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長江,泰州上新!

2022-01-24 泰州發布

保護長江母親河

泰州一直在行動

近日

「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

二期項目

通過省內外專家組驗收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2019年,創新開展 「健康長江泰州行動」——

運用無人機、無人船、視頻監控、雷達系統等科技產品,助力長江保護,其中——

無人機的使用加強了測監控能力,建成多形式、立體化時空全覆蓋感知體系,實現從點到面、從面到體的監控網絡體系無人船的使用,有效實現長江水質氨氮監測,並將監測數據回傳到岸基基站在水源地保護區重點監管區域採用雷達+視頻聯動結合技術,提升了全天候監管水平 

 全國首個健康長江評價團體標準

通過專家審查

11月29日,由泰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南京大學共同編制的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團體標準《健康長江評價技術規範(送審稿)》順利通過專家審查。

《健康長江評價技術規範》團體標準首次提出我國長江大保護背景下的健康長江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契合新時期下長江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治理的趨勢,為審視和協調長江保護與開發的關係提供了科學、全面的視角。

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該標準作為全國首個健康長江評價團體標準,具有規範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推廣性,可有效服務於我市長江大保護工作,並在長江流域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版權聲明:【泰州發布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

發布君陪伴你每一天

↓↓↓

相關焦點

  • 【基地建設】泰州:構築實踐新基地 打造統戰大舞臺
    今年以來,泰州市委統戰部傾力構築實踐新基地、打造統戰大舞臺,充分發揮基地+作用,為凝心聚力、服務泰州高質量發展搭建聚力賦能新平臺。打造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統戰歷史資源,著力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作用明顯、影響力較大的統一戰線教育基地,命名單聲珍藏文物館等8家單位為首批泰州統一戰線教育基地,不斷擦亮統戰文化品牌,日益顯現統戰文化張力。
  • 泰州公安攥指成拳鍛精兵
    5月18日上午,陳金觀率領局黨委一班人赴泰州警校開展警務實戰技能訓練。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人員警容嚴整,聽從指揮,動作整齊規範,射擊安全有序。省公安廳高級教官、泰州警校校長王勇介紹。外聘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為兼職教官,結合春學、夏訓、秋考等時機,開展相關培訓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技藝、實訓課現場教學等教研及訓練活動。泰州警校教學模式日趨成熟,內容涉及思想政治、警務實戰、規範執法等方方面面。一年來,泰州警校共舉辦公安局長、政工幹部、警種部門長等領導幹部培訓班15期,參訓人數達500人次。
  • 巨變的一年,「軌道上的江蘇」加速駛來
    「軌道上的江蘇」藍圖漸成「實景」,尤為突出的是,蘇北腹地從「地無寸鐵」到逐步突破,補上了江蘇高鐵半邊天。全省高鐵初步成網2020年12月,一條縱貫江蘇省東部沿海地區的高鐵新通道—鹽城至南通高鐵正式開通。
  •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 中國海軍"下餃子"的故事,從江蘇泰州一個小鄉鎮講起
    進入2019年,在中國海軍成立第70年的關口上,首艘國產航母和055型大型驅逐艦的首艦接近完工。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伴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工業能力的進步,中國海軍逐漸成長,從一支甚至無力自保本國海岸線的孱弱力量成長為全世界第二大的海上力量,而這一切的起點,就從1949年江蘇泰州的一個小鄉鎮中開始。
  • 土地利用變化對長江泛濫平原湖泊的影響
    Xie等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文,以長江中下遊泛濫平原湖泊為例,通過利用40年的遙感圖像、氣象數據和統計年鑑,量化了湖泊變化及相關的驅動力。此外,本研究還討論了人類過度開發所造成的湖泊退化對生態的負面影響(如洪澇災害、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水質下降)。
