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典型UPS基本原理

2022-01-24 數據中心運維管理


本文主要簡單介紹典型傳統UPS基本原理,可供掌握UPS設備現場維護要點的學習參考。UPS設備的本質類似變頻電源電路的設計,變頻電源又稱交一直一交變頻電源,通過AC-DC和DC-AC兩次電能變換,效率稍低,但前級市電的幹擾不會影響後級,輸出波形好。變頻電源是通過控制功率開關器件的通斷,將工頻交流電先通過整流器轉換成直流電,然後再通過逆變器轉換成頻率、電壓一定範圍內可調節的交流電輸出的電能控制裝置,多用於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不需要配蓄電池組。而UPS是不間斷電源,作為用電設備的高質量高可靠、綠色電源,當電網停電時通過電池逆變方式輸出固定幅值頻率的交流電源,需要配置蓄電池組。

        傳統工頻UPS系統一般UPS主要包括由整流模塊(REC)和逆變模塊(INV)、旁路靜態開關和逆變靜態開關、輸出隔離變壓器、蓄電池組以及輸入輸出配電開關等組成,開關是主路輸入空開、旁路輸入空開、維修旁路空開、輸出空開以及蓄電池開關等。系統組成如圖1-1所示,其中,空氣斷路器Q1控制主路交流電源輸入,整流模塊將交流電源變成直流電源,逆變模塊進行DC/AC變換,將整流模塊和蓄電池提供的直流電源變換成交流電源,經過隔離變壓器輸出。蓄電池組在交流停電時通過逆變向負載供電。輸入電源也可以通過旁路靜態開關從旁路迴路向負載供電,另外對負載供電不間斷而對UPS內部進行維修時,可使用維修旁路開關Q3。

                           

圖1-1  UPS原理框圖

2.1 Buck-Boost電路

圖2-1 典型buck-boost原理電路

工作過程:

1. 當功率管導通時,等效如圖a,二極體D截止,電感L儲能,感應電壓為上正下負,電容用自己儲能向負載放電。

2. 當功率管截止時,等效如圖b,二極體D導通,電感中電流不能反向,電感兩端產生自感電動勢為下正上負。電感儲能向電容充電和向負載放電。

3. 控制電路根據輸出電壓和電流的變化,控制功率管的導通和關斷時間,就可以控制輸出電壓的大小。

2.2  UPS中典型PFC主功率模塊

APFC技術的核心是引進電壓和電流反饋,以構成一個雙閉環控制系統,外環穩定輸出電壓,內環實現輸入電流調控和整形,使之成為與電壓同相位的標準正弦波,以提高入端功率因數,例圖說明其主要功能:市電供電時作整流升壓電路,並進行輸入功率因數校正;電池供電時作DC/DC升壓,PFC模塊電路工作原理圖如:

圖2-2  PFC主功率模塊原理圖

工作原理:主電路採用PFC主電路結構,同時兼作電池供電時的DC/DC升壓主電路。正負半周分別控制。控制電路由硬體構成,一般採用PFC專用晶片UC3854AN。

市電輸入正半周時,上部分正半周PFC電路工作;市電輸入負半周時,下部分負半周PFC電路工作,在UC3854AN晶片內部電流環的調節下,輸入電流跟蹤輸入電壓呈正弦波形,且與輸入電壓同相; 在UC3854AN晶片內部電壓環的調節下,使輸出電壓穩定電壓。

電池輸入時,正半周PFC電路工作在直流BOOST電路狀態;負半周電路工作在BUCK/BOOST電路狀態。使輸出電壓仍穩定電壓不變。

3.1三相全橋整流

對於中大功率UPS,早期一般採用晶閘管整流電路完成整流,該變換器由於輸入電流不連續,功率因數較低,需要輸入側加LC二階濾波器以濾除電流諧波,這就增加了變換器的體積及成本,另一種形式採用IGBT及功率二極體組成Vienna整流器拓撲結構來確保輸入的高功率因數。SCR整流電路一般有6脈衝和12脈衝整流。如圖3-6為SCR整流原理示意圖及採用三相SCR全橋整流電路6脈衝整流器圖,SCR觸發脈衝順序:1-2-3-4-5-6-1。

