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錄 || 法律的榮光——讀《巨人》與《大國悲劇》

2021-02-11 損益錄

世俗的法律之上是什麼?有沒有一種準則能夠超越種族、超越國界、超越人類的主觀局限、超越現實的流變,成為理性的永恆,成就真正的公平、正義,從而達到林肯所言,「能夠戰勝人性中最卑劣的本能」。

所有的法律人,終其一生,去體驗、實踐和追尋的法律價值和信仰到底是什麼?是形而下的功利和實用,還是形而上的公平和正義?

法治能否讓人類達至幸福的彼岸,實現人類的理想之國?而當實現之途,布滿荊棘,迂迴曲折,黑暗漫長,將會有何種法律的榮光照耀?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多時候,我們已經習慣於強權者、勝利者、壟斷者對於法律的注釋註解;麻木於各種形式之於法律的「玩弄」和投機,漸漸忘卻了對法律真正價值地追尋。但是當我們回首法治精神誕生之後的,那些偉大亦或陰暗時刻,似乎都能隱約窺見法律的力量;光明或者邪惡,成就或者埋葬。《巨人:弗裡德裡克·道格拉斯與阿伯拉罕·林肯平傳》和《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兩本書,可以讓我們作如是觀。

阿伯拉罕·林肯在美國歷史上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正如華盛頓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領導並贏得了美國的獨立戰爭。他們最光輝的是以凡人的力量,完成了對人性的某種超越,從而成為不朽。林肯本不是一個堅定的廢奴主義者,「他在解放黑奴問題上是有著思想演變過程的」,雖然他一直「都是奴隸制的堅定反對者」,但是他也並不能因自己身為白人的種族優越感而「免俗」。不過所幸,他是一名律師,法律讓他有了「理性」。

除卻自由、平等這些抽象價值觀的影響,林肯廢除奴隸制是源於他對美國憲法精神的信仰和捍衛。在廢奴問題上的猶豫,其實也是林肯在美國憲法精神的理解和探求上曾有的迷茫和彷徨。為此,他曾有過退讓和妥協,有過圓滑和世故。和許多法律人一樣,林肯也試圖在自然法和實在法中找到一種平衡和兼顧。作為一名政治家,他更懂得「飛蛾撲火」的道理,更願意如愛德蒙·布爾克所言「一個國家的領袖,應該時時樂於順應時代的潮流」。只是當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譚尼(Taney),在1857年3月就德裡德·斯科特案作出判決之後,才讓林肯對於實在法的最後一絲幻想破滅,從而使之完成了在廢奴問題上最深刻的思想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是對法律精神的悖離,而是更高意義上的升華,即使是需要付出生命為代價,也要讓這個民族的傷口開始彌合,讓這個民族更加懂得守護法治的意義。「耶穌基督為整個世界而死,亞伯拉罕·林肯為他的國家而死。」個人的對「法治」的堅守,竟然可以帶來一個國家的福祉。那個時刻「白宮外面,黑人和白人沿賓州大道相聚在一起,大家在聽牧師宣讀《解放宣言》。黑人牧師享利·特納說:『男人高喊,女人昏厥,狗兒歡叫,白人和有色人種唱著歌兒,互相握手,這真是千秋萬世中的輝煌一刻。此生再也不會看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了!』對於那一天的無數人來說,國家的理想,聖經中的預言都變成了現實。現實與未來,天堂與人間的界限似乎突然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切將永存於美國人民的心中!

