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等級
太陽光譜中除可見光外,還有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和紅外光。紫外光是比可見光波長短的電磁波,約佔光譜的6%。紫外線的波長範圍為200~400nm。
根據紫外輻射的波長和不同的生物學作用,分成三個波段,320~400nm光波稱為「紫外線A(UV-A)」;290~320nm光波稱為「紫外線B(UV-B)」;200~290nm光波稱為「紫外線C(UV-C)」。紫外線A佔紫外線總量的95%~98%,能量較小,能夠穿透玻璃,某些衣物,人的表皮,能透射到真皮組織下面,和真皮組織反應,逐漸破壞皮膚彈性,使皮膚鬆弛,出現皺紋,加速其老化。紫外線B佔紫外線總量的2%~5%,能量大,可穿過人的表皮,它是引起曬傷,皮膚腫瘤及免疫抑制的罪魁禍首,童年時代嚴重的紅斑或曬斑和日後致癌有聯繫。紫外線C能量最大,作用最強,可引起日曬傷,基因突變及腫瘤,但在未到達地面之前,幾乎已被臭氧層完全吸收,對人類不會造成傷害。適當的紫外線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對佝僂病有抑制作用,並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但近年來,由於人類生產和生活大量地排放氟裡昂之類的氯氟化烴化合物,使地球的保護傘即大氣層日益遭到破壞,特別是在地球兩極及我國青藏高原上空出現了臭氧空洞,地球的保護圈即臭氧層變薄變稀,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多,因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疾病越來越多。
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所能接受紫外線的安全輻射量每天應在20kJ/m2以內,而紫外線到達地面的輻射量陰天時為40~60kJ/m,晴天時為80~100kJ/㎡,炎夏烈日時可達100~200kJ/㎡,普通衣料對紫外線的遮蔽率一般在50%左右,遠遠達不到防護要求。 因此,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紡織品應運而生。
不同的纖維品種對紫外線的吸收與漫反射作用差異較大,這與纖維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纖維表面形態、纖維的截面形狀等有關。防曬因子SPF是用於化妝品行業的指數,而紡織行業則用UPF,即紫外防護因子,來衡量織物抗紫外性能。除了使用抗紫外線纖維的紡織品外,大部分的紡織品的抗紫外線功能無法達到防護要求,而想要達到要求,還可以使用後整理技術,使得紡織品的抗紫外線功能達到要求。在塗層劑中加入適量紫外線整理劑,借塗布器在織物表面進行精細塗層,然後經烘乾及必要的熱處理,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以達到抗紫外防曬功能。常用於較厚重的工作服、遮陽傘、帳篷等織物的加工。染色同浴法。滌綸用紫外線吸收劑具有疏水性,對滌綸有一定的親和力,因而可採用高溫高壓染色工藝,使紫外線整理與染色同浴進行。一浸一軋(帶液率:60-70%)→烘乾(130℃-160℃ X 2mins)
將紫外線吸收劑製成微膠囊,其囊衣以高分子聚合物,採用邊聚合邊微膠囊的方法製成。抗紫外線織物的整理工藝與織物種類和最終用途有關。如夏季服裝對柔軟性和舒適性要求高,以採用浸軋法實施抗紫外線整理為佳;如作為裝飾、家用或產業用紡織品,則強調其功能性要求,可選用表面塗層法;對於混紡織物的抗紫外線整理,從技術角度來說,以浸漬法為好,因為這種工藝對纖維性能、織物風格、吸溼(水)性和強力影響較小,同時還可與其他功能性整理同浴進行,如抗菌防黴防臭、親水、防皺整理等。廣州聯莊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2007年,位於廣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科學城。公司以「讓科技體貼生活,讓分享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為廣大紡織印染服裝供應鏈企業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13年來聯莊科技專注於功能性紡織品防護材料及抗微生物衛生整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幫助品牌價值最大化。公司擁有高效的研發與技術服務團隊,致力於整合品牌,服務於品牌。期待與您一起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Texnology®--讓科技體貼生活
聯莊防護科技與您攜手共進
舒適一夏 | 運動服裝面料的吸溼排汗整理 植絨家紡的親水易去汙整理 | Texnology® FCK002 化纖面料抗靜電整理解決方案 | Texnology® NW16抗靜電劑