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母機動部隊空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隨後,日本海軍策動駐特魯克的第4 艦隊,試圖佔領美國在中太平洋的一個重要據點——威克島。然而令日軍感到意外的是,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企業號成為了這場戰爭中功勳最為卓著的航母)在戰爭前幾天將12 架F4F-3 戰鬥機(第211 戰鬥機中隊VMF-211)送到了威克島上(也正因為這個行動,企業號幸運地躲過了在珍珠港的毀滅),再加上島上修築的堅固炮臺,使得美軍(主要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守備營共450 名左右的官兵)充滿勇氣迎接日軍的進攻,而日軍進攻部隊則還沉浸在珍珠港偷襲成功的驕傲情緒中,輕敵冒進。
(上圖)睦月號驅逐艦
第4 艦隊所派出的威克島進攻部隊(指揮官是梶岡定道少將), 主要是由第18 戰隊的2 艘輕巡洋艦(天龍號、龍田號)及第6 水雷戰隊(旗艦夕張號及6 艘驅逐艦)所組成,這其中有睦月號、如月號、彌生號、望月號4 艘睦月型驅逐艦(即第30 驅逐隊), 掩護金剛丸號、金龍丸號等運輸艦上承載的2 個中隊的海軍陸戰隊員(後又緊急追加了2 個中隊), 由駐羅伊島的第24 航空戰隊提供空中支援。
1941年12月8日,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第24 航空戰隊的34 架陸基攻擊機於05:10由羅伊島起飛空襲威克島,對飛機場和炮臺實施了轟炸。駐防的美軍猝不及防,損失了8 架寶貴的F4F-3 型艦載戰鬥機。同日, 日本進攻部隊由凱瑟林環礁泊地出發。在9 日和10 日,日本第24 航空戰隊又分別出動了27 架與26 架轟炸機實施了兩次轟炸, 然而美軍依靠防空炮火與殘存的F4F 艦載戰鬥機繼續進行頑強抵抗,並擊落了一架日機。
日軍航行途中的進攻部隊一直在聽航空戰隊吹噓說島上美軍防禦已經被炸到崩潰,完全放鬆了警惕,不知美軍的岸防火力基本未遭損失,殘餘的F4F 艦載戰鬥機也緊急加裝了炸彈掛架,等待日軍進攻部隊的到來。10 日夜,日本進攻部隊到達威克島附近海域,各艦都開始在適當的地點放下登陸艇,卻因為風大浪高,登陸艇很難航行,接著更是開始出現登陸艇相撞乃至翻沉的事故。立即登陸的計劃被迫放棄,梶岡司令決定等天亮後波浪稍微平靜點再登陸,在此之前先進行一番炮火準備。
11 日03:25,夕張號輕型巡洋艦首先開炮,隨後各驅逐艦也隨之開炮,日艦在炮火中逐漸靠近了海岸線。04:00 左右,日艦已經接近到距離海岸線約4000 米處,此前一直保持靜默的美軍岸防炮突然一起開火(主要火力是6 門5 英寸炮和12 門3 英寸炮),劈頭蓋臉地向日艦發起了兇猛反擊。原來島上美海軍陸戰隊指揮官詹姆斯·德弗羅少校早已下達軍令,一定要日艦完全進入火炮射程內才允許開火。
大吃一驚的日艦還沒來得及躲避, 04:03 一發炮彈直接命中了疾風號驅逐艦的彈藥庫,巨大的爆炸聲中只見一個高度約200米的大水柱沖天而起,等到大量水珠猶如一場短暫的豪雨落回海面的時候,疾風號已經徹底從日軍官兵的眼前消失了!此時加裝了炸彈的4 架F4F-3 也飛來進行攻擊,而日艦剛才得意忘形地對岸炮擊時,各艦都離得太近,面對突如其來的炸彈和炮彈,根本無法快速進行躲避,否則就有互相撞上的危險。不要說梶岡司令,此時任何一個新兵蛋子都能看得出來,美軍防禦崩潰一說完全是胡扯,不趕快撤退大家都要葬送在這裡。
