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hmixer系列教程(3) 加支撐 | 3D列印學院

2021-02-13 小不點極客


● ● ●

在3D列印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懸空的模型,這種模型我們並不能直接切片去列印(都是地球君惹的禍),而是需要通過軟體自帶的支撐功能去添加額外的支撐,輔助列印。

不過切片軟體裡的加支撐功能,能夠調整的參數並不多,有時候局部支撐會撐不到,全支撐又太難拆又耗時。所以在Meshmixer中,有一個專門加支撐的工具——Overhangs(懸垂結構)。

 ▼

Overhangs工具可以依照你的需求自動生成較少量即符合模型需要的支撐,你還可以根據你的3D印表機的能力,自己手動添加支撐,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省材料,列印時間以及列印成本。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非常實用的加支撐工具Overhangs,軟體可以修改為中文界面,大家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回復「Meshmixer」下載。

進入主題,以軟體自帶的兔子模型來舉例;導入兔子模型後,我們找到左側工具欄的「分析」工具——「懸垂結構」。

  ▼

啟用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參數可以讓我們選擇,如果你有軟體自動的機型就按對應的推薦參數生成支撐即可,如果是DIY的機器,就需要根據自己的機器特性來調整參數了,我們先按自動生成支撐給大家簡單演示下這個工具的使用流程。

 ▼

 

支撐生成之後我們記得點擊「轉換為實體」,它的意思是把剛生成的支撐變成實體,從而可以把交叉重疊的支撐進行求和實體化,這樣的支撐列印出來比較牢固,因為支撐之間是一個整體,沒有重疊面片。

 ▼

 

最後點擊完成,再導出帶支撐的模型去切片列印就可以了。我們接下來對每個參數進行詳細介紹,幫助大家根據自己的機型及實際列印要求來做相應的修改。

首先提醒下,當我們改動參數後想要恢復到默認參數時可點擊【重置為默認值】。

 ▼

現在進入主題;第一項參數是「角度閥值」,指:支撐角度,軟體會根據角度的大小(0°-90°)來選擇模型需要添加支撐的多少,顯示為視圖中模型的紅色區域大小,一般建議10-35為佳。

 ▼

它指的是生成的支撐與模型之間的接觸誤差(0-100)大小,這個調整後並不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估計在列印當中會有影響吧。

這是指模型被往上抬升的高度,一般FDM列印中很少使用,常見在SLA/DLP等樹脂列印中使用。

  ▼

包括多個參數設定,主要是支撐的大小、疏密度、角度等的設置,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相應的修改,依次為:

 ▼ 

最大角度,直接影響了支撐的傾斜度,值越小支撐越傾斜;建議為45°-70°,設置的不合適支撐很難成功列印好,容易夭折,需謹慎修改。

密度,支撐的疏密程度,值越大支撐越密越多,建議為:50-80,可根據模型來設置,一般模型較大可以適當增加此值。

層高度,範圍在0.025-0.3mm,這個參數小編理解為列印當中的支撐層高值,精度較高的SLA機型可以設置0.025mm,而精度較差的FDM機型可以設置0.3mm。

立柱直徑,支撐的直徑大小,最大可以設置為10mm,考慮到FDM機型的噴嘴的大小大多為0.4mm,出來的料會大於噴嘴直徑,我們最低也需要設置為0.5mm或者更大的值,默認是3.00mm,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做調整,建議為1-5mm。

頂端直徑,支撐最頂端的直徑大小,即與模型接觸面大小,值越大接觸更多,模型懸空處成型越好,但是過多的接觸不易於支撐的拆除,建議為:0.2-1mm。

底部直徑,指的是支撐與列印平臺接觸的範圍大小,越多支撐越牢固,不過越需要更多列印時間,建議為:3mm以上,可以儘量讓設置後的支撐底部可以重合在一起,這樣更牢固也節省列印時間;接下來是第五項參數「高級支撐」這裡對支撐的結構進行了更深一步的處理,包括多個參數設置,依次為。

優化,指的是對支撐的布局空間做出優化,使得更節省空間,支撐貼合模型生長,默認值是50,如果設置為0則支撐垂直生長,這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定。

 ▼

 ▼

 ▼

 

 ▼ 

  ▼

 ▼

到這裡Meshmixer支撐參數就給大家介紹完了,看完希望大家知道如何結合不同的模型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調整適合自己的參數,多實踐下,你肯定也能做好支撐的。

