路,主要包括指揮與控制(C&C)、空中交通管制(ATC)、感知和規避(S&A)三種鏈路。
  • 全球衛星通信技術最新發展趨勢
    2015年11月,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5,World Radio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2015)決定,對於C、Ku或Ka頻段的衛星固定業務、衛星移動業務和廣播業務中,還沒有完成全球統一的頻段將被納入新的WRC-19的議題,計劃將從中選擇適合的頻譜分配給未來的IMT/5G使用。
  • 美國DSB發布《5G網絡技術國防應用》報告執行摘要(全文翻譯)
    4月3日,國防創新委員會發布了《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與機遇》報告,重點分析了5G發展歷程、目前全球競爭態勢以及5G技術對國防部的影響與挑戰,中國在5G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對國防安全的影響,並在頻譜政策、供應鏈和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等方面建議。
  • 低軌衛星與5G融合應用及關鍵技術
    相比地面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利用高、中、低軌衛星可實現廣域甚至全球覆蓋,可為全球用戶提供無差別的通信服務。商用移動衛星通信系統能夠為海上、應急及個人移動通信等應用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中低軌衛星星座將衛星通信服務與網際網路業務相融合,為衛星通信產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