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9號颱風「盧碧」(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5日)上午11點20分前後在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
這是近7年來首個登陸汕頭的颱風。
根據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昨晚的分析,從風雨影響看,颱風登陸後儘管會減弱,但因為吸引季風氣流不斷北上,導致降雨持續時間會很長,今晚到明天的降雨甚至會更強。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強降雨可能會持續到7日,8日明顯減弱。
儘管這個颱風離杭州還有點遠,但受偏東氣流影響,今天杭州的陣雨會像打遊擊戰一樣,時不時地出現,南部縣市、西部山區午後局部有短時大雨到暴雨,個別地方有強雷電和7~9級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而從明天起至8日,受「盧碧」外圍環流影響,杭州將有較明顯降雨過程。其中明天陰有陣雨或雷雨,有雷雨地區局部有大雨到暴雨;7-8日陰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有中雨,其中東部地區和臨安西部山區局部大雨到暴雨。氣溫方面,偏東氣流帶來海上清新的空氣,使得高溫難以抬頭,未來一周最高氣溫總體維持在30~33℃,最低氣溫在25~27℃,不過結合較高的溼度,不少人還是會覺得悶熱。
廣東天氣今早特別提醒,由於颱風盧碧結構不對稱,雲系主要在環流南側,尾巴很長,颱風上岸後會把雲系拽上岸,並且滯留時間較長,5-6日珠三角南部、粵東和梅州要警惕持續性強降水及其引發的災害,地勢低洼的涵洞、立交或地下停車場尤其要注意。
中央氣象臺則表示,未來三天,「盧碧」所帶來的風雨影響仍將持續,預計江南東部和南部、華南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東南部、福建東部、廣東大部、廣西東南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其中今天,臺灣島南部、福建東部和南部、廣東大部將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東部和南部沿海、福建東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南海大部、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以及廣東中東部沿海、福建沿海將有6~7級大風,「盧碧」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的風力有8~9級,陣風可達10~11級。
氣象專家提醒,「盧碧」攜風雨來襲,廣東、福建及浙江等地的公眾需防範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儘量避免進行涉海、涉島旅遊。
另一邊,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第七天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今天白天,新疆南疆盆地、湖北東部和南部、湖南西部、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廣西大部等地仍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新疆南疆盆地、湖南西部、重慶、廣西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局地可達40℃以上。
根據中國天氣提供的資料,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今年已有9個編號颱風生成,其中有3個颱風(包括盧碧)登陸我國,另外有2個熱帶低壓分別於6月12日和7月7日在海南陵水縣登陸。
從颱風活動時間上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年四季,其實都可能有颱風生成,在我國,颱風登陸的時間範圍也極廣,除了1月至3月無颱風登陸,其他月份均有颱風登陸的情況。但在各月登陸分布來看,颱風登陸我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最集中時段就是7月至9月。
氣象大數據也顯示,1949年至2019年,共有491個颱風登陸我國,從颱風登陸地來看,南起海南三亞,北至遼寧營口,均能「捕捉」到颱風的身影。不過,颱風扎堆的登陸點是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其中廣東最受「青睞」。
統計顯示,過去71年間,共有189個颱風登陸過廣東,由於部分颱風存在多次登陸的情況,這189個颱風共計登陸廣東194次,颱風登陸廣東的個數和次數均為全國之首。颱風登陸臺灣、福建、海南的次數均超過100次。
此外,我國北方地區也有颱風「上岸」的情況,根據1949年至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曾有14個颱風登陸山東沿海、6個颱風登陸遼寧沿海,其中,1997年第11號颱風「 Winnie」於1997年8月21日以熱帶風暴級別登陸遼寧營口,為登陸我國最北的颱風。
不過,每年颱風的生成和登陸情況並不會遵循平均規律,而是呈現出較大的年際變化。颱風生成多的年份,1967年共計生成颱風40個;而颱風生成最少的年份,1998年和2010年,均只有14個颱風生成。從每年登陸個數來看,年際差異也較大,颱風登陸我國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有12個颱風登陸我國;而颱風登陸我國最少的年份在1950年和1951年,均只有3個颱風登陸。
此外,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偏愛在8-9月登陸,尤以9月最突出。氣象大數據顯示,1949年至2019年,9月間,颱風初次登陸我國時強度達到熱帶風暴級的個數為122個,其中25個為強颱風級、7個為超強颱風級,佔比高達26.2%,這個登陸時強度達到強颱風及以上級別的比例為各月中最高的。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宋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