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朽清政府的軟弱 導致福建水師全軍覆沒!

2021-03-05 戰艦世界

羅星塔上遊方向,孤拔坐鎮 「窩爾達」號,指揮艦隊集火攻擊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 「揚武」來不及調頭,一面砍斷錨鏈,一面發尾炮還擊。第一炮就打中「窩爾達」的艦橋,炸死法軍5人,法軍又派出46號杆雷艇攻擊「揚武」,45號杆雷艇攻擊「福星」。「揚武」右舷中雷重傷,上層建築也開始起火,這時管帶張成卻棄艦獨自逃生。雖然長官已經逃走,但是「揚武」號官兵依然頑強抵抗直到沉沒……

「揚武」號巡洋艦

46號 杆雷艇擊中「揚武」號後,被岸炮擊中鍋爐,逃向下遊。而45號杆雷艇偷襲未成,遭到「福星」號的猛烈回擊。此時距離太近,主炮無法射擊 。而「福星」號並未裝備機關炮,官兵們拿起步槍射擊敵船,法國艇長被擊中眼睛,被迫逃向美國軍艦「企業」號附近躲避。

這時的「福星」號還沒來得及起航,擊退45號艇後,管帶陳英指揮官兵急令起錨,調轉船頭反擊敵艦。隨從勸他暫避敵鋒,他卻說「此吾報國日矣!吾船與炮俱小,非深入不及敵船」,隨後下令衝向敵艦。孤拔指揮3艘軍艦圍攻「福星」。不久後,陳英和三副王漣相繼中彈。但「福星」號仍力戰不退,直到艦上火藥庫中彈起火爆炸沉沒,全艦官兵95人,僅20餘人倖存。

「福星」(右)與「福勝」(左)

跟隨「福星」的「福勝」、「建勝」兩艦是僅在艦首裝備一樽不能轉動的前膛阿姆斯特朗16噸大炮的「蚊子船」,防護弱,機動性也差,無法有效支援「福星」號,只能遠距離射擊。「建勝」雖然開炮擊中敵艦,卻不能給與對方重創。戰鬥中 「建勝」多處中炮,管帶林森陣亡,由遊擊呂翰繼續指揮作戰,直到沉沒。呂翰,是船政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中炮犧牲時年僅32歲。繼「建勝」後, 葉琛指揮的「福勝」艦也戰至沉沒,葉琛與艦同沉。

羅星塔


羅星塔下遊方向, 3艘炮艦「振威」、「飛雲」和「濟安」與3艘法艦對峙。海戰開始後, 「振威」管帶許壽山,下令砍斷錨鏈應戰,迅速反擊,而旁邊的另外兩艦因沒有來得及啟錨被擊毀。以一敵三的「振威」號決定撞向 「德斯丹」號,卻被 「費勒斯」號擊中鍋爐開始下沉。但是直到最後一刻,許壽山仍守在炮位,擊中了敵艦最後一炮,之後,許壽山與大副梁祖勳被機關炮擊中犧牲。

