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麻瓜世界突然湧現出大量巫師,他們曬著麻瓜沒見過的寵物,嗅嗅、河童、護樹羅鍋,談著麻瓜不認識的人物,紐特、蒂娜、格林德沃、鄧布利多,念著麻瓜聽不懂的咒語,呼神護衛、除你武器、統統石化,而其中最有魔力的咒語是——
這當然不是真的咒語,而是兩個人的名字;但對於很多忠實哈迷來說,卻是《神奇動物在哪裡2》最吸引人的點。《神奇動物》系列電影是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前傳」,羅琳憑著高超的伏筆和講故事的技能,再一次把魔法世界推到了大眾面前。故事裡少不了戰爭、衝突與合作、友誼與背叛,但更重要的是,故事裡有年輕時的蓋特勒·格林德沃(GG)和阿不思·鄧布利多(AD)。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鄧布利多是睿智的老校長,格林德沃是存在於歷史中、囚禁在紐蒙加德監獄的黑巫師——還是被鄧布利多送進去的,除了第七部中「無良記者」麗塔斯基特在書中提到,兩人年輕時有過「不為人知」的交往,整個系列都很難讓人想到兩人還有其他交集的可能。
然而,羅琳很早就承認:鄧布利多是同性戀,他的愛慕對象是格林德沃,兩人在年少時關係非常好。雖然原著中沒有展開兩人的故事,但各種GGAD的同人文已經腦補出了許多,學堂君最喜歡的《三十五隻貓頭鷹》裡,寫了他們曾在灑滿金色陽光的河邊度過愉快的時光,也寫出了監禁時光中格林德沃對鄧布利多的擔心(雖然毒舌嘲諷更多)。
兩個人究竟是如何成為親密的朋友,又發展出愛情的呢?
他是一位富有能力、充滿魅力的巫師 | 友誼裡的喜歡
像鄧布利多這樣睿智的人,年輕時自然也是才華橫溢;格林德沃雖然逐漸黑化,但能成為著名的黑巫師,能力自然也是超群的。鄧布利多的弟弟阿不福思曾經說起,他們兩個一見如故,整天討論「為了更偉大的利益」,鄧布利多連照顧妹妹都顧不上了。
面對能力卓越的人,有人會敬畏,有人會嚮往,但總會油然而生的是尊重。而最親密的朋友往往是我們尊重的人[1],他們的言語和行為都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才華橫溢格林德沃面前,連自己的妹妹也要暫時往後放一放。
尊重,就會表現出關注,而對親密朋友表現出關注和支持,是加固友誼的重要步驟。朋友對我們是怎樣的人、我們要說什麼都會有興趣,而我們感覺到了朋友的尊重、關注、熱心和支持,即感知到了朋友的高應答性(responsiveness),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2]。
如果是兩個能力卓越的人,彼此尊重,又相互關注,分享好消息時能得到熱烈而有價值的反應,討論魔法界事務時能夠彼此理解和支持,這樣的交往能夠讓快樂倍增,是一種資本化(capitalization)的人際關係,更會讓人滿意,並願意維護這段友誼[3]。
然而,羅琳承認,鄧布利多對格林德沃的感情並沒有止步於友誼,他不只是像朋友一樣喜歡格林德沃,還愛上了他。
友情和愛情確實有許多相同點。當我們說起這兩個詞時,天長地久、理解、信任、關心、快樂、一致性、支持、尊重、寬容、同甘共苦、思念、吵架、美好、溝通……這些詞都會浮現在我們腦海中,它們既適用於友情,也適用於愛情。
然而當我們說起愛情時,它與友情也有許多不同點。愛情相對於友誼來說需要更多理性,肩負更多的責任,當我們提起「愛情」時,我們會更多地想到事業、成功,雖然愛情往往發自於非理性的衝動,但它也更需要理性來駕馭;愛情會涉及更多情感投入,也就會在失去時體驗更多的痛苦,失去愛情給雙方都會留下創傷,友情即使有中傷、誤會或時間的阻隔,也不會帶來難以治癒的傷痛;愛情更容易激活宿命主義觀念,提到愛情我們就會想到「緣分」,而友誼較少牽扯這些[4]。
除了兩者會激起我們不同的聯想,我們在兩者中的行為也是不同的,愛情一般比友誼承擔的責任更多,情感強度更強,排他程度更高[3]。甚至有研究發現,如果給人們快速呈現(快到參與者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看到了)他們的伴侶和普通朋友的照片,當呈現伴侶的照片時,參與者的腦電波形振幅會顯著大於普通朋友和陌生人的振幅[5]——愛情是如此的強烈,即便我們自己都沒意識,我們的大腦也會對愛人自動做出不同的反應。
「排他性」就更好理解了,就像GGAD同人文中會用的一個梗,格林德沃會吃哈利的醋,因為鄧布利多對哈利實在太特殊、太「好」了。
電影從預告片就放了鄧布利多的這句話:I cannot move against Grindelwald(我不能對抗格林德沃)。這句話讓無數GGAD粉浮想聯翩:天吶,不願意跟自己的愛人站在對立面,這是愛的實錘了!
