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2017年中國年度時事政治大總結

2021-02-25 高考政治

即將過去的2017年,註定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這一年,十九大勝利召開;這一年,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一年,科技取得一系列成就,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復興號」高鐵首發;這一年,井岡山市率先脫貧摘帽;這一年,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第二艘航母、海軍新型驅逐艦首艦相繼下水……

讓我們記住這些振奮人心的大事,滿懷豪情,邁向2018!

2017年1月2日,執行跨海區訓練試驗任務的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南海某海域組織了殲-15艦載戰鬥機起降和編隊多課目訓練。

2017年1月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趙忠賢和屠呦呦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新華社2月5日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公布。

新華社2月7日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

 

2月26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並經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井岡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

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批准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通過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表決通過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等法律文件。

 

新華社3月31日報導,國務院近日批覆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貿試驗區,並分別印發了總體方案。至此,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形成「1+3+7」的新格局。

新華社4月1日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4月20日,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

 

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

5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在上海宣布,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

 

5月5日,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中外嘉賓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

6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宣布,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並於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6月25日,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復興號」,其時速可達400公裡以上。6月26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

 

6月28日,海軍新型驅逐艦首艦下水儀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該型艦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

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7月9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工程全面完成預期目標,第一口井的試開採產氣和現場測試研究取得圓滿成功,並實施關井作業。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開採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7月23日報導,在一項由「一帶一路」沿線20國青年參與的評選中,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稱作中國「新四大發明」。曾以古代「四大發明」推動世界進步的中國,正再次以科技創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發展理念。

 

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

8月1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部隊進駐營區儀式在基地營區舉行。這標誌著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

 

8月27日至9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天津市舉行。

9月1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9月21日,G1次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以350公裡時速正式運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一年緊張調試,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並確認了多顆新發現脈衝星。這是我國天文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李克強主持大會,2338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會。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勝利閉幕。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關於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經濟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保持中高速增長。

 

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新華社11月1日報導,河北省望都縣、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等9省份的26個貧困縣,日前順利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近期將由省級政府陸續批准退出貧困縣。

 

11月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標誌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12月6日,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鐵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是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鐵,也是首條實現4G信號全覆蓋的山區高鐵。年底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後,兩地間最短旅行時間將壓縮至3小時27分。

 

12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

 

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帕運會會徽「飛躍」正式亮相。冬奧會會徽「冬夢」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冬帕運會會徽設計展現了漢字「飛」的動感和力度。

 

12月24日,我國首款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成功首飛。

 

