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歐洲人眼中的中國

2021-02-25 扒藝術
十六世紀三位偉大的製圖師—蓋斯託迪、奧特柳斯、墨卡託繪製的中國。

      -1-      

此例為16世紀最精準的東南亞地圖,由著名義大利製圖師蓋斯託迪(Gastaldi)製作,有學者認為這張地圖「超越了所有在此之前的亞洲地圖」。地圖主要描繪從中亞到中國,以及開啟大航海時代和海上貿易的「香料群島」(現在的摩鹿加群島)。

▲ GASTALDI, Giacomo. Il disegno della terza parte dell』Asia. [Venice, 1562 and c1568].

◆ 680 x 775 mm

◉ £ 125, 000. 00 

賈科莫·蓋斯託迪(Giacomo Gastaldi, c1500-1567)來自義大利皮埃蒙特,曾在威尼斯擔任製圖師,並被授予「威尼斯共和國天文地理學家」的稱號。1550 年代後期,他製作了專注於亞洲的一系列地圖,繪製了黎凡特,中東地區,以及印度,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地圖。

▲「Isole de Ambon」 是「香料群島」 中最大的城市 

在標記為「 ISOLE DE AMBON」下方的一段文字是蓋斯託迪特意附加的說明:「在這些島嶼上有丁香,肉桂,肉豆蔻,胡椒,檀香,龍涎香和許多香料」,強調了香料是歐洲國家極其重要的貿易物品。那時,一船的肉桂足以支付遠徵一次的費用

除了香料,象徵著中國的文化和思想的瓷器也深得歐洲貴族的喜愛,從前需要在東南亞、南亞、阿拉伯諸國進行轉運,而新航路的開啟使得瓷器大量輸入歐洲。

▲在山東省(「XANTON REGI」)的上方標註了「這裡他們生產真正的瓷器」蓋斯託迪當時參考了許多著名探險家的資料,包括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和安東尼奧·皮加費塔(Antonio Pigafetta)的旅記,還有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的航海記錄。蓋斯託迪的地圖成為了之後繪製亞洲地圖的標準,影響了後來許多著名的製圖師。下面兩幅地圖的製圖師奧特柳斯(Ortelius)和墨卡託(Mercator)便是參照了此例繪製了中國地圖。這是世界上第一張繪有長城的地圖,其繪製不僅參考了蓋斯託迪的亞洲地圖,還有著名葡萄牙製圖師路易斯·喬治·巴布達(Luis Jorge de Barbuda, 1564-1613)的手稿,由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 1527-1598)在1584年出版。

▲ ORTELIUS, ABRAHAM. Chinae olim Sinarum regionis, nova descriptio. [Antwerp], 1584.

◆ 370 x 470 mm

◉ £ 6,000. 00 

▲黃色 「CANTAM」為廣東,紅色 「FOQVIEM」為福建,綠色「CHEQVIAM」為浙江此地圖向西,所以廣東、福建、浙江等都繪製在了地圖的左邊,即是南方,北京和長城在右邊,即是北方。▲ 「C[ivitas] Paquin」—北京,紅線右側繪製的是長城葡萄牙製圖師巴布達利用耶穌會在中國收集的信息,親手繪製了中國地圖,並將北京標示為「C[ivitas] Paquin」。隨後西班牙東方學專家阿里亞斯·蒙塔努斯(Arias Montanus, 1527-1598)將巴布達的手稿交給了亞伯拉罕·奧特柳斯,其便繪製出版了此例。

傑拉得·墨卡託(Gerard Mercator, 1512-1594)是16世紀時最傑出的製圖師之一,發明了著名的「墨卡託地圖投影法」。此例是墨卡託與約道庫斯·洪都斯(Jodocus Hondius, 1563-1612)一起製作出版的《世界地圖集》(『Atlas』)裡的中國地圖。

▲ MERCATOR, Gerard. China. [Amsterdam], 1636.

◆ 455 x 575 mm

◉ £ 3,000. 00 

墨卡託的繪製與奧特柳斯的中國地圖非常相似,但對日本的描繪則是借鑑了著名葡萄牙製圖師路易斯·特謝拉(Luis Teixeira,1544-1613)的地圖,而韓國被錯誤的繪製成一座垂直的島嶼。地圖左邊的插圖描繪的是中國古代發明的「加帆車」,將風帆安裝在車架上,利用風力推車前進。17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彌爾頓(John Milton)在其長詩《失樂園》中還因聽聞了中國「加帆車」寫下了「中國人利用風帆駕駛藤製的輕車」的詩句。地圖右側的太平洋上繪有兩艘在巡邏的船隻,分別是中國和歐洲在16世紀左右使用的帆船。這支中國帆船的模樣近似於北方海域多見的沙船。此地圖背面描述了中國的氣候,民族特徵,居民和經濟狀況。並且明確地記錄了他們接觸到的中國人「在每項技工藝術和製造都非常熟練和精明, 還能夠非常熟練的駕馭風車或帆船,從而提高了交通效率。」如有意購買以上地圖,請查看菜單>>關於我們>>聯繫我們▲ 大寫作者姓, 名.  作品名稱.  出版地點, 年代. 