(上圖)全力進行公試航行的疾風號。它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早沉沒的日本驅逐艦之一
當時在望月號驅逐艦上服役的矢田俊郎航海長對戰鬥情形有這樣的回憶:「……信號員大聲喊叫了起來:『發現敵飛機!右側!』可真是不得了,居然一下子就碰上對空作戰了!因為主炮無法仰起那麼大的角度去射擊,不得不使用13mm 機關槍應戰了。過了一會兒,有兩架美軍戰機急速俯衝而下,向我艦投擲小型炸彈,機槍手向其持續射擊著。夕張號和各驅逐艦為了保護自己,都在拼命開火……美軍的炸彈在距離望月號僅數米的海裡激起了水柱。信號員突然又大喊:『疾風號被擊沉!』我不禁大吃一驚, 向著他手指所指的左舷800 米方位看去,只看到一個約200 米高的大水柱,等它平復下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了……望月號儘管開動了第一戰速,但狹窄的海域裡軍艦太多了,而且海裡還有陸戰隊乘坐的『大發』大型登陸艇10艘,實在是難以航行。疾風號沉沒之後過了5 分鐘,這次是如月號要遭遇同樣的命運了。」
矢田俊郎對這場戰鬥的時間記憶毫無疑問出現了混亂,睦月型2 號艦如月號被擊沉是在05:37,而在戰鬥開始10 餘分鐘後,夕張號上的第6 水雷戰隊司令部就已經發出命令:迅速撤退!此時由埃爾羅德上尉率領的3 架F4F-3 飛到了日軍艦隊上空,要為被日軍炸死的戰友報仇。埃爾羅德上尉投下的一枚炸彈直接命中了如月號並擊穿其甲板,其爆炸威力瞬間將如月號艦橋與2 號煙囪的大半給轟掉了。隨即,如月號上裝載的深水炸彈也被誘爆,如月號從艦中部一折兩半,和疾風號一樣迅速沉入了水中。
(上圖)1935 年左右的如月號。煙囪上沒有畫上白色識別線,因此推斷其當時可能已經成為預備艦,被系留在佐世保港中。在實施了一些諸如撤去短艇甲板、增設機槍等改造工程後,如月號最終還是參加了太平洋戰爭。
當時在追風號驅逐艦上服役的總務主任岡村治信對此回憶道:「……追風的左後方有一艘驅逐艦,正被敵機猛擊而拼命地逃跑。突然,那艘艦被巨大的黑色煙霧整個吞沒了。黑煙上下翻騰有好幾層,直衝天空而去,那景象就像火山爆發一般……終於,黑煙升離了海面,從下面露出了我方的驅逐艦,只見其艦橋不知道飛哪去了, 2 號煙囪上半部整個切斷,前桅好像也消失了。它就以那幅慘不忍睹的姿態在浪間上下起伏,向前方踉踉蹌蹌地又走了幾步,隨後從中間斷開,艦艏與艦尾激起巨大海浪,迅速沉入了水中。」(摘自岡村的回憶錄《青春之棺》)如月號官兵全體陣亡,無一倖存。損失兩艦,慘敗而回的第一波進攻部隊於13 日回到了羅伊島泊地。
空防能力缺失成為日軍總結第一次威克島進攻部隊行動失敗的重要原因,日本驅逐艦雖然擁有強大的魚雷和火炮武裝,但其對空防禦能力實在是太弱了,戰鬥過程中出現在日艦隊上空的不過是區區3 架美軍戰機,而且並不是專門的攻擊機,是美軍用F4F-3 戰鬥機臨時改造的,居然就敢追著這麼多艘日艦往死裡打,日艦除了逃命之外別無他法。日本海軍對這次失敗可謂是痛心疾首,增強空防力量一直影響到當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發展。
本文摘自《日本驅逐艦全史 》
★從戰爭到和平,日本驅逐艦跨越一個多世紀的海上風雲錄! ★《日本驅逐艦全史》以百科全書的形式收錄了日本目前幾乎所有的驅逐艦型號,並配有性能參數和相應圖片,是非常實用的參考資料。 ★這本《日本驅逐艦全史》以驅逐艦的角度對日本海軍實力進行了清晰的勾勒,有助於讀者朋友更多地了解日本海軍。↓↓↓點擊原文連結快速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