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NVIDIA DriveWorks如何通過雷射雷達傳感器處理技術一展身手

2022-02-03 NVIDIA英偉達企業解決方案

藉助NVIDIA DriveWorks SDK,自動駕駛汽車將對世界的理解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SDK使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人員能夠輕鬆處理3D雷射雷達數據並將其應用於感知或定位等特定任務。在北京時間8月26日的在線研討會「Driveworks上的點雲處理」中可以了解如何使用這套重要的工具包。

雷射雷達傳感器增強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能力,它能探測到周圍物體的深度,而攝像頭或雷達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雷射雷達傳感器將不可見的雷射發射到車輛周圍的環境中,然後根據這些雷射返回所需的時間來建立3D圖像。

但要使用雷射雷達數據來有效、快速地處理和獲取情境意義並非易事。

雷射雷達點雲處理技術必須與其他類型的傳感器同步運行並緊密協調,這樣才能發揮增強感知技術的全部優勢。但在使用第三方開源模塊的情況下,這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

通過DriveWorks,可以從一開始就進行高效地加速雷射雷達點雲處理。

SDK所提供的中間件功能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基礎。這些功能包括傳感器抽象層(SAL)和傳感器插件、數據記錄器、車輛I/O支持以及一個深度神經網絡框架。這種模塊化的開源設計符合汽車行業軟體標準。

這套開發工具包括一個點雲處理模塊。該模塊與SAL和傳感器插件框架一起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輕鬆實現基於雷射雷達的感知流水線並快速獲得結果。

該模塊由CUDA加速並且可以直接實現。它與NVIDIA自動駕駛團隊用於自主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工具包完全相同,因此專為生產解決方案而設計,而不是單純用於研發。

NVIDIA是一家為全球提供先進的可編程圖形處理技術的先驅者,在視覺計算解決方案處於世界領先地位。NVIDIA研發的點雲處理是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技術,是自動駕駛汽車障礙物感知、製圖、定位和規划算法的關鍵組成部分。

本次在線研討會將概述開發優化的點雲處理軟體,演示NVIDIA DriveWorks開發組件所能提供開發能力和強大計算性能,並將回顧NVIDIA DriveWorks傳感器抽象層,以便點雲處理模塊可以方便地用於各種雷射雷達傳感器,從而進一步縮短開發時間。

2021年8月26日,周四,9:00 am 

(北京時間)

歡迎自動駕駛領域的各位有志之士加入NVIDIA Developer Program,點擊「閱讀原文」或複製連結「https://developer.nvidia.com/login」在瀏覽器中打開即可註冊(請在Industry Segment註冊選項中選擇Automotive)。