來源:時事資料手冊、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

相關焦點

  • 2017年下半年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2017年7月時事政治文章來源:時事一點通二、國際部分:1、剛果(金)衛生部部長奧利·伊倫加·卡倫加7月1日宣布,該國伊波拉疫情結束。他特別感謝中國政府給予的援助。2、中歐班列首趟沃爾沃汽車專列日前抵達比利時。
  • 2019年6月時事政治+2018.1-2019.6時政匯總
    每月時政:6月時事政治一、國內部分:
  • 時政早知道丨2017年6月20日
    《時政早知道》欄目,每天提供最新鮮、最全面、最有價值的時政新聞,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免費領取全年時政資料—時事政治熱點新聞(2021年11月22-24日)積累
    國內  1、2021年11月22日至23日,全軍後勤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並問候。  2、2021年11月23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在京召開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認真總結試點經驗,準確把握時代要求,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更好激勵動員人民群眾奮進新徵程。
  • 時政早知道丨2017年9月11日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重要預測題  《時政早知道》欄目,每天提供最新鮮、最全面、最有價值的時政新聞,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二、中國企業500強揭榜10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6次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國家電網營業收入達到了近2.1萬億元,躍居榜首,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列第二和第三名。榜單前十名都集中在能源、銀行、建築、保險等領域。網際網路公司中,京東排名59,阿里巴巴排名103,騰訊排名109,百度排名213。
  • 時政小測驗
    A.中國未加入TPPB.美國已宣布退出TPPC.被稱作「經濟北約」D.TPP中沒有社會主義國家2017年1月23日,我國首顆1米解析度雷達遙感衛星(    )投入使用,將有效改善我國民用雷達衛星數據長期以來依賴進口的現狀。
  • 時事政治 | 2019年6月公考時政熱點大匯總
    2019年6月13日上午,全國首列時速140公裡的成都地鐵18號線列車正式亮相,並啟動異地調試。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2019年6月12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連續第三年下滑,但中國吸引外資總量逆勢上漲,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 2017最新時事新聞熱點議論文素材
    2017時事新聞熱點素材——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省區市各級黨組織中引起強烈反響。
  • 2017年1-5月北京周報微博時事英語彙總
    整理自 @北京周報#時事英語# 欄目 (微信公號:beijingreview)【習近平:法治中國的未來在年輕人身上
  • 2019年9月時事政治
    希望國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8.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019年9月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谷歌2017年度熱搜泰國榜&印尼榜&越南榜
    2017年已近尾聲,日前Google公布各國2017年度熱搜詞。
  • 2017-8-15東方時事解讀摘要
    【傳說】最好的時代美媒預測未來戰爭:反衛星武器成中國制勝法寶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7-08/11127332.html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東方#美媒體的這篇預測文章,建議轉發印度媒體!呵呵!從東方時事解讀的評估角度,必要時,一顆一顆地打掉印度數量很少的衛星,就是最好的「打擊序幕」。
  • 2017年度中國軍事網絡媒體(新聞網站)傳播力榜20強
    ,國防大學主辦的首屆中國軍事網絡媒體高峰論壇,於2017年11月24日在北京舉辦。在高峰論壇上,《網絡傳播》雜誌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軍事網絡媒體(新聞網站)傳播力榜20強。2017年度中國軍事網絡媒體傳播力榜共分為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帳號三個類別,均採用「流量+內容」的評價方法,摒棄了單一以流量作為效果評估,將內容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其目的是鼓勵各網站(帳號)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積極營造清朗網絡輿論空間。
  • 地緣政治和時事政治分析必用圖
    今天,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再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幾個在地緣政治和時事政治分析過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幾種地圖。了解了這幾個地圖,對一些國際突發事件有疑問,我們又無法及時解讀的新聞,大家就可以自己先去簡單的了解下情況。在國際政治和時事政治分析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用到的地圖有:全球航運地圖、地形圖、城市圖和3D立體圖。
  • 《中國空軍網》入選2017年度中國軍事網絡媒體傳播力榜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播網絡強軍興軍正能量,培塑新時代人民軍隊良好形象,積極營造清朗網絡輿論空間,由中央網信辦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指導
  • 2020時事政治匯總(3月下)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統籌用好提前下達的2020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倒排工期,壓實責任,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需改造的危房2020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5、2020年3月19日電,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明確到2020年底前,《網絡扶貧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並鞏固提升。網絡覆蓋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比例達到99%,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9%。6、2020年3月19日電,日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完成反饋。
  • 2016年9月第1周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他強調,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把握部隊建設特點和規律,擔負歷史重任,瞄準世界一流,勇於創新超越,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支援部隊。2.
  • 薦讀 | 他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曾駕馭「戰神」巡航南海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巡天掠海,只為守護你我的夢想2018年3月1日,十位「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在央視頒獎晚會上揭曉,一名神採奕奕的中國軍人走上領獎臺,胸前的飛行標誌熠熠生輝,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 第83期時政地理:日本核廢水進入北冰洋
    134已經流入海洋,8年時間後在北冰洋內部發現了此物質。由於製冷系統出現了故障,導致外洩,致使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家鄉;相關的國際組織表示,日本所排放的放射性物質,只要進入海域,那麼會在兩個月不到時間內擴散到整個太平洋,在10年後覆蓋全球海域。
  • 關注丨2017年歐洲或將面臨更大「政治海嘯」?
    ▌本文來源:新華網一年前,有媒體評論說,歐洲的「生存危機」成為2016年國際地緣政治的重大事件;展望2017年,歐洲更加愁雲慘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