128年後,在佔世界1/6的蘇聯土地上,卻上演了另一個國家的撕裂和悲痛,不論它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它為之奮鬥的價值理想多麼高尚,但卻切切實實讓人民陷入了苦難。我們今天依然無法對這個代價做出蓋棺定論,只能把它交給未來。雷日科夫在《大國悲劇》中的一些觀點和敘述,可能不夠客觀,但有一個事實卻值得深思,那就是玩弄和肆意踐踏法律者必將「玩火自焚」。

雷日科夫在書中亦深刻檢討:「以美國憲法為例,眾所周知,它是1787年通過的,200年來對它所作的修改只有26處(這個數字截止1991年,實際上美國憲法至今有二十七個修正案——逆風飛楊注)。蘇維埃政權存在的70年中,先後通過了四部憲法:1918年、1924年、1936年和1977年。它們都有著相應的名稱:列寧憲法、史達林憲法、勃列日涅夫憲法。到了1988年,開始對史達林憲法進行大刀闊斧式的極其粗野的修改;修改涉及一半多條文,到了1990年,憲法已經又改過了兩次。1991年的憲法也有著類似的命運。而到了12月份,它竟然又被扔進了故紙堆。有一個並非不知名的人民代表,對這種對待國家根本大法的輕率態度好有一比,他說:我們對待憲法的態度,簡直就像對待街頭拉客的妓女。」

歷史是一面鏡子。戈巴契夫、葉爾欽之流對法律的揉弄和投機,雖然或許贏得了暫時的讚譽,卻無法經得住歲月恆久的考驗。實在法的功用價值,雖然可以滿足一時之需,但卻不能以損害法律的價值內涵為代價,否則便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邪惡的力量將如遮天蔽日般的可怕。儘管,蘇聯解體迄今已近30年,但人們仍然對於這個「龐然大物」的轟然倒塌匪夷所思。或許當我們真正理解了法律的精神和價值,才能找到最終的答案。

《巨人:弗裡德裡克·道格拉斯與阿伯拉罕·林肯平傳》不是學院派的純學術著作,而是亦文亦史,通過傳主以及相關人物的言和行,為讀者描繪了美國曆一段崢嶸歲月裡兩位巨人生活、奮鬥、交往、受挫折、遭痛苦而始終勇往直前的豐富而生動的畫卷。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不乏靠自我奮鬥而成就一番偉業的人。美國234年的歷史中,這一類人物中典型、傑出的代表無疑是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和奴隸出身而終成為作家、演說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弗雷德裡克·道格拉斯。本書通過對兩位巨人的比較與對照,讓讀者獲得了關於他們生涯和性格的一幅完整的圖畫,同時也讓大家了解了他們的家人、朋友、情人、精神導師、對手等如何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他們。讀者還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他們的個人轉變以及這種轉變的局限。

作者:約翰·史託弗(JohnStauffer)耶魯大學博士(1999),哈佛大學英文系教授、美國文明史項目主任。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奴隸制與廢奴主義、美國南北戰爭、美國歷史與文學、不同種族間的關係、抗議文學、美國小說、自傳與傳記、視覺文化(特別是攝影)等。主要著作與編著有:《抗議先知:美國廢奴運動史之再思考》、《美國抗議文學》、《戰爭隕石:約翰·布朗的故事》、《我的奴役與我的自由》、《人的黑心腸:急進廢奴主義分子與種族轉型》等。

