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國內的機型有CX3、CX5、CX7、CX9、I X20及最新引進的機型DX600和DX800,是目前國內外用戶比較多的一款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其CX3模塊大同小異,是貝克曼生化分析儀的急診測試部分,分電解質項目和杯化學項目2塊 ]。由於CX3模塊管道較多,是貝克曼生化分析儀最易產生故障的部分。因此,日常工作中對該模塊的保養及故障處理非常重要。
1 常規維護
1.1 每日維護做好儀器外殼清潔,檢查試劑是否足夠,蠕動泵是否轉動,管道有否漏液,各接頭是否完好,電解質參比液阻尼杯和二氧化碳(CO )鹼性液阻尼杯液面是否在max至min刻度線範圍內,每日工作完畢用醫用乙醇棉籤擦拭樣品針外表面,用專用魚絲線捅樣品針的內表面。
1.2 每周維護清洗儀器上下各空氣過濾網上的灰塵,清潔蠕動泵管上的過濾器,特別是CO 和電解質參比液上的過濾器。調節鉗制閥和電磁閥下各管道的位置,壓扁的地方用手捏幾下,恢復管道的彈性。使用專用去蛋白液清潔電極流動池內表面,用注射器從流動池下部進樣軟管推注約2 ml 去蛋白液,浸泡30 min,用去離子水再次衝洗。
1.3 每月維護CO 鹼性液紅色變淡時予以更換,清洗糖、尿素、總蛋白和肌酐的反應杯和轉子,使用條碼的儀器清潔條碼閱讀器窗口。
1.4 每半年維護更換各蠕動泵管,包括紅色管、綠色管和灰色管。
1.5 每年維護由於管道老化及管道內試劑鹽類結晶等附著管道內表面幹擾電解質測試,請專業人員更換整個管道系統。
2 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2.1 電解質部分電解質有鉀、鈉、氯、鈣、CO2 5個測試項目,採用離子選擇性電極間接法測試原理,5個項目的測試電極共在1個流動池內,當出現故障時,儀器常提示EXCES—sIvEREFERENCEDRIFT MEASURED FOR (內參漂移)、BACK TO BACK(重複性)、RANGE(範圍)、SPAN(量程)等信息。報警BACK TO BACK時說明儀器1點多次校標過程中每2次定標電路值之差超過儀器設定值,報警RANGE時說明儀器1點多次定標過程中至少有1次實際電路值超出設定範圍,報警SPAN時說明儀器多點多次定標過程中最大電路值與最小電路值之差超出設定範圍。出現任何一種報警都應從電路、管路、電極、試劑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鎖定故障原因並及時排除。下面對各個電極逐一分析 j。
2.1.1 鉀電極最易漂移的電極,主要原因是鉀電極對各管道和流動池及電極周圍的清潔度、水的純度要求極高。如定標不通過或檢測過程出現漂移,檢查流動池內是否髒汙,比例泵或連接比例泵的各管道是否髒汙,是否有試劑結晶附著管道內。擰下鉀電極,用溼棉籤輕輕擦拭電極表面及鉀電極表面所對應的流動池處;若管道使用長久有結晶附著時必須更換各個管道;如果鉀電極表面膜鼓包,需更更換鉀電極。新的電極放置電解質參比液中浸泡30 rain以上再裝入電極槽內,重新定標;鉀電極與鈉參比電極之間有1個黑色的小鹽橋,長期使用後也會引起定標不過和鉀的漂移,1~2年需要更換鹽橋。
2.1.2 鈉電極鈉電極2個,2個一樣,使用壽命較長,一個用作參比電極,另一個用作測試電極,使用前將2個電極放置藍色的電解質參比液浸泡30 rain以上以達到平衡。鈉電極一般很少出問題,定標不過或出現漂移等故障時,可將2個電極互換使用,重新定標,若電極表面髒汙時解決方法同鉀電極一樣輕輕擦去髒汙;鈉電極內有氣泡時,拎起電極導線另一端甩幾下即可去除電極內表面氣泡。
2.1.3 氯電極氯電極是銀電極,易黏附血漿蛋白,需每周擰下用溼棉籤擦拭電極表面;長時間使用時,銀電極易與氯離子生成AgCL沉澱,沉於電極表面致電極表面凹凸不平,解決方法是手持電極在儀器廠商配有的砂紙上「8」字形打磨,磨平,打磨時可加去離子水,磨平後放置藍色的電解質參比液中浸泡30 min以上使用,重新定標。打磨2次後,銀電極芯變短,需要更換1個氯電極。
2.1.4 鈣電極對水的純度要求高,定標不過多見於配製清洗液的水質純度不夠,生化用水要求制水機產的水的電阻在1O兆歐以上;另外鈣電極使用1年時間左右會導致此電極定標不過和檢測過程中出現電極漂移現象,或電極表面膜鼓包,這時需要更換1個新的電極。
2.1_5 CO2 電極 CO2 電極有2個,2個一樣,一個用作參比電極,另一個用作測試電極,可以互換使用。檢測原理是血液中的碳酸氫根離子與CO2。酸性液試劑反應生成CO2氣體,通過帶CO2 膜的那個CO2。電極檢測。COz電極對溫度比較敏感,要求室溫大概在22~27℃,溫度升高或降低都易引起CO2定標不能通過或測試時出現漂移等故障信息 ]。