     

圖3-1 6脈衝SCR全橋整流原理圖

   12脈衝整流器採用了兩個6脈衝整流器,其中一個6脈衝整流器的輸入經過了一個30度移相的移相變壓器。如圖3-2所示,圖中「負載」所指為「電池及逆變器」。

圖3-2  12脈衝整流器原理示意圖

4.1  SPWM

       UPS逆變輸出功率管的控制方式一般採用SPWM(正弦波脈衝寬度調製)方式;它用調整脈衝寬度和控制佔空比的方法來達到輸出電壓穩定。如圖4-1為SPWM波產生過程。

圖4-1 SPWM波產生示意圖

 

4.2 全橋逆變

   原理工作過程,逆變電路在SPWM信號的控制下兩主功率管互補導通,這樣在橋臂中點得到如圖4-2所示寬度變化、幅值相同的正負極性方波。此波經LC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後即可輸出正弦波,全橋逆變電路如下圖所示:

圖4-2全橋逆變原理示意圖

UPS的旁路和逆變輸出支路分別接有靜態開關。靜態開關是有兩個正反向並接的晶閘管組成,如圖5-1所示,它使負載既可以連接到逆變器的輸出又可以連接旁路電源上。在正常情況下,負載由逆變器供電,此時逆變器側的靜態開關閉合;但出現過載或逆變器故障時,靜態旁路開關自動將負載切換到旁路電源。

圖5-1 靜態開關工作原理圖

6.1  正常工作模式

在主路市電正常時,UPS一方面通過整流器、逆變器給負載提供高品質交流電源;另一方面通過整流器為電池充電,將能量儲存在電池中。 AC輸入經過整流器由AC變換成DC電壓,再經逆變器由DC變換成AC輸出,經由兩級變換以後,能得到精度和質量都較好的輸出電壓,可以防止輸入諧波、毛刺、電壓瞬變等幹擾影響負載;同時整流後的母線通過充電器為電池充電原理框圖見圖6-1。

圖6-1 正常工作模式

6.2  電池工作模式

當UPS正常工作,整流器AC輸入電壓發生異常時,UPS系統自動無間斷地切換到電池工作模式,由電池通過逆變器輸出交流電向負載供電。市電恢復後系統自動無間斷地恢復到正常工作模式。原理框圖見圖6-2。

圖6-2 電池工作模式

6.3  旁路工作模式

       當UPS偵測到模塊過溫,過載或者其他會關閉逆變器等的故障,系統自動無間斷切換到靜態旁路電源向負載供電。旁路電源會直接給負載提供能量,電流迴路如下圖中粗線所示。旁路模式下負載供電質量不受UPS保護,容易受到停電、AC電壓波形/頻率異常等狀況影響

當用戶關機、或主路市電異常且電池儲能耗盡、或發生嚴重故障等情況下、逆變器關閉,系統會切換並停留在旁路工作模式。此後若需恢復到正常工作模式,則需要用戶重新開機。原理框圖見圖6-3。

圖6-3 旁路工作模式

6.4  維修工作模式

   對UPS系統及電池進行全面檢修或設備故障維修時,可以通過閉合維護開關Q3BP,將負載轉向維修旁路直接供電,以實現對負載不停電維護。維修時需要斷開UPS內部的主路輸入開關Q1、旁路輸入開關Q2和電池輸入開關QF1以及輸出開關Q5,實現UPS內部不帶電而對負載仍然維持供電的維修工作模式。原理框圖見圖6-4。

圖6-4 維修工作模式

結:

本文簡單介紹了傳統SCR整流UPS(工頻)基本原理,它優點為輸入輸出隔離、電網擾動不會影響負載、電池直接掛在母線上,缺點:體積大,重量大、成本高、輸入諧波電流大、汙染電網。目前趨勢為功率因數高、諧波電流小、輸入特性好、體積小、重量輕無隔離三相UPS(高頻機)為主流,但通過學習典型傳統UPS基本原理,可以學習掌握UPS現場維護及設備故障的處理。