長按二維碼

添加NVIDIA自動駕駛小助手

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新·知丨自動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篇(一)
    顯然隨著這些事件的到來,未來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也將跨越更實質性的一步,作為傳感器之一的雷射雷達究竟你了解多少呢?自動駕駛車還有哪些傳感器呢?接下來我們會為大家開啟一輪關於傳感器的「新知」系列,而這一切,自然先由雷射雷達開始。我們還是先從傳感器說起,再進入雷射雷達部分。
  • 自動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篇
    今年1月7日,上交所受理了禾賽科技的上市申請及公布了招股書,順利的話禾賽科技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顯然隨著這些事件的到來,未來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也將跨越更實質性的一步,作為傳感器之一的雷射雷達究竟你了解多少呢?自動駕駛車還有哪些傳感器呢?接下來我們會為大家開啟一輪關於傳感器的「新知」系列,而這一切,自然先由雷射雷達開始。
  • 光學人需要了解的雷射雷達知識點
    文:曾永昌/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公關經理 雷射雷達(LiDAR)是通過雷射測距技術探測環境信息的主動傳感器的統稱。利用雷射束探測目標,獲得數據並生成精確的數字高程模型。車載雷射雷達屬於多線三維實時成像雷達,包括無人駕駛與機器人廣泛使用的機械式16線/32線/64線/128線雷射雷達,以及即將車規(車用導航規格)量產的MEMS固態雷射雷達。雷射雷達(LiDAR)作為主動傳感器,不受外界環境光影響,實時感知環境信息,獲得精確可靠環境三維數據,一直被用作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
  • 深度解讀人工智慧新寵---雷射雷達傳感器
    顧名思義,這兩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一個可以旋轉,一個不可以旋轉式雷射雷達內部有一個馬達,通過馬達帶動雷射束360°旋轉掃描,每掃描一圈得到一幀雷射點雲數據,掃描一圈的時間稱為一個掃描周期。圖為 雷射雷達點雲圖(來源於禾賽科技官網)我們通過高精度地圖採集車上搭載的雷射雷達,將掃描過的點雲數據加以處理,並通過高度的自動化平臺進行繪製,從而為自動駕駛車感知、定位、規劃、決策等模塊提供重要支持。
  • 3分鐘了解雷射雷達——從技術路線到產業格局
    隨著雷射雷達技術的落地成熟,雷射雷達產品逐步被應用到自動駕駛中,雷射雷達的量產上車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確定項,國內北汽極狐、小鵬、蔚來、上汽R汽車先後宣布將在即將量產的車型上搭載雷射雷達,國外福特、寶馬、奔馳、本田、沃爾沃等整車廠也早早通過戰略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布局車載雷射雷達,下遊應用市場火熱。
  • CES2021:Blickfeld展示新型汽車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慕尼黑雷射雷達製造商Blickfeld將在2021年消費電子展(CES)線上展會上首次推出其汽車雷射雷達產品。在2020年將工業雷射雷達「Cube 1」投入商用後,這家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公司如今又推出了包含中程和遠程傳感器的汽車雷射雷達套件。Blickfeld還將推出MEMS Scanning Module 118雷射掃描單元。上述中程傳感器被稱為Blickfeld Vision Mini,其尺寸非常小,另外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製。
  • 迎接黃金時代:智加科技將向亞馬遜提供NVIDIA DRIVE賦能的自動駕駛卡車系統
    該協議在智加科技宣布通過SPAC形式(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後達成。作為美國電子零售市場的領軍者,亞馬遜2020年的淨收入達到3860億美元,且持續大力投資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技術。
  • Mobileye展示與Intel合作開發的矽光子雷射雷達晶片
    在2021年北美消費電子展(CES)上,英特爾旗下的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廠商Mobileye帶來了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的矽光子雷射雷達晶片,由該技術生產的雷射雷達傳感器將在
  • 自動駕駛傳感器: 雷射雷達性能指標
    上期我們簡單了解了車載傳感器主要組成和車載雷射雷達簡述
  • 「微言大義」研討會:雷射雷達技術及應用
    汽車雷射雷達市場規模(來源:麥姆斯諮詢)從技術成熟度角度來分析,自動駕駛汽車雷射雷達通過車規的要求和周期要遠遠超過ADAS雷射雷達,造成了前者的技術準備水平(TRL)落後於後者。期間,他深耕雷射雷達系統研究長達6年,研究項目包括光學傳感器系統的模擬和設計、光學質量測量系統、相干都卜勒風雷射雷達系統、基於MEMS微鏡的自動駕駛3D雷射雷達。於2019年1月份加入RoboSense(速騰聚創),負責推進雷射雷達的車規級量產化進程。