CO2 電極附近流動池有2個急轉彎,易導致CO2電極膜表面和流動池轉彎處產生血漿蛋白的黏附,影響測試時反應生成CO2氣體彌散,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並且易導致故障發生。需要用貝克曼專用電極清洗液從流動池下部用注射器注入,浸泡30 min以上去除黏附蛋白;在去蛋白液除不淨黏附的蛋白質時需拆下所有電極,從儀器上取下流動池,先用樣品針的魚絲線從流動池各電極的孔捅人,去除沉積的蛋白,再用注射器抽取84液衝洗流動池,最後用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把流動池衝洗乾淨,擦乾。以上方法還洗不乾淨的話,需要拆開流動池,暴露出流動池內面,擦拭內部。CO2 試劑有酸性液和鹼性液兩種,紅色的鹼性液可分成2瓶使用,即1次更換半瓶鹼性液試劑,1瓶試劑分2次用,不影響結果,這樣可以節約試劑,降低成本。紅色的鹼性液紅色變淡主要是CO2膜密閉不嚴或毀損致酸性液滲漏,更換上新的CO2膜即可。
CO2 所用的蠕動泵管由於轉動次數最多,易磨損破裂,導致CO2鹼性液從蠕動泵管滲漏出,需要常檢查此泵管,破裂時取下更換即可;蠕動泵上的過濾網易積聚蠕動泵管內碾碎的管道碎渣且試劑的結晶也易堵塞過濾網,需要定期取下清洗,清洗後裝回過濾網時箭頭朝上;蠕動泵上與鹼性液回流管的接口處易積聚鹼性物質的結晶,影響COz鹼性液的回流,也需要定期檢查和取下清洗乾淨。
2.1.6 樣本針樣本針需每日使用後用魚絲線捅樣品針內表面,也可以拔掉樣品針後接膠管,用84液從膠管口往樣品針口處衝洗,這樣可以去除管道及樣品針內的蛋白,再以去離子水衝洗乾淨。樣本針長期使用,往返轉動,會導致其後接液面感應線折斷,儀器報檢測不到樣本故障信息,取下更換1根,故障即可解除。
2.2 杯化學部分杯化學項目有糖、尿素、總蛋白和肌酐4個項目,老款儀器上還有鈣(耦氮胂Ⅲ法)的項目。
2.2.1 糖電極測試原理為葡萄糖氧電極法,電極感應化學反應的電流變化 ]。故障較少,定標不過或檢測過程中出現故障時,原因可能如下:(1)管道堵塞,試劑吸引不夠量,用84液或溫水衝洗連接糖電極的各出入管道,去除長期黏附的蛋白等物質,再以去離子水衝洗乾淨。(2)糖電極本身內含有的液體減少,少於內容量的一半,此時可向電極內加去離子水,可使用此方法2~3次,延長電極使用壽命。加水後此糖電極測試血糖結果與己糖激酶法測試結果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檢驗,P>o.05)。(3)有些醫院使用國產試劑,試劑質量可能會不過關,如酶含量不足或試劑成分不穩定,常會導致定標不過或檢測中出現問題,儀器報各種故障信息,如定標重複性差和模數轉換錯誤等,建議使用貝克曼原裝糖檢測試劑,一般可解決問題。
2.2.2 尿素電極測試原理為尿素酶電極電導率速率法,電極感應化學反應的電流變化 ]。幾乎免於維護,出現故障時,可能是連接尿素電極的各管道堵塞,卸下電極和轉子,取下各管道,用84液或溫水衝洗,再以去離子水衝洗乾淨;電極表面和反應杯內表面用溼棉籤擦拭乾淨即可。以上問題排除後再出現定標不過或其他報警信息時,多是試劑的原因,使用國產試劑者建議換用貝克曼原裝試劑,故障問題基本上會解決。
2.2.3 總蛋白(TP)和肌酐(Cr) 測試原理均是基於朗伯比爾定律的吸收光度法,含有滷索燈泡光源和一定波長的濾光片。TP使用540 nm 濾光片,測試原理雙縮脲試劑法;cr使用505 nm 濾光片,鹼性苦味酸反應法。
因TP和Cr試劑中均含有強鹼性物質,鹼性物質又易在管道內和比色杯內結晶沉澱,引起管道堵塞;Cr為黃色試劑,也易黏附於反應杯內,影響測試時光線通過。解決方法:拔掉2個試劑瓶上的試劑吸引管,插人5 的鹽酸乙醇或CO2酸性液試劑或溫水中等清洗液中,執行F4保養衝洗程序,把上述清洗液當成試劑進行吸引衝洗5O次,然後同樣再用去離子水衝洗5O次。
連接2個試劑瓶的蠕動泵管有磨損或發現有l側變薄時,要及時予以更換,否則可能引起試劑吸引不夠和兩種含鹼性物質的試劑滲漏,導致定標不過或檢測不出結果等故障信息。檢測標本時TP和cr報警初始化錯誤。故障原因:光源故障或電路板故障。故障排除:在儀器運行時用儀器配備的反光鏡從反應杯口觀察是否有光源,若光源變弱時需要更換燈泡,若有光源且光線較強時可能電路板故障;若光源不亮,先考慮光源連線插口是否鬆脫,拔下插口重新插緊可排除故障,若仍不亮考慮燈絲燒壞或燈尾連接線有斷裂。此時取下燈泡肉眼可見燈絲斷裂可斷定燈泡壞,或藉助萬用電錶檢測到燈泡電阻無窮大時也說明需更換燈泡。
張開民(安徽省亳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236800)
關注我們,若想了解更多,還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們呦
1. 騰訊微博:@醫療維修在線
2. 微信官方訂閱號:九翔醫療維修
(微信號:yiliao007)
來稿請發送至mixiuca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