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土耳其的300年恩恩怨怨

2021-02-07 中華網軍事


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在敘利亞境內墜落


原本不平靜的中東昨天度過了舉世矚目的一天:土耳其擊落了一架俄羅斯蘇-24殲擊轟炸機。前不久,隨著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俄羅斯與土耳其的爭端開始頻見於報端,包括俄羅斯戰機侵犯土耳其領空,乃至如今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蘇-24。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俄羅斯和土耳其他們百年間的恩恩怨怨。


歷史上俄羅斯和土耳其可謂數百年仇敵,兩國斷斷續續打了200多年。



黑海區域地圖,可以看出克裡米亞的重要性


俄羅斯自彼得大帝開始就開始尋求「溫暖的海水」,一直向南擴張,奪取出海口,尤其是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接),這樣就不可避免的與當時的另一個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產生衝突,同時這也不難理解俄國對於克裡米亞數百年的興趣。說俄土戰爭圍繞著克裡米亞打並不為過。



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由此,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幹、克裡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雙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交戰和土耳其在俄國內戰中的幹預通常也被認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戰爭。前後共長達241年(橫跨17~19世紀),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參與其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



描繪1453年拜佔庭陷落的繪畫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羅馬正統繼承人的問題,1453年土耳其攻佔了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從此宣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而俄羅斯帝國的伊凡三世沙皇迎娶了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並將東羅馬帝國的生活習慣帶到俄羅斯。並繼承了羅馬的標誌雙頭鷹。莫斯科就成為了第三羅馬,拜佔庭帝國的繼承人,也繼承了拜佔庭帝國的雙頭鷹徽章,目前這個還是俄羅斯的國徽。



伊凡三世·瓦西裡耶維奇(1440—1505),是莫斯科大公,在位時間1462-1505年。迎取了拜佔庭帝國的索菲亞公主


從此,俄羅斯自稱基督教正統(「東正教」),「沙皇」(Tsar),實際上就是「凱撒」,由此俄羅斯帝國一直是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和「東正教的領袖」自居,這也是未來頻繁發動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的一個理由。



左為拜佔庭的雙頭鷹標誌,右為伊凡三世的印章

當然,俄羅斯能用這個作為理由,也有有奧斯曼土耳其對巴爾幹各民族幾個世紀的侵略擴張和奧斯曼土耳其在長達300年的徵服和統治中對東歐巴爾幹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東正教信仰)進行了殘酷的壓迫,以及俄羅斯本身對於領土的強烈願望。



目前位於土耳其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俄羅斯非常的想要奪回被異教徒佔據的居士坦丁堡,馬克思曾經說過:每一個不識字的俄國農民都知道:俄羅斯除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外,還有一座真正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終有一天沙皇會將十字架插到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之上。



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


俄國歷史上著名的君主都對奧斯曼土耳其進行了戰爭,這裡只舉例幾個代表性的。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在他的治理下,俄羅斯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的名言:「俄國需要的是水域。」為了這句簡單的話,他的帝國被動員起來,為了波羅的海東端那個小小的出海口——彼得堡與北方勁敵瑞典連年血戰。



1709年波爾塔瓦會戰俄羅斯在大北方戰爭中擊敗瑞典的重要戰役。

雖然俄軍在1700年納爾瓦戰役中失利,但是彼得大帝臥薪嘗膽,最後再九年之後徹底擊敗了瑞典,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而瑞典則從此衰退,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



俄羅斯皇帝彼得大帝佔領亞速



將彼得大帝困住的艾哈邁德三世蘇丹


戰敗之後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和一些士兵逃往奧斯曼帝國。彼得大帝要求驅逐查理十二,在蘇丹艾哈邁德三世拒絕後,就決定入侵奧斯曼帝國強迫其同意。1710年第三次俄土戰爭爆發。但是俄軍被優勢土軍和韃靼軍堵截在普魯特河。彼得大帝被迫撤退,俄國被迫放棄亞速,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



