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兵:中國讀者中不少人一直想知道俄羅斯人如何看待它奪取中國遠東地區領土的問題,您可以做一個簡單解讀嗎?
莫洛夫:這個問題比較敏感,但我還是想從一個中立角度談談。首先我要說的是,現有俄羅斯遠東領土都是通過合法程序獲取的,當然這也包括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俄邊境條約,這點大家都無話可說。因此,所謂中國人對俄羅斯佔領「中國領土」爭議目前僅僅是個歷史感情問題,不是現實法律糾紛問題。這個條約是中俄關係的基石,如果沒有這個安定的北方邊界,中國絕對無法大規模搞改革開放。
第一點,俄羅斯如果真的退出西伯利亞地區,這意味著美國和日本及其韓國進入該地區,中國面臨多個對手;二,俄羅斯不會輕易退出西伯利亞,必然藉此使用「二桃殺三士」策略借力打力,讓日本這個海盜國家成為與中國的陸地邊界最大對手,同時促成美國聯合日本在該地區對付中國的格局,這對於中國是引狼入室;三,中國人歷代都不習慣北方領土經營,這點從東北工業區衰敗和內蒙地區土地沙漠化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國人是典型農耕民族,搞手工業和輕工業可以,搞重工業沒有恆心也沒有特長,最能耐就是搞房地產炒作,這絕對不適合北方地區。
我反而覺得中國政府絕對不希望俄羅斯這個北方大國失去這塊版圖,因為俄羅斯顯然比日本和美國在這塊土地上構成的威脅要小的多,俄羅斯有求於中國,中俄可以通過貿易達成互補性經貿合作,相互平等相待,這點上日本和美國都做不到,也不會做。雖然有人說中國與俄羅斯是世仇,卻忽略了另一點,那就是中國和俄羅斯也是世交,尤其是意識形態方面有天然的契合度。雖然西方人刻意弱化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文化共性,我到認為中俄文化都具有濃厚的蒙古集權傳統色彩,更貼切的說,都有秦始皇的影子。刻薄一點說,我們兩國都曾經是蒙古人的奴隸民族,當我們不當奴隸時,卻無法擺脫要讓別人當「奴隸」的壞習慣,否則我們不知道如何統一管理如此巨大的國家。這註定我們兩國在無法吞併對方時會形成某種聯盟關係。
大家不要忽略俄羅斯這十多年來的改革成果,也不要忽略俄羅斯的民族韌性。葉爾欽和普京解決了俄羅斯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大難題,那就是一黨制度,走上了憲政制度。普京雖然搞強人集權,但他無法確保永遠把權力傳給自己同黨,也不必為無限膨大的黨員集團提供特權福利,更不必花大量經費維穩,國家統治權力已經通過民主選舉合法化了,剩下的無非是消滅分裂主義者,打擊面大大縮小,國家分裂風險大大降低。比如,如果「港獨」發生在俄羅斯,老百姓早就打死他們了。俄羅斯的壟斷寡頭們害怕普京,而不是劫持普京的政府,這是俄羅斯企業家和中國國企集團的根本區別。
大家也許奇怪,為何俄羅斯目前經歷如此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卻依然空前團結?這正是俄羅斯人的民族性,越是遇到困難越是團結一心。當年紅軍面對強大的德國納粹強大進攻硬是反擊衝鋒打敗對手,這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奇蹟,彼得堡(列寧格勒戰役)餓死那麼多人,科學家寧可餓死自己也不吃掉培育的良種,這不會發生在沙俄白軍身上,因為白軍沒有民族主義精神,只有封建等級奴性,而史達林把民族主義發揮到了極點,他最明白俄羅斯人的民族性。你說這是悲劇也罷,但這不正是歷史嗎?普京非常明白俄羅斯民族的這種特性,這正是他至今如此淡定的原因。
我不但不擔心中國人會奪回西伯利亞,而且建議俄羅斯和中國一起建設西伯利亞高鐵,連通中國東北和波羅的海,甚至建議把加裡寧格勒這塊波羅的海「飛地」按99年租賃給中國,就如當年香港租給英國一樣,在俄羅斯保持軍隊管理權和主權條件下,讓中國成為具有歐洲「領地」的國家。中國和俄羅斯在經濟上的一體化將最終實現東亞和歐洲經濟一體化,中國也將最終完成現代文明進化過程,擺脫封建農耕文化傳統,這將極大促進人類福祉。
- END -
來源:鳳凰博報 俄羅斯環球零距離整理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