文章摘自  瘋狂3d培訓,有改動

投稿郵箱 1727793184@qq.com

粉絲秀


第85期:Blender建模之3D列印方向的注意事項及應用,點擊【播放】

第84期:Blender實例初試之二維碼,點擊【播放】

3D列印學院 |  5大門派助你入門3D列印

點客分享 |  高手玩high3D列印必備

專職「三陪」  |  調戲我從輸入「你好」開始

相關焦點

  • 3D列印學院 3D列印加支撐的正確姿勢!
    ● ● ●在3D列印時,碰見懸空的、傾角大於45度的模型一般都要加支撐,可謂是支撐加的好,列印沒煩惱。
  • FDM3D印表機結構大科普 3D列印學院
    ▼看起來可能挺嚇人,其實沒那麼複雜,最外面是個立方體樣子的框子,中間那一塊木板是列印物體的支撐平臺,這個平臺四個角都架在螺杆上,摞杆靠皮帶帶通,同步旋轉,這樣平臺就可以保持水平的基礎上升降這種的印表機看起來都挺複雜,是因為設計者的初衷就是想讓機器能夠複製自己,因此希望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通過3d列印得到。所以設計了光杆框架結構的支撐,從實用性上來講,這種框架結構,首先對裝配調結的要求就很高,其次,主要部件包括電路板都外露,像個半成品。
  • 3D列印模型打磨、上色和拼接實戰分享! | 3D列印學院
    給大家從網上扒拉了一個打磨上色的實戰教程,土豪可以考慮考慮買點裝備幹起來!1. 先根據所想,設計草圖。▼  3. 最好用軟體提前做好配色效果圖。收到列印完成好的模型還是萬分喜悅那,下面白色是讓淘寶店家列印的,花了我200多個大洋,可喜的是下面彩色的求奈何大神幫著列印,只要了22塊郵費,這讓我甚是雞凍啊!
  • 大神為你解密光固化3D印表機的神秘面紗 3D列印學院
    但是樹脂流動性要求較高,如果樹脂流不平,會影響列印質量,一般需要加一個刮板,刮平樹脂。大尺寸的光固化3D印表機一般採用這種形式。 下投影的機器,光也是照在成型件的最上層,每次換層要使成型件和料槽分離,需要在料槽底部加一個離型膜,成型精度高,缺點是料槽容易損壞,一般幾個月就要換一次,那層膜也是很多3D列印工作者心裡的痛……▼
  • 3D列印再無支撐? 科技進步還是無稽之談?
    位於布拉格的宮殿 布滿了石柱(圖源:blog.163.com)33D列印模型支撐結構該如何選擇?●3D列印模型支撐結構該如何選擇?簡單來說就是,添加支撐前的模型狀態有STL、Gcode、掃描文件等三種,相較於手動添加支撐,自動添加支撐要簡單多了。但有些時候我們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支撐類型,因此也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一個模型的支撐居然引起了這麼多麻煩事,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大膽想像一下:能不能讓3D列印從此再無支撐困擾?
  • 3d列印的原理及三種常見的技術類型!
    其實,3d列印就是應用三種主流(常見)的技術類型。一、3d列印簡介所謂的3d列印就是『三維列印』,目前我們接觸比較多的,都是二維列印(或稱『平面列印』),就是將不同顏色的粉墨或其他材質打在或印在平面上。
  • 其實很簡單 Ultimaker雙色3D列印教程
    Ultimaker的雙噴頭列印設計不僅可以在列印過程中輕鬆可靠地融合耗材和支撐材料,亦可進行雙色列印。Ultimaker S5、Ultimaker S3等3D印表機型均可完美執行該操作。ltimaker雙色3D列印教程在此我們將拆分每一步操作過程,詳細說明如何完成一次雙色列印。只需按照教程操作,就能收穫良好的雙色列印模型。
  • 【3D 乾貨分享 】一文看懂3D列印對象與3D列印支撐結構
    在某些3D列印工藝中支撐結構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一方面,他們對於具有懸垂或橋梁的模型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是他們增加了材料成本,增加了更多的後處理工作,並且損壞模型的表面。因此,正確的獲得3D列印支撐結構是3D列印複雜模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模型添加支撐主要是為了防止在列印過程中材料下墜,影響模型列印的成功率。
  • ICON為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學生建造3D列印火箭發射臺
    南極熊獲悉,2021年3月10日美國建築技術公司ICON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郊的斯威夫特營利用3D列印技術為NASA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學生製造月球基地專用3D列印火箭發射臺。作為阿波羅計劃的姐妹計劃,阿爾忒彌斯旨在月球建立長期科研基地,為登陸火星做準備。作為這項計劃中的一部分,來自美國十所大學的大學生團隊設計出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發射和著陸臺,並且可用月球上發現的材料進行3D列印。
