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死掉了的鯨魚會在一段時間後爆炸

2021-02-14 初中科學

鯨魚爆炸簡介

 

鯨爆炸一般指的死亡的鯨因內部蓄積過多腐敗氣體而造成身軀爆裂。

鯨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消化後會產生甲烷、氫硫化物以及氨等氣體,鯨死後,內部組織與器官腐敗的速度越快,細菌擴散的速度也越快,身體的蛋白質分解,產生更多氣體,增加腹部與腸道的壓力。若處置不當,極可能發生爆炸。

 

鯨魚爆炸事件

 

一、臺南抹香鯨爆炸事件

 

2004年1月26日,一隻身長17米、體重50噸、並略腐敗之抹香鯨在用於研究的鯨魚在運輸途中發生爆炸,鯨魚的血和內臟撒了一地,霎間,行人沐浴在一片血雨中。

 

這隻抹香鯨死在沙灘上,原來準備送到臺南大學進行科學研究,沒想到在運送途中,在臺南一條大街上發生爆炸。由於發生地位於臺灣臺南市鬧區,受波及之民眾極多,曾一度登上臺灣新聞頭條。

 

2004年1月24日,此鯨於臺灣雲林縣臺西鄉海岸擱淺而死,為一雄性抹香鯨。相關單位動員平板卡車、3輛起重機及50位以上的人員,耗時13小時才得以裝運上車,以公路方式運送。

 

鯨魚擱淺後,臺灣英文報紙《Taiwan News》報導「雲林民眾聚集600多人,忍著低溫寒風,祇為一見鯨魚滿足好奇心」、「事件也吸引攤販前來擺攤,一時之間,食物、飲料紛紛擺了出來。」

 

二、加拿大藍鯨爆炸隱患

2014年4月一條藍鯨的屍體被海水衝上了加拿大紐芬蘭島上一處沿海小鎮的石灘上。鎮長表示,這條長約25米的藍鯨屍體由於體內充滿了甲烷,其腹部膨脹成了一個大氣球,並且已經開始發臭,可能隨時爆炸。

 

此前,加拿大官方已要求小鎮儘快清理該藍鯨屍體。但地方政府表示由於缺少安全處理的器械,無法對屍體進行分解處理。當被問及為何不將屍體重新推回海裡時,鎮長解釋說,由於屍體面臨隨時爆炸的危險,如果推回海裡會危及過往船隻,留在石灘上實乃無奈之舉。

 

該小鎮位於紐芬蘭島西海岸的格羅斯莫恩國家公園內,本身就是一個旅遊景點,有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想要一睹藍鯨屍體的風採。當地政府已盡力說服遊客遠離藍鯨屍體,並拉起了警戒線,但還是阻擋不了好奇的遊客。

 

鯨魚爆炸的原因

 

科學家指出,由於鯨死前吃了很多生物,這些東西在胃裡腐化,產生大量瓦斯般的氣體,包含甲烷、硫化氫以及氨。鯨死後,內部組織與器官腐敗的速度越快,細菌擴散的速度也越快,身體的蛋白質分解,產生更多氣體,增加腹部與腸道的壓力。

 

2004年臺南抹香鯨爆炸事件後,據有關學者調查研究後表示,該鯨魚發生爆炸的部位曾受過船隻撞擊,這是直接導致鯨在海灘邊擱淺而死以及該部位承受不了體內腐敗產生的氣體壓力從而產生爆炸。

再者,鯨本身就是深海動物,需要抵抗深海的水壓,所以身體裡必須要有足夠的氣壓才能抵消掉一部分壓力,鯨魚體內的壓力不斷上升,往往一觸即發。

 

