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7年,註定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這一年,十九大勝利召開;這一年,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一年,科技取得一系列成就,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復興號」高鐵首發;這一年,井岡山市率先脫貧摘帽;這一年,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第二艘航母、海軍新型驅逐艦首艦相繼下水……
讓我們記住這些振奮人心的大事,滿懷豪情,邁向2018!
2017年1月2日,執行跨海區訓練試驗任務的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南海某海域組織了殲-15艦載戰鬥機起降和編隊多課目訓練。
2017年1月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趙忠賢和屠呦呦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新華社2月5日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公布。
新華社2月7日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
2月26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並經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井岡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
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批准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通過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表決通過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等法律文件。
新華社3月31日報導,國務院近日批覆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貿試驗區,並分別印發了總體方案。至此,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形成「1+3+7」的新格局。
新華社4月1日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4月20日,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
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
5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在上海宣布,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
5月5日,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中外嘉賓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
6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宣布,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並於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6月25日,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復興號」,其時速可達400公裡以上。6月26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
6月28日,海軍新型驅逐艦首艦下水儀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該型艦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
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7月9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工程全面完成預期目標,第一口井的試開採產氣和現場測試研究取得圓滿成功,並實施關井作業。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開採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7月23日報導,在一項由「一帶一路」沿線20國青年參與的評選中,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稱作中國「新四大發明」。曾以古代「四大發明」推動世界進步的中國,正再次以科技創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發展理念。
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
8月1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部隊進駐營區儀式在基地營區舉行。這標誌著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
8月27日至9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天津市舉行。
9月1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9月21日,G1次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以350公裡時速正式運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一年緊張調試,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並確認了多顆新發現脈衝星。這是我國天文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李克強主持大會,2338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會。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勝利閉幕。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關於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經濟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保持中高速增長。
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新華社11月1日報導,河北省望都縣、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等9省份的26個貧困縣,日前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近期將由省級政府陸續批准退出貧困縣。
11月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標誌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12月6日,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鐵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是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也是首條實現4G信號全覆蓋的山區高鐵。年底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後,兩地間最短旅行時間將壓縮至3小時27分。
12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
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帕運會會徽「飛躍」正式亮相。冬奧會會徽「冬夢」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冬帕運會會徽設計展現了漢字「飛」的動感和力度。
12月24日,我國首款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成功首飛。
來源:時事資料手冊、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