葉卡捷琳娜女皇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土耳其始終是沙俄的頭號死對頭。這個願望最後由俄羅斯另一位雄主葉卡捷琳娜女皇完成。這位曾經說出「再給我200年,整個歐洲將匍匐於我的腳下」的女皇。她的目光繼續向南,看到了克裡米亞,與寒冷的彼得堡相比,塞瓦斯託波爾的溫水海洋顯然更具吸引力。



俄羅斯著名將領魯緬採夫,在兩次俄土戰爭中表現出色

葉卡捷琳娜女王三次瓜分波蘭,讓波蘭徹底消失,兩次對土耳其發動戰爭(一次1768年,一次1787年,分別是第五和第六次俄土戰爭)均獲得了勝利,土耳其承認俄國兼併克裡木和喬治亞。實現了稱霸黑海的野心,獲得了黑海不凍的出海口。奪去了克裡米亞這一塊耀眼的明珠,她回顧自己成就的時曾說:「我兩手空空,來到俄國,現在我終於給俄國帶來了我的嫁妝,就是克裡米亞和波蘭。」


在葉卡捷琳娜女皇的努力下,沙皇俄國的領土達到極盛



描繪克裡米亞戰爭的繪畫


1853年7月的第九次俄土戰爭恐怕是俄土戰爭中最為出名的一次了,雖說這次名為俄土戰爭,但是俄羅斯的主要對手卻是英法兩國,當時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無法阻止俄羅斯進一步南下奪取黑海最後的鎖匙——土耳其海峽。俄國看起來馬上就要取得百年來的夙願——自由自在地在地中海中航行。



克裡米亞戰爭失敗後自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


為了阻止俄羅斯帝國進入地中海,百年宿敵的英法兩國最終聯合起來向俄國開戰。俄羅斯帝國的落後顯露無疑,被英法聯軍擊敗(英法聯軍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傷亡數十萬,總司令雙雙戰死),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盡。並且推動了1861年的俄羅斯改革。還為了籌措軍費賤賣了阿拉斯加。



羅傑·芬頓拍攝的「死亡陰影的幽谷」,山谷中到處散落著炮彈戰地攝影的經典之作,攝於克裡米亞戰爭

經這次戰爭被視為第一次近代戰爭,是兵力與兵器、軍事學術與海軍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也產生了世界上第一批戰地照片。



第十次俄土戰爭形勢圖


改革之後的沙俄發動了第十次俄土戰爭,俄軍集中優勢兵力,企圖速戰速決,但是在普列文要塞被奧斯曼·努裡帕夏以一個軍擋住了20萬俄軍和十萬羅馬尼亞軍隊達5個月之久,儘管俄軍曾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但是由於英國和奧匈帝國的介入,最後還是沒能奪取夢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



在普列文要塞抵擋俄軍5個月的奧斯曼·努裡帕夏



然而這都不算完,一戰俄羅斯和土耳其作戰,蘇俄成立后土耳其的幹涉軍與蘇俄作戰,二戰時蘇聯潛艇擊沉從土耳其向德國走私鉻的商船,古巴飛彈危機的起因之一就是美國在土耳其布置飛彈,最後撤出。俄羅斯和土耳其,還會繼續鬥下去。(作者:從笑)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土耳其擊落俄戰機後:各國都是什麼樣的態度!