  • 列印ABS時需要注意的4個問題! | 3D列印學院
    但ABS耐磨、熱變形溫度高(相比於PLA),列印一些零部件啥的還是比PLA有優勢滴。如果習慣了用PLA列印,你很可能會發現ABS列印起來稍微複雜一些。需要更多的步驟,設置也有所不同。但是,ABS材料比PLA耐高溫耐擠壓,成型效果也比較好。▼
  • 點客原創 龍哥分享:Simplify 3D初級教程(一)
    ● ● ●龍哥又來講Simplify 3D(簡稱S3D)了,這次的系列教程從最基礎的開始,為你還有更多的新手們詳細掰扯掰扯如何使用
  • 設計師經常用到的10大好用3D模型下載網站(國內外篇)
    3d學院的來臨讓設計師們如沐春風,隨著以後對3D模型的個性化需求量會越來越多,挺有前景的一個網站。因此,3d學院這種挖掘更有趣新穎的主題形式,比如即將推出的園林景觀模型主題,讓人眼前一亮,忍不住想去體驗一番!
  • 三分鐘了解3D列印技術
    3D印表機技術是以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3d列印技術的發展、應用和優點。定義3d列印技術是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列印方式,來構造零物件。
  • 3D列印學院 3D列印模型補土大法
    當然有,打磨、拋光都可以,而且還有今天的主角:補土。1、如果列印精度不高,層次嚴重,先用砂紙打磨,順序400目、800目、1000目;2、如果有造型大面積缺陷,用ab補土進行造型修補;3、如果基本沒問題,打磨後用水補土覆蓋一邊(作用是讓細小的瑕疵更明顯);4、小坑什麼的用502+爽身粉(衛生紙也用過),有錢用牙膏也行;5、然後砂紙打磨,從小號到大號(比如800
  • 33個最好的免費3D列印模型STL檔案下載網站
    但對於一般3D列印的愛好者來說,此網站最好的部分就是他們的大型3D列印文檔庫(STL文件與其他格式),由超過一百萬個工程師所創立的P.S:需要註冊登入才能下載3.然而,它們不僅限於CAD文件; 該網站還提供了一系列精選的免費3D印表機文件供下載,可在任何3D印表機上製作。3D印表機型號– 大約54,000個 – 按類別排序,登錄後可以下載。
  • 3D列印中的3D列印-Multimaterial 3D Printing(多材料3D列印)
    比如我們日常所能夠接觸到的3D列印技術,比如學生時代的概念展示,還有工作上3D列印的商品。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單一噴頭實現多種材料的列印。其結果是不太理想的,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我們常用的STL列印技術,列印之前的預加熱需要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列印之前需要擠出部分材料測試列印是否流暢,避免堵塞。這些會導致不同材料之間的切換速度過於漫長,不同材料直接會有混合,如果是不同顏色材料的話,可以做混色效果。
  • DLP 3D列印技術及其應用詳解 3D列印學院
    其成型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固化速率高(在405nm光效率高);(2)低成本;(3)高解析度;(4)高可靠性。系統的上位機軟體要求能夠進行模型的指定切片成圖處理,下位機軟體則能夠簡易化實現片切的成型,故簡易的DLP設備架構如圖3所示。
  • 詳解SLA和DLP光固化3D印表機! | 3D列印學院
    它的列印時間只取決於索要列印模型的高度,而與模型數量以及體積無關。採用這種方式可實現小批量快速生產。  不過為了能夠充分離型以及底部補充樹脂,一般採用先升再降的方式,即如果以0.1mm層厚列印,先抬高5mm,再下降4.9mm。採用下投式,矽膠多次使用後容易損壞,因此也屬於易損的耗材。上投式的優點是沒有離型的問題,每次成型面均在液面,成型後模型浸在樹脂內。
  • 威斯坦發布的3D列印全流程,值得收藏!
    通常都是對模型做細小的調整,主要是為了簡化模型列印。如果工件是實心的,那麼考慮到工件重量和材料浪費,通常技術員會在3D模型中加一個樹脂排出孔,以便未固化樹脂的流出,這樣列印出來的工件就是空心的,可以減輕重量。
  • 3D列印再無支撐!這是科技革命還是痴人說夢?
    如果把列印平臺比作一個池塘,那麼3D列印裡的支撐就非常像一個「錨」。 謝菲爾德大學高級增材製造研究中心(ADAM)的Neil教授和他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雷射燒結技術,通過把低溫熔體金屬粉末燒結成3D列印模型,來擺脫支撐對3D列印結構的束縛,這種技術被稱為「無錨的選擇性雷射燒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