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柯爾特11.44mm後裝式單動左輪手槍被美國陸軍正式採用。同年,史密斯-韋森研製出新型斯柯菲德11.43mm左輪手槍。
1909年,美國陸軍又正式採用柯爾特11.43mm重型左輪手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使用了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俄國使用了納甘M1895式7.62mm左輪手槍,義大利使用了M1889式10.35mm左輪手槍。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英國還繼續使用韋伯利11.6mm左輪手槍以及美國的9mm左輪手槍。
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處理十分簡便,安全可靠,所以至今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仍有使用。 1889年毛瑟手槍問世,確立了自動手槍結構原理。
1893年,德國製造了第一支實用的博爾夏特7.63mm自動手槍。德國人盧格對該槍又進行了改進,這就是世界聞名的盧格手槍。
盧格9mm手槍,從1908年起裝備德國軍隊達30年之久。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自動手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結構新穎、性能優良的自動手槍。
美國的柯爾特M1911式及M1911A1式11.43mm手槍,比利時的白朗寧9mm大威力手槍。
蘇聯的託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德國的華爾特7.65mm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34式9mm手槍,奧地利的施泰爾9mm手槍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也研製了一些新型手槍,差不多都是自動手槍(自動裝填手槍)。
這些手槍主要有:捷克的M1975式手槍,法國的MAB PA15式手槍,德國的HKP9式手槍,義大利的伯萊塔M1951式手槍。
70年代後,又出現了一些新手槍,如義大利的伯萊塔92F 9mm手槍,奧地利的格洛克17~23系列手槍,蘇聯的5.45mm小口徑手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