港內的舊式水師的帆船和炮船更不是法艦的對手,「但見敵放一炮,我沉一船」,開戰後半個多小時,福建水師已經全軍覆沒。

相關焦點

  • 【重述偉大中華史(第4卷3-12】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
    面對法國的無恥威脅,清廷方面主戰派勢力佔了優勢,讓左宗棠出山的呼聲高漲。左宗棠第二次奏請去前線督戰。但慈禧還是不太信任他,不願交給他統兵實權,只是宣布將左宗棠調回北京,再次擔任軍機大臣,參與對法戰略制定。慈禧仍然想妥協,只是不敢再公開派李鴻章出面,不然會被言官輿論罵死,遂改派接替左宗棠擔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荃出面,李鴻章在幕後操縱。
  • 如果這名英國籍副提督不負氣離職,北洋水師不會全軍覆沒
    此人離開後,北洋海軍廢棄了其制定的嚴格的軍事訓練制度,導致戰鬥力下降,並在四年後的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這個人就是英國皇家海軍中將琅威理將軍。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於英國。14歲進入皇家海軍學校,16歲入大英帝國海軍實習。以後一直在英國海軍服役,歷任準尉、少校。
  • 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中國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東亞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沙俄、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義大利、美國)。後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落後日本。
  • 遺忘的福建水師提督——顏青雲
    鹹同間值國家多故,投筆從戎,以累次立功,簡放福建廣東漳潮南澳等處地方總兵。歷任福建海壇、福寧總兵官。粵匪平定,地方安堵幾三十年,循例超拔,兩護福建水師提督軍務,統轄臺澎水陸官兵,節制各鎮,功加一等。民國陳光烈總纂《南澳縣誌》卷二十一「藝文」上有「南澳總兵顏青雲所寫《禁罰金山樹木示》一文。
  • 甲午戰爭後北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為何這支帝國水師,再次崛起
    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甲午中日戰爭爆發,號稱亞洲強軍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在此之後,日軍打開我國國門,清廷淪為任人魚肉的無能政權。一時間,北洋水師失敗的消息幾乎攻佔了當時能夠見到的「媒體頭條」。從此,在日本人的眼裡,我國海軍再無威嚴。大清宣統元年(1909年),在甲午戰爭失敗之後的十五年後,一件讓日本人想都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 知識引航·水師學堂
    原浙江巡撫丁日昌提出《擬海洋水師》章程,建議建立三洋海軍;李鴻章則提出暫棄關外、專顧海防。在洋務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論壓倒"塞防" ,晚清政府決心加快建設海軍。光緒特命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李鴻章受權督辦北洋海防後,即著手籌辦北洋海軍。同年9月13日,他任命得力幹將丁汝昌為海軍提督。
  • 他是北洋水師的驕傲!
    讓後人在為大清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扼腕痛惜之後,卻又為歷史對一些水師將領的不公而感到深深地遺憾。是誰第一個抹黑了劉步蟾?據說,當年北洋水師覆沒後,所有的外籍教官均被遣散,而其中有一位定遠號英籍助手叫泰勒,是定遠號的副管駕,他回國後出了一本叫做《在中國前線》的書,因為其與劉步蟾素來不和,所以,在書中便對這往日的仇人極盡造謠污衊之能事。
  • 艦隊沉沒124年後,在船中撈出74顆子彈,北洋水師終得平反
    北洋水師是我國清末時期組建的海軍艦隊,它與歷朝歷代的戰艦不同,它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彈藥裝備,是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同時它也是當時清朝建立的四支海軍艦隊中實力最強
  • 北洋水師赴日本炫耀史----長崎事件 再解讀
    有記載說,定遠等四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琅威理(北洋水師總監督 William M. Lang,英國籍)提出了對日斷交、炮轟長崎、武力解決的主張:「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當時日本海軍才剛剛起步,絕非中國海軍的對手。1887年2月,中日雙方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達成協議,雙方一致認定是語言不通導致了誤會的發生,所以肇事者交由本國政府自行處置,而死傷人員則由對方予以撫恤。
  • 【歷史】新中國改革開放與清政府門戶開放的巨大不同
    概要1、大綱:了解新中國改革開放與清政府門戶開放的巨大不同   2、時間跨度:1840年—2018年3
  • 態度偏差:決定了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的潰敗
    馬江海戰葬送了福建水師 也催生了北洋艦隊1885年,福建水師在馬江海戰中全軍覆沒兩年後,隨著從英國訂購的致遠、靖遠以及在德國訂購的來遠、經遠四艦回國,新的北洋水師正式成軍。清朝為前後7艘軍艦花費800萬兩白銀,並最終將艦隊規模擴大到艦船25艘,官兵4000多人。
  • 北洋水師之後的舊中國海軍
    巧合的是,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威海衛獨立成軍,這讓當時的中國一躍成為亞洲第一海軍強國。但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當中,中國戰敗,亞洲最強大的海軍艦隊覆滅。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雖然原北洋水師已全軍覆沒,但是新任直隸總督王文韶仍然在自己的權限之內購進了若干德國和英國的軍艦,沿用「北洋水師」的名義,部分軍艦管帶即為原北洋海軍軍官,但是其實力顯然已不及當年北洋海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在數小時內結束的大沽口戰鬥當中,新組建的北洋海軍並沒有發揮作用。
  • 清朝晚期有多腐朽?曾國藩的年俸給出答案,專家:不亡國才怪了
    鴉片戰爭之前,清政府自詡「天朝上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死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導致中國沒能趕上工業革命的浪潮,發展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幾十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國門被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晚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使近代中國開啟了落後挨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