相關焦點

  • 土耳其人眼中的中國:難解難分的恩恩怨怨
    土耳其的迷幻操作 因為土耳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領土都在亞洲,所以國際社會普遍將其當作亞洲國家,然而在土耳其人的眼中,自己其實是一個歐洲國家。土耳其始終將歐洲放在亞洲之上,因此它制定了脫離亞洲、進入歐洲的戰略,美其名曰追求未來。 土耳其希望自己融入西方資本主義的世界之中,因此它不止一次向國際社會提出加入北約組織的請求。作為北約的主導者,美國委婉地拒絕了土耳其的要求:儘管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但是如今它的發展水平遠遠不夠加入北約的資格。
  • 德國前總理科爾成為第一個受到「歐洲國葬」的政治家,鄰居眼中的他是這樣的.....
    Kohl)將成為第一個受到「der europäische Staatsakt」禮遇的政治家(小編看到目前國內的新聞譯為 "歐洲國葬",因為這個詞出現的實在罕見,所以關於譯法小編問了下德語外教@Jan,外教表示其實翻成「歐洲」或者「歐盟」都可以,不過鑑於發布消息的是容克,所以比較傾向於「歐盟國葬」的說法),具體舉辦地點和日期正在商議中。
  • 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都是誰?中國排名意外,俄羅斯坐不住了
    3304279071、780422505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都是誰?最近日本分析了世界各國實力,列出了一份強國名單。在日本人眼裡,誰是世界最強?但緊隨其後的已經不是曾經的俄羅斯,而變成了近幾年在國際上風頭正盛的中國。俄羅斯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第2強國,這次居然排名下滑,.儘管有這些抱怨,但俄羅斯只知道自己的國家處於目前的困境,甚至世界第3的位置都有點不穩。
  • 日本延續四百年的侵華戰略
    16世紀後半葉,稱雄於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打算在平定各藩、統一全國之後,乘勝發動「討伐明朝戰爭」,徵服中國。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就是向華夷秩序挑戰的人。1582年織田信長因遭「本能寺之變」被迫自殺後,豐臣秀吉將「徵服中國」的圖謀付諸實施。1585年,豐臣秀吉出任「關白」(攝政),總攬日本朝政。1590年消滅繼續抵抗的關東和東北地區的「大名」,統一日本全國。
  • 去歐洲,二十年前,或者現在!
    不過,在這「千年」的刻度裡,無論歐洲大陸如何風雲詭譎,有一條紅色的曲線始終保持在高位波動,它的每一次變化都伴隨著全球發展的機遇。今年4月2日,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公司橋水(Bridgewater)的創辦人雷·達裡奧(Ray Dalio)在 Linkedin 發文分析了各大超級帝國與王朝興衰的過程,及其經濟市場的變動狀況。
  •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軍力:海空軍實力發展迅猛,陸軍卻差很遠
    在西方人看來,我國的軍力幾乎是平平無奇的,存在相當大的誤解和誤區,甚至有人提出中國陸軍的實力連號都排不上。眾所周知,美國從2000年開始就進行一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披露」,實質上便是針對中國軍隊的戰略分析,並進行相應的對策。當然,這份報告算得上半偽半真,一些具有真實性的內容對我軍的發展,尤其是提到海軍空軍的發展是很有成績的。此外,英國軍情防務雜誌也曾進行過一項調查,一多半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軍力處在「中遊水平」,認為中國軍力位列前茅只有20%。
  • 大洋洲人眼中的世界五大強國
    2020-12-21 13:54:39 來源: 城市那些事 舉報   大洋洲人眼中的世界五大強國
  • 西方眼中的中國軍力:海軍認可度較高,陸軍卻連前三都排不上號
    【來源:網絡,非商業性分享轉載,版權歸原作者,侵刪】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人口大國,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間裡那麼在西方世界的眼中,我們中國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那麼為什麼在西方世界的眼中,我們的軍力還是表現平平,水平一般呢?這裡面的誤解真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說我們國家的陸軍戰力連前三都排不上,著實是有點氣人,更讓人感到無語。
  •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老百姓居然是這樣……
    世界之中5人就有1個中國人。日本因為地理的原因從古至今都和中國有著大交情,這種關係恐怕以後也要這麼持續下去。
  • 美國人眼中的中越戰爭:中國對越南的懲戒之戰
    美國人眼中的中越戰爭:中國對越南的懲戒之戰
  • 英雄愛吃蠔——歐洲人對新鮮牡蠣的追捧