相關焦點

  • 土耳其背後 誰在撐腰?(俄羅斯與土耳其恩怨500年)
    俄羅斯與土耳其的500年恩恩怨怨來源: 鳳凰財知道 微信號ID:icaizhidao左為拜佔庭的雙頭鷹標誌,右為伊凡三世的印章當然,俄羅斯能用這個作為理由,也有有奧斯曼土耳其對巴爾幹各民族幾個世紀的侵略擴張和奧斯曼土耳其在長達300年的徵服和統治中對東歐巴爾幹各民族
  • 土耳其人眼中的中國:難解難分的恩恩怨怨
    同為亞洲的組成部分,土耳其和中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土耳其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土耳其的風評並不好,人們常說: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 在眾人看來,土耳其是一個操作迷幻、充滿迷惑性的國家,與此同時,它與中國的恩恩怨怨也難分難解。
  • 土耳其開著德國坦克衝進了敘利亞 德國怒:這下被你坑慘了
    ,並呼籲政府針對土耳其出兵敘利亞議題,闡明自己的立場。 對此,德國左派和右派的觀點似乎空前一致,即反對德國政府向土耳其出口坦克的軍事議題,並呼籲政府針對土耳其出兵敘利亞議題,闡明自己的立場。據德國國家電視臺網站報導,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政黨的聯邦議會外委會主席羅特根(Röttgen)指出:「很顯然,德國不應該答應坦克升級的要求。」羅特根也表示土耳其出兵是「不合法的」,違背了國際法。
  • 土耳其和俄羅斯,五百年的新仇舊恨 小歷史
    實際上,兩國間的糾葛,要從五百年前說起,就連俄羅斯聯邦國徽上的雙頭鷹都是土耳其仇恨的對象.來自大帝的賀電2014年8月10日,在土耳其第一次總統大選中,在總理之位當政已十年之久的埃爾多安以52%的支持率勝出,繼續執掌土耳其的大權。
  • 俄羅斯為什麼堅決拒絕與中國組成軍事同盟國家?這句話點破真相
    圖片為1993年,中國地空飛彈部隊學院,為檢驗剛剛從俄羅斯接收的首批S-300飛彈營部隊的實裝作戰能力,而進行的「938工程
  • 以色列和伊朗的恩恩怨怨:從盟友變死敵
    而在這個時期,猶太人組成了部分軍隊和運輸隊在中東幫助英國作戰,打擊了統治中東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為了感謝猶太人的幫助,1920年英國允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家園。隨後猶太人終於從流亡世界的命運中走出來了,大批的猶太民族組織籌集了1.2億英鎊買下了當時在巴勒斯坦的一小塊土地。經過多年的經營和改善,之前還是荒地和沙漠的地區變成了大面積的種植園。
  • 土耳其買了俄羅斯的武器,美國卻不樂意了,發出警告:F35別想要了!
    ‍據媒體報導,最近土耳其和俄羅斯又開始了一輪新的軍備合作,土耳其將受到來自俄羅斯所交付的S-400防空飛彈。
  • 土耳其為什麼選擇再次和俄羅斯作對?
    1709年俄羅斯打敗了另外一個宿敵瑞典,瑞典國王請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支援,土耳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1710年,土耳其軍北進侵入俄國,戰爭爆發。1711年,彼得一世親徵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軍和克裡米亞韃靼人軍隊的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俄國放棄了好不容易取得的亞速,並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
  • 俄羅斯主戰坦克T-90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但T90才是俄羅斯裝甲兵部隊的中堅力量,其數量是前衛的T14短期內無法企及的。俄羅斯最新的T14坦克作為蘇聯解體後才正式列裝的一款主戰坦克,俄羅斯T90的研製可以追溯到蘇聯解體前的188工程,而再往前是一個漫長又扯皮的過程
  • 土耳其和敘利亞打起來了,有什麼歷史恩怨?
    然而統治了400年後,奧斯曼帝國出現大的危機,由於加入了德國一方的同盟國集團,奧斯曼在中東的土地成為英法兩國垂涎的一塊「肥肉」。奧斯曼帝國因為一戰而走向土崩瓦解,1916年,英國和法國締結《賽克斯—皮科協定》,正式劃分彼此在中東的勢力範圍。在1918年,英國軍隊進入敘利亞並佔領大馬士革和阿勒頗。