  • 沿著長江逛九江,這些地方別錯過!
    (遊覽時間約1小時)【澎浪磯(彭郎磯)】第二站澎浪磯(彭郎磯)依然在彭澤縣,是一個處自然景觀,位於九江市彭澤縣城下遊約0.5公裡處的長江南岸,與「長江絕島」小孤山(小姑山)隔江相望。澎浪磯(彭郎磯)以怪石屹立江中,頂風遏浪,驚濤澎湃而得名。石磯依山傍水,地勢險要,為長江流域三大名磯之一,與小孤山合稱為「江南第一景」。
  • 張文木:長江與國防
    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的宏偉藍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認識長江對於國防的意義,推進國防長江的建設,對於中國的未來是有益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果說重慶連同宜昌是西進入川的「最後的國門」,那麼南京連同上海就是中國長江沿岸城市面向太平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改革開放後,作為長江戰略支點的重慶、武漢、南京的經濟功能獲得大幅提升,成為拉動長江地區航運的樞紐。
  • 這位泰州人常年「與死神掰手腕」,10年掰贏300多回!
    「很懷念家鄉的湯包,去年好不容易休了假,帶上老婆孩子,和父母一起,回靖江吃了一頓湯包。」作為一名泰州人,我很驕傲。因為泰州雙擁工作做得很好,家裡面許多事情,都是雙擁辦在幫忙解決,每年還會對家人進行慰問,確實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翟曦長按識別,關注泰州閱讀量最高的微信號為他點讚!
  • 新長江650挎子正式上市,售價5.38萬起
    長江750是我國最早大規模配備到軍隊的摩託車,其皮實耐用等特點傳承自老大哥烏拉爾M 72。隨著時代的推移,由於環保等原因,傳統的長江750逐漸被淘汰。但挎友們還是對傳統長江750念念不忘,今天長江品牌再次重振旗鼓,發布全新的長江650邊三輪摩託車。
  • 揚州機場有新動作!
    6月15日7點49分,隨著機號為B2076的波音777全貨機平穩降落機坪,這架號稱「國際最先進貨機」、由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中遠程雙引擎寬體飛機,首次在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亮相。據了解,波音777貨機最大業載達到103噸,最大業載航程為9045公裡,在遠程航線上的運營有優勢。
  • ​賀懷鍇 | 抗戰時期長江流域國民政府海軍敵後遊擊戰
    ,是為長江第一布雷遊擊區。1937年8月,海軍新艦監造室奉海軍部令趕製水雷。為了供應水雷,1939年6月,國民政府撤銷海軍新艦監造室,改建海軍水雷製造所,由曾國晟任所長,專門負責水雷的製作。運輸漂雷到敵佔區也是海軍遊擊戰中重要一環,漂雷重量較大,攜帶困難,至少需4人抬運,在敵佔區遇到天氣狀況差或路途較遠時,甚至需8人分作兩班輪流抬運。
  • 御洪耳目尖兵——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長江流域性大洪水的「雙重」考驗,在長江委、水文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堅持疫情防控和防汛任務兩手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緊緊依靠全體幹部職工,全力以赴做好水文氣象情報預報保障服務工作。
  • 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風採 (第一期)
    黨建+N   村黨支部結合基層組織建設、民族團結、生態保護、維護穩定等重點工作,創新提出「黨建+N」(即黨建+各類組織體系,黨建+民族團結進步,黨建+生態環境保護,黨建+基層維護穩定)黨建工作模式,切實強化了組織,築牢了戰鬥堡壘,推動全鎮「團結強基興生態、三聯兩巡保穩定」黨建品牌穩步打造。
  • 【HSH原創】長江艦、黃河艦、珠江艦?
    相信大家已經渡過了一個快樂的長假,節日期間發燒友也從浦江江畔發來了一組新照,與大家分享之。
  • 長江流域盜採砂石大案告破
    高度團夥化行動、採運船隻近千艘、長江沿線跨省市瘋狂盜採……新華社記者隨同警方深入一線調查時發現,長江流域出現盜採江砂團夥
  • 「奪命」試航,長江沉船事故分析
    「新船第一次試航就遭遇翻船事故,聽到這個消息很是震驚!」事故發生後,記者電話聯繫了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教授管義峰。管義峰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新船試航後會在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一些問題,偶爾也會發生沉船事故,但新船第一次試航就翻沉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