相關焦點

  • 【巨人之路與大國的崛起】
    被稱為「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也譯作「巨人石道」)。」 從「巨人之路」海岸向大海的方向看,四萬多根玄武石柱不規則的排列起來,綿延數公裡,親眼目睹令人激動,令人震撼。我相信已經有無數個來過的中外遊客被這氣勢磅礴的景象所感動。那天風雨交加, 在風力最強的時候人都無法站穩。順子哥的三腳架被吹翻, 昂貴的鏡頭也給摔壞了。
  • 巨人106話:阿爾敏與艾倫的分歧,巨人會走向反戰還是軍國主義?
    巨人最後幾話將決定巨人是反戰作品還是為軍國主義招魂,這也將決定巨人在中國的命運
  • 大國政治的悲劇:米爾斯海默的黑暗森林法則
    米爾斯海默是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學者,他認為生存是大國的第一目標,國與國之間不存在真正的理解,所有國家都傾向於壯大自身、掠奪權力,直到掌握霸權。基於這種設定,他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警告美國,應對中國儘早遏制,這無關民主與專制,只是生存之必需。
  • 六大巨人混戰 阿爾敏超大型巨人登場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第7集更新
    >)劇情簡介:最新的第4季改編自原作中的「馬萊篇」,全新的風格、全新的場景、全新的戰士,巨人世界觀也被重新構建。不僅會為我們展現九大智慧巨人之間的戰鬥,而且還會將故事的大背景描述。這集可謂是第四集開篇以來最沒有崩的一集,精彩程度逐漸拉滿,艾倫與其他5位巨人的混戰十分有看頭,血漿爆裂的畫面和爆炸時的蘑菇雲,仿佛又讓人找回了從前看巨人時的快感看點:處於絕對上風的主角團,在馬萊的國土上彈奏著令敵人戰慄的樂譜,看似是一場逆風翻盤的「復仇之戰
  • 《進擊的巨人》:它所表現的,正是戰爭和種族主義的荒謬
    在《進擊的巨人》裡,一個牆內人最理性的選擇,恰恰是放棄對自由的嚮往,安安穩穩地在謊言裡度過一生,這樣,他才能免於過早死亡的恐懼。王家建立的國度之所以要豎立高牆,清洗臣民記憶,也是基於理性的判斷——這份理性,為統治和秩序服務。《進擊的巨人》是一部有文學價值的漫畫,作者諫山創畫的是巨人,表達的卻是現代社會的價值衝突。
  • 《皇室戰爭》全新平衡性調整 飛斧屠夫重回往日榮光
    以下是調整詳情:飛斧屠夫: 斧頭的攻擊範圍提升10%飛斧屠夫將重拾部分往日的榮光——他最初的線路壓制能力又回來了。這一調整可以彌補之前改動給飛斧屠夫造成的削弱。復仇滾木: 對皇家塔傷害降低4%,射程從11.6降至11.1
  • 《大國軍魂》主撰者潘慶華:權威解答《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新聞發布會上的潘慶華也是江西高校出版社重點圖書《大國軍魂》的主撰者之一哦……《大國軍魂》的主撰者潘慶華現場答記者問潘慶華,安徽太湖人,1975年10月1日生,解放軍某部幹部,上校軍銜。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在讀博士。
  • 讀了是浪費生命......
    裡拉以賽亞·伯林的遺產諾奇克蘇格拉底的困惑德魯裡亞歷山大·科耶夫:後現代政治的根源麥金農言詞而已金觀濤系統的哲學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憶錄:五十年的政治反思羅伊德法律的理念馬克·裡拉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羅素我們關於外間世界的知識(美)羅賓﹒貝克嬰兒戰爭馬赫認識與謬誤汪子嵩希臘哲學史(三)上下貝格爾天使的傳言納金斯霍布斯哲學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辭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第一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 從信心到信心3月2日 打敗你的巨人
    (撒上17:26)    今天你也許面臨一個巨人,巨人也許是疾病或失敗,或經濟短缺或其它麻煩。但不要讓這個巨人嚇倒你。你有一個秘密武器。這個秘密武器曾使得一個牧童變成一個打敗熊、殺死獅子和巨人的人。這個武器就是與全能的神立下的血約。    回到大衛的年代,割禮是那個約的記號。