同時,若解剖鯨不當也可能會引起爆炸,如果解剖時一次性割一個大口,空氣一次性排出,使體內的器髒一下噴出來,將會產生爆炸。

相關焦點

  • 臺灣運輸體重50噸死鯨魚發生爆炸,威力如炸彈!
    但是當鯨魚擱淺後卻是非常危險的,據了解鯨魚擱淺會發生爆炸,鯨魚爆炸威力有多大呢?據了解爆炸瞬間產生的威力足足可以炸死人,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不會相信。  鯨魚爆炸是指死亡的鯨因內部蓄積過多腐敗氣體而造成身軀爆裂,由於鯨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消化後會產生甲烷、氫硫化物以及氨等氣體,在死後內部組織與器官腐敗的速度越快,細菌擴散的速度也越快,身體的蛋白質分解,產生更多氣體,增加腹部與腸道的壓力,若處置不當,極可能發生爆炸。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鯨魚能下潛水下2000米,人類卻會被壓扁?
    可是為什麼同樣哺乳動物的鯨魚,卻能生活在深海而不被水壓壓扁呢?鯨魚的深潛極限又是多少?這還得從鯨魚的肺說起。鯨魚擁有一套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統,它們的肺部能夠根據水壓靈活變化,以平衡身體內外的壓強。當進入深水區時,肺部就會縮小,身體內不會留存很大的空間,壓強自然增大,從而也就能承受高水壓。
  • 鯨爆即將上演:地中海最大鯨魚浮出水面,但卻是一具77噸的死屍
    不過此次在地中海沿岸發現的這隻長鬚鯨已經死亡了一段時間,身體鼓脹仿佛一個巨大的河豚魚飄在海面上,隨時都會有鯨爆現象發生。為什麼長鬚鯨會意外死亡上世紀早期以前,由於出海的船隻普遍較小且航速較低,很難追上有著「深海格雷伊獵犬」之稱的長鬚鯨,因為它的時速可達37公裡,受驚後很容易逃脫捕獵者的追擊
  • 擱淺的鯨魚不是好鯨魚?就像喝酒轉場的女孩就是壞女孩?
    時不時能聽到鯨魚擱淺的新聞傳來,一般都是被當成是負面新聞來報導。然而其實鯨魚擱淺背後的原因,我們人類並還不明白。
  • 記錄以來最大規模鯨魚擱淺—470條擱淺鯨魚裡380條死亡
    ,確認380條死亡——這可能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擱淺,海洋學家說:「我們經常在這些動物身上看到它們團結在一起、跟隨領頭鯨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這如此令人心碎的原因。」(圖|SBS News)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澳大利亞最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一個海灘又發現大約200頭擱淺的鯨魚,此前有大約270頭鯨魚被發現擱淺在五公裡外的一個沙洲。截至目前為止,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西海岸,共發現約有470頭領航鯨擱淺,是該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發生的最大規模擱淺事件。
  • R32,R410a,R22空調製冷劑會爆炸嗎?為什麼會這樣?
    空調是一種常見的製冷制暖設備,在空調使用一段時間後或會需要添加或更換空調製冷劑,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空調製冷劑有三種R32,R410a
  • 原子彈爆炸後為什麼會生成蘑菇雲?
    蘑菇雲又稱「蕈狀雲」,指的是由於爆炸而產生的強大的爆炸雲,形狀類似於蘑菇,上頭大,下面小,由此而得名。雲裡面可能有濃煙、火焰和雜物,現代一般特指原子彈或者氫彈等核武器爆炸後形成的雲狀氣團。當核裝置被引爆時,將產生較大範圍的X射線、中子、α粒子等高能粒子,它們不僅可以摧毀四周一切建築、殺死區域內一切生物,更直接的作用是極迅速地加熱周圍空氣。
  • 粉塵為什麼會爆炸?
    8月2日,江蘇崑山市發生特大爆炸事故,截止8月4日15:00截稿,已有75人死亡,185人受傷,罪魁禍首竟是:粉塵。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事故廠房沒按二類危險品場所進行設計和建設,違規雙層設計除塵能力不足,沒有清理管道的積塵,造成粉塵濃度超標,遇到火源發生爆炸。 粉塵爆炸!這是個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甚至平時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哪些粉塵會爆炸?粉塵爆炸是咋回事?
  • 鯨魚能在水下2200米活動,鋼鐵打造的潛艇卻會被壓扁,什麼原因?
