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業公司Astra Space(阿斯特拉太空公司)的小火箭首次成功入軌,全球入軌運載俱樂部再添一名新成員。
序列號為LV0007的Rocket 3.3火箭北京時間今日14時16分從位於科迪亞克島的阿拉斯加太平洋航天港發射升空。9分鐘後,上面級進入近500公裡高的軌道,將美太空軍太空測試計劃(Space Test Program)下的一枚模擬有效載荷送入軌道。該載荷用於測量飛行過程中的箭上環境條件,並不與上面級分離。
▲Astra火箭首飛入軌(來源:Spacenews)
「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奮鬥,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迭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最終取得成功。」Astra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克裡斯·坎普(Chris Kemp)說。這是Astra公司的第6次發射和第4次入軌嘗試。兩次亞軌道飛行,FAA認為失敗,但Astra自個兒宣布成功。而前三次入軌發射均以失敗告終。
▲Astra的火箭(來源:Wikipedia)
Astra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其前身為Ventions公司。後者的創始人亞當·倫敦(Adam London)擁有MIT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學位,用12年時間經營這家員工很少的公司,一邊研發小型化火箭技術,一邊依靠NASA、Darpa合同和「奇奇怪怪的諮詢項目」生存。
亞當下定決心要建造自己「夢想中的火箭」,但他沒錢。直到克裡斯·肯普出現。克裡斯擔任過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首席信息官和NASA IT業務第一任首席技術官。在為NASA工作的5年中,他與谷歌和微軟合作,幫助其創建了谷歌數字月球和數字火星,還為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雲計算戰略,並創建了世界上最活躍的雲計算開源軟體項目之一OpenStack。離開NASA後,他成立了推動OpenStack開源服務的Nebula公司,後來被亞馬遜雲計算服務擊敗而倒閉。
▲兩位創始人(來源:Bloomberg)
2016年,在Ventions公司基礎上,兩人聯手成立了Astra,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陸續獲得黑石、空客、迪士尼前任CEO等各方投資。公司在前些年相當低調,曾被媒體稱為「隱形航天公司」,就連其官方網站也是2021年才發布。
微納衛星的興起催生了小運載市場。Astra的競爭對手火箭實驗室打造的小火箭叫電子號,上面級叫光子號。Astra的小火箭就叫「火箭」,是比電子號更迷你的兩級火箭,一級有5臺Delphin發動機,二級由單臺Aether發動機構建。傳統鋁合金打造的這一系統,能將75-204公斤的載荷送入軌道。兩位創始人說,他們希望Astra成為「聯邦快遞太空公司」,通過製造小型、廉價的火箭促進日常衛星部署,將每次發射的費用降到100萬美元,到2025年實現每日一發。
▲美國三款商業火箭比較
(數據來源:Bloomberg,2020)
去年,這家公司突然不太低調了。它宣布要上市了。2021年7月1日,與SPAC公司Holicity完成合併後的Astra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納斯達克第一家公開上市的航天公司,也被成為「歷史上最快證明軌道發射能力的私人公司」——雖然那會兒其火箭還沒能成功入軌。
▲多快好省的SPAC上市(來源:Twitter)
今天的發射對於Astra是裡程碑式的。同為小型運載火箭,競爭對手的電子號自2017年以來已經飛行了21次,成功18次。但Astra的市場工作很是了得。今年4月的採訪中,CEO克裡斯表示,50次發射已經售出。其客戶包括NASA以及運營著世界最大遙感小衛星星座的行星實驗室。隨著今天的首飛成功,這些訂單可以一一履行了。
Astra之志不僅在火箭。最近,該公司向FCC提交申請,要建設一個由13600顆衛星組成的網際網路星座。
文章參考:
1、Mike Wall,Astra reaches orbit for 1st time on test flight for US military,
https://www.space.com/astra-reaches-orbit-first-time-lv0007
2、Jeff Foust,Astra’s 100-year plan: Q&A with CEO Chris Kemp,
https://spacenews.com/astras-100-year-plan-qa-with-ceo-chris-kemp/
3、Ashlee Vance ,A Small Rocket Maker Is Running A Different Kind of Space Race,
https://www.bloomberg.com/features/2020-astra-rocket/
Powered by愛太空
合作:liuling@spac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