  • 分享會 | 馮天瑜:《明夷待訪錄》近代性考辨
    在中國,君權被論證為來自上天的賜命,國君是「天之元子」,也即天帝的長子,又是萬民的嚴父和導師,其意志言論即是法律,集「天地君親師」於一身,其權力至高無上,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轉讓。這就使中國的王權具有絕對性,與歐洲和日本存在明顯差異。歐洲中世紀經歷了封建君主制向專制君主制的過渡,封建君主制國王與教會、貴族、領主分享權力。
  • 史玉柱網遊之路13年 《徵途》助力巨人打造IP生態鏈
    最近,徵途在7月7日舉辦線下嘉年華的消息在各個平臺輪番刷屏,而巨人就此活動公布的大福利和大手筆,也一如既往繼承了13年前的風格,這股熟悉又迅猛的聲勢足以讓不少親歷者回想起不少往事,又不免令人感嘆起巨人令人敬佩的狼性。
  • 《進擊的巨人》中的巨人分類,始祖巨人是最強大的智慧型巨人
    他們可以總的分為兩類,一類是無垢巨人,另一類是智慧巨人。無垢巨人(分為普通種和奇行種)無垢巨人不具備充足的智力,基本行動原理就是吞食人類,這是它們的本能,因為它們在潛意識裡知道,如果吞噬到了智慧巨人的骨髓液就能恢復成為人類。尤彌爾就是這樣變回人類的。
  • 進擊的巨人:萊納的一生,努力成為榮譽馬萊人,最終卻精神分裂
    好了,又是一周一次的《巨人》更新的時候,又是粉絲們狂歡的時候,這一話實在是太精彩了!話不多說,直接講本話的重點內容吧!
  • 《進擊的巨人》中的巨人特種部隊,誰是最強巨人.
    今天鄒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情報關於「巨人」,老師今天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那些巨人中的「特種部隊」。1、超大型巨人60米級,是已出現巨人中最大的之一。力量強勁但行動笨拙,體表無皮膚,筋肉外露。技能:高熱蒸汽歷任繼承者:貝特霍爾德·胡佛。
  • 讀哪些書才可以不上經濟學磚家的當?
    因為缺乏相關的權利保障,法律沒有給他們應有的權利。說到底,是制度。印度裔經濟學家森在《貧困與饑荒》(王宇等譯,商務,2001)中也講到,很多饑荒並非天災,而是人禍,因為窮人沒有得到足夠的權利保障。再推薦一本讓很多經濟學家感到很不自在的書:韓國裔經濟學家張夏準寫的《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肖煉等譯,社科文獻,2007)。
  • 進擊的巨人:兵長砍猴眼神太虐,吉克和艾倫難兄難弟「分頭行動」
    導讀:《進擊的巨人》第137話情報一出,果然是引起了眾人的討論和質疑。137話圖透已出,我們再來核對下,情報內容是否屬實吧。《進擊的巨人》漫畫第137話標題為「進擊」,這一話裡調查兵團主角團,馬萊戰士們和始祖巨人艾倫的戰鬥還在繼續。然而,這一話的內容卻格外傷感。艾倫,你自由了嗎?
  • 進擊的巨人19集:調查兵團僅剩九人,地下室揭秘,艾倫姑姑登場!
    在這場戰鬥中,調查兵團獲得了「超大型巨人」這一戰略級武器,堵住了牆上的破洞並且有了開啟地下室的資格。掌握超大型巨人和知曉世界的秘密是調查兵團為牆內人類贏得勝利的曙光。不過相對的調查兵團同樣也損失慘重,來時浩浩蕩蕩的二百多人的部隊在此戰結束後僅剩下了九人。
  • 電腦錄屏—Win10自帶錄屏功能
    無需打開其他錄屏軟體,使用快捷鍵Win+G即可調出Win10錄屏的設置面板。Win10系統自帶的錄屏功能,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下載或者啟動其他具有錄屏軟體的時間,從而更快捷的將所需的視頻保存下來。以下是Win10自帶錄屏的相關快捷鍵,使用快捷鍵Win+G鍵後會彈出總的設置面板,在這個面板功能就是顯示菜單欄的作用,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內容就是主菜單下的「捕獲」菜單。「捕獲」菜單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功能:屏幕截圖;錄製最後30秒;開始錄製;錄製時打開麥克風。
  • 銅川三線軍工廠,榮光與蒼涼的詠嘆
    銅川三線軍工廠,榮光與蒼涼的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