    人類出現之後就一直在探索自然界,但是大自然有很多現象讓人嘖嘖稱奇,比如,人類費盡心思想要研製出可以潛藏深海的潛艇,但是這些潛艇最大下潛深度只能達到1250米,而生活在大海中的鯨魚卻能下潛到2200米深的海中自由活動,這其中的奧秘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那麼,鯨魚是如何以血肉之軀承受住大海巨大的壓力的呢
  • 變壓器為什麼會爆炸?
    當變壓器內部出現嚴重過載、短路、絕緣損壞等故障時,絕緣油受到高溫或電弧作用,受熱分解產生大量烴類混合氣體,使變壓器內部的壓力急劇上升,然後導致變壓器油箱的結構破壞(初級變壓器爆炸)。初級變壓器爆炸後,絕緣油、混合氣體和油霧通過變壓器油箱破裂口向外猛烈釋放。絕緣油從變壓器中洩漏,在地面形成液池,被點燃即發生池火。
  • 為什麼鯨魚可以下潛2千米,潛艇在此深度就會被壓扁?
    不過,打造這樣一艘鈦合金潛艇,不僅建造時間很長,造價也高得驚人,「共青團員」號就被稱為「金子做成的魚」。而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就是,既然體形龐大、技術先進的軍用潛艇最多只能下潛1200米,那為何鯨魚卻能下潛2000多米?——抹香鯨的極限潛深是兩千九百多米。我們都知道,潛深越深,壓力越大,基本上每下潛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
  • 衛星追蹤器導致鯨魚死亡,這種科研手段合理嗎?
    這是2016年2月的一幕,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的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把衛星追蹤器放到瀕危物種身上,追蹤它們在冬季的行蹤,以此幫助查明為什麼這些動物的種群數量如此之少。所以研究人員重新取回飛鏢、裝載,又發了一槍,這次正中目標——這是一頭看起來很健康的雄性逆戟鯨,20歲,名為L95。
  • 【冷暖百科】R32,R410a,R22空調製冷劑會爆炸嗎?
    空調是一種常見的製冷制暖設備,在空調使用一段時間後或會需要添加或更換空調製冷劑,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空調製冷劑有三種R32,R410a,R22。但傳聞製冷劑會爆炸,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這樣?製冷劑導致爆炸的原因一:過度加壓爆炸原因可能是過度加壓所致。
  • 為什麼星際爭霸中的核彈爆炸後沒有後續的輻射效果?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說到核彈,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巨大的威力,以及可怕的輻射傷害。相對來說,稍微對核彈有點了解的玩家,在面對其無與倫比的破壞力時,更恐懼的其實還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核輻射。
  • 小心會「爆炸」
    殊不知,小小的氣壓椅也暗含爆炸的安全隱患。粗略估算,一個普通人一生坐在電腦椅或工作椅上的時間超過40000小時,一個辦公職員一生坐在工作椅上的時間超過60000小時,而一個IT從業者則超過80000小時。而近兩年,在廈門、煙臺、舟山等地,電腦升降椅突然爆炸導致使用者受傷的案例屢見報端。看似安全的升降椅到底為什麼會爆炸?
  • 強大的蘇聯為什麼解體?車諾比核爆炸是一個轉折點
    周圍的人一看發生爆炸了,就給消防隊打了電話讓趕緊來救火,消防員來了之後直接衝到距核反應堆幾米的地方開始噴水了,就是說都把這個核反應堆爆炸的嚴重事故當成只是著火了這麼一件事兒。本來是在地面上發生的核反應堆爆炸這樣的一個核放射事故,由於他們噴水太多造成大量的水往地下滲透,汙染了地下水,然後成千上萬人喝的地下水自來水就有了核放射物質。
  • J&NINA│ 世上最孤獨的鯨魚「52赫茲」
    有一天,它收到了一些奇怪的訊號,聽起來像是藍鯨的歌聲,但有個重大的差別:它的頻率為 52 Hz,相較於藍鯨經常鳴唱的 10~40Hz,這頭鯨魚頻率卻高出一般鯨魚許多,是沒有人可以接收到的、只屬於自己的52赫茲。
  • 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和長崎怎麼能住人了?
    換句話說,一旦到達地面,他們將在那裡待很長時間,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快在那裡恢復居住呢?從那時起,大約1900人,即轟炸後人口的0.5%,被認為死於「小男孩」輻射釋放引起的癌症。三天後,8月9日,攜帶7千克鈽-239的「胖子」(長崎原子彈名)在長崎在長崎上空500米處爆炸,釋放出2.1萬噸TNT的爆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