註:本文已獲得(富春雲數據中心)授權轉載

專注於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與運營管理,分享運行維護經驗,分享數據中心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應用。

聯繫小編:wj2012bj

QQ交流群: 108888484

投稿郵箱:wj_wh0127@163.co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PM2源碼淺析
    近年來,大前端和全棧的思潮下,很多公司的項目轉成了node驅動,pm2做為一個帶有負載均衡功能的進程管理器,是眾多公司的主流方案,本文主要在個人的理解下,對pm2的原理進行了淺析
  • 運維實戰NO.3為什麼UPS輸出功率大於輸入
    問題描述:如下圖所示,根據ups設備自身向監控軟體輸出的數據,初步計算顯示輸入功率在1月5日前均遠小於輸出功率。說明:1、ups輸入根據3相輸入功率的和計算;2、每相輸入功率採用每相對應的ups設備自身採集和向監控軟體輸出的輸入相電壓、輸入相電流、輸入功率因數的乘積計算所得;3、ups輸出根據3相輸出功率的和計算;4、ups工作在1月5日前工作在ECO模式,非電池放電模式。
  • MOSFET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MOS柵結構是MOSFET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典型的N溝道增強型結構示意圖如圖1
  • unraid作為ups主機,虛擬機黑群暉作成ups副機進行nut不間斷電源聯動詳細設置教程(1)
    unraid作為ups主機,虛擬機黑群暉作成ups副機進行nut不間斷電源聯動詳細設置教程首先,網上相關UPS設置教程,能找到的群暉和其他系統進行
  • 阻抗匹配與史密斯(Smith)圓圖:基本原理
    阻抗已知而元件未知的典型電路初看起來好像並不比找到等效阻抗複雜但是問題在於有無限種元件的組合都可以使匹配網絡具有類似的效果,而且還需考慮其它因素(比如濾波器的結構類型品質因數和有限的可選元件)。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是在史密斯圓圖上不斷增加串聯和並聯元件直到得到我們想要的阻抗從圖形上看,就是找到一條途徑來連接史密斯圓圖上的點同樣,說明這種方法的最好辦法是給出一個實例。
  • 歐姆龍CP1系列PLC原理與典型案例精解
    本書以歐姆龍公司CP1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為對象,介紹了CP1E/CP1L/CP1HPLC的硬體系統、指令系統、串行通信、程序設計方法與典型案例
  • EMI濾波器設計原理-詳細闡述了EMI濾波器的設計原理、典型應用及測試方法.
    EMI濾波器的設計原理 摘要:EMI濾波器能有效抑制電網噪聲,提高電子儀器、計算機和測控系統的抗幹擾能力及可靠性。詳細闡述了EMI濾波器的設計原理、典型應用及測試方法。1 電磁幹擾濾波器的構造原理及應用1.1 構造原理
  • 射極跟隨器的原理及典型電路分析
    打開APP 射極跟隨器的原理及典型電路分析 發表於 2017-11-14 18:05:12   射極跟隨器指的是:信號從基極輸入
  • 一文看懂巴倫(功能原理、性能參數、基本類型)
    巴倫具有如下三項基本功能:1.將電流或電壓從不平衡轉換至平衡2. 通過某些構造進行共模電流抑制3. 通過某些構造進行阻抗轉換(阻抗比不等於1:1)巴倫分為多種類型,其中的某些用於阻抗轉換,還有某些用於連接具有不同阻抗的傳輸線。阻抗轉換巴倫可實現阻抗匹配、直流隔離以及將平衡埠與單端埠匹配。
  • ISP基本框架及算法介紹
    以圖1.10中P4點為例,壞點消除基本過程為:首先計算該像素點與周圍像素點像素值的差:  算法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可以參考:運動自適應降噪_Motion Adaptive Noise Reduction
  • 鎖相環PLL的電路原理以及基本構成
    學過自動控制原理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典型的反饋控制電路,利用外部輸入的參考信號控制環路內部振蕩信號的頻率和相位,實現輸出信號頻率對輸入信號頻率的自動跟蹤,一般用於閉環跟蹤電路。PLL(鎖相環)電路原理在通信機等所使用的振蕩電路,其所要求的頻率範圍要廣,且頻率的穩定度要高。無論多好的LC振蕩電路,其頻率的穩定度,都無法與晶體振蕩電路比較。但是,晶體振蕩器除了可以使用數字電路分頻以外,其頻率幾乎無法改變。如果採用PLL(鎖相環)(相位鎖栓迴路,PhaseLockedLoop)技術,除了可以得到較廣的振蕩頻率範圍以外,其頻率的穩定度也很高。