    發現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1萬年前的貝冢顯示,在史前時代,牡蠣便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而日本列島上的土著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時期便已經開始養殖牡蠣。世界範圍內,最好的牡蠣產自歐洲、日本和北美。其中在歐洲,從北大西洋東岸至地中海,都有牡蠣的生長。歐洲人對牡蠣鮮美滋味的追崇至少已有數千年歷史,更有一種「英雄愛吃蠔」的傳統。古羅馬時代,牡蠣既是古羅馬美食的代表,也是羅馬軍團的軍糧之一。
  • 巴基斯坦人眼中最強大的四個國家
    但是這是客觀的,從主觀角度來說,每個國家的人感覺上的國家強大,都是不一樣的,而且甚至跟客觀排名,有很大的差別。最典型的就是巴基斯坦,下面這四個國家,那是巴基斯坦人眼中最強大的四個國家,中國的排名有些意外。第一名那是美國,這個毫無疑問。在二戰後的很長時間內,其實美國和巴基斯坦那是保持了密切的關係。而且在二戰後,美國曾長時間援助巴基斯坦,每年給了很多錢。
  • 上海1937 : 法新社記者眼中的淞滬會戰
    (譯者), 馮向暉 (譯者) 西苑出版社在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於1939年9月1日,當天納粹德國入侵波蘭,英法等國隨後對德國宣戰。 在歐洲和北美,幾乎每一位受過教育的人都聽說過不列顛之戰、阿登戰役和柏林戰役。即便沒有完整閱讀過相關書籍,至少也看過電影和紀錄片。這些戰役的名字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且理當如此,因為它們是歷史上的裡程碑。我們知道,現代歐洲是二戰的產物,如果戰爭呈現另一種結局,歐洲的命運也將截然不同。相反,幾乎沒有西方人聽說過臺兒莊戰役、武漢戰役或長沙戰役。
  • 2030年世界前五陸軍排名:印實力讓人意外,「大爺」還是中國
    ,但大爺或是你中國。越南媒體與美國專家以反恐鬥爭中展現的實力為基準,考量各國軍隊的創新技術,軍隊在現實世界能夠獲取到知識和經驗的機會,政府對軍隊的支持,對各國2030年的陸軍實力進行估量,重新排列陸軍實力世界前五的國家。
  • 安徽各市人眼中的安徽地圖,原來黃山的印象是這樣的…
    / 城市風光 /淮北市,因煤建市,1960年設濉溪市,1971年改為淮北市。在一位六安人眼中安徽省的地圖是這樣滴宣城地處江南,雨水充沛,山川秀麗,生態環境優越,也先後被國家有關機構認定為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揚子鱷之鄉等。在一位宣城人眼中安徽省的地圖是這樣滴
  • 伊拉克人眼中最強大的四個國家,有兩個那是兄弟
    而對於伊拉克人而言,依舊對當年的繁榮和強大記憶猶新,至今都認為自己的強悍。所以也沒有多少國家,伊拉克人看在眼裡。而下面這四個國家,堪稱伊拉克人眼中最強大的四個國家,有兩個那是兄弟。第一個是美國。在薩達姆時期,伊拉克人認為自己是中東老大,強大無比,所以即便是薩達姆對美國都不屑一顧。
  • 人類眼中的宇宙奇觀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不會終止,如同ThinkPad對技術發展的永不止步,仰望星空,秀麗景色不絕於腦,夢幻的藍,魅力的紫,讓我們進入自然科學家的世界,收穫他們眼中的宇宙。攝影師和天文愛好者 Andrew McCarthy眼中的宇宙
  • 殘忍的迦勒底人就是如今的美國人
    就拿它最大的薩爾瑪特洲際飛彈來說,最大有效載荷已經超過了八噸,最多可搭十個重彈頭,可打擊一萬裡內的所有目標,能夠同時用常規彈頭與核彈頭,尤其隨著今年美俄兩國紛紛發布相關聲明,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的相關義務,曾經飛彈與核大戰的陰影重新回到了那些歐洲國家的頭上,尤其是那些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甚至令歐洲發出了不願與俄國為敵的論調,可見,俄羅斯強大的武力仍令歐洲感到恐懼。
  • 22年,中國終得一雪前恥!我們終究活成了曾經最畏懼的模樣
    首先是內部叛徒的洩密,直接使得軍演關鍵時刻,中國政府的戰略意圖被完全暴露在了美臺眼中。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當年那場不斷升級的對峙裡,中國的一切衛星制導武器出現異常失效,對美國兩支航母戰鬥群也無法進行有效跟蹤,耗時十幾年的軍隊現代化成果,竟蕩然無存!
  • 指著中國說是朝鮮,美國人的地理知識到底有多匱乏?
    這世界上,可能最「地理盲」的國家就是美國了……《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大多數不知道朝鮮的地理位置,甚至還有人指出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並以為是朝鮮,美國人對於地理的認識到底有多淺薄? 也就是說,如果不認識任何與朝鮮有關的人,如果沒有五六十年的生活常識累積,或者如果沒有很高的教育程度,老美們成功指認朝鮮的概率應該會大大降低。 這種錯誤指認朝鮮的事情也不是個例了,張冠李戴的情況基本就是美國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