有考據黨認為,從劇情來看,很可能是兩人曾經立下了「牢不可破的誓言」,對抗的結局只有死亡;然而,鄧布利多也不會是被逼迫立誓的人,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不能對抗」的裡面都有「愛」。
雖然「同性戀」看似應該單獨討論,但影響這一議題的更多的是社會輿論,而愛,都是一樣的。當一位才華橫溢的巫師遇上另一位,當他們深入地交流,隨之而來的除了友誼中的彼此尊重和關注,還讓他們更加了解自己。在格林德沃的啟發下,鄧布利多看到了自己對權力的渴望,看到了巫師「更偉大的利益」,那是他原來獨自一人時沒有發現的自己。愛情會使我們的自我概念得到擴展和變化,我們會漸漸了解我們以前所不認識的自己,跟戀人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後,我們的自我概念會更加多樣,自尊也得到提升[6]——就這樣,愛讓人成長(即便對鄧布利多來說,回憶這種「成長」並不愉快)。
格林德沃長鄧布利多的結局並不美好,由於阿不福思和兩人的爭執,鄧布利多的妹妹在混戰中去世了。最終,鄧布利多發現自己與格林德沃不是一路人。原著中沒有寫兩人後來的故事,但許多同人文所描寫出兩人後期隱忍的相互掛念,我寧願相信是真的。
畢竟,鄧布利多不能對抗格林德沃,而魔法不能對抗愛。
在書中,伏地魔為了追尋老魔杖的下落,曾去找過格林德沃。此時的格林德沃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完全不是伏地魔的對手。但他仍不向伏地魔屈服,反而欺騙他,嘲諷他,最後被伏地魔施以阿瓦達索命,離開人世。
據說,格林德沃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極高的自尊,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鄧布利多的墓地不被伏地魔盜掘(老魔杖伴隨鄧布利多下葬了)。如果這都不算愛。😭😭😭即使分道揚鑣,也要護你周全。過期糖,甜到憂傷。
參考文獻:
[1]Guthrie, M. F., Hendrick, C., & Hendrick, S.S. (2011, January) Respect in friendship associated with level of friendship, gend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an Antonio, TX.
[2]Reis, H. T. (2009, May).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theme for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xas Symposi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ustin, TX.
[3]王偉平(譯). (2015). 親密關係(第6版; 原作者: Rowaland Miller), 219-224.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4]李朝旭, 姜璐璐, 劉佳, 劉陽. (2009). 「愛情」與「友誼」概念表徵的差異——基於字詞聯想的比較. 心理科學(3), 162-165.
[5] 袁傑, 陳建, 郭世純, 傅世敏. (2013). 熱戀期愛情的無意識ERP研究. 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6] Aron, A., Paris, M., & Aron, E. N. (1995). 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6), 1102-1112.
作者 | 木棉959
編輯 | 木棉959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徵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