  • 視頻基本原理 --CMOS Sensor 基礎
    CCD型和CMOS型固態圖像傳感器在光檢測方面都利用了矽的光電效應原理,不同點在於像素光生電荷的讀出方式。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的結構如下圖所示。採用CMOS技術可以將光電攝像器件陣列、驅動和控制電路、信號處理電路、模/數轉換器、全數字接口電路等完全集成在一起,可以實現單晶片成像系統。典型的CMOS像素陣列,是一個二維可編址傳感器陣列。
  • 薩德反導系統相控陣天線的工作原理
    相控陣技術最先應用於軍事,20世紀60年代,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的AN/FPS-85和前蘇聯的「狗窩」,用於檢測、跟蹤、目標識別快速移動的空中目標,對飛彈作預警、測軌和對衛星進行編目等多種功能。相控陣天線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或者,相控陣天線如何產生一束能量集中的波束,並將這一波束精確的指向目標物(終端)?
  • 流道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原則
    流道設計基本原理       普通的流道系統(Runner System)也稱作澆道系統或是澆注系統,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機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經通道。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Primary 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澆口(Gate)。下圖顯示了典型的流道系統組成。
  • @所有人 (直升機)基本原理
    旋轉時,葉片的角度使空氣向下流動,空氣向下,葉片就上升,旋翼的原理跟它一樣。試試看,這就是工作原理。對,這是旋翼的小模型,不錯,很好,是嗎?你有點像飛行員了」。「這就是直升機基本原理」。模擬體驗,貝爾訓練學校飛行,高級飛行教官馬蒂賴特,要教我們一些飛行常識。
  • 透鏡天線的分類、特點及龍伯球透鏡天線原理
    透鏡的基本原理在各種形狀的電磁輻射器前加裝介質透鏡,可將電磁輻射能會聚成窄波束。透鏡就是能將電磁波通過時折射率不等於1 的「鏡片」電磁輻射源釋放的電磁球面波路經過「鏡片」作用後可以轉變成平面波,以得到錐形或圓柱形波束。透鏡的折射係數也往往是變化的,可以是位置的函數。透鏡的結構影響著其口面場分布。
  • TL431工作原理的基本介紹
    該器件的典型動態阻抗為0.2Ω,在很多應用中可以用它代替齊納二極體,例如,數字電壓表,運放電路、可調壓電源,開關電源等等。  左圖是該器件的符號。3個引腳分別為:陰極(CATHODE)、陽極(ANODE)和參考端(REF)。TL431的具體功能可以用如圖2的功能模塊示意。
  • 阻抗匹配基本原理及設計方法
    史密斯圖的基本在於以下的算式當中的Γ代表其線路的反射係數(reflection coefficient),即S-parameter裡的S11,zL是歸一負載值,即ZL / Z0。當中,ZL是電路的負載值;Z0是傳輸線的特性阻抗值,通常會使用50Ω。
  • 視頻基本原理 -視頻接口綜述
    前面已經系統的介紹了視頻信號的採集,壓縮,傳輸和顯示的基本原理和設備;而不同視頻設備之間的互連就需要不同的視頻接口和接口電纜。
  • AOI檢測基本原理與設備構成
    二,AOI檢測基本原理與設備構成:AOI檢測原理是採用攝像技術將被檢測物體的反射光強以定量化的灰階值輸出,通過與標準圖像的灰階值進行比較,分析判定缺陷並進行分類的過程。因為製作工藝與設計不同,CCD與CMOS傳感器工作原理主要表現為數字電荷傳送的方式的不同,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CCD採用矽基半導體加工工藝,並設置了垂直和水平移位寄存器,電極所產生的電場推動電荷連結方式傳輸到中央模數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