  • 【傳感器】美國威力登公司研製小型、低成本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據每日宇航網報導]  美國威力登公司稱其在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設計上實現了技術突破,以大批量生產銷售規模生產時,其可以低於50美元的價值交付傳感器子系統。該項技術將影響雷射雷達傳感器在多個領域的使用,包括自動駕駛、拼車、三維地圖和無人機行業。雷射雷達傳感器所採用的設計技術手段可減少成本、便於系統集成,同時,利用較少的移動部件,使傳感器尺寸更小、更可靠。該公司所使用的設計方法製造了一個真正的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顯著改善了現存的雷射雷達傳感器在成本費用、尺寸以及可靠性方面的缺陷。
  • 一文解析雷射雷達的結構
    >雷射雷達是實現服務機器人自主行走的核心傳感器,以其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成為機器人定位的首選方案。它是一種以發射雷射束來探測目標位置的雷達系統。   以思嵐科技RPLIDAR雷射雷達為例,主要由雷射器、接收器、信號處理單元和旋轉機構這四大核心部件組成。
  • 一圖了解車用雷達(截止2021年1月27日)
    《2020年全球前瞻技術情報》數據了解,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熱點統計中雷達技術、AI、攝像頭、新型傳感器的關注度最高,其中雷達技術的關注度是這四個之最。所以一般車載雷達系統中,會各種傳感器能形成良好的優勢互補,融合傳感器的方案已成為主流的選擇。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三種各有優劣,超聲波雷達的優勢是成本低廉,毫米波雷達抗幹擾能力更強,雷射雷達探測精度尤佳。其中雷射雷達屬於相對較新的領域,雷達技術中70%研究集中於雷射雷達,熱度飛速上升,並且在自動駕駛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
  • 群星閃耀,雷射雷達年度盛宴即將上演!
    這一年,國內外的雷射雷達產業格局發生了什麼改變?國內的企業是否已經衝破「枷鎖」,巨頭是否已經浮現?機械式雷射雷達、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和全固態雷射雷達的技術有何演進?三者的市場前景是否發生了變化?據Yole在報告《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2018版》中數據顯示,預計雷射雷達傳感器將在未來十年獲得巨幅增長,全球汽車雷射雷達將在2022年達到16億美元,到2032年將達到315億美元。
  • 2018雷射雷達(LiDAR)年度盛宴即將上演!
    這一年,國內外的雷射雷達產業格局發生了什麼改變?國內的企業是否已經衝破「枷鎖」,巨頭是否已經浮現?機械式雷射雷達、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和全固態雷射雷達的技術有何演進?三者的市場前景是否發生了變化?據Yole在報告《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2018版》中數據顯示,預計雷射雷達傳感器將在未來十年獲得巨幅增長,全球汽車雷射雷達將在2022年達到16億美元,到2032年將達到315億美元。
  • 【車雲報告】雷射雷達與自動駕駛,最佳CP初養成
    雷射雷達與自動駕駛作為最佳CP如何走到一起?作為雷射雷達的領軍企業,Velodyne,Ibeo和Quanergy打開市場有何不同姿勢?來看車雲菌的調研。技術專長:用「高精度」打動自動駕駛「傳感器+高精度地圖+雲計算」目前被業內認定為「最靠譜的自動駕駛方案」。
  • 傳感器熱點:索尼進軍雷射雷達市場,洩露首款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傳感器代號「IMX459」
    西安科大成功製造出一種具有仿生多級結構、力學耐久性、高度可拉伸及超靈敏微納結構的離子凝膠基i-skin (MIS);而且作者以MIS作為離子導電層,通過將MIS膜夾在兩層丙烯酸類彈性體膜之間,開發出一種具有優異超疏水性的MIS基傳感器。
  • 面向汽車雷射雷達,索尼研發業界首款基於SPAD像素的堆疊式dToF傳感器
    如今,通過利用自身在CMOS圖像傳感器開發過程中積累的背照式像素結構、3D堆疊和Cu-Cu連接等技術,索尼成功地開發出一款體積緊湊且解析度高的dToF傳感器,在單顆晶片上實現SPAD像素和測距處理電路集成。這使得雷射雷達能夠在最長距離可達300米(反射率為10%的物體)的工作範圍內,以15釐米的解析度進行高精度、高速測距。
  • 可用於車載雷射雷達,索尼首創堆疊式直接飛行時間測距傳感器
    ,可用於採用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的車載雷射雷達,該成果在國際固態電路大會(ISSCC)上進行了發布。索尼表示, SPAD是利用雪崩倍增技術將分段入射光子的電子放大,從而形成雪崩式疊加的相對結構,即使是微弱的光線也能檢測到。
  • [科普]雷射雷達LIDAR工作原理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