  • 土耳其動用300毫米火箭炮轟炸俄軍基地:敘戰場開春第一仗打響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98期 獨家首發)據俄羅斯媒體披露的消息,在2月9日深夜至2月10日凌晨,俄軍駐敘利亞拉塔基亞地區的赫梅明基地遭遇遠程飛彈襲擊。情報部門的調查指出,空襲來自敘利亞境內的土耳其和親土耳其武裝力量,彈道分析顯示器發射點距離赫梅明基地達到近百公裡,顯示該飛彈的射程較遠,型號為土耳其TRG-300遠程火箭炮系統。
  • 地緣政治: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崛起夢!
    從面積上看,俄羅斯的國土大部分在亞洲的北亞,但是由於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在歐洲,而且人口主要分布在歐洲,所以俄羅斯更多的時候認為自己屬於歐洲!由於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不同、歷史恩怨極其複雜。比如,伊朗是以前鼎鼎大名的波斯帝國,以波斯人為主;阿拉伯是以前的阿拉伯帝國,以阿拉伯人為主;土耳其是以前的奧斯曼帝國,以突厥人為主!這曾經的三個帝國經常發生戰爭,地盤更是幾經易手,所以彼此之間的仇恨極深!
  • 不再保證土耳其安全!俄羅斯終於動怒,報復土耳其擊落敘利亞軍機
    此前俄羅斯的表態讓土耳其惱羞成怒,俄羅斯認為敘利亞空軍在發動空襲行動的時候,被炸死炸傷的土耳其士兵正在與「極端武裝分子」聚集在一起,因此他們被炸了也沒什麼值得同情的。土耳其面對俄國人的這種態度,索性不再徵求克林姆林宮方面的意見,直接動用大量的F-16戰鬥機和「安卡-S」察打一體無人機、T-300遠程大口徑火箭炮向敘利亞軍隊控制區發動了全線攻勢,並且在3月1號的時候擊落了敘利亞空軍的兩架蘇-24戰鬥轟炸機,好在飛行員都已經彈射逃生。
  • 我們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他又是如何稱呼我國的?答案讓人意外
    俄羅斯與中國為鄰,歷史上有太多的恩恩怨怨。歷史上中國稱呼俄羅斯的名稱有羅剎、斡羅思、俄國、沙俄、蘇聯、蘇俄,現在稱俄羅斯。
  • 三百年打了十次戰爭的俄羅斯和土耳其,到底在爭什麼?
    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軍機,俄土關係迅速緊張起來。就在全世界都把目光對緊俄土的時候,俄羅斯人和土耳其人倒是異常淡定,有好事者曾問過一土耳其人為何對俄土衝突如此淡定,該土耳其人答道,「又不是沒打過仗,大不了就再打一次罷了。」土耳其人此言非虛,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歷史上打過十次戰爭,勝負各有千秋。
  • 土耳其為何不怕俄羅斯?
    但土耳其反應如此之快,F-16從出動到擊落俄羅斯戰機,時間相當短,再結合土耳其政府很快就拿出俄羅斯戰機進入領空的飛行線路作為證據,這些都可以說明,土耳其的這次攻擊俄羅斯戰機,肯定不是偶然的應急性反應,而是早有準備,完全是以有心算無心,難怪有人說,這回俄羅斯戰機是被陰了。
  • 土耳其空軍為何沉默?阿薩德發布禁空令,俄羅斯允許敘軍動用S300
    2015年11月,土耳其空軍的F-16戰鬥機擊落了一架越境的駐敘俄軍蘇-24戰鬥轟炸機,俄土關係一度十分緊張,其後因為俄羅斯政府在2016年安拉克未遂政變中支持埃爾多安
  • 俄羅斯隱藏的夠深 終於報了土耳其擊落蘇24一箭之仇
    去年8月土耳其出動了包括M60T坦克、M-113型裝甲車和ACV-SW步兵戰車在內的裝甲部隊,在空軍多架F-16戰機的空中掩護和T-300多管火箭炮的地面支援下
  • 俄羅斯一次性炸毀土耳其4次主戰坦克!中東大戰這就要開始了?
    俄羅斯在2015年果斷「應邀」介入敘利亞內戰並堅定地站在支持巴沙爾政府的立場上,是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著眾多的利益。再說土耳其,土耳其與敘利亞的恩怨糾葛就更是一言難盡了。首先,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有著「歷史悠久」的領土爭端,敘利亞一直不承認土耳其對亞歷山大勒塔省(土耳其稱其為哈塔伊省)的主權。對土耳其來說,一旦親土的反對派在敘利亞上臺,那自然就不會再有什麼「領土爭端」了對於土當政者來說「開疆拓土」的赫赫武功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